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杨酸对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对这三种细菌的抑菌效果以及抑菌率。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浓度效应,即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越来越明显,水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稍差,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提取山楂粗黄酮,并测定了山楂粗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β-胡萝卜素的漂白能力,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5种菌种对山楂粗黄酮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霉菌则效果不明显。山楂粗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562 5,3.125 mg/mL,最低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5,3.125,6.25 mg/mL。因此,山楂粗黄酮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抑菌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能力[1]。根据抑菌带的长短,即可判断氨苄西林对不同细菌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氨苄西林对同一种菌的影响,初步判断其抗菌谱。【方法】采用滤纸条法测定氨苄西林的抗菌谱,选用的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结果】随着氨苄西林浓度的增加,抑菌带的长度逐渐增长,抑菌效果越来越强,但同一浓度的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差别不是很明显。【结论】氨苄西林通过抑制转肽作用使细菌的细胞壁解体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沙棘叶总黄酮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滤纸片法对沙棘叶总黄酮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MIC值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0.625%,枯草芽孢杆菌2.5%,大肠杆菌及根霉5%。结果表明,沙棘叶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在相同时间内,总黄酮提取液的浓度越高,抑菌率越高,而且同一浓度的沙棘叶总黄酮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抑菌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应用分子蒸馏技术加工冷压甜橙精油,分离得到轻相与重相两个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鉴定出甜橙精油轻相组分中含22种化合物,重相组分中含40种化合物。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甜橙精油轻相和重相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78~3.125μL/m L。抑菌活性受不同p H和温度条件的影响,酸性环境下轻相组分的抑菌效果较好,碱性环境下重相组分的抑菌活性更强。在高温处理下,轻相组分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重相组分的抑菌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了槟榔碱,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炭疽芽孢杆菌、黑曲霉、青霉等8种菌作为供试菌,通过抗菌实验探讨槟榔碱的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槟榔碱对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炭疽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超声波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6mg/mL;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4m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8mg/mL。对黑曲霉、青霉没有抑制作用。3种方法提取的槟榔碱的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超临界CO2萃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禽舍中采集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等方法鉴定菌种及毒性,同时借助平板抑制试验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属细菌均没有抑制作用,但其对变形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说明用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畜禽舍环境中的一些常见致病菌存在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芦荟蒽醌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超声波提取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物质,测定其含量,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性研究。用滤纸片法、固体稀释法及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分别检测芦荟蒽醌类物质对各种菌的抑菌性,并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抑菌效果。由固体稀释法测定芦荟蒽醌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可知,蒽醌类物质百分浓度越高,菌落数越少,显示出越高的抑菌性。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测出,芦荟蒽醌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MIC为9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80%,显示出MIC都较高,说明低浓度的芦荟蒽醌类抑菌能力有限,需要较高的浓度才能抑制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半夏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常见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菌效果,以得出抑菌谱。分别用75%、95%乙醇对生半夏进行回流提取并用琼脂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测定了半夏提取液对一系列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7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5.24%,而9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2.73%;75%乙醇半夏提取液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5 mg/mL,恶臭假单胞菌12.5 mg/mL,藤黄微球菌1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5 mg/mL,枯草芽孢杆菌10 mg/mL,酿酒酵母10 mg/mL,裂殖酵母20 mg/mL,黑曲霉菌12.5 mg/mL,甜瓜枯萎霉菌25 mg/mL。半夏醇提液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的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冬凌草叶提取物对不同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冬凌草叶抗菌活性物质,研究其对不同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将空白药敏片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161 g/mL的冬凌草叶提取物溶液中24 h,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地衣芽孢杆菌、葵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冬凌草叶提取物处理含菌平板,通过平板培养观察其抑菌圈大小,分析冬凌草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冬凌草叶提取物对葵肠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没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极为明显。冬凌草叶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整体上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抑制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好。上述结果可为冬凌草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并且在酶辅助同时蒸馏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4.05%。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显示,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弱;酶辅助溶剂萃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的樟油抗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宁夏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精油成分、抑菌功能及安全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精油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3种菌的抑菌圈直径,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通过cck-8法检测大籽蒿精油对于2种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宁夏大籽蒿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母菊薁(29.61%),樟脑(4.80%)、桉叶油醇(4.32%)、异木香酸甲酯(4.02%);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781 μg/mL,最低杀菌浓度为0.3125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0.0195 μg/mL,MBC为0.078125 μg/mL;当精油浓度小于100 μg/mL时对角质细胞(HaCaT)和皮肤成纤维细胞(NHSF)均无毒性。综上,宁夏地区大籽蒿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安全性较高,以上结果为宁夏大籽蒿精油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索式提取法分别对八角、丁香、桂皮中的精油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精油用于低温香肠中腐败菌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皮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超临界萃取法,对A1,A2,B,C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20,25,20μL/mL;八角、丁香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索式提取法,其中八角对A1,A2,B,C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25,200,100μL/mL,丁香对A1,A2,B,C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75μL/mL。  相似文献   

14.
灵芝大田栽培土壤真菌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灵芝大田栽培土壤采用涂布平板法,提取分离土壤中的真菌进行培养检测及鉴定。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有木霉、青霉、曲霉、毛霉、链孢霉、根霉、毛壳霉、狄氏裸囊菌8种真菌。根据真菌的生长速度,灵芝生长不同时期出现的真菌种类和菌落数量,提出针对灵芝栽培土壤真菌的防治建议。试验既获得有益的真菌资源,又为高产、高质、高效的灵芝栽培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5.
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土壤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河北省蔬菜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鉴定出疫霉(Phytophthora) 、毛霉(Mucor)、共头霉(Syncephalastrum)、毛壳(Chaetomium kunze)、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s)、镰孢菌(Fusarium)、枝顶孢(Acremonium)、炭疽菌 (Colletorichum)、头孢霉(Cephalosporium)、被毛枝葡萄孢(Botryotrichum)、漆斑菌(Myrothecium)、被孢霉(Mortierella)、细基束梗霉(Cephalotrichum)、圆酵母(Torula)、粘帚霉(Gliocladium)、毁丝霉(Myceliophthora)、金孢(Chrysoporium)、轮枝菌(Vertillium)、弯颈霉(Tolypocladium)、腐质霉(Humicola)、葡萄穗霉(Stachybotrys)、木霉(Ttrichoderma)和丝核菌(Rhizoctonia)24属74种真菌。同时表明土壤因子中以速效钾、有机肥、含水量、土壤质地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尤其是有机肥含量与土壤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达0.97和0.96。而碱解氮和有效磷肥对真菌数量和种类影响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拮抗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以及二株未知种名的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p.)为供试菌,采用对峙培养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四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中,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可以强烈抑制棉花黄萎病菌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并具有热稳定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木霉菌丝在棉花黄萎病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且棉花黄萎病菌丝出现细胞原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基于油水混溶剂的复方精油对空气中沉降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测定了复方精油A的抑菌效果、精油型抑菌制剂的抑菌效果和油水混溶剂对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通过平板沉降法测定复方精油A的抑菌效果,并选取PEG-40氢化蓖麻油(PEG-40)、吐温80、二甲基亚砜(DMSO)、司盘85、双脱乙醇5种油水混溶剂,在复方精油A和油水混溶剂比例分别介于1:1~1:6时配制精油抑菌制剂,并验证该均匀水溶液的抑菌效果,同时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油水混溶剂对复方精油A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精油A的抑菌率达到80%以上,精油抑菌制剂在平板暴露6 h的抑菌率最佳,为48.92%。油水混溶剂中PEG-40的增溶效果最佳,复方精油浓度为1%时,精油、PEG-40、双脱乙醇的最佳比例为1:2:2;浓度为3%时,精油、PEG-40、双脱乙醇的最佳比例为1:3:3。PEG-40对空气中沉降菌无抑制效果,双脱乙醇和复方精油对空气中沉降菌的抑菌效果表现为相加作用。研究对植物精油应用于产业化生产时,油水混溶剂的种类和比例对精油类产品实际效果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影响木霉菌在叶表定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芊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387-387
试验着重研究了影响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因子,即温度、湿度、光照与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在番茄叶表定殖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和光照是环境因子中影响木霉菌定殖的主要因子。25~30℃是木霉菌在番茄叶表定殖的最佳温度;连续光照有利于木霉菌在叶表的定殖,而不同湿度条件对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影响不大。在几种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在番茄叶表定殖影响的试验中,75%代森锰锌对木霉菌定殖的影响最小,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浓度,削弱叶表固有微生物区系对外源生防木霉菌的排斥作用,从而提高木霉菌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干香菇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菇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香菇挥发油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香菇挥发油多为含硫化合物、烷烃等,对粪肠球菌、志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香菇挥发油抗菌谱较广,可能与其含有含硫化合物有关,具有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益智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海南典型野生分布的益智群落,随机选取27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提取果实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益智果实挥发油最大产率0.153%,最小产率为0.003%,平均产率为0.088%;27份挥发油样品共鉴定出102个化合物,其中样品间共有化合物65个,非共有化合物37个;化合物主要以萜类和含氧衍生物为主。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其中2份挥发油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α-紫穗槐烯,石竹烯,香橙烯,乙酸香茅酯,榄香烯,大根香叶烯,愈创木烯和榄香醇这8种化合物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