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乐业红心猕猴桃品质保鲜的效果,以百色乐业红心猕猴桃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猕猴桃果实进行5 min涂膜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别置于室内常温贮藏,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后对果实硬度、TSS、可溶性蛋白、TA、VC、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猕猴桃的贮藏品质,贮藏至26 d时,与对照、3%-5%浓度相比,1%~2%浓度的海藻酸钠处理保鲜效果较好,表现为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VC、TA与脯氨酸的含量,有效抑制了TSS和MDA的上升,能够进一步维持猕猴桃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利于西番莲采后果实贮运和保鲜的包装材料,本研究于常温下探讨了纸箱、泡沫箱、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LDPE膜(低密度聚乙烯)、铝箔和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6种不同材料包装对紫果西番莲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 d期间,以HDPE膜包装的西番莲贮藏效果最好,HDPE膜包装保持了较高的西番莲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 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同时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秋季采收的“南天黄”香蕉为试材,研究了1-MCP香蕉专用保鲜包对高温(30℃)下分别放置10 ,15,20 d及乙烯催熟后香蕉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10,15,20 d后果实硬度,可溶性淀粉及原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在20℃低温催熟及贮藏期间,1-MCP处理10 d果实表现为在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含量急速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急速上升,同期的对照果则表现为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含量缓慢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至第7 d时,1-MCP处理与对照果上述指标相比基本没有显著差异。1-MCP处理10 d果实的色泽表现为L值和b值与同期对照果没有差异,但a值显著高于对照果。20℃低温催熟后贮藏期间,1-MCP处理15 d果实与10 d果实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MCP处理20 d 果实在催熟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趋势与1-MCP处理10和15 d果实相似,但处理20 d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综合分析认为,60 ng/kg 1-MCP香蕉专用保鲜包处理“南天黄”香蕉高温放置15 d以内,20℃催熟及贮藏,既可增强果实的耐贮运特性,又能使催熟后果实正常软化、转色、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浓度1-MCP(0、0.5、1.0和1.5μL/L)处理12h对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的‘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贮藏期间测定了果皮色差a*、b*、L*值和色调角h值,果实失重率,果实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的抑制贮藏过程中番石榴果实的失重率、推迟果实乙烯的释放高峰、延缓果实的黄化进程;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对‘四季桃’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不同,其中1.0μL/L 1-MCP处理12 h的保鲜效果最好,在(25±2)℃下贮藏时,‘四季桃’果实未出现明显的乙烯释放高峰。因此认为,浓度为1.0μL/L的1-MCP处理12 h可以作为‘四季桃’番石榴果实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保持其果实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的最适宜的浓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芒果采后适宜的GA3处理浓度,以红贵妃芒果(成熟度为8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100、300、500和1000 mg/L)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处理对芒果采后生理和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浓度的GA3处理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硬度下降和色泽变化、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抗坏血酸(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并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这与GA3处理维持了芒果贮藏后期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了细胞膜透性上升和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有重要关系。综合外观品质和保鲜效果,以500 mg/L的GA3溶液处理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为葡萄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μmol/L(ck)、50μmol/L(T1)、100μmol/L(T2)、200μmol/L(T3)、400μmol/L(T4)的外源褪黑素浸泡‘红地球’葡萄果实0.5 h,常温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PPO、POD、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6 d时,ck组霉变严重,失重率达到35.4%,而外源褪黑素处理组均只有轻微霉点,失重率为23.8%~33.2%,且可溶性糖、MDA、PPO、POD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说明外源褪黑素延缓‘红地球’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因氧化而引起的果实霉变,维持葡萄果实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果实良好的口感,其中,以浓度为100 μmol/L的外源褪黑素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探索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采前涂膜处理对采后桂热82号芒果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芒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提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以桂热82号为材料,于采前30 d对芒果果实进行以下处理,1% 壳聚糖浸涂(CTS)、自修复多层液膜浸涂(SMCM),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探讨这两种保鲜方式对芒果采后果实品质及保鲜的效应。结果说明,SMCM处理对芒果的果实品质和采后保鲜效应更好。SMCM处理可以抑制芒果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延缓芒果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糖(SSC)及VC含量的下降,更好的维持了芒果的果实品质,除此以外,其还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的上升,降低了膜脂系统的伤害,提高了芒果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了芒果的抗氧化能力,对芒果的采后保鲜效应具有积极作用。因此,SMCM采前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采后芒果果实的品质,减少膜脂系统损害、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提高了芒果的采后保鲜效应,可用于芒果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福建省2个主栽西番莲品种‘黄金’和‘紫香’果实的耐贮性差异,为福建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将采后‘黄金’和‘紫香’西番莲果实置于常温(25±1)℃、相对湿度70%条件下贮藏18 d,每3 d 取样测定果实商品率、失重率、皱缩指数、果皮色泽及果实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紫香’西番莲果实相比,‘黄金’西番莲果实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紫香’并在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但‘黄金’西番莲果实的商品率在贮藏9 d后显著低于‘紫香’,果实失重率和皱缩指数显著高于‘紫香’。据此认为,采后‘黄金’西番莲果实比‘紫香’的营养品质更高,但较‘紫香’更易发生果皮皱缩,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的采后保鲜处理方法,缓解销售压力。12月至翌年1月,在广西桂林采摘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进行0.4%苯乙醇、5 mg/L油菜素内酯和45℃热水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试验观察,以常用化学保鲜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1.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和腐烂率逐渐上升,果皮的色泽、亮度、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波动变化,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下降。2.45℃热水处理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延缓沙糖橘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下降速度,用于沙糖橘采后保鲜。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贮藏后期沃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失重;提高W.默科特果实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对果皮色泽影响不显著;虽不能显著降低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采后腐烂率,但可以和化学药剂混合使用降低化学药剂使用浓度。3.苯乙醇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和热处理和油菜素内酯相比作用效果最显著,可提高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VC以及色泽影响不显著,可用于沙糖橘采后保鲜。4.5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对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正据《核农学报》2016年第10期《NO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作者耿红兰等)报道,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糖醇螯合钙与硝酸钙对蓝莓产量、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为钙肥在蓝莓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Ca2+浓度140mg/L与175mg/L的糖醇螯合钙,能显著提高蓝莓株产,增加蓝莓单果重、纵横径及果实硬度,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及霉变率,而喷施Ca2+浓度70mg/L的糖醇螯合钙,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霉变率显著低于对照外,在株产、单果重、纵横径及可溶性糖含量上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钙浓度的硝酸钙,蓝莓果实产量、品质及贮藏性未得到提高或改善,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反而过量的硝酸钙造成了蓝莓单果重及果实纵径的降低。综合蓝莓株产、品质及贮藏性,蓝莓生产中推荐喷施糖醇螯合钙,不建议喷施硝酸钙作为钙肥,推荐喷施Ca2+浓度140~175mg/L。  相似文献   

13.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8期《不同浓度二氧化氯对无花果流通过程中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冬梅等)报道:为改进和完善无花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以"布兰瑞克"无花果为试材,采用二氧化氯处理方法,于浓度为20、40、80 mg/L的ClO_2溶液中处理,模拟低温运输状态并于自然温度状态下模拟果实货架期后,测定果实硬度、腐烂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无花果的硬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果树》2013年第3期《1-MCP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研究》(作者王宝亮等)报道,研究了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梗和果粒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巨峰葡萄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经对100单株果样7项品质指标分析,单果重与其它品质指标相关显著性排序:可食率>果皮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TA。果越大,皮越厚,可食率、TSS和TA越低。当单果重≥350g时,TSS≤10%的果实比率为31%;单果重≤200g时,TA≥1.0%的果实比率为29%。相关分析筛选,单果重200g~320g范围与TA、TSS不相关,约占果实总体70%,回归模拟:果实横径cm=5.192+0.01033×单果重g(F=5699、P≤0.0001)。单果重与果形指数相关性极显著,平均果形指数≈1.0。建议《脐橙GB/T 21488-2008》取消4L级,并修订S级为6.5~7.0cm;果实内质TSS、TA推荐修订:特等TSS≥12.0%& TSS/TA≥11;一等TSS≥10.5%& TSS/TA≥10;二等TSS≥10.0%& TSS/TA≥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黄果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明确其采后生理特性、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生产上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福建主栽 ‘黄金’西番莲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采收成熟度果实在25℃常温贮藏过程中采后生理品质的变化规律,测定果实皱缩指数、呼吸强度、果皮色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失重率、好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果实贮藏时间的增加,西番莲果实皱缩指数、失重率、pH值逐渐增加,果实外观色泽由绿转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好果率等逐渐下降。果实在采后贮藏第6天出现呼吸高峰,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与采收成熟度II、III相比,采收成熟度I可以更好保持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的果实营养品质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较长商品货架期。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成熟度I可作为较长距离贮运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采收成熟度II可作为短距离贮运销售或产地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对蓝莓贮藏品质的的影响。通过采后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蓝莓,在(0.5±0.5)℃冷藏条件下研究蓝莓生理品质变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后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低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及相对电导率,延缓蓝莓鲜果的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总酚含量的降低,降低蓝莓蓝莓果实PG活性和LOX活性。另外,主成分分析表明经过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蓝莓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并且300 μmol/L 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因此,采后用300 μmol/L 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能有效保持蓝莓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enzyladenine, 6-BA)、2,4-二氯丙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和赤霉素(gibberellin, GA3)处理对广东郁南无核黄皮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5℃贮藏10 d后, 6-BA (20 mg/L)、2,4-D (50 mg/L)和GA3 (100 mg/L)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皮的好果率和可食率,延缓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的上升。同时,3种处理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减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加。三种生长调节剂中,以6-BA处理的效果最显著。6-BA是适宜无核黄皮保鲜的生长调节剂,其通过延缓无核黄皮的成熟衰老进程,从而提高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水晶葡萄为试材,研究1-MCP结合SO2缓释保鲜剂CT-2自发气调包装低温贮藏对水晶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MCP结合低剂量(1袋 / kg)CT-2处理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优于单独使用1-MCP处理能显著延缓水晶葡萄落粒和腐烂,贮藏60天时落粒率仅为5.6%,好果率高达65.0%,长期贮藏期间抑制水晶葡萄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维持较低的TSS、pH,延缓果实硬度、黏着性、凝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的降低。由于高浓度SO2破坏果实细胞壁,1-MCP结合2袋CT-2 / kg 处理组反而会增加其果粒脱落和腐烂。综上所述,1-MCP结合1袋 / kg CT-2低温贮藏能有效延长水晶葡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