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4年春青海省暴发马流行性感冒。发病后3天迫杀的和发病后10天自然死亡的各一例进行了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的观察,病程前期主要病理变化是上呼吸道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全身内脏器官充血、水肿、出血等血循环紊乱变化,病程后期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各内脏器官充、出血、水肿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器官更为显著,并伴有明显的浆液、出血性肺炎和出血性卡他性肠炎。本文就马流行性感冒  相似文献   

2.
1999年 12月 ,某猪场约有 10 %母猪及哺乳仔猪相继发病 ,死亡率达 40 %以上。确诊为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病猪厌食 ,便秘 ,体温升高至41.5℃ ,精神沉郁 ,视觉消失或眼结膜炎。发病母猪分娩延迟或流产 ,流产率达 5 0 %以上。有的产下死胎或木乃伊 ,弱胎产下后 1~2天死亡。2 病理剖检   2周龄内仔猪表现为最急性型。剖检主要表现为鼻腔卡他性炎症 ,扁桃体、喉头和肺水肿。肠和下颌淋巴结充血、肿大。心内膜有出血点 ,肾点状出血性炎症 ,胃底部可见大面积出血 ,小肠粘膜充血、水肿 ,大肠有出血斑 ,脑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3.
1传染病引起皮肤变色的诊断传染病引起的皮肤变色一般面积较大,而且体内淋巴结充血、出血、肿大,有的内脏器官出现病理变化。1.1猪瘟猪瘟表现为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出血部主要见于耳部、四肢、腹部皮肤。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状变化,脾脏淡红,边缘有出血性梗死,肾脏贫血,并有大小不等的小血点。1.2猪肺疫表现为皮肤发红,有出血点,全身脏器和皮下组织出血,淋巴结水肿,咽喉部和颈部皮下有明显的浆液浸润,肺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1.3猪丹毒表现为各部发生大小不等的方形、菱形或圆形疹块。疹块稍高出皮面,指压褪色,全身…  相似文献   

4.
猪慢性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 9月 ,本市区某大型猪场发生以育肥猪和母猪急性结膜炎、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发病率2 0 %、死亡率 0 .5 %、病淘率 1.2 %。根据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结合病史调查诊断为猪霉菌毒素中毒 ,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育肥猪和母猪发生急性结膜炎 ,眼睑肿胀 ,结膜充血、畏光 ,流黏脓性分泌物 ,病程长者 ,角膜混浊 ,失明 ,腹泻 ,粪便由开始的粥样渐变为水样 ,最后排带黏液、血液的稀便 ,并含有未消化的饲料。体温正常 ,食欲稍减或废绝 ,哺乳仔猪也有的整窝腹泻 ,个别育成猪有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部分病例阴唇红肿 ,排深黄色尿液。病程 10~ 15天 ,育成猪生长缓慢 ,母猪常发生无乳综合征。2 病理变化 全身皮肤苍白 ,肝脏肿大、质脆 ,色泽不匀 ,肾弥漫性出血 ,淋巴结水肿 ,胸腹腔积液 ,脾有出血性梗死 ,心肌松软色淡 ,血凝不良。胃肠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 ,膀胱积有茶色尿液 ,脑膜水肿、充血。3 诊断 根据病史调查 ,8月中旬该场饲喂粮库供应的陈年玉米 (霉变烘干储藏五六年 ) ,小猪喂新玉米未见发病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慢性霉菌毒素中毒。4 防制 立即停喂陈年玉米改...  相似文献   

5.
1流行特点本病集中在每年7~8月份发生。常为全群发病,发病猪个体差异不大。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很快死亡,通常见不到发病过程。病程稍长的病例表现为有神经症状、呕吐、口流白沫,腹部肿胀,尖叫数声后,倒地抽搐,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死亡。病程后期皮下有出血。死亡病猪可视黏膜发绀,腹部迅速膨胀,肛门外翻。3病理剖解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腹部,以出血性胃炎为典型特征。剖解可见胃底出血,小肠和结肠内均充满红色的内容物,严重的病例整段肠呈红色。腹腔内有黄红色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出血,肺脏淤血,气管充满气…  相似文献   

6.
2015年8月-11月对45例山东省近期流行的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剖检病变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肝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剖检病变以心包积液、出血性坏死性肝炎、肺淤血水肿、肾变性肿胀、脾淤血肿胀、胰腺点状坏死及脑膜充血为特征。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灶状坏死并伴有核内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心肌纤维变性,心间质充血、水肿及巨噬细胞浸润,胰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偶尔见核内嗜碱性包涵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淤血出血,肺淤血、水肿,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坏死,肠黏膜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症。电镜观察肝细胞核内晶格状排列直径70nm左右的病毒粒子,本研究为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出血性紫癜也叫血斑病,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兽医临床上以皮下组织广泛性水肿和出血性肿胀,并伴发粘膜和内脏出血为特征。本病各种大家畜(马、牛、猪等)都可能发生,以皮下组织广泛性水肿和出血性肿胀为特征,并伴有粘膜和内脏出血。本病仅呈散发性,如果近期发生上呼吸道传染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由于伴随上呼吸道等器官感染而发生,因此认为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接种EIAV阿根廷毒株的10匹马进行了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和病毒抗原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阿根廷毒马出现黄染,出血素质,裨脏器肿大与渐进性坏死,胸腺萎缩,出血与水肿,股骨红髓区扩大与稀薄,铁逆转,淋巴样细胞反应,网内系活与增生,免疫器官中的巨噬细胞及肝脏的库氏细胞有病毒抗原存在等EA共有的证病性病理变化,同时,在接种阿根廷毒的马也观察到出血性素质变化不十分严重;脏器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十分明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多发于45~ 6 0日龄 ,断乳后体大、长势良好、抢食快的仔猪。发病后 ,患猪精神沉郁 ,采食量下降、嘶叫 ,个别猪脸部水肿 ,眼睑苍白、清亮 ,皮肤潮红。病猪粪便干燥 ,尿液呈淡黄色 ,后期出现脑炎症状 ,表现为共济失调、转圈、空嚼 ,最后 ,四肢作游泳状而死。剖解死猪 ,其胸腔、心胞膜、腹腔积液呈淡黄色 ,心外膜散布点状出血点 ,肺气肿 ,表面及实质中有散在的、豆粒大至蚕豆大的黄色化脓灶 ;胃及肠粘膜充血、出血 ,胃底部粘膜肿胀 ,胃壁浆膜层水肿明显。小肠粘膜呈轻度出血性卡他性炎 ,内有泡沫样气体。浆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山东省某养猪场母猪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主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弥散性、出血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结和各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等特征,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等特点,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便于兽医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广泛了解认识此病,并积极主  相似文献   

11.
马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牛玉兰(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马流行性感冒是由马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上呼吸道粘膜及眼结膜发生卡他性炎,从而表现咳嗽、流水样鼻液和体温高等。马、骡、驴均能发生本病,年龄、性别和品种与易感性无关,一年...  相似文献   

12.
对接种 EIAV 阿根廷毒株的10匹马进行了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和病毒抗原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阿根廷毒马出现黄染,出血素质、实质脏器肿大与渐进性坏死,胸腺萎缩、出血与水肿,股骨红髓区扩大与稀薄,铁逆转,淋巴样细胞反应,网内系活化与增生,免疫器官中的巨噬细胞及肝脏的库氏细胞有病毒抗原存在等 EIA 共有的证病性病理变化。同时,在接种阿根廷毒的马也观察到出血性素质变化不十分严重;脏器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十分明显,而体表淋巴结不明显;85%病例髋结节区出现褥疮样皮下缺损;80%病例各器官,尤其脏器淋巴结髓质区、门区小梁动脉内皮下层显著水肿,甚至闭锁管腔,动脉周围大面积结缔组织增生,水肿;在肾脏,90%病例弓状动脉周围大面积增生,水肿的结缔组织附近尚见有贫血梗死样的大灶性细尿管坏死;部分小动脉,尤其内皮下水肿不明显的小动脉内皮细胞胞浆中有病毒抗原存在。这些特殊的病理变化是辽毒,wyoming 毒或云南毒接种马未曾观察到的。本文就这些共性和特殊性病变产生的原因,引起的结果,及其与防制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青岛市某养鸭场饲养的6000羽樱桃谷肉鸭从7日龄突然发病,出现精神不振,缩颈闭眼,羽毛松乱、有污脏,采食量减少,少数拉黄白色稀粪,死亡率30%左右,发病鸭病程急、死亡快,大多死前头仰脚蹬,角弓反张。病理剖检可见皮下、浆膜水肿,心包和腹腔内有浆液性、出血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大面积点状出血,有瘀血斑或土黄斑.有的有肝周炎;脾脏肿大呈圆球状,有出血点和坏死灶:肾脏大多肿胀出血;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有出血点;法氏囊内淡黄色渗出物、有出血点。我们对送检的病鸭进行实验室诊断,现将诊断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肉毒杆菌A、B血清型可引起马、牛、水貂等动物中毒.C型可引起牛、羊、水貂、禽类等动物中毒,D型主要引起牛、羊中毒.用各型或亚型毒素制成的类毒素免疫动物后,能获得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毒素. 肉毒杆菌中毒症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机体后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以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动物死后剖检常不易见到明显的病理变化,个别动物有时可见胃肠黏膜卡他性炎症和小点出血,心内膜偶见小点出血,肺可能有充血和水肿变化.  相似文献   

15.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西藏牦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牦牛表现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等临床症状,对农牧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与发病原因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今后的牦牛养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 1 临床症状与病变仔猪出生后12小时以内即可发生黄痢,长的也仅1~3天。1窝猪出生时体温正常,突然有1~2头全身衰弱,迅速死亡,以后其他仔猪相继发病,排出浆糊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剖检见尸体脱水严重,皮下常有水肿,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出血。仔猪白痢的病猪突然腹泻,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腥臭粘腻。病程2~3天,  相似文献   

17.
<正>猪瘟病毒因毒力强弱、机体免疫状态、感染后时间长短、继发感染细菌等情况不同其病理变化也各不相同。病猪的皮肤、淋巴结、脾脏、会厌软骨及全身脏器的出血性变化,特别是淋巴结的出血和肿胀极具临床诊断意义。1急性型猪瘟具有典型败血症变化1.1皮肤出血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主要见于鼻镜、耳根、颈胸、腹下、会阴、四肢内侧,初期有出血点,稍长融合成出血斑,病程久者出血斑坏死形成黑痂,特别是出血性质、形状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对仔猪渗出性表皮炎疾病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发病猪的临床症状为病猪精神沉郁,在头部、眼四周、面颊部、四肢末端甚至全身皮肤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斑块,触诊尖叫疼痛。全身皮肤起皱,覆盖有油腻、棕灰色的渗出物,形成黑色痂皮,脱落后露出深粉红色皮肤,有痛痒感。体温升高,腹泄,严重脱水死亡。病理变化主要表现皮肤表皮表面附有大量坏死组织和蓝染粉末状的细菌团块,表皮棘细胞发生明显的水泡变性和部分坏死;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汗腺上皮发生坏死、脱落。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肾炎,变质性肝炎,肺脏表现为充血、水肿,心肌发生颗粒变性。  相似文献   

19.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雏鹅新型病毒引起雏鹅的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索性及坏死性肠炎。本病主要发生于3~30日龄的雏鹅,以肠道出血以及形成凝固性的栓塞物为主要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病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天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发病后,很难救治,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本文从以下方面如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