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为建立检测引起山羊腹泻的4种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针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99基因,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H(ipaH)基因和奇异变形杆菌ureR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快速检测引起山羊腹泻的4种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山羊腹泻样品。结果显示该多重PCR方法对巴氏杆菌等其它6种细菌无扩增;其敏感性分别为ETEC103cfu/mL、沙门菌102 cfu/mL、奇异变形杆菌102 cfu/mL、志贺氏菌103 cfu/mL;经检测该方法稳定性也好。应用该多重PCR方法对21份山羊临床腹泻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无漏检。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实现从山羊粪便样品中同时检测4种腹泻病原菌,对山羊腹泻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四川地区山羊携带沙门菌的情况,本试验采集了226份山羊粪便样本(健康样本68份,腹泻样本158份)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PCR鉴定,并分析了该菌对18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158份腹泻样本中沙门菌的分离率为15.2%(24/158),68份健康样本中沙门菌的分离率为11.8%(8/68);所分离出的32株沙门菌对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2010年,辽宁铁岭某种鸡孵化场出现孵化率低、死淘率高的现象。通过对送检病死鸡胚进行病原检测,最终检测出5株革兰阴性杆菌和3种病毒,其中禽波氏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6.44%、61.36%,两者混合感染率达51.83%,而其他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绿脓杆菌)和病毒(AI,V、REV、CIAV)的检出率均较低。采用1对根据病原菌23SrRNA基因的共同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以及根据临床常见致病菌16s~23SrRNA基因间隔序列(ISR)两端的16S及23SrRNA保守序列而设计的通用引物分别对分离菌进行PCR扩增。并分别测定所得片段的DNA序列。结果显示,所得DNA片段分别与GenBank中收录的登录号为HM545299的禽波氏杆菌和登录号为AY993943的奇异变形杆菌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5%和98.7%。本研究最终确定禽波氏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混合感染是引起该场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引起吉林市郊区猪场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筛选防治敏感药物,试验对225份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主要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样本中大肠杆菌检出率为100%、志贺氏菌检出率为77. 78%、沙门氏杆菌检出率为31. 56%,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阿奇霉素、诺氟沙星、硫酸新霉素高度敏感。说明引起该地区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杆菌,而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是防治该地区细菌性仔猪腹泻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中不同阶段的牛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情况。对2020—2021年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中不同阶段的患腹泻牛粪便、肛拭子及内脏病料358份,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等方法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奇异变形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细菌性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临床分离菌株对临床中常用的药物耐药情况。结果显示:从358份病料样品中分离到大肠杆菌62株、沙门菌52株、空肠弯曲杆菌29株、奇异变形杆菌28株,检出率分别为17.3%、14.5%、8.1%、7.8%;分离的菌株对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产生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均对头孢噻呋、头孢喹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林可霉素、硫酸黏菌素等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耐药。为该牛细菌性腹泻病防治及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泰州地区致仔猪腹泻奇异变形杆菌致病性、毒力基因及耐药性,试验从泰州地区规模化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粪便、肛拭子等114样品,分离得到42株奇异变形杆菌,采用PCR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42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42株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基因zapA、pmfA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分别为95.2%、92.9%,毒力基因ureC、mrpA、atfC检测出率在40.5%~50.0%之间;42株奇异变形杆菌对阿莫西林、大观霉素、氨苄西林等11种药物耐药率在66.7%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耐药率在11.9%~26.2%之间,说明了该地区分离的致仔猪腹泻奇异变形杆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本试验为该地区分离的致仔猪腹泻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诊断奶牛场中犊牛腹泻病的病因,对粪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16S rRNA基因并测序比对,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小白鼠动物试验观察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在49份腹泻粪样中,检测出8株病原菌,其中1株为都柏林沙门菌,1株为阴沟肠杆菌,6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耐药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较强,柏林沙门菌对大部分药物是敏感的,其中柏林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H150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福建省猪场内常见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情况,试验于2018年1—12月份采集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莆田市、龙岩市、泉州市、厦门市和漳州市7个地区12家猪场水样本240份和粪便样本240份,分离样本中的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氏杆菌和葡萄球菌,检测所分离细菌对氢氧化钠和乙醇的MIC值,以及分离细菌对碘酸混合液、聚维酮碘和过氧乙酸溶液3种常用消毒剂成品的抗性情况。结果表明:从240份水样本中共分离出大肠杆菌136株,肠球菌105株,葡萄球菌42株,沙门氏杆菌55株;从240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出大肠杆菌177株,肠球菌141株,葡萄球菌64株,沙门氏杆菌92株。粪便样本中细菌的分离率高于水样本,且大肠杆菌的分离菌株数最高。猪场常见细菌对现配的氢氧化钠和乙醇溶液MIC值低于常用的浓度,2%~4%氢氧化钠和75%乙醇仍可达到良好的杀菌功效;但样本细菌对3种成品消毒剂都产生了一定的抗性,抗性率为9.5%~18.1%。说明细菌对消毒剂产生抗性情况与细菌的种类、细菌来源、消毒剂的种类、成品消毒剂品牌、使用方法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等因素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徐州及周边地区鸭源沙门菌血清分布、耐药状况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集徐州及周边地区病鸭脏器329份进行沙门菌分离、双重PCR鉴定及血清分型;采用Kirby-Bauer(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设计10对引物,对6大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PCR检测与沙门菌致病性相关的8个毒力基因。结果:共分离49株鸭源沙门菌,分离率为14.9%;鉴定出13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和鸭沙门菌。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AMP)和头孢曲松(CRO)耐药率为100%,对土霉素(OXY)、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卡那霉素(KAN)、利高霉素(NA)、强力霉素(DOX)、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OFL)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以上。耐药基因blaTEM-1检出率为100%,blaPSE-1、aadA1、aadA2、tetA、gyrA、sul2基因检出率超过50%以上,parC、floR和clm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4.8%、30.6%和26.5%。毒力基因检测发现spvR(12.2%)携带率较低,mgtC和stn基因检出率为100%,invJ、sseL、siiE、sopB以及fimA基因携带率分别为75.6%、53.3%、89.6%、98.2%和97.9%。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及周边地区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较广,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较严重,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部分地区山羊沙门氏菌健康带菌率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四川省山羊沙门氏菌带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部分地区5个规模化山羊养殖场表观健康山羊粪便196份,经BPW预增菌、TTB选择性增菌后,采用靶向invA基因的PCR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的带菌率;对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随机选择25株沙门氏菌分离株测定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山羊沙门氏菌的平均带菌率为54.5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均对丁胺卡那敏感,而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占88%,其中耐2~7种药物的占52%,耐9~13种药物的占36%。结果表明,四川省部分地区山羊的沙门氏菌健康带菌率较高,且多重耐药性普遍,其公共卫生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重庆地区养鸡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选取10种抗生素对分离到的110株大肠杆菌、14种抗生素对分离到的8株沙门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比较分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黏菌素对所有大肠杆菌均敏感,4株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耐药,20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耐药,24株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耐药,28株大肠杆菌对链霉素耐药,40株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耐药,72株大肠杆菌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在110株大肠杆菌中80. 00%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占32. 73%,对7种药物耐药占7. 27%,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二到四重,占63. 64%。沙门氏杆菌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噻肟敏感;而对氯霉素、磺胺异口恶唑、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多西环素均耐药; 8株沙门氏杆菌中100%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占12. 50%,对8种药物耐药占12. 50%,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四到八重,占87. 50%。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磺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较高,为75. 00%(72/96)。β-内酰胺类中头孢噻肟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较低,为6. 78%(4/59);阿莫西林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符合率为67. 80%(40/59)。大部分检测的基因在受试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表明这些基因在编码受试菌株耐药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耐药性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广西地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不同规模养殖场收集病死猪病料98份,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染色镜检、16S rRNA测序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整合子及其可变区;可变区扩增产物克隆至pMDTM19-T载体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22株细菌在TSA培养基上弥漫性生长,在SS培养基上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白色的单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变形杆菌属特异性基因(TUF)阳性。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21株分离菌与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达99%,1株分离菌与彭氏变形杆菌同源性达99%。药敏结果显示,21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均为100%,对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卡那霉素耐药率在57.1%以上,所有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PCR结果显示,21株分离菌毒力基因atfA、hpmA、ireA、mrpA、pmfA、rsb、ureC、zapA、ptA检出率均为100%,ucaA检出率为95.2%;ESBLs菌株为blaTEM型、blaCTX型或blaTEM型和blaCTX型,AmpC菌株均为blaDHA型,携带ESBLs或AmpC基因的菌株比例为57.1%、14.3%,同时携带ESBLs和AmpC基因的菌株比例为14.3%;qnrA、qnrB、qnrSaac(6’)-Ⅰb-cr检出率分别为9.5%、0、4.8%和80.1%。21株分离菌Ⅰ类整合子(intⅠ1)阳性率61.9%,检测到9种基因盒阵列(aadA2-linF、estX、dfrA32-ereA-aadA2、drfA5、drfA12-orfF-aadA2、arr3-aac (6’)Ⅰb-cr5、aac (6’)Ⅰb-cr5-blaOXA-1-catB3-aar3、drfA1-orfC和aadA2);Ⅱ类整合子(intⅠ2)阳性率76.2%,检测到1种基因盒阵列(drfA1-sat1-aadA1)。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毒力高且耐药严重,为后期针对奇异变形杆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用PCR方法对14个奶牛场分离得到的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24株,隐性乳腺炎金葡菌213株,山羊临床型乳腺炎金葡菌12株进行超抗原毒素sea,seb,sec,sed.see和tst基因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奶牛标本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的阳性率为27.42%,隐性乳腺炎为1.41%,山羊标本为33.3%。奶牛标本产生毒素的类型以SEA,TSST-1和SEC为主,山羊标本产生肠毒素的类型以SEC为主。对于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PCR阳性的金葡菌同时用ELISA和RPLA检测,3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用PCR方法时14个奶牛场分离得到的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茵)124株,隐性乳腺炎金葡茵213株,山羊临床型乳腺炎金葡菌12株进行超抗原毒素sea,seb,sec,sed.see和tst基因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奶牛标本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的阳性率为27.42%,隐性乳腺炎为1.41%,山羊标本为33.3%.奶牛标本产生毒素的类型以SEA,TSST-1和SEC为主,山羊标本产生肠毒素的类型以SEC为主.对于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PCR阳性的金葡菌同时用ELISA和RPLA检测,3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病死雏鸡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送检的31只病死雏鸡中分离出30株致病菌,其中沙门氏杆菌27株,分离率90%,大肠杆菌6株,分离率20%。对其中5株沙门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进行了系统生化鉴定及血清型鉴定,证实5株沙门氏菌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占60%(3/5),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占40%(2/5),4株大肠杆菌中O22株,O61株,O1151株。对分离菌进行了雏鸡致病力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收集了全国范围内23个猪场125份21~70日龄临床腹泻仔猪肠内容物样品,用以分离和鉴定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23株沙门菌分离株及31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其中较为流行的沙门菌为鼠伤寒沙门菌。同时,对SS琼脂和XLD琼脂上的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对比鉴定,提高了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分离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某赛鸽公棚病死赛鸽的病原菌,试验从送检病死鸽的肝脏分离出病原菌,然后对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菌毛基因PCR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肠毒素基因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7株病原菌,7株病原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型分别为O55(3/7)、O1(1/7)、O164(1/7),2株未定型;分离菌除O164外,其余6株均表达黏附素基因K99、肠毒素基因STa及LT毒力因子; O55分离株对试验鸽有一定的致病性。说明该公棚赛鸽病死系由大肠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商品肉鸡场细菌耐药基因进行监控,从商品肉鸡场中分离肠杆菌科细菌74株,包括36株大肠杆菌、12株克雷伯氏菌、26株变形杆菌;选用14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分离菌株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和变形杆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6.92%~69.23%、8.67%~57.69%和63.97%~95.32%;经过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表型测定,确定19株耐药菌能够产生ESBL;用PCR对19株产生ESBL的菌株进行blaTEM、blaSHV和blaCTX-M三种基因型检测,显示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和变形杆菌中三个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100%、93.1%、96.5%;100%、51.7%、68.9%;100%、89.6%、79.3%。blaTEM检测检出率均为最高,作为优势基因进行耐药基因实时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4个肉鸡场空舍期和养殖期三个时期地面样品进行blaTEM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养殖时间较长和管理较差的鸡舍blaTEM增加倍数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2015年从广东省多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126份,分离出沙门菌24株,分离率为19.04%。采用Kauffmann-White法、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合子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24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种血清型,分别是鼠伤寒沙门菌(14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株)、科瓦利斯沙门菌(1株)和阿尔巴尼沙门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83.33%)、氨苄西林(70.83%)、磺胺异恶唑(70.83%)、萘啶酸(66.67%)、复方新诺明(58.33%)、卡那霉素(54.17%)、阿米卡星(54.17%)、庆大霉素(50.00%)的耐药率较高,有54.17%(13/24)的菌株对8种及8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Ⅰ类整合子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整合酶阳性率为29.17%(7/24),整合酶阳性菌株中仅有1株扩增到携带耐药基因aadA2的基因盒。上述结果表明,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分离率较高,耐药情况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与其血清型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