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博湖县渔业技术推广站从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首次引进额河银鲫鱼种进行养殖试验,填补新疆南疆地区养殖空白。2011年对暂养1冬龄的额河银鲫进行成鱼养殖试验,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在博湖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水产  相似文献   

2.
鲫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作为底层杂食性鱼类,鲫以水底残饵和腐殖质为食,能净化水体环境,是池塘养殖中不可或缺的养殖品种.2008年鲫鳃出血病发现于江苏,随后迅速蔓延至我国华东、华南等鲫鱼主养区,其传染性之强、发病率之高、死亡率之大一度让作为我国银鲫主产区的江苏射阳、大丰等地渔民谈之色变,将其称为"鱼瘟".这两年,...  相似文献   

3.
异育银鲫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养殖户所养的银鲫品质下降,如出现种质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增多、性早熟等状况,再加上这两年水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银鲫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介绍80∶20高效池塘养殖银鲫模式以及一些须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养殖户在2004年的养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80∶20池塘养殖模式它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高池塘产量,其产量80%左右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二、养殖与管理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排灌;交通方便,有电源,…  相似文献   

4.
鲫鱼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鱼类品种了,它食性杂,耐低氧,广泛分布于江河、库塘、沟渠之中,生命力极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论是在亲朋宴请的餐桌上,还是在日渐增多的垂钓大军当中,都对鲫鱼情有独钟,倍受欢迎。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引进的名优鲫鱼品种,象彭泽鲫、高背鲫、银鲫、方正鲫、松蒲鲫、黄金鲫等,不仅增重快,个体大,肉质多,而且比当地的土著鲫鱼生长速度有显著的提高,增添了我市鱼类养殖新品种的数量,也为水产养殖户增加了池塘养殖产量,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重点将彭泽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河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赤鲈、五道黑,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由于河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塘  相似文献   

6.
洞庭青鲫的生活习性与彭泽鲫、银鲫等相似.都属底栖鱼类,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池塘、湖泊、水库、网围、网箱等养殖与增殖。并可与各种鱼类混养.更适合于在鲢、鳙、草、团头鲂等鱼类混养的肥水池塘中养殖;喜栖息在底质肥沃、水草茂盛的浅水区。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我国的南北方都能生长,最适温度在20~25℃,水温8℃左右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鲫属(Carassius)隶属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我国有两个种和一个亚种,普通鲫鱼(C.auratus),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黑鲫(C.caraussius),仅分布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银鲫(C.auratusgibelio)亚种,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犤1犦。鲫鱼在我国各地分布很广且有许多变异的地方品种如湖南的红鲫、江西的彭泽鲫、云南的高背鲫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鱼类科学工作者又引种驯化,选育和改良了一些经济性状好的品种如白鲫、湘鲫、湘云鲫、异育银鲫等,这使我国鲫鱼品种资源尤为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遗传学家Botstein等发现了第一个DNA分…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概况 1.培育背景 银鲫的分类地位为鲤科鲫属鲫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 2014年总产量达到259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至今通过国家审定的鲫品种有12个,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鲫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均为二倍体鲫或者三倍体鲫,并未有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四倍体鲫新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普安银鲫(PUAN Carassius auratus)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特有的鲫鱼种群,因产于普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特有的土著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种质资源,1988年上海水产研究所根据研究成果报经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对普安银鲫的优良性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定普安银鲫是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并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1-2]。普安银鲫鱼肌肉中  相似文献   

10.
<正>湘云鲫,又名工程鲫,是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食性杂、抗病力强、低温、耐低氧、耐高碱、易驯化、网捕率高且自身不育等优良经济性状。为进一步改进池塘养殖结构,丰富成都平原地区池塘养殖品种,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四川省国家级长吻鮠原种场于2012年~2013年进行了池塘主养湘云鲫试验,试验面积为7.5亩。一、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赤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河鲈、五道黑,属鲈形目、鲈亚目、鲈属、鲈科,广泛分布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赤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  相似文献   

12.
丁鱥,学名Tinca tinca(Linnaeus),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在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该品种为淡水底栖鱼类,杂食性,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对含氧量变化适应性强,经驯化能较好地摄食人工饵料,易于养殖。16—18世纪欧洲就有池塘养殖丁鱥的记载,由于丁鱥的地理分布偏远,国内对其研究一直不多。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额河特种鱼类繁育场合作,成功地诱导了丁鱥产卵,目前,福建、广东、湖北、浙江等省市已先后引进试养。现将其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普安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二十年来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1985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该鱼进行较为综合的研究,1988年经原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催产是人工繁殖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普安银鲫种质保护和苗种产业化生产所需的技术基础。目前,普安银鲫主要采用自然繁殖,而自然繁殖存在受精率较  相似文献   

14.
长丰鲫     
<正>一、品种概况1.培育背景银鲫的分类地位为鲤科鲫属鲫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2014年总产量达到259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至今通过国家审定的鲫品种有12个,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鲫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均为二倍体鲫或者三倍体鲫,并未有  相似文献   

15.
丁(鱼岁),学名Tinca tinca(Linnaeus),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在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该品种为淡水底栖鱼类,杂食性,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对含氧量变化适应性强,经驯化能较好地摄食人工饵料,易于养殖.16-18世纪欧洲就有池塘养殖丁(鱼岁)的记载,由于丁(鱼岁)的地理分布偏远,国内对其研究一直不多.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额河特种鱼类繁育场合作,成功地诱导了丁(鱼岁)产卵,目前,福建、广东、湖北、浙江等省市已先后引进试养.现将其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倍体鱼类都具有雌核发育的特点,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三倍体鱼类如中国东北银鲫、缩骨鲫及西比利亚的银鲫、美洲的帆等进行过研究,并以众多的细胞学和生物学资料加以证实[1~5]。在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领域,过去一直十分活跃,许多研究者认为,利用人工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的鱼类杂交,其后代会出现既有父本又有母本的一些外形和性状。多少年来人们的认识就停留在这一水平上。1937年,苏联鱼类学家库泽玛,在对黑龙江银鲫的研究中发现,虽然银鲫的种群有两性型,但雄性比例仅占10—20%。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雌银鲫产出  相似文献   

18.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科鱼类。长期以来,阻碍鲫鱼成为重要养殖鱼类的原因,是由于其生长缓慢。亚种银鲫的经济性状较鲫鱼优越。在银鲫的不同种群中,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称方正鲫)种群最好。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选育研究。搞出了由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鳟属鱼类的分类鲫鱼几乎分布日本全国,因其富于形态变化,且随地域而异,故其名称也因产地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科学上至今尚有不确切之处,分类学上也缺乏统一。鲫属鱼类栖息于整个欧亚大陆,Berg将其分为两种:一种为欧洲鲫(Carassius carassius),分布于欧洲,体色带黄,通称为鲫(Crucian carp)或金鲫(Gcldon crucian)。另一种为以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代表的鲫(Carassius  相似文献   

20.
我国鲫种群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传举  李学军  孙效文 《水产学报》2020,44(6):1046-1062
鲫分为指名亚种和银鲫亚种,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鲫适应性较强、分布地区广泛、遗传背景复杂且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倍型。目前,众多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鲫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标准之间的差异,使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我国的鲫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不同鲫的起源进化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野生鲫种质资源丰富,不同野生鲫地方群体的遗传变异度较大,遗传多样性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银鲫同一雌核发育系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同质性,但不同发育系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按照人类自身喜好选育而成的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则远低于野生鲫群体。本文对于银鲫、彭泽鲫、其他鲫及金鱼的起源与进化也进行了探讨。银鲫的起源虽然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还是支持"银鲫与鲫属于一级亲缘关系,应归于同一个种,三倍体银鲫是在特殊环境下从鲫中分化出来的种群"这一观点。彭泽鲫可能是从养殖银鲫的池塘中逃逸而进入天然水域的外源鱼,也可能是起源于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野生鲫,并因其优良性状而被选育出来。彭泽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发现,使得彭泽鲫与银鲫和野生鲫的亲缘关系更加复杂,对于三者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比较研究。我国大多数地区三倍体野生鲫具有独立起源的可能性较大,在某地形成后扩散到其他水系形成独立群体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排除一些鲫地理群体是由于早年养鱼历史造成的外来鲫入侵。金鱼可能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野生鲫,首先形成草系,然后分化出文种品系和龙种品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工选择,文种品系又分化出水泡系,龙种品系则分化出蛋系。虽然金鱼品种过多,但从线粒体的角度分析,均为同一母系起源。本文通过对我国鲫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鲫种质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旨在为鲫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鲫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