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是较早确定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猪链球菌2型(SS2)sly基因缺失的突变株SS2-Δsly,缺失株的体外溶血活性消失,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显著低于亲本菌株(P<0.01),但不影响猪链球菌2型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该菌株可以用于研究SS2溶血素在感染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SS2-1调控因子Rex基因的缺失对细菌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猪链球菌Rex缺失株,命名为SS2-1△Rex,并通过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小鼠致病性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亲本株、缺失株及互补株在溶血能力、增殖特性和革兰染色形态无显著差异;在对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接种SS2-1组小鼠死亡率为87.5%,而SS2-1△Rex组死亡率为12.5%,SS2-1△Rex/p Rex对小鼠的毒力有所恢复,死亡率为50%;Log-Rank(Mantel-Cox)对数秩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亲本株和缺失株对小鼠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因子Rex是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相关因子。本实验为深入研究Rex调控毒力因子的转录和表达及其具体的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对猪链球菌2型致病力的影响,试验构建srtA基因缺失株,体外观察突变株05ZYH33△srtA的基本生物学性状,并以猪为动物模型检测突变株05ZYH33ΔsrtA的毒力。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srtA基因缺失株,突变株生物学性状无明显改变,毒力相对于亲本株有所下降。说明了srtA基因对菌株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影响,可能是猪链球菌2型潜在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5):26-31
为了探究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2型菌株中前噬菌体基因与毒力因子分布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19株已全基因测序的SS2中的前噬菌体基因分布,并设计前噬菌体保守基因引物2对,通过PCR检测前噬菌体在101株SS2菌株中的分布,并与毒力因子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已全基因测序的猪链球菌2型菌株中,弱毒株含有比强毒株更多的前噬菌体片段。PCR检测显示,14株4种代表性毒力因子(sbp2',mrp,ef,sly)为阴性的菌株中均含有前噬菌体解旋酶基因和末端酶基因,而86株不完全含有这4种代表性毒力因子的菌株中不含有上述前噬菌体基因,说明猪链球菌2型菌株中毒力因子分布与前噬菌体基因分布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溶血素(SLY)在猪链球菌2型(SS2)侵入和裂解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SS2的一种重要的毒力相关因子。为了探讨SLY在2005年中国四川资阳分离强毒株SS205ZY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法成功构建了SS205ZY的sly基因敲除突变菌株(Δsly)。并比较了菌株的溶血能力以及对小鼠的致病力。结果表明sly基因敲除后可导致猪链球菌裂解红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对小鼠的致病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仍表现较高的致病力。本研究结果提示SLY是猪链球菌裂解细胞的重要毒力相关因子,但造成SS205ZY的高致病性很显然与多种毒力相关因子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辽宁省猪链球菌流行菌株主要血清型毒力因子分布特征及致病性,依据猪链球菌属保守基因及血清型特异性基因,从辽宁地区采集猪链球菌疑似病例肺脏、肝脾、脑、关节液等样品进行猪链球菌及其血清类型鉴定;应用猪链球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特异性基因扩增检测方法,检测所分离到的不同血清类型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分布情况,并应用小鼠攻毒试验和病理学技术对其致病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从辽宁地区采集的72个样品中共分离到23株猪链球菌,主要血清型有1,2,7型,其中SS1型4株,SS2型2株,SS7型5株。其余12株未确定血清型。SS1、SS2、SS7型阳性率分别为17.39%,8.69%,30.43%。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上述6种毒力因子检出率分别为100%,66.6%,25%,16.7%,75.0%,58.3%,其中SS2均具备6种毒力因子,SS1、SS7和血清型阴性株猪链球菌均具有部分毒力因子,与SS2的差异毒力因子为epf。SS2可引起小鼠的急性败血症以及脑膜炎,SS1、SS7均可引起小鼠发病,但各器官的损伤则较轻。SS1、SS2、SS7脑内接种均可引起小鼠脑膜炎,炎症反应SS2最重,SS1次之,SS7最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Ⅲ型溶血素是否具有溶血活性以及Ⅲ型溶血素在SS2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法成功构建了SS205ZY的Ⅲ型溶血素(slyrp)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lyrp及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ly/△slyrp,并比较了野生菌株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溶血能力以及对小鼠的致病力.结果表明,slyrp基因敲除后可导致SS2裂解红细胞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ly/△slyrp的溶血能力完全丧失;slyrp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的致病力没有影响.结果提示猪链球菌2型Ⅲ型溶血素具有一定的溶血能力,该Ⅲ型溶血素在SS2感染过程中,对溶血素(sly)起协同作用,不是SS2主要的毒力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链球菌保守基因EF-Tu设计引物,从120份30~60日龄健康仔猪鼻拭子分离到11株链球菌,分离率为9.2%(11/120);从72份发生关节病的病猪关节液,分离到6株链球菌,分离率为8.3%(6/72)。为了解分离的链球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根据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保守基因(GDH)、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特异性基因(CPS2J)以及猪链球菌主要毒力基因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毒力相关基因ORF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设计并合成5对引物进行毒力基因检测,提取扩增产物测序,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1株鼻拭子分离株有1株毒力因子分布为CPS2J+,鉴定为SS2,不包含其它毒力基因;猪关节液分离的链球菌,有2株SS2和1株SS,2株SS2的毒力基因分布为GDH+/CPS2J+/MRP+/ORF2+/GAPDH+,属于强毒株,1株SS毒力基因为GDH+。2株SS2毒力基因测序结果显示,CPS2J、MRP基因未见变异,提示其高度保守,ORF2、GDH、GAPDH基因存在碱基点突变,但突变对结构无影响,与参考菌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2型(SS2)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其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溶血素、纤连蛋白结合蛋白、谷氨酸脱氢酶等,但是这些经典的毒力因子不足以解释猪链球菌病发病的临床症状,而且毒力表型往往与实际毒力及临床症状不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鉴定出一系列毒力相关元件,主要有Sao蛋白、存在于89K毒力岛的双信号转导系统(salk-salR)、dltA基因、pgdA基因、srtA基因、Ⅳ型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毒力调控子R(control of virulence R,CovR)、烯醇酶(enol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lnA)等。论文对以上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SS2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2型SstF蛋白对杆菌肽耐药性及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猪链球菌2型ZY05719中ATP结合蛋白SstF对杆菌肽耐药性及毒力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基因缺失株ΔSstF,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杆菌肽耐药性及致病性。结果显示:通过荧光定量PCR发现,在添加杆菌肽的培养基中sstF基因出现高转录水平,是无杆菌肽培养时的37倍(P=0.000 5);最小抑菌浓度试验显示,与野生株相比,ΔSstF对杆菌肽的耐药性下降了4倍;动物试验发现ΔSstF对BALB/c小鼠和斑马鱼的毒力明显降低,LD50分别是野生株的2.67倍和10倍;细胞黏附试验表明ΔSstF对HEp-2细胞的黏附水平为野生株的65%(P=0.0021)。结果表明:SstF蛋白介导猪链球菌对杆菌肽的耐受,且为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促进细菌对宿主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