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出现先多元化的改变。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应用蓝墨云班课作为线上教学平台,对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笔者针对中职《禽病防治》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养禽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关键技能培养为核心,对《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凭借网络技术来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并使教师的教学更加高效、便捷。本文阐述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思路,构建了《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资源库,并例举了资源库的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快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PBL+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法,进行《禽生产》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通过“课前导学,任务准备”“课中教学,任务实施”“课后探究,任务延伸”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结果与教学改革前相比,课程综合测评不及格的学生明显减少,良好率由20%上升到41.55%,优秀率由9.66%上升到17.61%,且实行了全程多元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表明以“PBL+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禽生产》线上线下合式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可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禽病防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导致了与动物微生物等课程实验相重复,也与畜牧生产一线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致使学生即使熟练掌握了禽病防治课程的基本理论,也难以解决养禽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接近满分,对常见的、重要的禽病特征也能倒背如流,但在养殖户和养禽场需要其帮助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既诊断不出什么病,也不知道如何控制,存在眼高手低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公开在线课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该背景下,基于当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阐述了养禽与禽病防治慕课建设的探索与体会,并为慕课背景下高职畜牧兽医类在线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养禽与禽病防治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家禽的生产过程、繁殖改良、饲养管理及禽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要能运用家禽生产与禽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孵化、育雏、育成、产蛋、疫病防治等岗位的工作任务,能胜任禽类养殖领域的孵化岗位、育雏岗位、育成岗位、成年禽生产岗位、禽病防治岗位工作,同时为考取家禽饲养工、家禽  相似文献   

9.
张茜 《当代畜牧》2015,(3):54-56
《禽病诊断与治疗》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存在内容陈旧、适应性差、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等问题。MOOC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即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程。MOOC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MOOC视角出发,进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禽病诊断与治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MOOC未来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中兽医应用技术"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极强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传统教学一般采用理论讲授加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再加上抽象枯燥的中兽医理论知识,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当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笔者以"中兽医应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对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落实好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等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得课堂教学、网络自主教学和移动语言学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电子档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记录,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系列化教材建设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其系列化教材建设是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理论教材建设应以产业对人才知识的要求为模块,以知识的关键环节为重点,突出强调知识实用性;实践教材应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生产技术岗位任务为目标进行建设。同时指出了建设电子辅助教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对养禽与禽病防治系列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动物疾病诊断技术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其实践性非常强,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实用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检测技术为基础,又为后续的牛羊病防治、猪病防治、禽病防治等临床课程构筑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求学、求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动物疾病诊断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动物疾病诊断技术课中开展了相应的项目式教学。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得到广泛的探索与实践。为了提升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笔者在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了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微生物学课程中。在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和建设"微生物学"在线课程基础上,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是河北省省级示范性专业,是中央财政关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扶持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是该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以计算机应用、动物生物化学、畜禽解剖生理等课程为基础,又是为后续课程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羊与羊病防治等学习作铺垫的专业基础课。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别饲料、设计饲料配方、配合饲料生产、饲料质量监控等职业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增强课  相似文献   

16.
养禽与禽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基于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础上,采取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进行的资源收集、整理与共享。完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收集和整理;课程知识点内容的收集和整理;案例库的收集和整理;动画的制作;试题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教学视频的录制和上传工作。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突出了课程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培训和指导生产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使之成为一个集教学、培训、提高、生产指导为一体的专业教学素材库。  相似文献   

17.
《禽病防治》是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应用课程。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对该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力求突出实用性,满足毕业生职业岗位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混合式学习整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势,本文结合高职数控编程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混合式学习应用到数控编程教学中,改革教学设计、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实践证明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信息安全专业《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目前《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阐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完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实践证明,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结合当前雨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饲草生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析了基于雨课堂的《饲草生产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方位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