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治疗虹鳟鱼链球菌病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建坤  杨雪珍 《淡水渔业》1999,29(12):27-27
链球菌病是虹鳟鱼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也是虹鳟鱼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俗称“营养性肝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它的发生与食物中毒有关,临床上较难治愈。1998年邢台县冀家村乡石板房村一虹鳟鱼养殖场发生此病,我们进行了药物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诊断情况1-1 发病经过:该鱼场养殖水面为0-4亩,养有1~2龄虹鳟鱼3200多尾,其中发病约2100尾,发病率65-6%发病自6月初开始,不间断的零星死亡,至7月2日共计死鱼295尾。主要症状:2龄以上病鱼体色变黑,个别鱼眼球外突、白浊、鳃呈粉红…  相似文献   

2.
李德林  李传武 《内陆水产》1998,23(10):11-12
在同一繁殖季节里,对南方大口鲶雄性亲本重复催产2-3次,每次间12-20d,采精量由0.3-0.5ml/尾增加到2ml/尾左右,且精液质量好,受精率高。这一现象与其特有的性腺组织学结构相符。根据本试验的结果,在生产中可将雌雄亲鱼的比例由一般的1:1.5提高为2-3:1,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双喜 《内陆水产》2002,27(3):22-22
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1.1.1亲鱼选留亲鱼选留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留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创伤,年龄达2冬龄以上,体重100克以上。1.1.2培育方式单养密度为200~300尾/667米2,搭养密度为100尾/667米2左右。1.1.3培育措施亲鱼应全年进行培育,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投喂商品饲料。夏、秋季每月注换水1~2次,以保持培育池水质清新、肥爽,防止泛池。1.2人工催产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其生殖季节为4~8月。产卵旺季为5~6月。1.2.1催产水温和季节银鲴的产卵水温为18~30℃,…  相似文献   

4.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又称“暴发病”、“出血病”,在江、浙、沪一带从5月底开始发病,其中6、7、8三个月为发病高峰,其主要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及药物研究室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研究该病的防治方法,已研制出防治该病的特效药物“长效水体消毒剂”和“鱼复宁”,日前使用面积达10万亩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一、预防6~9月份。1每月使用一次长效水体消毒剂03~04mg/L浓度全池泼洒。2每30~45天,内服“鱼复…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1,(10):56-56
1.购买虾苗时应检查有无白体病,有病虾苗不要买,同时虾苗入池前应消毒,用0.4×10-6浓度溴氯海因全池泼洒,3~5天后再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按1.5×10-6浓度全池泼洒,调节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2.平时每月用一次溴氯海因0.4×10-6浓度全池泼洒,每月使用一次虾宁2%按饵料量或虾菌宁5‰按饵料量或虾康宁6‰按饵料量一次,连用3天。3.治疗方法:第一天用溴氯海因0.5×10-6浓度或二溴海因0.3×10-6~0.5×10-6浓度全池泼洒,第二至第六天内服虾宁4%+虾菌宁5‰…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永丰县富龙山水库面积45亩,放养各类鱼 1.6万多尾。 1999年 7月中旬草鱼发病。当时曾考虑全库用药治疗,但计算后用药量很大,费用太高。为此,决定采用食场消毒并结合投喂药饵的方法治疗,收到了明显效果。1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 全库共设有 5个食场,每个面积约 10 m2,食场范围平均水深1.5~2m。1.1泼洒漂白粉。将漂白粉稀释后泼洒在食场及周围,使水体中的漂白粉浓度达到12 × 10-6,然后用定时喂食方法诱鱼入食场,使鱼体得到消毒。1.2泼洒生石灰。计算自场及周围3m内的水体,然后按每亩水深 …  相似文献   

7.
1 鱼苗孵化及苗种培育1.1 人工催产 水温控制在21℃-23℃左右,催产季节在4月下旬至6月。每尾雌鳅注射HCG 100~150国际单位或LRH-A5~10u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后按雌雄比例 1:2或者1:3放入水缸或水池中,8~10hr后产卵。人工投精的操作方法是:用手轻挤雌雄亲鳅腹部,把卵粒和精液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盆内,使卵粒和精液充分混合受精,撒在鱼巢上,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每天需换水2次,约30…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罗非鱼一年两茬,分批上市。采用28 m2 网箱4 只,面积112 m2 ,共出鱼6 箱次。净产77-6kg/m2 ,利润率25-2 % ,投入产出比1∶1-34  相似文献   

9.
1梅花斑状病 此病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防治方法是: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预防。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日即可治愈。2锥体虫病 是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寄生引起的。锥体虫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黄鳝感染此病后,大多数贫血,身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防治方法是:(1)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中间寄主;(2)用2%~3%的食盐水或 0. 7×10-6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浸泡鳝10分钟左右,均有效果。3隐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00,299(10)
【作用与用途】本品系新型ClO2制品,且采用特殊增效剂及稳定剂等有关载体处理,使用时无需采用活化剂进行活化,避免常规ClO2的使用不便性,应用成本极低。可迅速抑灭养殖水体各种致病菌及病毒。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河蟹、虾类、鳗鱼、鳖及普通淡水鱼传染性疾病,同时本品无刺激性,不损伤水生生物,不破坏水色,且能改善水质。 【用法及用量】外用,全池泼洒。 ①预防:疾病流行季节,每15-20天泼洒本品1次,其用量为0.5ppm。 ②治病:疾病发生后,连续泼洒本品 2次,每次用量为 0.7-1.0ppm即可。 注意:本…  相似文献   

11.
防腐冰对鱼类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腐冰是水中添加防腐剂制成的,它能够增强对鱼在冰鲜期间的保藏效果。本文采用感官检定和TVB-N等鲜度指标,研究了几种Na_2-EDTA冰和苯甲酸钠冰对鲅鱼和带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1‰Na_2-EDTA冰具有较稳定、持久的抑菌效果,能有效地延缓鱼品感官质量下降和TVB-N上升,冰藏8天的带鱼细菌数,普通冰组为3.7×10 ̄5个/g,而1‰。Na_2-EDTA,冰组仅为2.1×10 ̄4个/g。(2)以感官检定80分为基准,与使用普通冰相比,使用1‰Na_2-EDTA冰保鲜鲅鱼,保藏期由116hr提高到140hr,保鲜带鱼,保藏期由104hr提高到164hr。  相似文献   

12.
草鱼病害较多 ,尤其在鱼种阶段。因此 ,在乌仔下塘后 ,要立即用"富氯"0.2毫克/升全池泼洒。以后每15天用富氯消毒一次 (在6~9月高温季节每10天消毒一次 )。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 ,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5~20毫克/升。使pH值保持在7.5~8.5 ,溶氧6.0毫克/升以上。氨氮1.5毫克/升以下 ,透明度30~25厘米。 (注意 :富氯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草鱼的常发病主要有 :1.外寄生虫病小瓜虫病[病原]多子小瓜虫。虫体的体形和大小 ,随虫体发育时期不同 ,而有较大的区别 ,可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幼虫期的虫体…  相似文献   

13.
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疾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各地流行季节为4—9月,其流行季节和程度,随气候变化而有差异,l—2龄的草、青鱼发病的季节是4—9月,当年草、青鱼发病季节是7-9月。草、青鱼最易得此病,鲤、鲸鱼偶尔也发病,尤其是当年草鱼和1龄青鱼最易感染,死亡率平均为50%,严重病池的死亡率可达叨%以上。 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似脓夹血状物,从肛门处外溢。剖开病鱼腹部,腹腔内充满积液,明显可见肠壁微血管充血,或有破裂,使肠…  相似文献   

14.
江津市长冲热带鱼渔场利用温泉水在池塘中高密度养殖罗非鱼,获年产量5万公斤/亩,年利润7万余元/亩的好效果。实践表明:利用温泉水养殖罗非鱼,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生产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经济效益高,是一项利用地热资源的高效渔业方式,适于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条件 养殖池临源而建,多以长方形为主,东西走向,面积约在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不等,池设1-2个进水口,1-2个排水口,并按鱼体大小设鱼栅,既要保证不逃鱼,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污物的排除。进水、排水、排污系统宜采用…  相似文献   

15.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11):19-20
1手术季节选择及育珠蚌年龄要求一般选择在上半年的3~6月,下半年的10月至12月。插蚌水温要求在10~30℃,最低不低于5℃,最高不高于35℃。最佳插蚌时间是每年的4~5月,10~11月;最佳插蚌水温是18~26℃。现在对插蚌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1周龄内的蚌。当年繁殖培育的蚌,插后养殖效果最好,即当年9~12月(1-龄蚌)、第2年上半年3~6月(1龄蚌)插的蚌,养殖效果还可以;第2年7月以后的蚌(1+龄蚌),一般不主张插,就是插了,养殖的效果也较差。插蚌的个体要求在7~10厘米范围。2插蚌前的准…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5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3个时期渤海水文环境的变异。水温变异各季节情况不同,夏季较大,个别海区表层差异可达4℃,其他季节较小,表,底层的差异都在1-2℃之间。盐度80年代后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蛤仔低温保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菲律宾蛤仔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菲律宾蛤仔在27.0 ̄-1.7℃范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失重率及保活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菲律宾蛤仔的保活工艺和方法。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的最肥季节为每年的3 ̄7月,出肉率(干物计)最高可达10%;(2)最低保活温度为-1.7℃;(3)-1.0 ̄-1.7℃可保活13天,存活率91%;(4)-1.0 ̄1.7℃保活,保活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8.
周之武 《齐鲁渔业》2001,18(6):43-46
3.5 注意药物使用3.5.1 不可混用的药物 1.生石灰勿与漂白粉混用。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OCl2,潮解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碱性氯化钙: 次氯酸立刻放出新生态氧:HClO-HCl+[O],有强烈的杀菌灭活作用。由于漂白粉产生的次氯酸在生石灰产生的强碱性水中,比在中性或弱碱性水中灭活性降低.并且生石灰产生的OH 与次氯酸产生的HCl中和后,其灭活效果也大打折扣,可见,生石灰与漂白粉混合清塘既达不到清塘效果,又增加清塘费用。 2.使用敌百虫时不得加入碱性药物,防止形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避免人、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菲律宾蛤仔在 27. 0~-1. 7℃范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失重率及保活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菲律宾蛤仔的保活工艺和方法。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的最肥季节为每年的 3~ 7月,出肉率(干物计)最高可达 10%;(2)最低保活温度为-1.7℃;(3)-1.0~-1.7℃可保活13天,存活率91%;(4)-1.0~1.7℃保活,保活时间最长,失重率也低,主要化学成分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宋学宏 《科学养鱼》1999,(12):28-29
(三)真菌病的防治1-水霉病的防治(1)每亩用菖蒲2-5~5kg,食盐0-5~1kg,加入人尿2~5kg,全池泼洒。(2)用五倍子全池泼洒,使池水呈4mg/L浓度。(3)桐树叶(或芝麻秆)扎成小捆,放入池中。(4)用2~4mg/L的烟茎浸出液,浸洗病鱼30分钟。(5)全池泼洒2mg/L苦楝和0-4mg/L碳酸钠。2-鳃霉病的防治用100kg芭蕉心(大蕉心或香蕉心)切碎加食盐3~4kg,再加乐果100g拌匀,上食台投喂,每100kg鱼喂上述混合饲料5kg,效果较好。(四)寄生虫病的防治1-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