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microRNA-124-3p(miR-124-3p)对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感染小鼠所致肺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构建miR-124-3p腺病毒表达载体,通过小鼠尾部静脉注射法构建miR-124-3p差异表达小鼠模型,试验分3组:过表达组、抑制组和对照组。48 h后,各组小鼠鼻腔接种H1N1亚型SIV,每只105 EID50(50 μL)。连续观察14 d,计算小鼠平均体重变化率、观察病理切片并测定相关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已成功将pre-miR序列及其sponge序列插入腺病毒的穿梭质粒,并将其共转染293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和抑制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miR-124-3p表达水平分别极显著升高(P<0.01)和显著降低(P<0.05),表明成功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过表达组、抑制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变化率分别为-5.5%、-12.4%和-8.6%。抑制组和对照组均可见肺泡壁增厚,其间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肺泡内出现纤维蛋白渗出,且抑制组病理变化更为严重,肺泡中还有大量的红细胞浸润;而过表达组仅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肺脏组织较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检测的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抑制组炎症相关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miR-124-3p对H1N1亚型SIV感染小鼠所致的肺脏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能减轻肺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对小鼠的致病性,本试验对A/swine/Guangdong/2/2012(H1N1)株SIV HA基因进行克隆及遗传分析,并将SIV尿囊液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小鼠,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一般状况、器官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在病毒感染后第1、3和7天使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肺脏、脾脏、脑组织中7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研究其对小鼠的致病特性。结果显示,该病毒属于经典SIV,病毒经鼻腔感染后可引起小鼠活动减少、采食量降低,但无咳嗽和死亡;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肺间隔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周围肺泡腔呈代偿性肺气肿;小鼠肺脏、脾脏组织样本中IFN-α、IFN-β、IP-10、IL-1β、TNF-α、IRF-3和IL-10 mRNA含量在感染后第3天均显著升高(P<0.05),而脑组织样本中IL-1β和IL-10在小鼠攻毒后第3和7天均显著上调(P<0.05)。  相似文献   

3.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对此前构建的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HA)进行了免疫效力评价。按每只10^5.0 TCID50 rPRV-HA的剂量通过滴鼻接种8周龄雌性BALB/c小鼠(n=60),同时设Bartha-K61免疫对照组(n=60)、非免疫攻毒对照组(n=20)和非免疫不攻毒对照组(n=10)。于免疫后不同时间分别从rPRV-HA免疫组和Bartha—K61免疫对照组随机剖杀一定数量的小鼠,其余小鼠于免疫后第28天用10^5.0 TCID50同亚型SIV毒株A/Swine/Heilongjiang/74/2000(H3N2)进行强毒攻击。攻毒后第4、7、14天分别剖杀小鼠,进行间接免疫荧光、病毒分离、血清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病毒主要分布于肺脏;免疫后14d起,从rPRV—HA免疫组及Bartha—K61免疫对照组均可检测到针对PRV的荧光抗体;从rPRV—HA免疫组可以检测到针对SIV的荧光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而各对照组均呈阴性。攻毒后从rPRV—HA免疫组小鼠未分离到攻击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显著升高,病理变化显著轻于对照组,表明rPRV—HA免疫小鼠可以抵抗同亚型SIV的攻击,可以作为rPRV—HA免疫效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PB2蛋白627位点被证实是决定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的关键因子,为深入探究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及其PB2蛋白627位点突变株对BALB/C小鼠肺脏RIP3、Slit2和Robo4基因表达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该研究使用H9N2 AIV(VK627E)和该毒株PB2蛋白627位点突变株(rVK627E)感染BALB/C小鼠,分别在攻毒后第1、3、5、6 d采集肺组织,通过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RIP3、Slit2和Robo4基因在小鼠肺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攻毒组小鼠肺脏RIP3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同时VK627E组RIP3的表达量显著高于rVK627E组;Slit2和Robo4的表达量在攻毒后第1 d明显低于对照组,之后r VK627E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和VK627E组相比显著上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RIP3蛋白主要分布在小鼠肺泡壁上皮细胞以及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呈弱阳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行布鲁氏菌介导的mmu-miR-671-5p的靶基因预测,本试验利用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RAW264.7细胞后,分别运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进行差异表达的mmu-miR-671-5p靶基因的预测,预测的靶基因分别有11 953和9 252个,将预测结果取交集进行韦恩(Venn)分析,重叠部分的靶基因有3 681个;利用GO与KEGG进行功能富集性分析,再利用PicTar软件进一步对mmu-miR-671-5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Venn分析结果进一步取交集,结果显示,mmu-miR-671-5p的预测靶基因有7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验证7个预测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Tnfrsf1bTnip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RAW264.7细胞中转染mmu-miR-671-5p inhibitors,分别验证7个预测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Tnfrsf1bTni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对mmu-miR-671-5p与Tnfrsf1b和Tnip1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靶位点分别进行预测,结果初步表明,mmu-miR-671-5p的靶基因为Tnfrsf1bTnip1,其预测结合靶位点均只有1个,分别位于Tnfrsf1b和Tnip1 3'UTR全长位置的91和305 bp。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mu-miR-671-5p在布鲁氏菌感染RAW264.7细胞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病毒(SIV)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1N1pdm09)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3年~2014年从5个省份采集的2 208份血清样品进行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1 269份(57.42%),其中广东省和广西省的感染率最高(p0.01)。H1N1SIV、H3N2 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1%、32.97%和26.49%。H1N1pdm09流感病毒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最高(91.93±1.04,p0.05)。H1N1 SIV和H3N2 SIV在冬季血清阳性率最高,然而在冬末(2月)阳性率却最低(p0.01)。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在5月和9月出现高峰(p0.01)。母猪的H1N1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仔猪和育肥猪,但仔猪的H3N2 SIV抗体阳性率却比较高。本研究为华南地区猪场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猪流感病毒(Swineinfluenza virus,SIV)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血清学阴性的4周龄断奶仔猪,对此前构建的表达SIVA/Swine/Inner Mogolian/547/2001(H3N2)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HA)进行了免疫效力评价。按每头105.0PFU rPRV-HA肌肉注射断奶仔猪(n=12),同时设Bartha-K61免疫对照组(n=5)和非免疫攻毒对照组(n=5)。免疫后35d用2×105.0TCID50的SIVA/Swine/Heilongjiang/74/2000(H3N2)进行强毒攻击。rPRV-HA免疫组免疫后7d均可检测到高滴度针对SIV的血凝抑制(HI)抗体,而所有对照组小猪仅在攻毒后7d才开始产生针对SIV的HI抗体;rPRV-HA免疫组在病理学保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支气管和肺泡冲洗液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攻毒后7d rPRV-HA免疫组没有检测到病毒,而两个对照组可检测到病毒。以上试验结果表明,rPRV-HA免疫猪对同亚型SIV的攻击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行布鲁氏菌介导的mmu-miR-671-5p的靶基因预测,本试验利用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RAW264.7细胞后,分别运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进行差异表达的mmu-miR-671-5p靶基因的预测,预测的靶基因分别有11 953和9 252个,将预测结果取交集进行韦恩(Venn)分析,重叠部分的靶基因有3 681个;利用GO与KEGG进行功能富集性分析,再利用PicTar软件进一步对mmu-miR-671-5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Venn分析结果进一步取交集,结果显示,mmu-miR-671-5p的预测靶基因有7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验证7个预测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Tnfrsf1b与Tnip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RAW264.7细胞中转染mmu-miR-671-5p inhibitors,分别验证7个预测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Tnfrsf1b与Tni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对mmu-miR-671-5p与Tnfrsf1b和Tnip1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靶位点分别进行预测,结果初步表明,mmu-miR-671-5p的靶基因为Tnfrsf1b与Tnip1,其预测结合靶位点均只有1个,分别位于Tnfrsf1b和Tnip1 3′UTR全长位置的91和305 bp。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mu-miR-671-5p在布鲁氏菌感染RAW264.7细胞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后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miRNA的表达谱差异,初步探讨JEV与宿主在miRNA水平的相互作用。分别提取JEV感染48 h后的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和未染毒组细胞,高通量测序分析miRNA的表达谱并进行差异分析,选取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筛选出26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其中,18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小鼠原代脑神经元细胞中mmu-miR-21a-3p、mmu-miR-223-5p、mmu-miR-147-3p、mmu-miR-155-5p和mmu-miR-146a-5p的表达促进JEV-E基因在神经元细胞中表达,而mmu-miR-301a的表达抑制JEV-E基因的表达。神经元细胞中miRNA的表达影响JEV的复制,为进一步研究JEV致神经功能异常机制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3种TLR配体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的佐剂活性,本研究利用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脑膜炎奈瑟菌Ag473脂蛋白、创伤弧菌FlaB鞭毛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热应激蛋白70(Hsp70),采用镍亲和柱纯化获得该3种重组蛋白;分别将相同剂量(10μg)3种重组蛋白、ISA206佐剂(100μL)和不完全弗氏佐剂(FIA)(100μL)与PCV2 VLP疫苗(50μg)混合,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初免后14 d加强免疫1次;初免后每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原特异抗体;加强免疫后14 d利用PCV2攻毒,攻毒后7 d和14 d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DNA拷贝数;攻毒后14 d迫杀小鼠,制备并培养其脾细胞,经PCV2 VLP疫苗刺激后,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3种TLR配体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均获得正确表达,纯化重组蛋白的纯度大于90%。从初免14 d起,3个分子佐剂组中Ag473佐剂组的PCV2抗体水平最高,但低于ISA206佐剂组却高于FIA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PCV2攻毒前,3个分子佐剂组中Ag473佐剂组的小鼠脾细胞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最高,但低于ISA206佐剂组却高于FIA组,差异显著(p0.05);Hsp70佐剂组的IL-4表达水平最高,Ag473佐剂组次之,但均高于ISA206和FIA组。在攻毒后第7 d,5个免疫组小鼠的病毒拷贝数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但免疫组间差异不显著;在攻毒后第14 d,5个免疫组小鼠的病毒拷贝数进一步下降,免疫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的3种分子佐剂中,Ag473脂蛋白具有较强的总体免疫佐剂活性,有望进一步开发为PCV2等病毒的亚单位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1.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抗原基因的表达量及表达抗原的免疫原性有直接关系。为了提高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HA基因DNA疫苗的表达量,增强其免疫效果,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H1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1/01(H1N1)的HA基因密码子优化为猪体内偏嗜性密码子optiHA,同野生型A/Swine/Guangdong/1/01(H1N1)的HA基因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构成重组质粒PCAGGS—optiHA和PCAGGS—HA,然后分别转染293T细胞,48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Ⅲ基因的瞬时表达蛋白情况。将质粒PCAGGS—HA、PCAGGS—optiHA以100μg/只的剂量,采用后腿肌肉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同时设立空载体PCAGGS对照。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三免2周后对每组以10^3.87 EID50的A/Swine/Guangdong/1/01(H1N1)进行攻毒。采用ELISA、血凝抑制试验、细胞因子检测和肺组织病毒含量测定等实验评价这两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HA基因密码子优化的DNA疫苗可显著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应答水平,攻毒后免疫组PCAGGS—optiHA的保护效力明显高于免疫组PCAGGS—HA。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有效的SIV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抗H1N1和H3N2猪流感的中药复方,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病毒攻毒组)、利巴韦林组、麻杏石甘散组、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和复方三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滴鼻接种猪流感病毒造模后进行相应的治疗,正常对照组则用PBS处理,最后通过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重、计算肺脏指数、观察肺脏组织和检测血液中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MDA)]等,研究三个中药复方抗小鼠感染猪流感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和复方三组小鼠体重下降幅度小、恢复速度快。与模型对照组比,三个中药复方组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感染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小鼠的肺脏指数(P0.05或P0.01);也能降低感染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小鼠的肺脏指数,但只有复方三组小鼠的肺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对照组小鼠肺脏组织肺泡隔断裂、肺泡腔增大,麻杏石甘散组小鼠的肺脏组织出现大范围的出血症状,利巴韦林组小鼠肺脏组织无实质性病变,三个复方组小鼠肺脏组织无明显病变,肺泡间隔和肺泡壁厚度正常。与模型对照组比,三个复方组均能极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和GSH浓度(P0.01),降低MDA浓度。说明本试验所用的三个中药复方具有增强小鼠抗H1N1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且复方三的效果相对好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酸疫苗在小鼠攻毒试验中的免疫保护效果,以PCV-2 GXWZ-1株为模板,扩增出ORF2基因及其截短基因8个片段(A(ORF2)、B(51-100aa)、C(101-150aa)、D(181-235aa)、E(151-200aa)、F(51-150aa)、G(101-235aa)、H(51-235aa)),将其插入到pcDNA3.0载体中,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至PK-15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瞬时表达情况。将试验小鼠随机分成9组,其中免疫组7组,阴阳性对照各1组,将纯化的真核表达质粒对小鼠进行组合免疫;二免后,用经处理过的PCV-2 GXWZ-2株阳性病料悬液腹腔注射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小鼠,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后进行体重记录、病理切片制作及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6个真核表达质粒成功在PK-15细胞中表达。在攻毒后的3周内,阳性对照组小鼠PCR诊断均为阳性;免疫组中,部分组小鼠在攻毒后第1周或在第2周为阳性,到第3周时各免疫组小鼠全部为阴性;阴性对照组始终为阴性。免疫组在病理保护学方面明显优于非免疫对照组,非免疫对照组的体重增长速率略低于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由此可见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疫苗在小鼠攻毒试验中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猪流感病毒H1N1分离株H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锡某猪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对发病猪采集鼻拭子,经双抗处理后,接种鸡胚,收集24 h后死亡的鸡胚尿囊液.对一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分离株进行RT-PCR鉴别,结果为H1亚型流感病毒.利用RT-PCR扩增尿囊液中的流感病毒HA基因.经pGEM-T easy载体克隆、序列测定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猪群中分离获得的该株SIV为古典型H1N1.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我国广西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感染性,本研究对分离自广西临床健康猪群中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Guangxi/238/2018(H1N2)(简称GX238株)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和致病性研究。扩增该病毒株8个基因节段后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8个节段均与2015年~2016年在美国分离的H1N2亚型SIV有高度同源性(98.9%~99.7%),其中HA基因可能来自于2009年之前的人季节性H1N1亚型流感病毒,PB2、PB1、PA、NP、NA和NS可能来自北美三重配H1N2亚型SIV,M基因可能来自H1N1/2009。以10~6EID_(50)SIV GX238株病毒鼻腔感染BALB/c小鼠后记录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及死亡情况,感染后第3 d检测小鼠各脏器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体质量与PBS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感染小鼠40%死亡;在小鼠肺脏和鼻甲中病毒滴度分别达6.3 Log_(10)EID_(50)/mL、4.8 Log_(10)EID_(50)/mL,表明该病毒对小鼠表现出中等的致病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型SIV持续对我国猪群造成威胁,凸显了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猪流感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将6种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AIVH2N9、H3N8、H5N1、H5N2、H7N1、H9N2)分别接种鸡胚,收获尿囊液,经甲醛灭活,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疫苗接种4和8周龄SPF鸡,注苗后均无不良反应。每种亚型疫苗免疫后14天和21天攻毒保护率均达90%-100%。分别用H5N1和H9N2亚型灭活疫苗免疫8周龄SPF鸡、25和28周龄健康商品蛋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力,14天保护率达100%,21天后抗体达高峰,仔鸡接苗后最高血凝抑制(HI)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3-8.0log2,蛋鸡为8.0-10.5log2。免疫后180天,抗体效价不低于6.5log2。免疫后180天分别以AIV攻击,H5亚型疫苗组,用强毒攻击无一发病和死亡,对照鸡全部发病死亡;H9亚型疫苗组,对照鸡在攻毒后72小时停产,免疫鸡无一发病且产蛋正常,对同源攻毒的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oose/HLJ/QFY/04(H5N1)HA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获得重组质粒pCI-HA。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单抗免疫组化IPMA结果表明,HA蛋白在VeroE6细胞上大量表达。pCI-HA质粒在有或无脂质体佐剂存在下以50μg剂量免疫接种Balb/c小鼠和SPF鸡,对照组只接种50μgpCI-neoDNA,各组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两次,每次免疫间隔3周。每次免疫前采集血清用ELISA检测抗体效价。最后一次免疫后3周用10^6EID50的高致病性流感病毒A/Goose/HLJ/QFY/04(H5N1)进行攻毒试验。免疫组小鼠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但脂质体佐剂免疫组与非脂质体免疫组小鼠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基因免疫组小鼠能够抵抗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致死性攻击。该核酸疫苗虽然能够诱导SPF鸡产生抗体应答,但抗体产生缓慢,效价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原核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HA和HA1蛋白,通过RT-PCR方法获得SIV的HA和HA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5X,并转化至原核表达菌Rosetta(DE3)中,表达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H3亚型SIV的HA和HA1蛋白,目的蛋白均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并与H3N2亚型SIV的HA单克隆抗体反应,说明HA和HA1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9.
感染猪群的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对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均构成一定威胁。对H1N1亚型SIV监测发现,经典猪H1N1(classical swine H1N1,CS H1N1)、欧亚类禽H1N1(Eurasian avian-like H1N1,EA H1N1)、人源H1N1和2009年大流行H1N1(2009 pandemic H1N1,pdm/09 H1N1)亚型流感病毒均在我国猪群内传播,并且这些SIV相互间不断发生基因重组。一些H1N1亚型SIV会偶发性引起人类感染,对公共卫生存在潜在威胁。此外,H1N1亚型SIV还会引发犬和水貂等动物的感染。经动物模型试验发现,不同H1N1亚型SIV在小鼠、鸡、猪和雪貂中的致病性及传播能力不同,其中一些SIV分离株显示出致死性,需要对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评估其对人类的潜在风险。SIV导致的猪死亡率不高,因而对其关注较少。但是禽源和哺乳动物源流感病毒可以在猪体内重组为可引起人类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因此应该及时了解SIV的流行情况与生物学特性,并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避免具有大流行潜力毒株出现。...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制备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上,获得重组质粒pCAGGS-HA,转染293T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表明HA蛋白在293T细胞中得到表达.将pCAGGS-HA以100 μg·只-1剂量免疫5周龄BALB/c小鼠,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HA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1G7、3C10、3G3和2B11.其中11G7诱导小鼠产生的腹水HI效价为14log2,中和效价为1:8 192,HI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11G7只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反应,而不与其他H1N1、H1N2、H3N2、H5N1及H9N2亚型流感病毒反应.该MAb的制备将为建立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传统亚型SIV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