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稻耐旱性强、适应性广,在辽阳市铧子、沈旦等乡镇实行种植旱稻3 a,生产成本250元/667 m2左右,平均产量485 kg/667 m2,生产效益可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节水抗旱稻是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自2010年以来,节水抗旱稻在国内推广迅速,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考察了节水抗旱稻在湖南常德的推广状况,对未来推广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进一步促进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旱稻具有抗旱性较强的生理特性。从播前准备、适时播种、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江淮丘陵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为该区旱稻生产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9,(4):47-50
通过对湖南省沅水和澧水中下游流域旱稻种植情况开展调查,比较系统地总结出适宜该区域的旱稻种植技术,分析发展旱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对相似生态区域发展旱稻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节水抗旱稻是结合了水稻的高产优质和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育成的一种新型水稻品种类型,栽培上采用水种旱管种植方式,具有节约成本、管理简单的特点。介绍了节水抗旱稻水种旱管在各地的示范表现,同时探讨了水种旱管栽培技术,以期为节水抗旱稻种植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利军 《中国稻米》2022,28(5):14-19
节水抗旱稻(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rice,WDR)是指既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NY/T 2862-2015),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现代优良水稻与旱稻品种的优良特性而成。节水抗旱稻的节水、抗旱和耐直播能力较强,可采用“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模式,可在水田不淹水栽培,大幅度节约灌溉用水,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也可在旱地或山坡地种植,拓展水稻种植空间。本文简要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概念、特点以及培育与改良策略,表列了团队育成审定的23个节水抗旱稻品种及各自主要特点及适种区域,对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87,自引:4,他引:87  
 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的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作,不但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而且有利于增产稳产,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抗旱性包括逃旱性、避旱性、耐旱性和复原抗旱性。形态生理学的研究揭示出大量的与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根系和叶片性状、生育期、渗透调节、脱落酸含量与栽培稻抗旱性密切相关,且已利用分子标记对上述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QTL)研究。旱稻品种改良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在进行抗旱品种改良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相应的栽培技术,节水种植,实现水稻旱作,并达到稳产与增产的目的,是抗旱性研究的战略目标。在增产、稳产和优质的前提下,以培育耐旱性极强的水稻(或旱稻)为中心,建立有代表性的抗旱性研究基地, 进一步加强稻属抗旱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创新、抗旱生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实现不同物种间抗旱基因的转移、建立节水种植栽培技术新体系是目前抗旱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稻和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的影响,采用水培供应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混合)的方法培养水稻和旱稻,并对水稻和旱稻的根系形态进行了扫描分析;同时,通过测定根系伤流液和采用HgCl2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方法,比较了水稻和旱稻根系对不同氮素形态响应的差异。 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的根干质量明显低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但单位根表面积的水分吸收与根系伤流液量比硝态氮营养高;3种形态氮素营养水稻(或旱稻)运输水分的主要方式均是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途径,但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的根系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途径运输水分的能力明显高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与水稻相比,旱稻对硝态氮营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玉米耐旱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方法Ⅰ,分析不同耐旱性双亲组合类型对后代耐旱性的影响及其亲本间耐旱性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反交效应,同时对耐旱性主要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耐旱性的GCA效应存在显著差异,SCA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反交(R)效应的差异不显著,6个亲本之间的耐旱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郑58耐旱性最强,PH4CV最差.用郑58、吉853、新自8717作耐旱亲本改良对后代耐旱性提高具有增益优势.基因的加性效应对后代耐旱性的提高因亲本和组合而异.因此,耐旱性遗传基因的表达仅取决于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而与反交效应关系较小,玉米耐旱性的选择宜在高代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省旱稻发展情况旱稻栽培技术,是我省今后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途径,是水稻生产上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它对于节约用水,扩大水稻面积,改造涝洼地,改变我省旱田地区作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从1980年开始旱稻栽培技术试验、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吉林省旱稻研究和生产的实际情况,叙述了吉林省旱稻发展的过程,概括了三个发展阶段,从旱稻的优势、需水特点、水分保障、适合洼地种植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旱稻的有利因素,提出旱稻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旱稻发展的潜力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丹粳 8号是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旱稻室选育的旱稻新品种。 1 987年用耐旱性强的丹粳 2号为母本 ,与抗病、质优的中院P2 37杂交 ,收取 36粒种子。 1 988年在水田种植F1代 (编号为 1 0 0 ) ,秋季混合收留种子 ,当年冬季在海南种植F2 (编号为 53) ,集团选收种子。从性状表现较好的F3-F6 代群体中初选部分优良单株 ,下年种成不同株系 ,再从表现好的小区中选优良单株。 1 991年在旱田条件下进行培育选择 ,种植F5 (编号为 1 93-2 38) ,秋季由表现优良的 2 33号区中选留 2 0个单株。 1 992年种植F6 (编号为2 1 9-2 38) ,…  相似文献   

13.
土壤干旱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卷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下,以13个具有不同耐旱性的栽培稻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分蘖盛期土壤断水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叶片卷曲度(LRI)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蒸腾、光合特性和叶片水分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LRI明显增大的起始日期、明显增大期日均增量和最大值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依据叶片卷曲表现可将参试品种划分为敏感型(如中旱1号)、中间型(如旱稻8号)和钝感型(如巴西陆稻)三种类型。随着土壤断水后干旱胁迫的加重,LRI逐渐增大。LRI与气孔导度(SC)、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因品种类型而异;LRI每增加1级,中旱1号、旱稻8号和巴西陆稻的SC分别降低0.26、0.20和0.17 mm/s,TR分别降低0.86、0.66和0.49 mmol/(m2·s);Pn呈显著下降的叶片卷曲度中旱1号明显小于巴西陆稻。当叶片适度卷曲时,WUE随LRI值的增大而提高,中旱1号LRI的变化同时引起TR和Pn显著改变进而影响WUE,而旱稻8号和巴西陆稻LRI变化对WUE的影响主要系TR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14.
旱稻病虫草鼠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干旱缺水是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制约我国稻作面积扩大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旱稻是一种抗旱性极强的栽培稻类型 ,可在节约70%用水的情况下取得与栽培稻相似的产量 ,应用旱稻实现水稻旱作对于节约水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 :旱稻适合在干旱条件及无灌溉设施的靠天田、坡耕地上种植 ,由于旱稻的根系长且发达 ,保土效果良好 ,旱稻种植地块的土壤侵蚀与全园植草地块土壤侵蚀量相近 ,其单位面积流失量仅为67.77t/km2 ,比无植被覆盖的幼林果园地减少75.8%。…  相似文献   

15.
旱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发展旱稻生产的意义,从种植分布、种植方式、品种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旱稻生产的现状,从根系特征特性、产量及构成因素、抗旱形态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旱稻的抗旱机理,综述了旱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旱稻生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的旱稻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年研究课题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两方面回顾了吉林省旱稻研究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分析了旱稻研究的现状,从承担国家旱稻品种试验到旱稻栽培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并介绍了旱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种植旱稻是实现节水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领域和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与苗期的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4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玉米萌发期通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以胚芽长与胚根长伤害率来评价萌发期的耐旱性,并且通过温室内不漏水塑料杯控制浇水的方法,以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下苗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的伤害率及复水后幼苗存活率来评价苗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萌发期自交系齐318、丹599和K22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在苗期自交系丹599、SH15、旱21、K22、丹3130等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8.
旱稻3号适宜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在瓦努阿图种植旱稻3号,其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表现突出。在瓦努阿图头茬旱稻可以少量施肥(纯N 60kg/hm2),植株能正常生长还可以获得理想的产量;不同播期对旱稻3号的生育期、产量影响不大;旱稻3号的再生稻栽培,现已在瓦努阿图布点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旱稻孢囊线虫的田间发生动态,明确旱稻孢囊线虫的防治指标。方法 2016–2018年对长沙地区一季晚稻的旱稻孢囊线虫发生规律进行了定期定点调查,采用田间小区接种的方法测定了其不同群体密度下一季晚稻的损失,建立了旱稻孢囊线虫群体密度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结果 旱稻孢囊线虫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孢囊高峰期主要出现在水稻分蘖期末、孕穗期和黄熟期,推测旱稻孢囊线虫在长沙地区一季晚稻每年发生3代。小区接种试验测产结果表明,旱稻孢囊线虫对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实粒重、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每1mL土壤接种卵量≥4个,旱稻孢囊线虫危害较为严重,被害株实粒重损失在19.4%以上,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 我们分析了旱稻孢囊线虫发生世代数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长沙地区旱稻孢囊线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旱稻109具有抗旱、抗病、抗寒、耐盐碱、喜肥抗倒、活秆成熟、米质特优、出米率高等特点。沈玺水稻研究所通过多年试种旱稻109,结合机械直播特点,从选种、种子处理、直播播种、施肥、杂草防治技术等多方面总结出其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为旱直播技术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