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丰富猪源益生菌资源,研制品质更好及效果更强的猪用微生态制剂,研究从健康仔猪粪便中分离获得9个菌株,通过对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得到2株疑似嗜酸乳杆菌菌株,分别命名为L102和L106,通过16S rDNA分析表明,菌株L102和L106均为嗜酸乳杆菌;并对2株菌的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株菌均有较强的抑菌能力,菌株L10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均超过22 mm,菌株L106的抑菌圈直径则超过15 mm。但2株菌对酸及胆盐的耐受性一般,用p H 3.0液体培养基处理2 h,菌株L102存活率为77.40%,菌株L106存活率为59.20%;胆盐质量分数为0.30%时,菌株L102存活率为28.20%,菌株L106存活率为18.70%。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在胃肠道中的耐受性及作为益生菌的功能特性。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乳杆菌的耐受情况。同时对肠道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拮抗特性和安全性试验进行研究。作用4h,在pH2.5和pH3.5的酸性环境及人工胃液、肠液中的存活率皆在80%以上,在0.3%的胆盐环境中,存活率为60%左右。对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20mm以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乳杆菌不会产生硝基还原酶、无溶血现象发生,能产生少量的D-乳酸。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具有较强的耐受胃肠道环境的作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芽孢乳酸菌的生长特性、泌酸能力、高温耐受性、耐酸性、胆盐耐受性和抑菌能力,旨在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芽孢乳酸菌在30 h时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在32 h时产酸量最高,最后在pH 3.80左右趋于稳定;芽孢乳酸菌经90℃处理10 min后存活率达到73.47%,pH 2.0及1.0%胆盐处理3 h后存活率分别为54.69%、24.36%;芽孢乳酸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8、19.76、17.42 mm。结果说明,芽孢乳酸菌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是一株优异的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单一中草药、多种中草药组方对猪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效果较好的单一中草药以及中草药组方。试验选用黄芪、何首乌、黄连、金银花、大黄、白头翁、五倍子、葛根等八种中草药的提取液,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3种育肥猪常见的有害肠道菌株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1)猪大肠杆菌对黄连、金银花和五倍子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54、20.13、20.13 mm,其MIC值分别为31.25、125、125 mg/ml。(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芪、黄连和大黄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7、12.57、14.4 mm,其MIC值分别为250、125、125 mg/ml。(3)沙门氏菌对黄芪呈低度敏感,MIC值为250 mg/ml,黄连和大黄对沙门氏菌呈中度敏感,MIC值均为62.5 mg/ml。(4)黄芪和何首乌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75 mg/ml,何首乌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6.1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1 mm;对沙门氏菌呈不敏感,抑菌圈直径为9.8 mm。(5)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25 mg/ml,黄连0.5 mg/ml,大黄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4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2 mm;对沙门氏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9 mm。综上所述,单一添加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以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复配的组方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能够有防治家禽腹泻的复方中药,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单味中药,配置14种复方,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沙门菌的抑菌能力,筛选出一个复方中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筛选的复方中药乙醇提取物(1 g/mL,200μ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大肠杆菌、鸭大肠杆菌、鸡致病性沙门菌、鸭致病性沙门菌(指示菌浓度1×10^8cfu/mL)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21mm、31.36mm、25.19mm、24.12mm、25.00 mm、25.49 mm;硫酸新霉素对上述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61 mm、26.52 mm、14.69 mm、16.00 mm、24.11 mm、25.49 mm。经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溶剂、提取时间60 mim、乙醇浓度90%、提取2次。优化后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O78)的抑菌圈均值为26.65 mm。研究表明:筛选的复方中药对引起家禽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牡丹内生真菌中筛选具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采用测量抑菌圈的方法,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株,筛选一株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各营养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抗菌活性菌株筛选发现,JYH4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6%、蛋白胨6%、磷酸氢二钾0.5%。说明JYH4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更为显著,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8.77 mm。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乳酸杆菌能够抑制一些病原菌生长和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为制备乳酸杆菌类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本试验从泡菜中分离出乳酸杆菌,通过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对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分离细菌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分离到的菌株采用琼脂扩散法,以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检验其抑菌效果;利用荧光定量方法检验其对伪狂犬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分离的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平均分别为18. 3 mm、18. 0 mm、19. 0 mm;荧光定量方法检验其具有一定的抗伪狂犬病毒活性作用,抑制病毒复制作用明显。综上表明,分离的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伪狂犬病毒效果明显,丰富了乳酸杆菌资源,同时为其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及功能性产品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酶处理对不同浓度三丁酸甘油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的影响。选用的脂肪酶浓度为3、6、9 mg/mL,三丁酸甘油酯浓度为20、40、60 mg/mL,抑菌效果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抑菌圈直径越大表明抑菌效果越强。结果表明:三丁酸甘油酯本身不具备明显的抑菌能力,在被脂肪酶酶解后,其抑菌能力增强;当三丁酸甘油酯浓度为20 mg/mL时,酶解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由7.9 mm增大至11.6 mm(P0.0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由10.0 mm增大至12.7 mm(P0.05);当三丁酸甘油酯浓度为40 mg/mL或60 mg/mL时,酶解后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由低度或中度敏感提高至高度敏感,且脂肪酶浓度对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结果显示,脂肪酶酶解能增强三丁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菊叶香藜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优条件及菊叶香藜生物碱的抑菌效果,试验在超声波作用下利用正交试验探究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并用不同浓度的生物碱作用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评估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菊叶香藜总生物碱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5℃,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超声提取时间10 min,此时菊叶香藜生物碱提取率为1.01%;菊叶香藜生物碱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当溶液浓度为9.45 m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最大直径为9.00 mm,属于中度敏感;当溶液浓度为18.9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最大直径为15.20 mm,属于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筛选产细菌素的粪肠球菌,研究其体外益生特性,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利用肠球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孔穴琼脂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对菌种进行鉴定,然后测定其体外益生性能。研究发现,从猪粪中筛选出9株菌,经鉴定3株为粪肠球菌,通过抑菌试验,菌株DY-F03对大肠杆菌K88、大肠杆菌K99、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63mm、22.08mm、18.58mm和18.82mm,抑菌性能在各菌株中最强,选取菌株DY-F03进行益生性能评价。通过致病菌共培养、耐酸、耐胆盐及温度耐受试验,发现菌株DY-F03具有较强的益生及抗逆性能,作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优良乳酸菌。本实验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实验室贮存的W、L、B、SW及其组合W+L,B+SW和SW(对照),以黄曲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对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菌液中,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菌效果最好的菌株均为SW,抑菌直径分别为(47.89±0.10)、(40.24±0.11)、(42.54±0.12) mm;在组合菌液中,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好的菌株组合为W+L,抑菌直径为(40.06±0.13)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B+SW,抑菌直径分别为(35.50±0.12) mm和(34.00±0.15) mm。试验结果说明W、L、B、SW对大肠杆菌、黄曲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SW的抑菌效果比W+L和B+SW的抑菌效果好。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W、L、B及SW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mundtii)、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红树林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海洋细菌,试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链球菌4种常见致病菌为指示菌,采用M10和P3培养基从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以固体琼脂打孔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基因并测序,同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从红树植物土壤中分离得到654株细菌,其中107株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6.4%。菌株M36对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 mm、16 mm;菌株P19和P25对金黄色葡萄球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均为16 mm;菌株P83对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3 mm;菌株M36和P31的抑菌谱最广。综合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被分成4个属,分别是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其中肠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其次为芽孢杆菌属,占比分别为69.2%和15.9%。说明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存在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草药制剂,在不同月份中相同的日期采集本地生长银杏叶,采用中药传统的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从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筛选出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对链球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大抑菌圈分别是24mm、22mm和20mm,秋季银杏叶...  相似文献   

14.
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制备及体外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丙酮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鸡血藤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测定了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鸭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鸡血藤的各种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3 mm,属低度敏感;对鸭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属中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大于13 mm,小于19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在19 mm以上。鸡血藤微波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700 mL/L乙醇提取物对鸭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5.63 mg/mL。  相似文献   

15.
饲用干酪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株干酪乳杆菌生长特性、泌酸能力、耐酸性、胆盐耐受性和抑菌能力进行研究,旨在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在24 h时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在28 h时产酸量最高,pH在3.80左右维持稳定;干酪乳杆菌分别经pH 2.0和1.0%胆盐处理3h后存活率分别为81.29%、150.81%;该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47、18.53、16.36 mm.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筛选鸡源高抗菌活性乳酸菌,并评价中药太子参须和黄芪对该菌的生物量及其抑菌效果的影响。从健康散养鸡盲肠食糜中分离得到一株优选抗菌乳酸菌,编号BD-09,经16 S rDNA遗传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指示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菌和藤黄微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42、11.56、11.62、6.73、11.36 mm。体外中药益生效果可知:1.0%太子参须和0.5%黄芪较对照组均能极显著提升菌株BD-09发酵的总生物量(P0.01),促进菌体生长,且1.0%太子参须组优于0.5%黄芪组(P0.01);体外抑菌结果表明:中药优化后乳酸菌BD-09的抑菌能力极显著提升(P0.01),其抑制五株指示菌的效果是对照组的1.02~1.71倍,且1.0%太子参须组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效果最强。结果表明:鸡同源乳酸菌BD-09具有体外抑菌的功能,且中药太子参须和黄芪均具有优良的益生效果,为未来新型家禽保健类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分离筛选用于牛活菌制剂的乳酸菌菌株,试验采用API 50CHL对从牛瘤胃中分离的60株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耐酸耐碱、生长温度、耐氧、耐药和抑菌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生化鉴定出的3株菌分别为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和乳明串珠菌(L.holzapfelii),分别命名为L1、L2和L3。其中,L1耐酸性最强,L2耐碱性最强,L1在37~40 ℃之间均生长良好且兼性厌氧;L1、L2、L3耐药率为60%~100%;3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L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0和16.40 mm。提示,L1、L2可作为抗性乳酸菌活菌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6):174-178
从奶牛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定为芽孢杆菌属;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同源性分析结果,证实分离得到的Y4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与GenBank上的枯草芽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6%。对此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研究为将来研制益生菌制剂防治奶牛生殖道疾病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硒化铜粉体作为抗菌剂,选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种,采用抑菌圈法、最低抑菌浓度法、最低杀菌浓度法对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抑菌圈试验结果表明,硒化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硒化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0 mg/L。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硒化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20,180 mg/L,当达到该浓度时灭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对21种抗生素类药物和不同浓度杠板归的敏感性,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杠板归的最小抑菌浓度,评估杠板归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显示:20%杠板归水浸液对肠道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平均抑菌圈达到18 mm,对仔猪粪便大肠杆菌平均抑菌圈达到23 mm,均为高度敏感;10%杠板归水浸液对仔猪粪便大肠杆菌平均抑菌圈达到15 mm,高度敏感。杠板归与20种抗菌药联合对大肠杆菌抑菌圈明显增大。杠板归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株有明显抑制效果,杠板归与20种抗菌药联用起到协同作用,杠板归抗菌活性强可以代替抗菌药单独用于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为研制临床上耐药性疾病防治的新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