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准确掌握黔东南州猪瘟(CSF)免疫效果,采集2020-2022年全州16个县(市)的种猪场、商品代场及散养户共计8 841份猪血清,采用ELISA方法开展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州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为87.54%,群体合格率为94.14%,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最低标准70%;2022年个体合格率最高,为88.69%,2020年个体合格率最低,为85.81%;2021年群体合格率最高,为97.20%,2020年群体合格率最低,为82.35%;种猪场免疫抗体个体及群体合格率最高,分别为89.61%及100%;散养户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最低,为86.31%;商品代场群体合格率最低,为93.17%。结果表明,黔东南州猪瘟免疫均超过国家标准,近两年来全州的猪瘟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散养问题仍是当前需加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2011—2013年度猪瘟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试验应用ELISA方法对吉林省图们、龙井、四平、双辽、长春、农安、延吉及和龙等8个市(县)的379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猪瘟疫苗接种后的抗体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79份猪血清样本中,猪瘟病毒(CSF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71.24%(270/379),说明吉林省8个县(市)的猪瘟疫苗接种后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以检测样本的地区比较,图们市和龙井市猪瘟病毒(CSF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00%(10/10)和90.00%(27/30);以检测样本的年龄段比较,母猪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1.11%(41/45);以检测样本的年度比较,2011年度样本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3.33%(28/30)。  相似文献   

3.
采取猪血清68份、鸡血清71份,分别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合格率为:猪口蹄疫4.41%(3/68)、猪瘟70.59%(48/68);鸡新城疫87.32%(62/71)、高致病性禽流感76.06%(54/71)。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龙岩地区9个猪场共35 107份血清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各场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8.77%(6 350/8 06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91.00%(6 645/7 303);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极低,平均为0.03%(2/7 086);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81.33%(1 311/1 612);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9.06%(2 645/2 970);存在弓形虫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9%(411/8 075)。各阶段猪群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为生产母猪83.46%(888/1 064),最低为后备公猪66.00%(66/100);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后备母猪最高为93.06%(5 445/5 851),最低为肥育猪53.37%(87/163);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极低,只检出后备母猪野毒抗体阳性2头;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为生产母猪92.93%(552/594),肥育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分别为78.72%(74/94)、76.92%(30/39)、72.55%(592/816);各阶段猪群调查显示,种猪群的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普遍都较高,平均达89%以上;各阶段猪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为生产公猪7.75%(10/129),最低为后备公猪0.88%(1/114)。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准确掌握三台县猪瘟疫苗免疫状况和评价免疫效果,在春秋季集中免疫后,对辖区内部分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猪血液样品采集,采用阻断ELI SA方法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2018—2020年三台县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总体平稳,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3.01%,高于国家对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70%以上的要求。猪瘟抗体水平较高,免疫保护较好,猪群具有一定的群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对全年集中采集的2053份猪血清用ELISA 法进行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抗体合格率分别为39.37%、48.53%和71.36%。不同饲养模式下,抗体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规模场、散养户、屠宰场;不同饲养规模下,养殖规模越大,抗体合格率越高;春季和秋季的免疫抗体水平均偏低,不能有效保护畜禽的健康,存在重大动物疫病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对2011-2013年采集的2748份猪血清用ELISA法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0.00%、86.28%和88.49%。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饲养模式下,免疫抗体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规模场、散养户、屠宰场;不同饲养规模下,养殖规模越大,抗体合格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018—2020年新疆地区肥育猪主要疫病的抗体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集的216份肥育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gB蛋白(PRV-gB)、伪狂犬病gE蛋白(PRV-gE)、圆环病毒2型(PCV2)、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V-gB抗体阳性率为90.68...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近两年来广西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采用阻断ELISA的方法对广西20个不同规模的猪场共计3 010份血清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猪瘟抗体阳性2 577份,免疫合格率为85.61%,抗体离散度为34.87%。存栏数超过万头的大型规模猪场猪瘟群体合格率为92.36%(2 164/2 343),抗体离散度为27.80%;中小型规模猪场的猪瘟群体合格率为61.92%(413/667),抗体离散度为54.11%。表明大型规模猪场的猪瘟抗体水平明显好于中小型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市洛江区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验室每年的检测工作,2013-2014年对洛江区辖区内2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和89个散养户的856份猪血清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洛江区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规模场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散养户,免疫2次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1次。抗体检测工作的开展,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有效防控猪瘟疫情的发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陕西省汉中市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分别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从11个县区采集猪血清样品651份,采用阻断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春秋两季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3.13%、89.12%,表明汉中市2020年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较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对猪瘟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英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10):21-22,25
猪瘟病毒(CSFV)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VDV)同源性较高,抗原性上有交叉。本次调查对368份猪瘟免疫猪血清样本进行BVDV抗原检测,其中7份呈阳性,阳性率1.90%。对7份BVDV阳性血清采用ELISA和IHA两种方法检测猪瘟(CSFV)抗体水平,抗体合格率偏低,两者的结果符合率为71%。研究表明:BVDV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安徽省规模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感染状况和免疫抗体水平。[方法]采用抗体阻断ELISA、荧光RT-PCR方法检测了24个猪场的588份血清样本和28个场点的790份组织样品。[结果]高致病性蓝耳病个体抗体免疫合格率为78.1%,群体免疫合格率为75.0%;中型猪场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7.1%、小型猪场为63.9%。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为28.7%,群体阳性率为75.0%;中型猪场、小型猪场和生猪屠宰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1.7%、19.5%和6%。[结论]2015年安徽省规模猪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免疫合格率较高,但存在带毒现象,建议加强疫病的免疫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双江县2020—2022年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猪群中猪瘟、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现状,随机在双江县内接种过猪瘟、蓝耳病疫苗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采集猪血清样品584份,应用ELISA方法进行猪瘟、猪蓝耳病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2020—2022年猪瘟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2.41%、91.67%、85%,其中规模场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0%、84%、72%,散养户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98%、94.61%、90%,均达到国家强制免疫标准(70%);2020—2022年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84%、62.78%、58.33%,其中规模场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76%、62%,散养户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63%、62.5%、56.92%。近三年猪瘟免疫效果理想,但猪蓝耳病免疫效果不理想,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需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区域内的生猪疫病防控水平,并为双江县内猪瘟、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2012—2014年贵州省猪瘟免疫防控情况,采用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随机采集我省9个市(州)11 390个场点113 342份经过猪瘟疫苗免疫后的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0.92%;2012—2014年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8.79%、82.48%、82.37%,连续3年均达到国家免疫合格标准70%以上,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且2013、2014年样品免疫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按照不同季度、不同场点、不同地区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样品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也均达到7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近3年猪瘟免疫防控工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为监测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情况,笔者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采用HI试验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在全省开展禽流感专项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3.2%,禽流感H5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4.04%,H7N9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6.32%。不同地区的禽流感H5亚型和H7N9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90%,种禽场、商品代场和屠宰场采集的血清样本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92%以上。未检出H5亚型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共检出76份禽流感病毒H9亚型阳性样本,阳性率为2.07%。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整体防控效果良好,免疫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有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现象。本次调查将为河南省进一步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近两年来广西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采用阻断ELISA的方法对广西20个不同规模的猪场共计3 010份血清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猪瘟抗体阳性2 577份,免疫合格率为85.61%,抗体离散度为34.87%。存栏数超过万头的大型规模猪场猪瘟群体合格率为92.36%(2 164/2 343),抗体离散度为27.80%;中小型规模猪场的猪瘟群体合格率为61.92%(413/667),抗体离散度为54.11%。表明大型规模猪场的猪瘟抗体水平明显好于中小型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的猪瘟病毒(CSFV)重组E2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间接免疫荧光(IFA)筛选,获得了17株特异性单抗。经病毒中和试验(VNT)验证,上述单抗均具有CSFV中和活性,其中单克隆抗体3H9的病毒中和效价最高,大于1∶10 240。采用HRP标记的CSFV单抗3H9为阻断抗体,配合酵母表达的CSFV 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猪血清中CSFV中和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该方法优化后的抗原包被浓度为0.5μg/mL,阻断抗体稀释度为1∶8 000。通过对100份阴性猪血清的检测,确定该方法的阻断率cut-off值为30%。该方法敏感性高,对中和抗体效价低至1∶16的血清检测仍呈阳性;特异性强,仅与CSFV抗体阳性猪血清呈阳性反应,与其他猪病病毒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阳性猪血清均呈阴性反应;良好的可重复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0%~3.21%、1.89%~6.57%,均小于10%。对188份现有猪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和IDEXX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分别为96.3%、94.7%。用该方法对南京市浦口区某养殖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及变化趋势,2011—2019年在16个地市717个规模猪场,采集血清样品22 465份,采用猪瘟抗体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并比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场点的免疫水平。结果显示:2011—2019年,全省16个地市种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73.84%,个体合格率为77.54%;商品代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63.96%,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1.79%。从不同年份看,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波浪状变化,2011—2012年免疫水平较高,2013—2014年较低,2015—2016年再次升高,2017—2019年免疫水平又出现下降;从不同场点看,无论是个体免疫效果,还是群体免疫效果,种猪场均优于商品代猪场。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的总体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高且不稳定,因而规模猪场应持续加强猪瘟的免疫和监测,尤其是商品代猪群,以降低猪瘟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贵阳市2014年蛋鸡禽流感(H5、H9)、新城疫免疫情况及免疫抗体水平,对贵阳市6个规模化养鸡场28个不同批次蛋鸡进行抽样,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re-5株/re-6株)、H9及新城疫免疫抗体,共检测血清840份。结果:28个不同批次蛋鸡H9、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4%、100%,免疫效果良好;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7%,抗体水平整体较低,且变异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