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选用 2 6日龄断奶的长白×荣昌杂交仔猪 (平均体重 4 .8kg) ,研究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结肠结构和功能、结肠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与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比较 ,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 ,其结肠组织病变指数较高 (P <0 .0 5) ,结肠吸水率较低 (P <0 .0 5) ,腹泻程度较重。 ( 2 )与采食常规粗蛋白质 (CP)水平 ( 2 1 .8%)饲粮的仔猪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结肠组织病变指数降低 (P <0 .0 5) ,结肠吸水率增高 (P <0 .0 5) ,腹泻程度减轻一半。 ( 3 )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比较 ,复合蛋白型饲粮有利于降低 (P <0 .1 0 )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 ( 4)与常规CP水平 ( 2 1 .8%)饲粮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显著 (P <0 .0 5) ,使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复合蛋白型饲粮和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有利于降低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产量 ,从而减少结肠组织结构的变化 ,增强结肠的吸水力 ,降低仔猪腹泻程度 ;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增多 ,进而引起结肠组织结构改变和结肠吸水功能降低 ,可能是大肠蛋白质腐败性腹泻的重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160头体重7.0 kg、(25±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按照等能等氨基酸配制饲粮,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50%、19.50%、18.50%和17.50%的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50%、18.50%、17.50%时,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仔猪料重比有升高趋势(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0.50%、18.50%时,仔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为19.50%时,小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最佳。2)经济效益,小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在当时的饲料原料价格行情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50%组最低(4.40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7.50%组最高(4.54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50%组(4.41元)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50%组(4.40元)接近。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9.50%时,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4.
选用18头早期断奶杂交仔猪研究了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组成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CP17%)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蛋白饲粮(CP 20%)组(P<0.01),断奶10 d内的腹泻频率显著降低(P<0.01),而且腹泻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断奶10 d内;在粗蛋白均为17%且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饲粮蛋白质组成不同(植物蛋白分别占总饲粮蛋白90.5%和84.0%)对仔猪腹泻和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证明通过平衡饲粮氨基酸降低蛋白质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氮利用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体重和体况相近的长白×大白哺乳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每头母猪哺育12头仔猪。各组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18%、17%、16%、14%的饲粮(后3种为低CP氨基酸平衡饲粮),哺乳期21d。结果表明:CP14%饲粮使母猪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CP14%饲粮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分别较其他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CP17%、CP16%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CP和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CP17%、CP16%、CP14%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CP16%、CP14%饲粮组总氮摄入量、吸收氮、总氮排出量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CP18%饲粮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稀土壳糖胺螯合盐(rare earth-chitosan chelate,RECC)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头28日龄健康纯种大白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3%和0.04%RECC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2%和0.03%RECC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各RECC组断奶仔猪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2)饲粮添加0.02%和0.03%RECC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生长激素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3)饲粮添加0.02%和0.03%RECC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0.02%RECC显著提高仔猪对Ca和P的消化率(P0.05)。4)饲粮添加RECC对仔猪粪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大肠杆菌数的趋势。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ECC可以通过提高断奶仔猪体内的激素含量、调节微生物平衡,进而改善仔猪的生长、免疫等功能,且RECC在断奶仔猪中较为适宜的添加量为0.0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平均体重为(6.4±0.7)kg的26日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分别饲喂含NCG为0、0.04%、0.08%或0.12%的玉米-豆粕型饲粮.结果表明:1)随着NCG添加量的升高,除26~40日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外,其他日龄阶段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改善规律(P<0.05),其中,0.04%和0.08%的NCG对仔猪的促生长效果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0.04%、0.08%和0.12%的NCG,仔猪对饲粮粗蛋白质和磷的消化率呈提高趋势(P>0.05);3)饲粮中补充低剂量(0.04%)的NCG可显著改善仔猪腹泻状况(P<0.05),与其相比,高剂量(0.12%)的NcG导致26~47日龄仔猪腹泻指数的显著升高(P<0.05);4)随着饲粮中NCG添加量的增加,仔猪血清游离精氨酸的含量呈线性升高趋势(P=0.077),其中NCG达0.08%以上时,血清游离精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04%和O.08%的NCG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状况.综合促生长效果和经济成本,断奶仔猪饲粮中NCG的添加量以0.04%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26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3%的黑水虻幼虫粉;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提高平均日增重(P=0.097);而2%和3%黑水虻虫粉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  相似文献   

9.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择30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CP摄入量、CP表现消化率、可消化CP摄入量、未消化CP摄入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CP真消化率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3)仔猪内源粪氮排泄量为0.22g/日,内源粪氮占干物质摄入量的比值为2.6g/kg;(4)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但饲粮CP水平分别与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5)饲粮CP水平分别与血浆VBN和尿素氮含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血浆AN含量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CP的真消化率不变,进入大肠的蛋白质量增加,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增强,血中含氮代谢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28头体重为(6.37±0.11) kg的28日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末重和1~28 d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1~14 d和1~28 d断奶仔猪料重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TP)、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UN)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可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包被丁酸钠的最适添加量为1 000 g/t。  相似文献   

11.
通过瘤胃尼龙袋消化试验 (试验 1)和生长性能试验 (试验 2 )评价大豆皮替代羔羊饲粮中玉米或纤维饲料(玉米秸 )对瘤胃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粮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中全部玉米 (SH C)、饲粮中 5 0 %纤维饲料(SH F)和对照饲粮 (CK)。试验 1结果表明 ,以大豆皮替代羔羊饲粮中全部玉米对于 2 4h和 4 8h干物质消化率(DMD)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但极显著降低了 2 4h和 4 8h细胞壁消化率 (NDFD) (P <0 .0 1) ;以大豆皮替代饲粮中 5 0 %纤维饲料显著提高了羔羊饲粮 2 4h和 4 8hDMD(P <0 .0 1)以及 4 8hNDFD(P <0 .0 5 )。试验 2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SH C处理不影响羔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P >0 .0 5 )、日增重 (P >0 .0 5 )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但可以降低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 ;SH F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羔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P <0 .0 5 )、增重速度 (P <0 .0 1)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绍兴鸭饲粮中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采用3×3二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972只健康的38周龄绍兴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各设3个水平,代谢能水平:11.30、10.88、10.46 MJ/kg;粗蛋白质水平:18%、17%、16%。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绍兴鸭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了绍兴鸭日产蛋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时,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产蛋率及日产蛋重最高。2)蛋黄色泽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且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黄色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绍兴鸭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体重(5.35±1.3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500 mg/kg酪酸梭菌(酪酸梭菌组)、基础饲粮+3 000 mg/kg氧化锌(氧化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各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仔猪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腺比极显著升高(P0.01)。3)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第14天血清内毒素与D-乳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酪酸梭菌组与氧化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咬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氧化锌组相比,酪酸梭菌组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Occludin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酪酸梭菌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改善肠黏膜形态,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可达到与添加氧化锌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5~10周龄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11.29 MJ/kg、16%,11.75 MJ/kg、17%,其蛋白质能量比均约为14 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结果表明:①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6、8、10周龄扬州鹅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体重(P<0.05),但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②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5~10周龄扬州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③中能蛋水平和最低赖氨酸水平下,5~10周龄扬州鹅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试验认为5~10周龄扬州鹅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1.29 MJ/kg、16%和0.6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酿酒酵母(S.cerevisiae)发酵液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发育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6.57±0.13)kg的26日龄"长白×杜洛克"断奶仔猪60头(公母各占1/2),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300 m L/kg空白培养液)、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基础饲粮+300 m L/kg酿酒酵母发酵液)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40 mg/kg杆菌肽锌)。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与抗生素组的以上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总蛋白、DNA和RN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与抗生素组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与抗生素组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除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G外)(P0.05或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发酵液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小肠发育,提高小肠黏膜免疫功能,达到与抗生素相当的效果。提示酿酒酵母发酵液可有效缓解断奶应激,减少或者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使用,这为研发无抗饲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正常与免疫应激条件下添加恩拉霉素对仔猪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将36头21日龄断奶、健康、DLY阉公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80 mg/kg恩拉霉素日粮(加药期),21 d后,各组均饲喂基础日粮(停药期),7 d后,每处理随机取出6头仔猪腹腔注射LPS 200μg/kg体重(应激期),剩余6头仔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应激前和应激后2.5 h、3 d采血。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 mg/kg和80 mg/kg恩拉霉素不同程度提高0~7、8~14、15~21 d和0~21 d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而对饲料增重比无影响;前期添加恩拉霉素组仔猪的生产性能在停药期仍略优于对照组;LPS应激导致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下降(P<0.05);加药期添加恩拉霉素可显著提高应激期仔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注射LPS前,各组血清理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注射LPS 2.5 h后,血清丙二醛、皮质醇和IGF-1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注射LPS3 d后,血清IGF-1浓度显著提高(P<0.01),NO浓度显著降低(P<0.01),皮质醇浓度有提高的趋势(P<0.1);日粮添加恩拉霉素显著降低了血清中IGF-1的浓度(P<0.01),与LPS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比例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将96头初始体重9.8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饲喂含不同蛋白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CP、19%CP、18%CP和17%CP),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使各处理组的氨基酸与要求相一致。正式试验期为28 d,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氮平衡指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时,不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且显著降低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放量(P<0.01);但随着日粮蛋白水平进一步降至17%时,显著降低仔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增加料重比(P<0.01);18%CP组与17%CP组总氮排放量、氮表观利用率、氮表观生物学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合成氨基酸满足断奶仔猪需要,将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不仅不会影响仔猪生长性能,而且还会降低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克鲁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LSA)是本研究团队从鸡粪中筛选出的一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酵母菌。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LSA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血液指标及粪尿除臭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的爱拔益加(AA)肉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添加的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07、1.0×10~8和1.0×10~9CFU/kg LSA。试验期42 d,全期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1)各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中添加LSA对肉鸡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10~8CFU/kg LSA显著提高了肉鸡脾脏指数(P0.05)。3)饲粮中添加LSA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酸及血浆中氨含量(P0.05),但对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等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添加LSA对粪尿含水量、总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10~8CFU/kg LSA显著降低了粪尿氨氮含量(P0.05)。由此可见,LSA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及血液指标无不良影响;饲粮中添加LSA可以提高肉鸡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氮代谢,减少粪尿中氨氮的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麻籽粕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7 kg仔猪24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在等能等氮条件下,大麻籽粕添加水平为:0,2%,4%,6%。结果表明,1)大麻籽粕的不同添加水平均未显著影响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P>0.05);2)不同添加水平的大麻籽粕对仔猪血清SUN,GH、IGF-Ⅰ、空肠黏膜Na-+-K-+-ATPase和总二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大麻籽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豆粕,应用于仔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