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结球甘蓝自交系02-12及其回交转育多代育成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为试材,对其制种产量及种子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材料DGMS02-12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CMSR302-12在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全株有效荚数和每荚种子粒数是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间制种产量存在差异的主要构成因素。其中,一级分枝种子产量占单株产量的80%以上,一级分枝有效荚数、每荚种子粒数与制种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和较高的通径系数。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是具有100%不育株率的稳定系统.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制种,就是在空间隔离区内,用不育系做母本,用自交系做父本,人工放养蜜蜂使其授粉杂交,最后从不育系上收获种子.这些种子就是杂交种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Eru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红菜薹保持系俞优以及二者杂交获得的红菜薹早代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POD同工酶分析得出:三者在植株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花器官性状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三者的POD同工酶分析存在谱带增减、活性强弱变化和器官特异表达差异,花和花蕾则是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生化差异最大的器官,叶片和薹次之、叶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新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大白菜为不育源,育成了结球芥及长柄芥雄性不育系。这些芥菜不育系的植株和花器官生长正常,表现100% 的雄性不育,且育性稳定;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杂交种制种产量正常。  相似文献   

5.
橘红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冯辉  姜楠  李承彧 《中国蔬菜》2009,1(12):48-52
以白色球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AB01的可育株MsfMs为母本,以橘红色球心大白菜自交系北京-1和山东-1为父本,配制F1、F2及BC1,鉴定各世代叶球颜色和雄蕊育性,分析球色遗传规律,以及球色、花色及雄蕊育性的遗传关系,探索橘红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结果表明,球心颜色由一对基因控制,橘红心为隐性,白心为显性;橘红心与橘红花性状为完全连锁或一因多效;球心颜色与雄蕊育性独立遗传;橘红心大白菜自交系北京-1和山东-1在核不育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型均为纯合隐性可育msms。提出了利用普通白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转育橘红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6.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生产应用与基础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利用CMS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制种是当前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F1纯度高、制种简单、亲本不易流失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叶绿体基因组(cp DNA)及线粒体基因组(mt DN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为以后植物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43A、保持系8-43B和恢复系8-43-57C为试材,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变化,研究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花蕾AT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花蕾之间A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育系花蕾ATP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尤其在花粉粒成熟早期,仅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的1%;花粉粒成熟早期,不育系花蕾ATP含量下降到不足四分体时期的1/10,说明花药发育通过单核期后耗费了组织内大量的ATP,更重要的是ATP的产生可能出现了障碍;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ATP含量极显著低于各时期的可育株,可能是导致其雄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葱(Allium cepa L.)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为试材,对洋葱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的58个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了一个表达差异片段orf39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利用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根,叶片,花茎以及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等4个发育时期的花蕾对orf393进行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orf393在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根、叶片、花茎和4个发育时期的花蕾中均有表达,尤其是在四分体时期花蕾中表达量最高,之后恢复到营养生长时期的表达水平,但在保持系中未见其表达,这表明orf393是组成型表达,可能与洋葱的花粉发育存在某种关联。利用orf393在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序列差异,开发了一个稳定可靠的鉴别洋葱细胞质类型的SCAR分子标记GXX393。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青花菜种质资源少、育种基础薄弱、起步晚等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展青花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并以不育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01为母本、以日本引进的遗传稳定的自交系202为父本,自主育成了具有优良性状的青花菜新品种——碧绿258。该青花菜品种属中熟品种,生长势强,花球紧实,花蕾细小,低温条件下不变紫,品质好,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每667 m^(2)产量达1300 kg,产量较高,适合我国京津冀及河南等北方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保持系21B为试材,根据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456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21A及21B的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了不育系特有的目的条带,克隆测序表明其大小为292bp,命名为CMS292。采用QRT-PCR方法,研究了CMS292分别在蕾期、盛花期对根、茎、叶和花蕾中的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探索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机制。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不育系中表达,并且在所检测的组织中都有表达;蕾期根和花蕾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茎和叶,盛花期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花蕾;从蕾期到盛花期根、茎和花蕾中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叶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推测CMS292控制辣椒花药中蛋白的表达,引起小孢子败育,进而导致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11.
安辣6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合肥江淮园艺研究所以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97-22A为母本、恢复系96-25C为父本配制的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中早熟;果实羊角形,青果深绿色,果长18~22cm,果肩宽1.6cm,果肉厚0.28cm,味极辣;平均单果质量23g,667m2产量约3300kg。采用三系配套制种,667m2种子产量可增加29%,生产成本降低49%,杂交一代种子纯度达到100%。适宜安徽、江西、浙江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以西瓜核雄性不育‘G17AB’两用系为试材, 对不育与可育雄花蕾组织中的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不育雄花蕾中IAA、GAS 含量不足, 而ZRs含量偏高, ABA峰值出现较早, 各种多胺组分的变化趋势异常。  相似文献   

13.
宝龙2号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741A为母本,恢复系770C为父本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中早熟,始花节位为第8~9节,果长22~26cm,果宽4.0~4.5cm,果肉厚0.4cm左右,单果质量85g,果实羊角形,微辣,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每667m2产量4100~4400kg。抗PMMo V和疫病,适宜北方地区早春及秋延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五彩红薹1号是由雄性不育系M-103A和自交系94-ST-24配制的一代杂种,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仅需45d(天)。菜薹茎粗1.7cm左右,紫红色,有蜡粉,单根菜薹质量40g左右。耐热、抗逆性强,在高温季节生产的菜薹无苦味,品质好。对软腐病的抗性强于红杂50,抗霜霉病能力与红杂50相当,每667m2产量1500kg左右,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极早熟栽培。至今在湖南、湖北和广东等地推广种植10000hm2。  相似文献   

15.
辽葱2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葱2号母本244A是用冬灵白大葱自然不育株同可育株侧交和连续多代回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系,父本还95-4-4-8-6是从辽葱1号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辽葱2号植株生长旺盛、整齐,株高115cm左右,最高可达160cm,葱白长45~55cm,横径3.0~4.5cm。不分蘖,平均单株鲜质量250g,最大可达800g。  相似文献   

16.
江淮8号是以辣椒雄性不育系A-921为母本、甜椒雄性不育恢复系C-097为父本配制的辣椒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品种早中熟,植株高度约65 cm,植株开展度约60 cm,株型紧凑,首花节位10~11节,挂果集中,果实牛角形,青果绿色,果面光滑,果长度12 cm左右,果肩宽度6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约65 g,辣味中等。667 m2产量约3 800 kg,抗疫病、炭疽病等病害,耐热耐湿,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醉蝶花的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 a生草本醉蝶花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其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它处理组植株株高、主茎高随之降低,且处理浓度越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越显著;基径除1 000 mg/L处理外,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主花枝长也无显著差异;花枝基茎随浓度增大,差异性越显著;在群落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其它处理组的花蕾期和盛花期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而始花期和凋谢期均有一定时间的推迟和延长,各处理始花期比对照推迟了6~9 d不等;凋谢期比对照延长了14~24 d不等;其中盛花期持续时间和平均每株的花数量均以800 mg/L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个不育系与它们各自的保持系间, 及其分别与恢复系的杂种一代间农艺性状和花蕾、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不育系杂种和保持系杂种在株高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花蕾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保持系杂种。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小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极显著小于保持系杂种。花蕾和叶片中IAA 含量不育系低于保持系, 不育系ABA 含量在叶片中高于保持系, 在花蕾中低于保持系。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杂种一代内源激素IAA、ABA 和ZRs 含量影响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翠钰1号’青花薹(又称西兰薹)是以雄性不育系K1-1-3A为母本,自交系K1-10-1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菜薹肉质脆甜,萝卜硫素含量27.4 mg · kg-1,维生素C含量743 mg · kg-1。分枝力强,平均单株一级菜薹数8个,总薹数38个;一级菜薹长约16 cm,粗约1.7 cm,单薹质量约40 g。早中熟,定植至初收53 d。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前期一级菜薹平均产量9 922 kg · hm-2,平均总产量22 016 kg ·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