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分析KDM2B在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表达规律,为KDM2B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选择20只6~8周龄小鼠为试验动物,收集GV期、MⅡ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囊胚各阶段胚胎,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小鼠(Mus musculus)KDM2B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KDM2B在胚胎各阶段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定位KDM2B蛋白在胚胎各阶段的分布。结果显示,GV期卵母细胞KDM2B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MⅡ期(P<0.01);在2-细胞、4-细胞和8-细胞mRNA表达量较低,囊胚期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KDM2B在GV期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MⅡ期卵母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极显著减弱(P<0.01),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KDM2B蛋白在2-细胞、4-细胞、8-细胞胚胎中均不表达,囊胚期重新表达于细胞核。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KDM2B在小鼠卵母细胞及胚胎细胞中的时空及时序表达模式,关于KDM2B参与调控减数分裂与胚胎发育过程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卵丘细胞共培养对小鼠生发泡期部分裸露(PNO)和裸卵(NO)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分别用小鼠、大鼠、猪的卵丘细胞与小鼠PNO和NO进行了共培养。检测了小鼠PNO和NO的减数分裂能力、生发泡构型、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结果,PNO、NO的减数分裂能力显著(P〈0.05)低于卵丘完整复合体(COCs)的减数分裂能力。COCs中SN型卵母细胞比率显著高于PNO和NO中SN型卵母细胞比率(P〈0.05),大部分PNO和NO的卵母细胞核型为NSN型。与对照组相比,与小鼠或大鼠卵丘细胞共培养的小鼠PNO和NO的减数分裂能力没有显著提高,但是与猪卵丘细胞共培养却可以提高小鼠PNO和NO的减数分裂能力。结果表明,猪卵丘细胞能促进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但并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的受精和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氯化锶(Sr Cl2)对小鼠不同减数分裂阶段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试验选取8周龄昆明小鼠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分别获取处于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成熟卵母细胞和利用细胞松弛素D抑制极体排出的处于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利用含有10μmol/L氯化锶的16 mmol/L培养液进行孤雌激活。结果表明:利用细胞松弛素D抑制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经氯化锶激活后的卵裂率为47.69%,但显著低于成熟卵母细胞的卵裂率(59.72%)(P0.05)。卵裂后,来自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孤雌胚胎囊胚率为16.92%,低于来自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孤雌胚胎的囊胚率(18.06%),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氯化锶可以对处于不同减数分裂阶段的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但激活效果差异较大,经激活的孤雌胚胎均可正常向后发育。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研究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 Dc)对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研究比较添加不同浓度5-Aza Dc(1、2μmol/L)处理不同时间(1、2、48、72 h)观察的犬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并通过DNA甲基化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5-Aza Dc对DNA甲基化在犬卵母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及趋势变化。结果表明:添加2μmol/L的5-Aza Dc处理48 h,所有卵母细胞均脱离GV期,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进入GVBD-MⅡ期的比率(28.3%vs.87.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成熟卵母细胞的DNA甲基化染色位点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并未在细胞质中出现,DNA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并使染色质凝集。综上所述,添加2μmol/L的5-Aza Dc处理48 h可以通过抑制DNA甲基化水平提高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短时间的抑制DNA甲基化水平对犬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成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卵母细胞的成熟(包括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是完成正常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所必须的,是指卵母细胞获得完成减数分裂、为受精及胚胎发育做好准备的能力。在哺乳动物,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有许多问题至今仍没搞清。 一、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力的恢复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出生前后卵原细胞停止有丝分裂,进入减数分裂,并停滞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性成熟以后,每一繁殖周期都有一批卵母细胞在迄今未知的某些信号的作用下,进入生长期,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接近生长期结束时,获得减数分裂的能力,但仍停滞于双线期。在许多动物,该期细胞核明显,称为生  相似文献   

6.
甲基化对胚胎发育和机体形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常常表现出异常的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作用。作者主要综述了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母源基因在绵羊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及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的mRNAs在绵羊GV期卵母细胞,24h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胚胎以及囊胚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GV期卵中Zar1、Mater、Gdf9以及Dnmt1m RNA相对含量最高(P<0.05);从2-细胞胚胎开始,4种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基因mRNA的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中存在动态变化,这对卵子生长和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哺乳动物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一直处于动态变化,DNA甲基化水平的规律变化决定了配子的生成、分裂和成熟,尤其是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DNA去甲基化与DNA甲基化共同决定了1枚胚胎能否发育为完整的个体。TET蛋白家族的各成员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去甲基化作用,并且不同种类TET蛋白的缺失会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大量研究表明TET蛋白在配子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动态调控甲基化水平,目前关于TET蛋白生物功能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综述了TET蛋白家族成员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在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功能,为深入研究TET蛋白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母源基因在绵羊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及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的mRNAs在绵羊GV期卵母细胞,24h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胚胎以及囊胚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GV期卵中Zar1、Mater、Gdf9以及Dnmt1m RNA相对含量最高(P0.05);从2-细胞胚胎开始,4种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基因mRNA的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中存在动态变化,这对卵子生长和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体外胚胎生产(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 IVP)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卵母细胞活体采卵(ovum pick-up, OPU)技术得到广泛应用。OPU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能获得优秀种母牛卵母细胞的技术,该技术在动物胚胎生产和发育机理研究及人类辅助生育技术临床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种母畜和珍贵野生动物的资源保护效率,提高优良母畜的遗传潜力,为奶牛生物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技术。卵母细胞的质量是IVP系统取得成功的关键,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是成功受精和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步骤。卵母细胞IVM完成了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核成熟,准备了发育至胚胎基因组激活所必需的所有必要成分。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于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细胞核质成熟不同步,氧化应激损伤等对卵母细胞成功受精和胚胎发育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以改善牛体外胚胎生产系统。本文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面临的核质成熟不同步,氧化应激等问题进行概述,同时,叙述C型钠肽、褪黑素、FLI...  相似文献   

11.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去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转录与表达、细胞生长与分化以及动物个体正常发育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表观遗传修饰发生异常,会引起机体生长发育中的各种异常。哺乳动物从精卵受精到附植前的胚胎早期发育阶段会发生重要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精卵受精后DNA发生主动和被动2种方式的去甲基化。本文主要综述了与DNA甲基化相关的蛋白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去甲基化机制,并对小鼠附植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一种动态、可逆并可以遗传的表观遗传修饰模式,主要发生在哺乳动物原始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能够通过高动态和协同的核酶网络附着在DNA的CpG区域,同时还通过改变调控区域的功能状态进而调控基因表达且不影响DNA序列所携带的遗传信息。DNA甲基化主要涉及基因组印迹、转座元件沉默、X染色体失活和衰老等多种关键生理过程,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DNA甲基化的建立与去除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了DN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精准生成、维持、读取和删除等动态变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的胚胎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裂、孵化、形态转变、附植、器官分化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阶段。虽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严格表达与正确指导是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决定性条件,但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对胚胎的发育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虽然不改变DNA的一级序列,但也包含可遗传信息,并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在猪的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呈现出高度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孕期母体营养和发育环境条件影响。本文将从胚胎早期发育、体细胞核移植和孕期母体营养三个方面来阐述DNA甲基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猪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机制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导致的胚胎发育阻滞与其DNA甲基化模式的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鼠为模型,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及其形成的早期胚胎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s)表达模式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了DNMT1、DNMT3A和DNMT3B在新鲜和冷冻卵母细胞及其形成的各阶段早期胚胎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及受精后的合子中冷冻组3种DNMTs的表达均出现了异常。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新鲜和冷冻卵母细胞及其形成的囊胚中,Dnmt1、Dnmt3a和Dnmt3b的m RNA表达水平,显示在冷冻卵母细胞中3种Dnmts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至囊胚阶段Dnmt3b的表达水平仍然很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导致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DNMTs表达模式的异常,这可能是DNA甲基化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玻璃化冷冻对牛GV期卵母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新鲜、玻璃化冷冻的牛GV卵母细胞,采用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ScWGBS)技术对新鲜、玻璃化法冷冻牛GV卵母细胞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揭示两者DNA甲基化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不会对牛GV卵母细胞的全基因甲基化水平造成显著影响。基于基因本体(GO)和信号通路(KEGG)对140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进行分析,发现DMRs主要参与细胞发育、细胞骨架组织等功能,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等,并筛选出与卵母细胞成熟(TSC2)、细胞骨架(NUDC)、细胞活力(MAFK)等相关的基因。上述结果,可为提高GV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率奠定信息基础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屠宰场收集了本地水牛55头、黑白花奶牛22头的卵巢共获卵泡847枚,平均每个水牛卵巢回收3.67枚可用卵母细胞,约为黑白花奶牛(10.23枚/头)的1/3。试验分别采用添加与不添加血清的培养液体外成熟培养水牛卵母细胞,结果二者的成熟率无明显毒性差异(58.23%对56.67%),但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8-细胞率有显著差异(35.4%对23.0%),表明体外成熟液中有无血清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没有影响,但血清对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比较成熟液中不添加血清但在受精液及胚胎液中添加血清和在各个阶段均有血清参与的早期胚胎发育率(8-细胞率),表明二者差异不显著(33.8%对35.4%)。经无血清成熟培养液培养的成熟卵母细胞可以经孤雌激活后得到早期胚胎(4细胞)。  相似文献   

17.
多精子受精指多于一个的精子进入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导致多倍体合子的形成、早期胚胎发育夭折或发育异常。哺乳动物在正常的体内受精中多精受精只占1%~2%,当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和受精时,多精子受精率明显比体内成熟猪卵母细胞的高。多精子受精而发育的猪早期胚胎可发育至囊胚阶段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发育,但和两原核正常胚胎相比它们的囊胚内细胞团细胞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究O-β-N-乙酰葡糖胺(O-linked beta-N-acetylglucosamine, O-GlcNAc)修饰水平变化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本研究以牛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 OGT)、O-GlcNAc糖苷酶(O-GlcNAcase, OGA)及O-GlcNAc蛋白在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中的分布;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分别在添加4 mmol·L-1 OGT抑制剂BADGP和100μmol·L-1 OGA抑制剂PUGNAc的体外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将未添加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各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GlcNAc蛋白、OGT、OGA、GFAT和TXNIP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OGT和O-GlcNAc蛋白共定位于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而OGA和O-GlcNAc蛋白共定位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且相对集中在卵母细胞的皮质区。与对照组相比,BADGP处理组和...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修饰是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调控基因转录、染色体结构稳定、基因印迹、X染色体失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尽管DNA甲基化是一种稳定的修饰,但其在个体发育进程中是动态变化的。目前,人们对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修饰研究还不全面,随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进步,其在早期胚胎中的功能也逐渐揭示。作者主要论述了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发现及其调控作用和DNA甲基化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成熟过程中添加牛血清和猪卵泡液对猪卵母细胞核成熟、卵丘细胞扩散及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体在含FSH和LH的以下处理组的成熟液中成熟培养 2 3~ 2 4h :(1)对照组-改良TCM - 199+0 .1%PVA ;(2 )试验组 1-改良TCM - 199+10 %新生牛血清 ;(3)试验组 2 -改良TCM - 199+10 %猪卵泡液 ,再移至无FSH和LH的不同处理组的成熟液中成熟培养 2 3~ 34h。试验 1中 ,卵母细胞在 4 6~ 4 8h成熟培养后 ,观察卵丘细胞扩散情况 ,并对卵母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 ,鉴定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 :试验 2中 ,对在不同处理组的成熟液中成熟培养 4 6~ 4 8h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 ,再培养 8d。受精后第 2天检查分裂率、第 6天检查桑椹胚 /囊胚率、第 8天检查囊胚率。 4 6~ 4 8h成熟培养后试验组 1和试验组 2的大部分卵母细胞 -卵丘细胞复合体的卵丘细胞完全扩散 ,而对照组的卵丘细胞只有 5 0 %扩散。试验组 1和试验组 2的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分别为 39.9% (77/ 193)和 4 4 .3% (93/ 2 10 ) ,与对照组的卵母细胞核成熟率 4 8.1% (99/ 2 0 6 )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卵母细胞分裂率试验组 1(5 0 .0± 1.8) %和试验组 2 (49.9± 2 .6 ) %与对照组的卵母细胞分裂率 (49.0±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