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B蚕抗菌肽是蚕体因微生物等因子入侵而产生的一类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蚕抗菌肽是至迄为止人们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一类动物抗菌肽,其中Cecropin A、B、D及其多种杂合肽已可用工程酵母发酵生产。近年来,动物抗菌肽作传统抗菌剂代用品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温刘发等(2001)对抗菌肽Cecropin AD在粤黄雏鸡中的饲养效果及其较适应用剂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开展了其对断奶仔猪饲养效果的初步研究。为探究Cecropin AD制剂作肉猪抗菌类饲料添加剂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以液态的Cecropin AD制剂添加到10kg-20kg阶段仔猪的饲粮中(添加活性剂量为18000U/kg料),开展了30天的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抗菌肽是分子质量小、两亲性、带正电的非特异性物质~([1-2]),多为α螺旋结构,天蚕素是最早被发现的,目前研究最清晰,效果最显著的一类抗菌肽。早在1972年,瑞典科学家Boman等~([4])从美国希古比天蚕蛹(Hyalophoracecropia)中获得抗菌肽,并将其命名为Cecropin;随后,Boman等测定了天蚕素抗菌肽A (Cecropin A)和天蚕素抗菌肽B (Cecropin B)的一级结构~([4])。目前,天蚕素抗菌肽家族已被分为A、B、C、D、E共5个成员,其中Cecropin B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5-6])。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杂合抗菌肽Melitten-cathelicidin_BF的理化性质,为抗菌肽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将蜂毒肽(Melitten)和金环蛇抗菌肽(Cathelicidin_BF)进行融合构成新的多肽,利用在线生物分析软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杂合肽Melitten-cathelicidin_BF一级结构,含有56个氨基酸残基,包括14种氨基酸,分子量为6.47 kDa,理论等电点为12.20,为亲水性蛋白,有5个糖基化和2个磷酸化修饰位点。二级结构主要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论]该杂合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且该杂合肽为阳离子肽,该杂合肽为蛋白酶抑制剂类肽。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改善胡蜂毒素(mastoparan,MP)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并减少细胞毒性,本研究通过分子杂合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并初步鉴定设计的杂合多肽的生物活性。以天蚕素A的N-端1-8序列片段和胡蜂毒素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进行杂合设计,获得一条新型杂合肽KL-21。以胡蜂毒素MP-L作为参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杀菌动力学方法、溶血试验、CCK-8法分别对KL-21和MP-L进行理化参数分析、结构预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杀菌动力学研究、溶血活性测定及肿瘤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KL-21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杀灭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菌(大肠杆菌)的MIC均为4~8 μg/mL,MBC均为8~16 μg/mL;KL-21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MIC为32 μg/mL,MBC为64 μg/mL。兔红细胞溶血试验表明,KL-21在128 μg/mL时溶血活性仅为20%,较MP-L的溶血活性明显降低。细胞毒性试验表明,KL-21对肺癌细胞A549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16 μg/mL的体外抑制率达86%。研究表明,新型杂合肽KL-21较MP-L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有较大提高,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可以作为先导肽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绿色安全抗生素替代品牛乳源肽(Lactoferricin Bovine,Lfcin B)的抗菌活性、稳定性及其与抗生素协同效应。检测Lfcin B与三种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采用棋盘法分析Lfcin B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测定不同温度与pH值对Lfcin B抑菌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fcin B和抗生素对常见畜禽致病菌均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8μg/mL;Lfcin B和阿莫西林联合使用存在协同效应,对大肠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指数)达到0.312 5;Lfcin B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良好,在40~60℃和p H 6~8的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保持在8μg/mL。结果提示,Lfcin B具有成为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牛奶中蛋白质是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这些肽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消化过程中产生。因此,本试验主要研究牛奶中不同的κ-酪蛋白基因型A、B、C、E、F1、F2、G1、G2、H、I和J中活性肽对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肛酪蛋白基因型的氨基酸序列来测定ACE抑制肽的活性。测定了已知的生物活性肽活力和其它一些κ-酪蛋白基因型巾其它肽的活性。结果表明,κ-酪蛋白基因型B和基因型C中的ASP(ACE抑制肽)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242.3,  相似文献   

7.
从脂多糖(LPS)诱导或非诱导的家蝇幼虫体内抽提总RNA,根据家蝇Cecropin基因(GenBank:DQ 232774)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编码CecMd开放阅读框(ORF)的eDNA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CecMd亚克隆基因与线性化的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cMid,并对此基因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脂多糖(LPS)诱导的家蝇幼虫体内成功的扩增出家蝇抗菌肽Cecropin基因,命名为CecMd,但是从未诱导的虫体内未能获得此基因;CecMd开放阅读框的cDNA全长为192bp,编码由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此多肽最可能的裂解位点在氨基酸残基A23和G24之间,提示1~23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24~63氨基酸残基构成成熟肽;CecMd的全长肽包含4个螺旋,成熟肽(不包括信号肽)含有2个螺旋,两者均不合二硫键;CecMd与果蝇Cecropins的同源性显著高于其他昆虫,达到81.0%以上;经PCR,限制酶切和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c Md 。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c Md的构建及其CecM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和高效表达工程菌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对黔北麻羊肌细胞增强因子2D(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D,MEF2D)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山羊MEF2D基因序列(登录号:NC_030810),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运用混合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黔北麻羊MEF2D蛋白第2~6外显子序列多态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黔北麻羊MEF2D蛋白进行理化性质、疏水性、跨膜结构、信号肽和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3个SNPs:Exon3-G17617A、Exon5-C20180A和Exon5-C20259T。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黔北麻羊和黄牛的亲缘性最近,与野猪和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褐家鼠和小家鼠的亲缘关系较远。蛋白理化性质分析显示,黔北麻羊MEF2D蛋白理论等电点为7.74,亲水值最小为-2.867,疏水值最大为1.933,为非跨膜蛋白,无信号肽。二级结构显示,Exon5-C20180A突变导致黔北麻羊MEF2D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延伸链增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减少。本研究成功筛选出黔北麻羊MEF2D基因多态位点,为研究黔北麻羊育种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对黔北麻羊胸腺素β4(thymosin beta 4,Tβ4)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山羊Tβ4基因序列(登录号:NC_030810和NW_017189516),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运用混合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获得黔北麻羊Tβ4基因X染色体第1、2、3外显子和3号染色体第1外显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黔北麻羊Tβ4基因进行同源性、系统进化树、理化性质、疏水性、卷曲螺旋、跨膜结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结构域、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0个SNPs,分别为:G55C、C82T、G112A、C129T、G216A、G431A、G551T、T579A、A609G和A619G。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黔北麻羊与黄牛、马、野猪、人、裸滨鼠、褐家鼠、小家鼠和原鸡Tβ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8%、96.3%、95.6%、94.1%、94.8%、91.1%、92.6%和86.7%。蛋白理化性质分析显示,黔北麻羊Tβ4蛋白理论等电点为5.02,亲水值最小为-3.011,无疏水性氨基酸,无卷曲螺旋,不是跨膜蛋白,无信号肽存在,分布在细胞核(60.9%)、线粒体(4.3%)、细胞骨架(17.4%)和细胞质(17.4%),有1个THY结构域,有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无N糖基化位点,有4个O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显示,C129T突变使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增加,无规则卷曲减少。本研究成功筛选出黔北麻羊Tβ4基因多态位点,为研究黔北麻羊育种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牛乳铁蛋白素(Lfcin B)具有传统抗生素没有的作用效果,其源于动物本身,不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也不会残留于动物的多项产品中,鉴于Lfcin B物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独特,可在食品、饲料和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应用。试验主要介绍Lfcin B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金川牦牛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A1(B cell lymphoma 2 related A1,BCL2A1)基因特点,本试验采用PCR方法以金川牦牛血液DNA为模板扩增BCL2A1基因,用DNAStar、ExPASy、ABCpred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片段长622 bp,GenBank登录号:MG459158,开放阅读框为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其中缬氨酸(V)、赖氨酸(K)的含量较多,分别为9.4%和8.8%。BCL2A1分子质量为19.46 ku,理论等电点为4.99,不稳定系数为17.44,具有跨膜螺旋结构域(Scores>500)。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占60.82%,有一个BCL2结构域,三级结构模型与人BCL2A1同源性最高(72.79%),BCL2A1存在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与野牦牛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显示,金川耗牛BCL2A1存在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NJ法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金川牦牛与野牦牛同源性为98.5%,亲缘关系最近。本试验成功克隆了金川牦牛BCL2A1基因,其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为深入研究牦牛BCL2A1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效果.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联合药敏试验,研究牛乳铁蛋白肽(Lactoferricin B,LFcin B)、天蚕素A(Cecropin A)及金霉素、新霉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 CMCC5001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 CMCC10014)的体外协同抗菌效应.结果表明:Cecropin A与LFcin B联合使用对所试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为协同作用,两者联用时的MIC分别是单用时的1/4和1/8~1/4;金霉素与LFcin B联合使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表现为协同作用,两者联用时的MIC是单用时的1/8~1/4;另外,Cecropin A与金霉素联合使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也表现为协同作用.4种药物的两两合用对受试菌株均不表现拮抗作用.结果提示,LFcin B、Cecropin A及金霉素联合使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牛血红蛋白源抗菌肽P3及其类似肽(JH-0、JH-1、JH-2、JH-3)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在线软件分析了抗菌肽P3及其类似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发现这5个抗菌肽均带正电荷,等电点均大于8.00,均为疏水蛋白,定位于细胞外,不含有跨膜区、信号肽序列和糖基化位点,P3和JH-2的二级结构为α-螺旋+β-折叠,JH-3为100%的α-螺旋,JH-0和JH-1为无规则卷曲结构,P3、JH-2和JH-3在第13位氨基酸即苏氨酸(Thr,T)有一个糖基化位点。根据分析结果推测抗菌肽P3及其类似肽可作用于细胞壁或细胞膜,从而使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14.
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设计合成3条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寡核苷酸片段,通过PCR扩增得到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的全序列,并将其克隆到T-easy载体上,经双酶切重组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菌活性、抗菌机理及应用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QY株σB蛋白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QY株和25株参考株的σB蛋白编码序列,通过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使用Datamonkey软件进行选择压力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QY株σB蛋白二级结构功能及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NDRV QY株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的鸭呼肠孤病毒(DRV)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4.9%~98.9%,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及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相似性仅为66.5%~68.4%和67.6%~68.4%;选择压力分析显示,σB蛋白承受净化选择压力,但存在一个正向选择位点;σB蛋白属于亲水蛋白,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区,含有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结构预测分析显示,σB蛋白具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等丰富的二级结构;表位分析显示,σB蛋白含有潜在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成功进行了QY株σB蛋白的基因特征和结构功能预测及其细胞表位分析,为深入了解该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及研发NDRV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宏刚  吴剑良  李莉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11):3246-3252
为了获得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肽,将蜂毒肽(Melittin)与贻贝素B (Mytilin-B)的核心功能序列杂合,以Melittin (3-14)和Mytilin-B (13-27)的成熟肽段作为模板序列,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偏好密码子,采用SOE方法合成杂合抗菌肽Mel-MytB(MEM)基因。改造后的基因克隆到pPICZα-A质粒,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MEM,而后经Sac 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入毕赤酵母受体菌X-33。结果表明,在醇氧化酶(AOX)启动子调控下,分子质量约3.0 ku的Mel-MytB杂合抗菌肽获得表达,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稳定性,煮沸40 min、pH 2.0~10.0范围内抑菌活性基本不变。抗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ATCC6538、肠道沙门氏菌ATCC13076、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副溶血弧菌ATCC17802、创伤弧菌ATCC27562、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的MIC值分别为5.1、2.2、2.0、4.6、7.6、9.4、13.2和59.4 μg/mL。因此,重组抗菌肽Mel-MytB在疾病防治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乳铁蛋白及乳铁蛋白肽结构抗菌功能及基因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铁蛋白 (LF)是一种天然的铁结合蛋白。乳铁蛋白肽 (Lfcin)是从LF上被胃蛋白酶水解下来的 2 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本文综述了LF和Lfcin的结构、抗菌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筛选。从GenBank数据库中找到NS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用Expasy ProtParam在线服务器分析所得序列理化性质。使用TMHMM Server分析跨膜结构域,使用DNAStar软件预测NS3蛋白的二级结构,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用SOPMA分析软件进行了二次预测。使用Phyre2在线服务器预测NS3蛋白的三级结构,并用Raswin软件标出各个元素所处的位置。使用4种预测软件(BCPREDS、ABCpred、BepiPred和SVMTriP)分析NS3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使用NetMHCⅡpan预测CD4+ T细胞表位,使用NetBoLApan和IEDB预测CD8+ T细胞表位,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T细胞和B细胞表位筛选。结果表明,NS3蛋白质由68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75 ku,理论等电点(pI)为8.31,化学式为C3347H5346N916O1009S28,不稳定系数为35.93,平均亲水性(GRAVY)值为-0.267,表明NS3为稳定性亲水蛋白质。TMHMM结果显示,NS3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SOPMA结果表明,在NS3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约占30.75%、22.55%、8.35%和38.35%,用DNAStar软件分别标出了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所处的位置。运用4种不同的B细胞预测软件筛选出8个线性表位:12-16、289-298、349-360、394-407、421-432、489-498、515-525和665-679位氨基酸。用NetMHCⅡpan筛选出4个T细胞表位:248-262、315-320、400-414和482-496位氨基酸。本研究为BVDV NS3蛋白优势抗原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对乌蒙凤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以乌蒙凤鸡为研究对象,构建DNA池,PCR扩增GH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H基因多态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GH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基本性质(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卷曲螺旋区及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乌蒙凤鸡GH基因存在8个SNPs,分别是T1453C、A1489G、A1512G、G2152A、G3206A、G3347A、C3452A和C3453G,其中G2152A、C3452A和C3453G只发生在无凤头乌蒙凤鸡中;C3452A、C3453G位于非编码区,T1453C、A1489G、A1512G、G2152A和G3206A位于内含子上,G3347A位于外显子5。突变后GH基因mRNA结构发生变化,自由能提高,稳定性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蛋白为分泌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有1个典型的卷曲螺旋结构和疏水区,保守结构域在10~214位氨基酸之间,为非跨膜蛋白,且不稳定。结果表明,乌蒙凤鸡GH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乌蒙凤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QD/2015株)B2L基因的分子特征,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对其B2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扩增所得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细胞抗原表位、三级结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等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ORFV/QD/2015株B2L基因序列长1 137 bp,编码379个氨基酸;该毒株与其他12株羊口疮病毒参考株的B2L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8%~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8%~99.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RFV/QD/2015株与2015年分离到的ORFV/Shaan Xi/2015/China株亲缘关系最近;B2L基因编码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区域和β-折叠区域所占比例较大,预测此蛋白可能存在7个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跨膜区域,无信号肽区域;三级结构呈弯曲状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