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鸽新城疫F基因重组质粒pMD-18T-PPMV-1-F中PCR扩增F基因,用EcoRⅠ和Not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酵母表达质粒pPIC9K进行双酶切,将F基因定向克隆到pPIC9K的EcoRⅠ和Not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PIC9K-PPMV-1-F,对重组质粒鉴定后用SalⅠ酶切使其线性化,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GS115菌中,影印接种法筛选G418抗性菌株,提取酵母染色体DNA进行PCR鉴定,筛选出鸽新城疫F基因的高拷贝重组菌株。  相似文献   

2.
鹅源副黏病毒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鹅源副黏病毒NA-1株中扩增出F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T-F。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pT-F,回收目的基因F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F。用PmeⅠ酶切pPICZαA-F使其线性化,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GS115菌中。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10 mL/L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3 ku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可与NA-1株鹅源副黏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相似文献   

3.
用RT-PCR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重庆分离株C14-2的ORF7基因(384 bp),构建克隆质粒pMD19-T-ORF7,经EcoR Ⅰ /Not Ⅰ双酶切回收ORF7基因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ORF7,进行PCR鉴定和双酶切鉴定.鉴定的pPIC9K-ORF7经Sac Ⅰ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ORF7),再经G-418/YPD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菌,重组子经表型鉴定为Mut.重组菌GS115(pPIC9K-ORF7)经甲醇诱导表达,在96 h表达的N蛋白量最大,N蛋白经SDS-PAGE鉴定大小约为15 000;Western blot表明N蛋白能与美洲型PRR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本研究为开展PRRSV ORF7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鸭肝炎病毒Ⅰ型结构基因vp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DHV-1:161/79/V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为714bp。vp1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T—VP1,转入E.coli Rosetta-gami(DE3)pLysS,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1个相对分子量约为47ku的融合蛋白(Trx-His—VP1),将此融合蛋白用His-Ni^+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Westernblot分析表明,Trx-His-VP1能与DHV-1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的结构蛋白VP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毒RNA聚合酶3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RNA聚合酶基因3D为研究对象,对其部分碱基进行定点诱变,替换成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密码子以优化其表达。改造后的目的片段用NotⅠ和AvrⅡ内切酶双酶切,然后与相应内切酶双酶切的穿梭载体pPIC9K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3D,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pPIC9K/3D。经测序表明,插入位置、突变碱基、片段大小和读码框均正确。重组质粒用SacⅠ内切酶线化,电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采用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获得高拷贝整合重组菌株SMD1168/pPIC9K/3DHIS^ MUT^ ,利用甲醇进行诱导分泌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3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成功,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为52ku,与预期的大小吻合,并能够被FMD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达量占总分泌蛋白量的36%。  相似文献   

6.
NA-1株鹅源副黏病毒表面结构蛋白HN的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鹅源副黏病毒NA-1株中扩增出HN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THN。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pTHN,回收目的基因HN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HN。用SacⅠ酶切pPICZαAHN使其线性化,并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用1%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3000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与NA-1株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表明NA-1的HN蛋白片段在Pichiapastoris中获得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株S1基因序列及pPIC9K表达载体序列,设计1对IBV S1基因表达片段的PCR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为1 566 bp IBV S1基因表达片段,5′端不含信号肽序列,3′端添加了终止密码子。用限制性内切酶SnaB和Not将S1基因和载体pPIC9K酶切回收后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S1。用限制性内切酶Bgl将表达质粒pPIC9K-S1线性化,然后用电转化的方法导入毕赤酵母GS115,在MD平板上生长的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和表型筛选后,获得了整合型阳性重组菌株GS115/pPIC9K-S1 His Muts。将重组菌株在1%甲醇中进行诱导分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IBV S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获得了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76 000,能与IB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表达的蛋白占上清中总蛋白量的12.5%。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鸡贫血病毒Cux-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vp2基因,将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上,通过测序分析证实该片段与鸡贫血病毒Cux-1株的vp2基因序列一致。将克隆的W2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并用镍柱在天然状态下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5ku,能与鸡贫血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9.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3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vp3基因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8Ku。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与CIA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河北分离株HB-bd毒株E2基因去除跨膜区获得sE2基因,将sE2基因克隆入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筛选培养后提取阳性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命名为pPIC9K-sE2。重组质粒pPIC9K-sE2经SalⅠ酶切后,电穿孔导入P.pastorisGS115基因进行整合,使外源基因sE2稳定地整合到P.pastoris染色体中,G418筛选得到阳性高拷贝转化子GS115-pPIC9K-sE2。经甲醇诱导表达后,sE2融合蛋白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和Dot-ELISA分析,确定其表达的sE2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37 000,且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活性研究证明,P.pastoris表达的sE2蛋白能刺激动物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1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克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3Ku-40Ku,表达蛋白能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HPLC纯化后,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VP1蛋白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猪牛血清样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能反映出免疫抗体动态变化,对临床样品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两种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所以以重组VP1蛋白为检测抗原的ELISA方法有望用于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2.
从组织病料中提取CAV核酸,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vp1的139 bp~83 bp和547 bp~1337 bp两个基因片段,然后分别将其充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XB10上,经PCR和酶切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MXB10-vp1C和PMXB10-vp1D。在0.3 mM的IPTG诱导下,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ER(2566)以分泌型得到大量表达,经大量表达后,用几丁质柱挂柱切割纯化后,得到切割蛋白E、F,在Western blot免疫分析印迹中,两组融合蛋白和切割蛋白与CAV阳性血清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用ELISA方法检验,纯化的两组蛋白与CAV阳性血清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用两组蛋白免疫SPF鸡后,用全病毒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呈阳性,表明两组蛋白均可诱发机体产生抗CAV的抗体。  相似文献   

13.
鸡贫血病毒vp3突变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实验室克隆保存的含野生型鸡贫血病毒 ( CAV)全基因序列的 p UC18-CAV为模板 ,通过双向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的方法在CAV的 DNA序列中制造定点突变并新增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 ,得到载有 CAV突变体的p UC18-CAVm。突变体中致病基因 vp3的起始密码子 ATG(在 m RNA是 AUG)突变为 ACG而失去翻译起始位点的功能 ,虽然 vp3基因完全重叠于 vp2基因内部 ,但由于读码框的不同和密码子的简并性 ,突变位点的碱基变化并未引起VP2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发生变化 ,从而保证了突变体和原始病毒抗原性的一致 ,为开发鸡贫血病毒的 DNA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了从我国哈尔滨分离的一株鸡贫血病毒(CAV)的vp3基因,并对之进行了测序。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枢由366bp组成,编码121个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具有已报道VP3的典型特点。本次克隆的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CAV的vp3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同源性至少为98%。与国内报道的山东株SJ1的vp3基因有3个核苷酸的差异,表明国内的CAV毒株已经产生了一些分化。在EMBL中比较本次克隆的VP3蛋白一级结构,与之差异最大的是马来西亚分离株的VP3,有5个氨基酸残基不同,同源性为96%。同时收集EMBL中的CAV的VP3蛋白绘制进化树,我国哈尔滨分离的CAV毒株与CIA进化关系最近,而与Cux-1的2个衍生株QDWX1、QDWX3进化关系最远。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CAV在遗传方面是较保守的病毒,来自哈尔滨的CAV不是CAV的一个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15.
将从组织病料中提取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核酸进行PCR扩增,获得vp1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CIAV vp1基因重组质粒,命名为pET32a-vp1。将 pET32a-vp1转化E.coli plys,重组菌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纯化的蛋白质作为包被抗原,ELISA鉴定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用重组抗原制备CIAV ELISA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3蛋白在宿主细胞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CIAV DNA中扩增出vp3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到p MD18-T simple vector中。经测序证实所克隆的vp3基因与CIAV CUX-1标准株相同。并将vp3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中,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EGFP-vp3与p CMV-Myc vp3,转染BHK-21和293 T细胞,经RT-PCR、荧光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证实转染的真核细胞能够表达VP3蛋白。以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结果表明,VP3蛋白具有较强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该结果为深入研究CIAV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分离鹅细小病毒(GPV),本研究将疑似GPV感染鹅的组织样品接种SPF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第4代病毒对12日龄鹅胚的平均致死时间为96 h,ELD50为10-4.6/0.5 mL,PCR和琼脂扩散试验均呈GPV阳性反应,负染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20 nm~25 nm的圆形或六角形病毒粒子,病毒可以被GPV标准阳性血清完全中和,回归雏鹅后表现典型的GP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为100%.分离株GPV的vp3基因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与国内外有代表性11株GPVvp3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98%,氨基酸同源性为96%~99%.将该分离病毒命名为GPVYBLJ分离株.  相似文献   

18.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DHV-1:161/79/V结构蛋白vpl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U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为714 bp.vp1经EcoR Ⅰ和Xho Ⅰ双酶切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T-VP1,转入E.coil Rosetta-gami(DE3)pLysS,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1个相对分子量约为47 ku的融合蛋白(Trx-His-VP1),将此融合蛋白用His-Ni+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Western blot分析表明,Trx-His-VP1能与DHV-1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的结构蛋白VP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9.
A群猪轮状病毒JS株vp7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猪轮状病毒OSU毒株vp7基因核苷酸序列ORF两端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以猪轮状病毒JS毒株反转录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长约1000 bp目的片段。将其进行T-A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vp7基因全长1062 bp,含有一个98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6个氨基酸。与已知的15个毒株vp7全长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74.5%~78.5%和75.2%~83.1%,核苷酸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JS毒株与轮状病毒G9型参考毒株ICB2185、O-1亲缘关系较近,分为一个群,表明JS毒株血清型为G9型。目前,我国尚未见猪及其它动物轮状病毒G9型流行株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