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山东潍坊不同鸭场发病雏鸭肝脏、肺脏病料中分离到3株致病菌,通过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16 S rRNA基因,获得大小为1 504 bp的目的片段。经BLAST比对分析表明,与其同源性最高的均为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 S rRNA序列,同源性高达98%以上,与14株参考菌的同源性为98.9%~99.8%,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枝,表明分离菌株为鸭奇异变形杆菌。动物接种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鸭均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氨曲南等8种药物敏感,对米诺环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23种药物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宁夏地区某羊场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选择敏感药物用于治疗,从患病羔羊粪便中分离出4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16S rRNA测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动物试验表明,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全部耐药。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果表明,该4株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可能是此次羔羊腹泻的致病菌,治疗首选氨基糖甙类、氟苯尼考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睿  李颜桃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9):2550-2558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 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引起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呼吸道症状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2~6月龄犊牛鼻拭子与肛拭子各3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分析、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溶血酵素(khe)基因、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中有3株在MIAC平板上形成紫红色带有沉淀环的菌落(鼻拭子1株,肛拭子2株),且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疑为肺炎克雷伯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显示,分离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相似性均为96%;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肺炎克雷伯菌核苷酸相似性在96.5%~99.8%之间,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基因khe阳性且相似性达99%以上;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一代和二代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一代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多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三代氨基糖苷类、二代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可不同程度导致小鼠死亡且以鼻拭子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引起犊牛呼吸道症状的肺炎克雷伯菌3株,并阐明分离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新疆地区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检测、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吉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肛拭子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试验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反应及动物回归试验,选取生物过滤后分离获得的部分分离菌利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检测细菌鉴定仪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同时利用ERIC(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指纹图谱和融合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流行病学分型检测。结果表明:根据细菌分离培养及染色镜检结果初步分离得到14株奇异变形杆菌。在14株奇异变形杆菌中,选取生物过滤后分离获得的7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生化反应和药敏试验。在45种生化反应中,有7种生化反应结果为可变量,生化反应结果与奇异变形杆菌一致率为84. 4%。7株分离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达到85. 7%,而对哌拉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达到42. 9%,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将分离获得的14株奇异变形杆菌培养物腹腔注射Balb/c小鼠,全部小鼠于12 h内死亡,表明14株分离菌均具有高致病性。14株分离菌的ERIC-PCR指纹图谱的鉴定结果与融合试验的结果一致。说明融合试验也可用于检测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的同源性,同时本试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2):97-101
将从病死的牛、猪和鹅肝脏内分离的3株菌分别进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同源性比对,测定其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结果显示,3株均为革兰阴性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2株分离菌与普通变形杆菌同源性高达999%,另外1株与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高达100%。毒力基因检测表明,2株普通变形杆菌携带rpoA和fliL,奇异变形杆菌携带hpmA、hpmB、rpoA和fliL,均为编码溶血素和鞭毛的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变形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头孢吡肟等敏感。对其耐药基因——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检测结果与药敏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3株不同来源的分离菌均为变形杆菌,其致病性可能与其含有编码溶血素以及鞭毛的基因有关,对头孢菌素类耐药性可能与其携带ampC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水貂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辽宁某貂场发病水貂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命名为PMSD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等常规鉴定发现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特性,进一步经VITEK 2Compact 3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该株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MSD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敏感,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不敏感。以细菌16SrRNA基因为模板应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MSD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约1 504bp,提交到GenBank中,登录号:KM229530。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发现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SrRNA序列,均高达99%以上。选取其中前20株作为参考序列,运用生物学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菌PMSD株与20个代表菌株的同源性为98.9%~99.7%,其中与BB2000株、HI4320株、B1株和FCC141株同源性最高,为99.7%。本研究为预防和控制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水貂疾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某鹅场病死鹅脏器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试验、16 S rDNA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为鹅奇异变形杆菌,应用PCR方法扩增出1 465 bp的16 S rDNA基因片段,经BLAST比对分析,与奇异变形杆菌参考株同源性为99.5%~100%,其中与KT216564(巴基斯坦)、KF051774(中国深圳广州)同源性为100%,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明该菌是鹅奇异变形杆菌;以0.2 mL/只(3.5×109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小白鼠,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80%,表明分离菌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5类1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分离菌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哌酮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胺卡那高度敏感,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哌酸、环丙沙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磺胺类抗菌药复方新诺明均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河南省某猪场疑似细菌感染病例进行确诊,本试验采集了病猪肠道中的样品从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基本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在98%以上,将该分离菌株命名为ZB17;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猪源奇异变形杆菌(HQ259935.1和KR133627.1)的同源性最高,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复达欣、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敏感;但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先锋霉素IV、先锋霉素V、先锋霉素VI、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耐药。本试验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吉林省长春地区致犬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采用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及16S rRNA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间送检的62份疑似患细菌性肠炎犬的腹泻物进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送检病料中共分离获得12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19.35%),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理化特性鉴定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分离菌经16S rRNA基因扩增获得大小的为1 600 bp条带,所测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以上,12株分离株处于3个独立分株;其中分离菌对兽医临床常用药物整体耐药水平较高,仅有部分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敏感;分离菌CC15031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8×10~6 cfu/mL,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说明分离得到的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阐明青海省大通县某鸡场病鸡发病原因,为奇异变形杆菌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无菌采集病鸡肝脏、脾脏和泄殖腔拭子等样品,接种普通琼脂和SS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培养,挑取平板上生长的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再将分离的菌落接种生化鉴定管进行生化鉴定,同时通过PCR扩增16S rDNA和tuf特异性基因并测序。将分离菌接种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评价分离菌对2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分离菌为短杆、长杆状多形性杆菌,生化特性与奇异变形杆菌相符。PCR成功扩增出1 400 bp的16S rDNA,序列比对显示与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最高,为99.9%。雏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奇异变形杆菌对雏鸡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和头孢噻肟等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奥格门汀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头孢唑啉有耐药性,提示该菌对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结论] 分离到的一株奇异变形杆菌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多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为诊断奶牛场中犊牛腹泻病的病因,对粪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16S rRNA基因并测序比对,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小白鼠动物试验观察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在49份腹泻粪样中,检测出8株病原菌,其中1株为都柏林沙门菌,1株为阴沟肠杆菌,6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耐药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较强,柏林沙门菌对大部分药物是敏感的,其中柏林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H150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2018年3月17日至3月19日,我园3只8周龄松鼠猴相继发生急性死亡,从死亡松鼠猴的肠道样本中分离出1株优势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以及生化鉴定结果判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小鼠毒力试验,表明该菌对小鼠有较强致病力;该分菌株对头孢类(头孢克洛、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及阿米卡星表现为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疆和田地区某羊场羔羊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对分离株进行纯化培养、染色镜检、16SrRNA基因序列对比、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在TSA培养基上呈现迁徙性生长,革兰染色阴性,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证实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17f.动物致病性试验确定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9...  相似文献   

16.
对送检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分离得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化实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致死性;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和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和青霉素中敏;对强力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表明本次引起该地区牦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17.
从山东泰安一鸡场发病雏鸡眼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编号为QY),通过细菌形态学等常规鉴定符合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特性。用奇异变形杆菌阳性血清诊断结果呈阳性,人工感染证明该菌株是造成该鸡场雏鸡大批发病死亡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恩诺沙星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和复合磺胺等不敏感。以细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QY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约1 453bp(GenBank,登录号为GU477712)。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SrRNA序列,均高达98%以上。运用DNAStar软件与其中10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QY菌株)与10个代表菌株的同源性均为98.9%~99.9%,其中与AB272366同源性最高为99.9%。从分子水平证明该菌是奇异变形杆菌并分析了其遗传进化规律,为鸡奇异变形杆菌的鉴定及其引起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兔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拉萨市一种兔场种兔腹泻死亡的病因,本试验从一只种兔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单个或成对的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分离菌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为73.5%~99.8%,采用Mega 7.0软件将分离菌株与11株参考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综合分析后确定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T2018。在动物回归试验中有3只试验兔出现了腹泻,但均未死亡,剖检结果显示,空肠、回肠肠壁薄而透明,内有半透明胶冻样物;结肠和盲肠黏膜充血,浆膜上有出血斑点。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和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5种抗菌药表现出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表现为中介,对其他24种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上述结果表明该种兔场种兔腹泻死亡的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19.
狐狸流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引起狐狸流产的主要原因,确定主要病原体并提出有效防控措施,试验收集了河北地区多个流产狐狸的脾脏和卵巢,利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药敏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等方法对引起狐狸流产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其耐药性,筛选有效治疗药物;同时对病原菌的致病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流产狐狸病变的脾脏和卵巢中分离到了1株单一的革兰氏阴性菌,命名为FOX-abortion-Hebe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等11类药物敏感,而对妥布霉素等5类抗菌药物中度敏感。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攻毒小鼠和狐狸后均可引起动物死亡。16S rRNA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菌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与已公布序列的同源性为93.6%~99.9%;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与埃及分离到的菌株(AUMC B-199)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明确了狐狸流产主要是由奇异变形杆菌感染所致,也是首次在流产狐狸中分离到该菌,且能引起严重的繁殖障碍,需在狐狸养殖中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某藏猪场发病仔猪病料中分离细菌,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染色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并分析16S rDNA基因同源性,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得出:分离菌呈多形性,多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少数为长杆状,在SS培养基上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白色的单菌落;生化反应对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葡萄糖、柠檬酸盐、山梨醇、硫化氢等呈阳性反应;分离株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目的条带约为1 410 bp,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相似度为99%。从形态学、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出所分离的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的耐药性很强,只对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麦迪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