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超级细菌"主要指对现有抗生素都耐药的细菌。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的"超级细菌"主要指耐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英文缩写MRSA),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目前对包括万古霉素和甲氧西林在内的抗生素都耐药,故而"超级细菌"名副其实。该菌最先于英国报道发现,随后荷兰、丹麦、比利时和德国相继报道出现MRSA变种ST398。  相似文献   

2.
一、细菌的耐药机理抗生素广泛用于临床后,细菌可在数月或数年间对其产生耐药性。细菌基因的突变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的根本原因,在一个感染周期中,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突变率约为1/107,如该突变可对抗生素耐药,将使细菌在敏感菌被杀灭后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突变率可成百倍增加,并极易发展为多重耐药。耐药性的迅速扩散通常由携带抗生素耐药性的质粒在不同种属的细菌间穿梭和复制所导致,高度耐药的细菌常同时涉及以下几种耐药机理。1.主动泵出机理药物在达到靶位发挥作用之前,必须通过G-菌的外膜和内膜、G 菌胞壁…  相似文献   

3.
超级细菌是一类对大部分抗生素都有强大耐药性的细菌,对人类的健康已造成极大的危害。超级细菌的耐药性是细菌长期进化的结果。是部分细菌为获取生存优势的手段。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使细菌产生获得性耐药性。因此,随着更强效新型抗生素的不断滥用,更强力的超级细菌不断产生。目前,滥用抗生素源于人类疾病治疗和动物饲料添加2个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具有耐药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细菌,由食源性动物感染之后,会经过食物链或皮肤接触传染给人,长期食用含耐药性细菌或抗生素残留的肉类会给人们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带来风险。当前,食源性动物的超级细菌防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在防控现有超级细菌的同时,减少因滥用抗生素而产生新的超级细菌的可能。本文通过介绍超级细菌的基本情况、耐药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论述食源性动物的抗生素使用与超级细菌的联系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从而对我国食源性动物的超级细菌防控工作提出加强兽用抗生素管理、强化食源性动物超级细菌监测、严格执法和加强国际合作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新华社2月12日讯,全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一项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上的新研究显示,抗生素如果有足够的作用力穿透细菌细胞,就仍可杀死耐药性细菌,这一发现有助未来开发出更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一般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抗生素耐药性主要指细菌对治疗它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演化为耐药菌。这些耐药菌可能感染人类和动物,从  相似文献   

5.
细菌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大难题,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细菌主要通过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获得耐药性,除此之外还有细胞壁的渗透障碍、外排泵的泵出作用、靶位改变等多种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细菌的耐药水平。随着新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新的耐药机制随之出现,耐药菌也越来越广泛。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耐药菌的控制和新药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文章从耐药性的起源、产生机理、耐药特性及耐药性的检测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在全球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甚至产生MRSA这样的超级耐药菌,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药物成为目前医学治疗领域的重要趋势.噬菌体可以高效、特异地裂解细菌,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是新概念的抗菌物质,有着很大的研究与应用潜力.为了正确评价噬菌体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及安全性,必须研究其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8):130-134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一种人类共生菌,并引起全球感染。SA感染的高发率主要是由细菌很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的,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特别是多药耐药SA的出现使得动物临床治疗变得异常困难。本文针对MRSA的耐药机制和其多药耐药机制以及耐药基因的传播作简要概述,旨在为兽医临床合理指导抗生素用药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肠埃希菌多重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多重耐药调节基因和外输泵共同作用产生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是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染色体上的抗生素多重耐药调节中心,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和外输泵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开发多重抗生素耐药基因消除剂和外输泵抑制剂,或增加外输泵抑制基因的表达,将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最好方法。文章对大肠埃希菌AcrAB、AcrAB-Tolc,Mar和膜孔蛋白Ompf、Ompc等多重抗生素耐药调节子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饲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尤其是抗生素促长剂的滥用,导致动物体内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不断增强。耐药性细菌及其耐药基因会在动物、环境、人体之间水平传播,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饲用抗生素的使用。研究表明,抗生素促长剂停用后,畜禽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耐药菌显著减少,相应地人体内耐药菌携带率亦随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空肠弯曲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全球关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由于滥用抗生素而造成其耐药性不断增强,成为公共卫生日益关注的问题.各类抗生素作用位点的基因突变是诱发空肠弯曲菌对各类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同时细菌对药物的外排机制也在其对抗生素耐药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对空肠弯曲菌对各类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抗生素的滥用造成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产生,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性难题。为了探究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团队开展了猪源大肠杆菌携带多重耐药基因分子机制的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为解析细菌多重耐药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消除细菌耐药性提供了解决方案。自2000年首次在松鼠葡萄球菌中发现cfr基因至今,该基因曾一度被认为专属于阳性菌的多重耐药基因。动物细菌病研究团队的张万江博士  相似文献   

12.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加至治疗量,导致一旦猪群发生细菌性疫病即到很难找到有效治疗药物的地步。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而导致抗生素疗效下降,细菌病危害加重。专家指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而且耐药菌产生之快、传播之迅速、耐药率与耐药水平之高是以前少有的。如果说以前抗生素的神奇功效令我们对许多传染病信心百倍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已经出现了令我们手足无措的困境。特别是近两年,医学和兽医临床上又出现了超强耐药、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危害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因此,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细菌耐药性是全球性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的细菌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且有增长的趋势,开发替代品以应对耐药性日趋严重的细菌感染迫在眉睫。文内通过介绍细菌耐药性的演变、我国抗生素耐药情况及抗生素替代品研发情况,以期为抗生素替代品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或思路,同时呼吁全社会提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用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对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进行释放评估和暴露评估.通过释放评估证实,防突变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比增高4~16倍.说明细菌极易发生突变产生耐药性,细菌在体外诱导容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的方式进行转移.暴露评估中,感染耐药菌的小鼠与未感染小鼠接触,未经感染小鼠暴露于动物垫料及未处理的粪便中,未感染小鼠分离的沙门菌也出现耐药性,说明细菌耐药性可在动物之间、动物与环境之间转移.耐药菌易在小鼠结肠中定植.耐药菌存在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如超级细菌的产生,以及动植物食品的药物残留问题,给人类的健康安全产生重大的威胁。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进展一直进展缓慢。因此人们急需一种抗菌活性高、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药物。在寻找抗生素替代药物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把眼光投向了抗菌肽。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功能,改善人为判定的繁琐。在检验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整合细菌与抗生素的关系知识库,开发智能多重耐药菌监测功能。最终完成智能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功能并投入使用,实现智能监测细菌与抗生素结果,判定多重耐药菌属性。智能多重耐药菌监测功能对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多重耐药菌标本信息及病区分布,加强多重耐药菌隔离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如今急需研发抑制多重耐药菌的新型抗菌物质。本文主要针对抗生素替代技术进行探讨,其中包括疫苗、抗菌肽、噬菌体、植物精油和外排泵抑制剂,以期控制由多重耐药菌带来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试管药物稀释了四种兽用抗生素对猪常见病原菌和正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和最小杀菌浓度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菌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多数细菌对药物C和D较敏感而对药物A和B存在较严重的耐药。  相似文献   

19.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问世将人类带入了抗生素时代,抗感染治疗由此进入了新纪元,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把抗菌药物作为抗感染治疗最有力的武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又遇到了新的挑战——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而此种耐药性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得越多耐药性亦变得越严重。目前已发现某些细菌对现有的几乎全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再次回到面临感染而无药可医的困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人类的当务之急。正在逐渐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监测细菌耐药的流行状况和规律,研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各种抗生素类化学药物的滥用问题日益明显,导致抗生素耐药菌株大量产生,这些耐药菌随动物粪便排出机体进入环境,可能扩散进入食物链,并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实验选取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和空怀母猪四个生长阶段的猪粪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较全面的监测和比较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猪粪便中单一抗生素和多重抗生素耐药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粪便中四环素耐药细菌所占比例(73.02%)最大,育肥猪粪便中头孢耐药细菌占比(82.78%)最大,而双重耐药细菌主要存在于幼龄仔猪粪便中。本研究为猪不同生长阶段减抗低抗养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