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常规转录组学研究大多是在器官或组织水平上进行转录组测序,忽略了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 cell RNA-seq,scRNA-seq)技术可从动物组织分离出的单个细胞的微量全转录组RNA扩增后进行高通量测序,从而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基因与表现型的关系.现概述scRNA-seq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处于高速生长的仔猪和功能有待发育的肠道之间矛盾始终存在,而饲料端禁抗之后仔猪肠道疾病频发、免疫应激、屏障功能损伤等问题更加严峻。在回顾仔猪肠道研究模型、研究技术和相关干预因素之后,运用营养策略改善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功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总结了肠道上皮细胞的发育规律和肠道类器官的最新进展,通过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高通量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关联分析等技术手段,以期为学者提供更高效的研究策略。仔猪肠道发育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代谢和应激因素,研究者通过基因转录调控、营养水平和微生物菌群-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等机制,探索了包括饲粮氨基酸、内源小分子代谢物、微量元素、免疫抑制剂及植物提取物等添加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的肠道内栖息着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其微生物群体与宿主的消化吸收、物质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是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深入。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不仅能够研究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揭示消化道微生物对宿主生理代谢的影响,还能进一步深入挖掘新的功能基因,并揭示宿主基因与微生物组间的互作关系和共同进化。作者综述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中的主要应用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从而加深人们对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肠道健康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转录调控及其机制分析是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常规研究往往建立在细胞群体或者组织上,一般表现出的是细胞的综合反应,难以判断单个细胞的情况,而在肿瘤、疾病预防等方面都需要对少量或单个细胞进行研究,因此,单细胞研究技术必不可少。常规的基因组扩增技术难以消除内含子的影响,并且无法用来阐述某些类型或某些特殊单个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而转录组测序从RNA入手,将其反转录为cDNA后再进行大量扩增,可以完美地消除内含子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单细胞分离技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综述,并列举了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鸡肠道中生存着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营养代谢与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学,阐述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对宿主的影响及不同饲养条件、宿主生理特征改变对肠道微生的影响,并重点从宏基因组的层面透析鸡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营养代谢特征、免疫功能与鸡的健康生长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鸡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环状RNAs(circular RNAs, circRNAs)是一类广泛参与各种生理活动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s)。肠道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通过消化作用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也是机体中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与动物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近来有研究发现,circRNAs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在肠道屏障功能中的调节机制也逐渐被揭示。本文阐述了circRNAs的发现、特点、分类、功能、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circRNAs在哺乳动物肠道屏障中作用机制,并展望了circRNAs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以期为绿色健康养殖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动物肠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单层上皮细胞将肠道微生物与下层肠组织隔离形成肠道上皮屏障。目前研究发现肠道上皮不仅起屏障作用,对收集体内外信号和协调免疫应答亦至关重要。本文对肠道上皮屏障如何与共生菌、病原微生物及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内环境稳定进行概述,旨在为动物肠道黏膜免疫机制的揭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与AhR相关的信号通路几乎影响每种动物的细胞类型与器官,并与发育、细胞周期调节、免疫等多种关键过程有关。近年研究发现,AhR的表达可以调节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其中在肠道和肠道组织的有关疾病中尤为明显。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IEB)是肠道重要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屏障,同时肠道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现有众多研究聚焦于阐明AhR在肠黏膜中作用的分子机制上。本文总结了AhR对IEB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为分子水平上开展家畜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是动物肠道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对动物肠道发育和免疫功能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肠道疾病有关。粪菌移植(FMT)是一种将健康供体粪便菌群移植到患病受体肠道内,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治疗肠道疾病的方法,是改善肠道菌群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FMT对畜禽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有积极作用,可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机械屏障、改善肠道黏液环境、提高肠道免疫力,对于维护肠道健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FMT对猪肠道屏障的影响,探讨了FMT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以期为FMT技术在猪生产上更加安全规范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肠道菌群对SPF鸡的作用,试验采用广谱抗生素(ABX)鸡尾酒法构建肠道菌群削减SPF鸡模型(ABX鸡),并以SPF鸡为对照,应用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分析鸡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鸡回肠和气管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同时评估肠道菌群对鸡体重和Ⅰ型干扰素(IFN-Ⅰ)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SPF鸡转录组变化之间的功能相关性。结果表明:与SPF鸡相比,ABX鸡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明显降低;从ABX鸡肠组织共获得1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9个基因上调表达,77个基因下调表达;从气管组织共获得7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6个基因上调表达,603个基因下调表达。气管组织共比对到3 152个GO功能条目,回肠组织共对比到1 202个GO功能条目。气管组织转录组显著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分别为补体和凝血级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回肠组织转录组显著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分别为Ⅰ型糖尿病、类固醇生物合成、移植物抗宿主病、同种异体排斥等。从广谱抗生素处理的第11天开始,ABX鸡和SPF鸡的体重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11.
转录组测序是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物种的转录组水平进行深度测序的一项技术,为真核生物转录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维模式,目前主要应用于医学、农学及生物学等相关领域。本综述对转录组测序技术、植物转录组测序研究进展以及当前主要能源潜力植物的转录组测序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能源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转录组测序在能源草基因资源挖掘和新品种培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仔猪早期断奶对肠道屏障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道不仅是体内最大的消化吸收器官,同时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和内分泌器官。作为外界接触微生物最多的部位,肠道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病原体入侵机体的主要门户,又是阻止肠道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屏障。现代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促进了养猪水平的提高.但是早期断奶使仔猪肠道屏障损伤产生的仔猪腹泻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文就猪肠道屏障及早期断奶屏障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牧草基因资源发掘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赵斌  魏琳  俞靓  程积民 《草业科学》2011,28(7):1364-1369
本研究概述了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转录组测序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数据分析和目前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抗旱牧草转录组测序研究思路,展望了转录组测序可能对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发掘及其在牧草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育种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肠道既是动物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屏障功能,因此肠道健康是动物健康的必要条件。锌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动物生长发育、抗氧化和免疫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长期以来,饲料中补充营养性锌源以无机硫酸锌为主,近年来蛋氨酸锌、乳酸锌和甘氨酸锌等有机锌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关于有机锌对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已成为锌营养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有机锌对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免疫和肠道生物屏障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有机锌对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为有效利用有机锌改善动物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环境下热应激严重影响畜禽健康,降低畜禽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色氨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是畜禽的必需氨基酸,同时也是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物质,可以调节机体肠道屏障和免疫功能,降低动物的应激反应。本文就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和色氨酸代谢对肠道屏障及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调控热应激条件下畜禽肠道屏障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生产中应用色氨酸缓解畜禽热应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物肠道中寄生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参与到动物机体中如代谢和免疫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中。然而,在粪便等复杂样本中包含着大量微生物,无法通过纯培养技术进行研究,无法评估样本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群总DNA进行分析,使其成为目前研究复杂样本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并且伴随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对微生物的分析流程也在不断地被改进。本文比较了在宏基因组学中普遍应用的标志基因扩增子分析和全宏基因组分析,对宏基因组技术在几类野生脊椎动物肠道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使宏基因组技术在野生动物领域研究中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肥大细胞在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后者主要由肠黏膜吸收上皮细胞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构成。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等。其中肥大细胞是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之一,其不仅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能通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获得性免疫。笔者综述了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可从表达量、细胞量及细胞组成等多种角度描述样本,主要包括单细胞分离、mRNA反转录、文库构建、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单细胞分离是scRNA-seq技术操作的第一步,常用的细胞分离方法有连续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流式细胞术、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术和微流控技术。基于不同细胞捕获、cDNA扩增和文库构建开发了许多scRNA-seq方法,如CEL-seq2、Drop-seq、MARS-seq、SCRB-seq、Smart-seq、Smart-seq2等。与传统测序方法相比,scRNA-seq可识别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信息、记录细胞的空间位置、跟踪不同细胞谱系在分化过程中的轨迹,这为研究难以大量提取的肌内脂肪细胞分子特异性和发生分化过程带来极大便利。作者简要介绍了scRNA-seq技术的关键步骤,比较分析了单细胞分离和转录组测序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肌内脂肪细胞的起源以及scRNA-seq在肌内脂肪细胞的亚群和标记基因鉴定以及细胞分化轨迹追踪中的应用,以期为肌内脂肪...  相似文献   

19.
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是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手段进行分析的技术,包括单细胞分离、扩增测序和数据分析3个方面,主要应用于肿瘤、胚胎发育、免疫学等方面。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细胞测序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发育中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异质性的重要工具。单细胞测序可以获取单个细胞完整的全基因组,克服了大样本量、细胞异质性等问题,为研究细胞间异质性信息和细胞群体之间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方法及其在畜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测序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可一次同时对几十万甚至到几百万条DNA分子测序和一般的读长较短等功能。这些功能实现了对某种物种的基因组或转录组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所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称为深度测序技术或者下一代测序技术。论文主要针对高通量技术的种类、发展、应用以及在畜禽上的使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