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鸡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多能性干细胞,从X期胚盘分离胚盘细胞或早期鸡胚的生殖嵴分离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长期抑制分化培养可得到鸡胚胎干细胞。为维持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未分化状态,需要采用饲养层细胞培养,同时设计合理的培养液配方并添加多种抑制分化或促进增殖的细胞因子。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胚胎表面特异性抗原检测、分化试验及嵌合体试验等方法,可对鸡胚胎干细胞进行准确鉴定。文章主要就鸡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发展更高效的鸡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X期鸡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滋养层,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形态法和标志分子检测对获得的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典型的呈巢状或岛状的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克隆,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呈蓝紫色,表明具有较高的内源性AKP活性;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1(stage 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 1,SSEA-1)鉴定结果呈阳性,显示cESCs克隆具有多能性。本试验成功分离出cESCs,可体外培养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多能性。  相似文献   

3.
体外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生殖细胞分化可用于治疗不育症,同时也为揭示种系世代的分子机制提供最佳模型。试验旨在探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male germ cells,MGCs)分化的作用效果。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新鲜种蛋X期鸡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以鸡胚成纤维(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细胞为滋养层,进行体外培养,利用形态法、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和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embryo specific surface antigen 1,SSEA-1)检测对获得的胚胎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典型的呈巢状或岛状的cESCs克隆,细胞AKP染色呈蓝紫色,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内源性AKP活性;SSEA-1鉴定结果呈阳性,显示cESCs克隆具有多能性。采用10-5 mol/L 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于诱导第0、2、4、6、8、10天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此诱导过程中,作为胚胎干细胞标志基因Nanog、Sox2表达量持续显著下降,而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Dazl、Stra8、c-kit、integrin α6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观察到特异基因相关蛋白的阳性克隆。本研究成功分离出cESCs,可体外培养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多能性。10-5 mol/L RA能够促进c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可以引起生殖细胞相应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外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生殖细胞分化可用于治疗不育症,同时也为揭示种系世代的分子机制提供最佳模型。试验旨在探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male germ cells,MGCs)分化的作用效果。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新鲜种蛋X期鸡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以鸡胚成纤维(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细胞为滋养层,进行体外培养,利用形态法、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和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embryo specific surface antigen 1,SSEA-1)检测对获得的胚胎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典型的呈巢状或岛状的cESCs克隆,细胞AKP染色呈蓝紫色,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内源性AKP活性;SSEA-1鉴定结果呈阳性,显示cESCs克隆具有多能性。采用10~(-5) mol/L 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于诱导第0、2、4、6、8、10天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此诱导过程中,作为胚胎干细胞标志基因Nanog、Sox2表达量持续显著下降,而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Dazl、Stra8、c-kit、integrinα6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观察到特异基因相关蛋白的阳性克隆。本研究成功分离出cESCs,可体外培养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多能性。10~(-5) mol/L RA能够促进c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可以引起生殖细胞相应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通过悬浮培养法培养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摸索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Embryoid body,EB)的最佳方案,以期提高鸡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效率。将鸡ESCs培养传代至第3代,采用1×104、3×104和6×104 mL-13个细胞浓度,使用悬滴培养后,观察类胚体的形成效率。对悬滴培养形成的类胚体进行形态学观察,qRT-PCR检测干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类胚体自分化检测和核型分析。3×104 mL-1细胞浓度生成的类胚体数量最高,单个视野下可观察到约267个类胚体,且形成的类胚体大小均一,呈圆球状。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类胚体形成48h内,干细胞标记基因Nanog、Sox2、Oct4和C-kit仍维持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该方法形成的类胚体表面抗原检测Nanog和SSEA-1呈阳性。自分化检测三胚层分化标记基因SOX17、SMA和TUJ-1呈阳性。核型分析显示,悬滴培养形成的类胚体具有并保持正常的核型。鸡ESCs悬滴培养形成类胚体的适宜细胞浓度为3×104 mL-1,且形成的类胚体可分化成3个胚层,用于体外定向诱导过程。本研究建立了鸡ESCs体外悬滴培养形成类胚体的培养体系,为后期信号通路的体外验证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鸡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单细胞克隆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第X期胚胎中分离胚盘,以鸡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用添加了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 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mol/L 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含1000U/mL LIF、10ng/mL bFGF和5ng/mL SCF的高糖DMEM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利用鸡第X期的胚胎干细胞,采用口吸管法、细胞稀释法和克隆环法3种方法,制备单细胞克隆,采用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显示,可获得传至5~6代的鸡胚胎干细胞。通过对传代培养后的鸡ES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和SSEA-1的鉴定,证实细胞未发生分化,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征。通过不同分离胚盘方法和不同消化时间的比较得出药勺法提取胚盘简单易行,原代消化5~8min的ES细胞适合于传代培养。口吸管法、细胞稀释法和克隆环法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0、4.2%和1.0%。经AKP活性和SSEA-1免疫荧光鉴定均呈阳性,扩增出的克隆能稳定增殖不分化。结果表明,细胞稀释法操作简单易行,试验时间短,对细胞伤害小,为鸡ES单细胞克隆进一步建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旨在对影响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GC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将分离到的19期鸡胚胎生殖腺的PGCs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饲养层,添加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进行培养、传代。经冷冻保存的PGCs在添加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能增殖,并具有分化能力。从细胞形态、集落形态、增殖生长能力、核型检测、碱性磷酸酶测定等方面对培养过程中的鸡胚胎PGC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传至3代的CEF为饲养层,多次离散法进行传代所获得的5代鸡胚胎PGCs不但能有效维持PGCs的未分化状态和正常二倍体核型,也具有其作为多能性胚胎干细胞的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鸡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体外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等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机械吹打法分离鸡脑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对体外培养鸡脑神经干细胞进行表面标记检测,并在适宜的诱导条件下向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三个方向进行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表明:体外分离培养的鸡NSCs为目的细胞,并可向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诱导分化。说明鸡脑NSCs具有良好的体外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
胚胎干细胞及种系嵌合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是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或早期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建立的多能性细胞系 ,具有与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分化潜能 ,体外培养时保持未分化状态 ,可以传代增殖。改变维持胚胎干细胞不分化的培养条件 ,胚胎干细胞可自发分化成多细胞结构。在一定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 ,并生成多种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注入到胚泡期胚胎或与桑椹期胚胎聚合 ,可以参与包括性腺在内的各种组织的嵌合体的形成。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分化与调控 ,胚胎发育 ,遗传病 ,肿瘤 ,免疫和组织或器官移植等研究中显示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种系嵌合体的获得是实现 ES细胞途径的决定步骤 ,低的种系嵌合率则是制约 ES细胞应用的关键。提高供体 PGCs在受体生殖腺中的比例 ,缩短 ES细胞的体外培养时间 ,以及注入早期发育阶段的受体胚胎等都能提高种系嵌合率。文章从多个方面综述了胚胎干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着重以禽类 ES细胞为例论述了种系嵌合体的检测方法 ,种系嵌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种系嵌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指能够发育为性细胞的前体细胞,可作为胚胎干细胞(ES)分离与克隆的一种新型材料,其形态、表面标志、体内外分化潜能及体外培养条件均类似于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的诱导分化剂,PGCs细胞将发生定向分化.长期以来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原始生殖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可以在体外通过对其进行定向诱导,得到特定类型的细胞,这将使原始生殖细胞成为今后细胞替代疗法和组织器官移植的来源.本试验采用不同的诱导剂对PGCs进行诱导,以探讨PGC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分化抑制物对动物胚胎干细胞克隆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的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细胞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和促进胚胎干细胞增殖是克隆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饲养层、条件培养基、分化抑制因子对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影响,并探讨了白血病抑制因子影响胚胎干细胞克隆的机理,认为在饲养层中添加分化抑制因子能有效提高胚胎干细胞克隆率。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和克隆出的 ,具有自我更新和发育全能性并产生分化后代能力的早期细胞 ,可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类型。在合适的条件下 ,胚胎干细胞可发育成造血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等各种细胞。探索胚胎干细胞分化机理及其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其他组织细胞的条件 ,就可以通过改变体外培养条件来探索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组织细胞分化规律 ,对揭开动物个体发育之迷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也可为细胞替代治疗、器官移植、建立药物筛选模型以及进行发育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仅就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理论基础 ,定向分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影响胚胎干细胞(ESC)体外分离克隆的因素,试验采用3~5日龄大鼠心肌细胞制成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RH-CM),比较了4种培养体系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不同饲养层对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重组鼠白血病抑制因子和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在胚胎贴壁率、内细胞团(ICM)形成率和原代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成率以及抑制分化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显著优于未添加任何诱导成分的培养基;作为饲养层,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分离培养胚胎干细胞的效果优于小鼠睾丸支持细胞(MS)。  相似文献   

14.
山羊胚胎生殖细胞是一种来源于胎儿原始性腺的多能干细胞,建立该细胞体外稳定分离培养体系对研究山羊繁殖育种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通过酶消化法和组织培养法分离培养关中奶山羊胚胎生殖细胞,检测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培养基可以分离得到山羊胚胎生殖细胞,细胞集落形态典型,表达AKP、Oct4、TERT及SSEA-1。经体外分化试验表明,细胞可以分化为类胚体、成纤维样细胞、成脂细胞和卵母细胞样形态。无血清培养基可以用于山羊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本试验对进一步建立山羊胚胎生殖细胞长期培养体系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诚  雷蕾  夏国良 《中国畜牧杂志》2001,37(6):53-54,57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的内细胞团体外分离培养而建立的克隆细胞系 ,具有在体外不分化的无限增殖能力。利用胚胎干细胞建立体外分化模型 ,并建立各种基因改变的胚胎干细胞系 ,以求发现某些基因或因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对不同类型细胞或组织分化形成的作用。本文就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关于胚胎干细胞的建系 ,最早由Evans等 ( 1 981 )报道。小鼠受精后 2 5天切除卵巢 ,使囊胚延缓着床 ,收集并体外培养这种囊胚 ,4天后滋养层细胞贴壁生长 ,挑出内细胞团 ,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小…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分离和克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ES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出来的能够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而不分化的全能性细胞,ES细胞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或多能性,ES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传代、冻存和诱导分化,是研究生物发育、行为和建立人体疾病模型的理想工具,本文重点论述了影响胚胎干细胞分离和克隆的因素。并展望了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牛体外受精胚胎衍生干细胞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获取囊胚期胚胎,比较体外受精牛胚胎不同获取内细胞团的方法和不同培养液对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囊胚期胚胎不除去透明带而直接培养产生胚胎干细胞,初次克隆率为55%;胰酶法去透明带分离的内细胞团(ICM)培养产生胚胎干细胞,初次克隆率为90%。免疫外科法去透明带分离的ICM在4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初次克隆率分别为16.4%、11.5%、21.8%、18.2%,但是其分离的ICM经传代后形成的衍生细胞不易发生分化,经过4~6代的传代,仍然保持其完整的形态,说明免疫外科法是一种理想的牛ICM分离法,培养液为D20+LIF(40ng/mL)可用于牛胚胎干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8.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主要来自于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内细胞群(i nner cel l mas s,I CM),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理论上可以诱导分化为机体中200多种细胞,可作为细胞移植、组织替代,甚至器官克隆的细胞供体,为将来治疗人类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细胞来源。本文简述了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定向分化的一些细胞种类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鸡肌腱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和鉴定方法,试验使用Ⅰ型胶原酶消化20日龄鸡胚肌腱组织,低密度接种得到鸡肌腱干细胞,用结晶紫染色细胞克隆团块,选择50,500,5 000个/cm~2密度接种7~10 d,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细胞计数仪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分化诱导试剂对细胞进行成脂与成骨分化诱导,采用油红O和碱性磷酸酶进行染色鉴定。结果表明:原代细胞及传代细胞为长梭形,接种7~10 d后开始形成克隆团块,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500个/cm~2的细胞密度接种细胞克隆能力与增殖能力最强;将该密度接种细胞消化后,按1×10~4个/cm~2接种,分别对其进行成脂与成骨诱导,可发现成脂分化过程中有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分化过程中有钙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酯酶染色呈阳性。说明消化20日龄鸡胚肌腱组织可成功分离出鸡肌腱干细胞,克隆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分化多种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是从早期哺乳类动物胚胎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的具有全能性的细胞系。在体外分化抑制培养条件下,具有保持未分化的状态及无限增殖的能力。自Evans和Kaufman首次建立小鼠ES细胞系以来,各种动物ES细胞分离与克隆成为国际生物科学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ES细胞可广泛应用于嵌合体的制备和克隆动物的生产。利用ES细胞遗传操作,可生产转基因动物,进行细胞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不同培养方式对昆明小鼠类ES细胞进行分离及培养,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