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健康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与患病个体的肝脏、脾脏、心脏、肾脏、脑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显示,患病个体组织中的LDH谱带与健康个体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谱带染色变浅、谱带缺失;但在心脏中,除了缺失谱带外,还增加了1条LDH0带.  相似文献   

2.
日本沼虾黑鳃病的可溶性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患黑鳃病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肌肉、肝胰腺、心脏和鳃等组织、器官的可溶性蛋白质,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在组织、器官间存在明显差异,患黑鳃病后表现出缺失或增加现象。病虾较健康虾肌肉新增4条谱带,同时减少了3条谱带、肝胰腺新增1条谱带,同时减少了3条谱带;心脏新增3条谱带,同时减少了2条谱带,鳃减少了3条谱带。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连续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赣昌鲫(Carassius cuvieri♀×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 ♂)及其双亲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脑、晶状体6种组织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酯酶(EST)四种同工酶酶谱表达上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赣昌鲫的SOD酶谱表达在6种组织中与母本一致;心脏、肝脏、肾脏的MDH表达酶带数与母本相同,且具偏母遗传特性,肌肉的MDH表达谱带数与父本肌肉相同,具偏父遗传特性;LDH、EST在各组织中的酶带表达形式则多数特征偏向于父本,部分与母本相似;LDH同工酶的表达显示出新杂种酶带特异性,EST同工酶在肾脏中也表达了自身特有的杂种酶带。结果表明,属间杂交的后代遗传物质上也存在着变异,存在可选育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研究了正常草鱼和患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的肝脏、肾脏、心脏、鳃及血清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患病草鱼和正常草鱼的LDH同工酶带有明显差异.其酶谱变化具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LDH同工酶可以作为草鱼患细菌性败血症的生理、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体的复眼、肝脏、心脏、鳃和肌肉等5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4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将健康虾与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病虾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不同组织均有分布,但在酶活性和条带数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种同工酶均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最强,ACP和POD在肌肉中、EST在复眼中表达最弱,AKP在复眼中不表达。感染TSV后,病虾的ACP和AKP均出现酶带数量减少和酶活性降低,如病虾的AC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鳃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2、1和1条,酶活性也呈现下降;AK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肌肉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3、4和3条,且酶活性均明显降低;而病虾的EST和POD表达的酶带数和酶活性却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肝脏和心脏中,EST分别新增3条和5条酶带,POD各新增1条酶带。总之这4种同工酶的表型在健康虾和病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肝脏中的变化最为明显,说明肝脏中这4种同工酶的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桃拉综合症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较稳定,酶带分布非常有规律,同源组织的LDH同工酶酶谱通常相似和稳定。鱼类LDH同工酶复杂得多,有三分之二品种中,其LDH同工酶类似哺乳类动物的酶谱;但在其余三分之一种类中,两个亚基随机结合受到限制,出现了不规则酶谱,有的只有2—3条酶带,有的超过5条酶带。即使具有5条酶带的鱼中,其骨骼肌和心肌LDH在电泳酶谱上迁移快慢正好与哺乳类动物相反。此外鱼类C基因产物并不特定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一些鱼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雌雄牛蛙6种器官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心肌、肾脏和骨骼肌中含有4条酶带,血液、肝、脾中只有3条酶带,心肌中的酶带表达最浓,而血液中的酶带表达最弱。雌雄牛蛙之间谱带条数无差异,同种组织雄蛙比雌蛙的酶带表达要浓。  相似文献   

8.
点带石斑鱼与褐点石斑鱼4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点带石斑鱼与褐点石斑鱼7种组织中的4种同工酶(EST、LDH、MDH、SOD)的组织特异性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种石斑鱼的4种同工酶均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2种石斑鱼同一组织间MDH酶谱没有差别;LDH酶谱相似,只在迁移率上略有差异;EST、SOD酶谱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差异,可作为鉴定点带石斑鱼与褐点石斑鱼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法研究了狗鱼肌肉、心脏、肝脏、脑和眼睛等5种组织的超氧化物脱氢酶(SOD)、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酶谱。试验结果表明:狗鱼不同组织的SOD酶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每种组织的酶带4~7条不等;狗鱼不同组织的苹果酸脱氢酶共检测到4条酶带;狗鱼不同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共检测到8条酶带。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平板电泳技术,分析了洞庭青鲫(Dongtingking crucian carp)心脏、肌肉、眼球、脑、肾脏、肝脏六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表明:同种鱼个体差异性不大,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问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由A、B、C三个基因编码,Ldh-C基因只在肝组织中表达。肝组织中有9条强带,1条弱带,其中有1条负带;肾组织中有8条强带,1条弱带共9条酶带(有多态性);肌肉组织中5条均为强带;脑组织有4条强带,1条弱带共5条酶带(有多态性);心组织有7条强带2条弱带共9条酶带;眼组织有8条酶带,其中4条强带4条弱带,而彭泽鲫(Pengze crucian carp)的眼组织LDH全部为弱带。即眼组织洞庭青鲫与彭泽鲫LDH同工酶带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波纹唇鱼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6组织(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和脾脏)的5种同工酶[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纹唇鱼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检测到2条酶带,由2个基因座位编码.LDH在6种组织中都存在,共检测到9条酶带,由3个基因座位编码,具有多态性现象.MDH在6种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可分为线粒体型和上清液型,各由1个基因座位编码,组织差异性不显著.ME检测到2条酶带,肝脏的含量比较丰富,线粒体型和上清液型的区分不明显.AST在6种组织中都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雅鲁藏布江中游6种裂腹鱼(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和异齿裂腹鱼S.o'connori)的心肌、肌肉、肝脏、肾脏和晶状体5种组织的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和种间差异性。尖裸鲤、拉萨裸裂尻鱼和双须叶须鱼由LDH-A、LDH-B和LDH-B1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分别检测到16、13和9条酶带;拉萨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由LDH-A、LDH-B和LDH-C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分别检测到9和6条酶带;异齿裂腹鱼由LDH-A和LDH-B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检测到6条酶带。根据酶谱特征对其生物演化进行了探讨,发现尖裸鲤和拉萨裸裂尻鱼特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双须叶须鱼,巨须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特化程度最低,与形态学特征所划分的三个类群吻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鲤鱼性成熟期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血清脂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果是雌雄个体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有差异,雌性(14条)比雄性(13条)多1条蛋白带;血清脂蛋白和血红蛋白无性别差异。同时,测定了鲤鱼血清、肝胰脏、心脏、背部肌肉和眼晶体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LDH具有组织特异性,除在肝胰脏分离出9条酶带外,在血清中也分离出8条酶带,表明有LDH—c基因的作用,EST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表明在鲤鱼各组织中有多个基因座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肾细胞体内注射法分析了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F1代的染色体核型。三种龟染色体倍数为2 n=52,核型公式为18 m+10 st+24 t,臂数NF=80。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法检测了上述三种龟的肌肉、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5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醇脱氢酶(ADH),分析了三种龟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共检测50个基因座位,其中中华草龟15个,中华花龟16个,杂种龟19个,多态位点3个(Ldh-3,Pod-2和Pod-3),多态座位百分比P分别为13.3%、12.5%和15.8%,平均观测杂合度(H0)分别为0.025 6、0.041 7和0.102 3,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0.041 6、0.040 7和0.074 6,遗传偏离指数(D)分别为-0.386 4、0.023 7和0.372 5。结果表明:杂种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而亲本群体相对较低;在POD上,杂种F1代与母本中华草龟相近。对比发现,肝脏的POD和LDH及心脏的POD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以作为鉴别杂种F1代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患白云病加洲鲈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王国良  金珊 《水产科学》2005,24(4):21-23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感染致病菌后的加洲鲈5种组织中5种同工酶系统的酶谱表型及活性进行分析。证实在5种酶的4种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紊乱现象,表明病鱼的病理机制与代谢异常有关,其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分析的生化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卵形鲳鲹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6组织(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脾脏)的5种同工酶(EST、LDH、MDH、ME和AST)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5种同工酶的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够的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Est-1在这6种组织中都存在,Est-2只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LDH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共检测到3条谱带,Ldh-2只存在于肾脏中;MDH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Mdh-1表达为MDH1和MDH22条酶带,Mdh-2表达为MDH31条酶带,在肝脏中的活性最强;ME由1个基因位点编码,只检测到1条酶带,肝脏的含量丰富;A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只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共检测到3条谱带。  相似文献   

17.
对虾弧菌病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骏  周凯 《海洋渔业》1998,20(3):119-121
本文通过肌肉注射感染方法,分别对感染非01群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学弧菌的病虾组织进行了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乳酸脱氢同工酶(LDH)和苹果酸脱氢同工酶(MOH)在健康虾与病虾间无明显差异。脂酶(EST)在肝胰腺中表达最明显,病虾酶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肌肉组织显示较明显,病虾该酶活性显著提高,是对虾体内免疫系统应激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Electrophoretic analysis of six types of tissue (serum, erythrocyte, liver, kidney, muscle and eye) and seven different isoenzymes (LDH, MDH, Est, ADH, IDH, α-GPDH and SOD) from both healthy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 Valenciennes, and carp affected by haemorrhagic disease was performed. It was found that: (1) Enzymes from diseased grass carp showed the most drastic changes within each tissue. The absolute activity of LDH in serum from the diseased fish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twice that of the healthy fish; whereas the relative activity of A4 and A3B1, the main components of A sub-base in both serum and erythrocytes, was accelerated. (2) The isoenzymic changes in the control groups, diseased fish, artificially infected fish and healthy fish from diseased ponds indicated that biochemical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tissues before patholog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19.
红鳍东方鲀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对2龄野生红鳍东方鲀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鳃6种组织中的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葡萄糖脱氢酶(GLCDH),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酯酶(EST)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6种同工酶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在除肝脏外的5种组织中活性很强,GLCDH只在肝脏中表达,鳃组织中的GLCDH和肌肉组织中的EST表达活性都很弱。6种同工酶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其中ME和PGM有两个基因位点编码,EST有5个基因位点编码。本试验还检测到Ldh-1、Est-1、Est-2、Est-3和Est-4共5个基因位点具有多态现象(P0·99),多态位点比例为41·67%,在12个基因位点共观察到17个等位基因表达,平均每个位点表达的等位基因数为1·417个。同时在红鳍东方鲀眼组织中发现,AB3型和B4型LDH间有一条酶带弱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病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及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筛选感染病毒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病虾,采用不连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病虾体内同工酶的表型变化。用分光光度仪对电泳带扫描分析表明,病虾体内4种同工酶—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型与健康虾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DH、EST、GOT的变化分别反映病虾体内糖类、脂类、氨基酸等3大物质代谢明显紊乱,SOD活性下降,显示病虾免疫防御机能明显衰退。对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规律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对虾病害检测与诊断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