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曼氏杆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曼氏杆菌病由是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haemolytic)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为“船运热”(Shipping fever),绵羊、山羊等其他反刍动物也有发生。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为特征。 历史上,溶血性曼氏杆菌曾经进行过多次分类。Theodore Kitt于1885年将溶血性曼氏杆菌称为多杀性双极杆菌(Bacterium bipolare multocidum);  相似文献   

2.
正溶血性曼氏杆菌病是危害牛、羊等动物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为溶血性曼氏杆菌。笔者从溶血性曼氏杆菌产生的危害、流行状况、毒力因子、致病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控措施等进行概要简述,为进一步了解溶血性曼氏杆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7年3月份,黑龙江省五常市某规模化奶牛场发生犊牛急性肺炎,为了确诊其病因,无菌采取7份呼吸道症状犊牛鼻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进行生化试验、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3株细菌,符合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生化特性;PCR引物能有效扩增巴氏杆菌OmpH基因、溶血性曼氏杆菌lkt A基因和大肠杆菌Sta基因;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中敏,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青霉素高敏,溶血性曼氏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青霉素高敏;经检查7份鼻拭子中大肠杆菌感染1份,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1份,巴氏杆菌感染5份。说明该牛场细菌污染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溶血性曼氏杆菌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重要呼吸道疾病,溶血性曼氏杆菌是该病的病原.对于溶血性曼氏杆菌而言,最引人注目的致病特征是抗菌药物抗性基因的高度变异性,最终表现出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抵抗力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溶血性曼氏杆菌主要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呼吸系统疾病,2006年,康乐县某养殖场的部分小尾寒羊发生了厌食、腹泻、咳嗽、高烧、流产等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经采取死亡羊只的脾脏、肝脏、胎盘等病料,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溶血性曼氏杆菌引起的曼氏杆菌病.为有效控制曼氏杆菌病,我们开展了灭活苗免疫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鉴定、16S rDNA基因鉴定方法,对从云南某羊场病羊肺脏中分离到的1株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溶血性曼氏杆菌PCR鉴定为阳性;分离株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其它溶血性曼氏杆菌同源性为96%~99%,与溶血性曼氏杆菌D171参考株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分离株系统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致病性实验表明:分离株对小白鼠有致病性,该分离株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头孢类抗生素和四环素最为敏感。本研究为我国南方省份曼氏杆菌病的防控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2021年四川省甘孜州某藏绵羊养殖场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病因,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送检的5份深部鼻腔棉拭子进行了“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簇成员”等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为阳性,其他病原为阴性;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成功获得5株溶血性曼氏杆菌和5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型结果显示5株溶血性曼氏杆菌为A2型,5株多杀性巴氏杆菌为D型。结合临床症状,确诊该场藏绵羊的呼吸道疾病是由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原名溶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haemolytica),是巴氏杆菌属的一个新成员.该菌是绵羊肺炎、新生羔羊急性败血症的病原菌,还可以导致牛的呼吸道疾病、羊的呼吸道疾病和败血症,也是牛的运输热、圈舍热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溶血性曼氏杆菌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溶血性曼氏杆菌PCR检测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溶血性曼氏杆菌PCR检测试剂盒的研究及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试剂盒特异性好,批内和批间的试剂盒无差异;试剂盒在-20℃可保存30个月,4℃可保存12个月;应用试剂盒从1000多份临床样品中筛选分离到6株溶血性曼氏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某地农户饲养的绵羊大批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羊心脏、脾脏、小肠、肺脏、气管等病料,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PCR检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病死羊肺脏病料中分离出一株溶血性曼氏杆菌,血清型为2型;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证明分离菌株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溶血性曼氏杆菌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主要毒力基因lktA检测为阳性。该研究首次从西藏绵羊分离出溶血性曼氏杆菌,并研究了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四川省某肉牛养殖场从外地引种的西门塔尔牛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病原,本实验采集24份病牛鼻腔棉拭子,随机挑取10份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以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分析;同时采用特异性检测溶血性曼氏杆菌的PCR方法对全部病牛鼻腔棉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10份病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出10株溶血性曼氏杆菌,分型PCR方法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荚膜血清6型,其余2株未定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株对大多数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对部分β-内酰胺类和酰胺醇类药物耐药;特异性检测溶血性曼氏杆菌的PCR方法从24份鼻腔棉拭子中检测出23份阳性样品,表明该群病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感染率很高。本研究为该牛场的呼吸道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引起绵羊肺炎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通过无菌采集绵羊肺脏并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然后对所得到的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有弱溶血性,经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耐药性分析显示该菌株对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大部分药物敏感。本研究为绵羊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的有效防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溶血性曼氏杆菌截短型白细胞毒素(LktA)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和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方法】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羊溶血性曼氏杆菌lkta截短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对PCR产物和pET-28b(+)载体进行双酶切,用T4 DNA连接酶将溶血性曼氏杆菌lkta截短基因克隆到pET-28b(+)载体;使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LktA的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用融合蛋白LktA免疫4月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4次免疫完成后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中溶血性曼氏杆菌lkta基因序列正确;融合蛋白LktA的分子质量约为30 ku,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变性条件下纯化融合蛋白LktA电泳图显示条带单一,确定其纯度>90%;纯化的融合蛋白LktA可与His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将纯化的融合蛋白Lkt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成功制备出多克隆抗体,抗体效...  相似文献   

14.
探明一起牛运输热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牛心血、肺脏,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球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阿拉伯糖、甘露醇、甘露糖、乳糖、木糖等碳水化合物,不发酵脲酶和吲哚,产生少量酸而不产气,符合溶血性曼氏杆菌的生化特性。PCR鉴定为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并完成了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引起该批牛运输热的病原为携带毒力基因的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溶血性曼氏杆菌的致病机制、防控措施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溶血性曼氏杆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溶血性曼氏杆菌是导致牛、羊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病原菌。为快速、准确诊断由本菌导致的疾病 ,从基因库中获得溶血性曼氏杆菌( M.haemolytica )的基因序列 ,再从其基因序列中获得与其它细菌包括 M.annheimiagranulomatis,M.varigena ,M.ruminalis,M.glucosidal ,M.annheimiaspp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不同的基因片段 ,设计成引物 ,建立了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 M.haemolytica 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 ,除溶血性曼氏杆菌为阳性外 ,其余所有细菌均为阴性 ,特异性为 1 0 0 % ,最小检出量为 8× 1 0 2 cfu/ m L 曼氏杆菌或 1 / 1 0个单个菌落。检验人工感染牛 ,检出率为 75%。此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为 M.haemolytica提供了一个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溶血性曼氏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曼氏杆菌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给养牛和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溶血性曼氏杆菌是该病的病原,作者对其生物学特性、临床症状、毒力因子、致病机制等进行简要概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Yun  Sang  CHO  张云霞 《中国畜牧兽医》2009,(6):213-213
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是造成犊牛高死亡率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由于没有多价疫苗,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疫苗接种程序很复杂。本研究研发了新型多价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疫苗,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效价检验。新型多价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疫苗由5种细菌抗原和2种免疫原组成,其中细菌抗原包括A型溶血性曼氏杆菌菌素、多杀性巴氏杆菌菌素、睡眠嗜血杆菌菌素、牛支原体菌素、化脓性隐秘杆菌菌素;免疫原包括A型溶血性曼氏杆菌白细胞类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与没有接种疫苗的猪相比,接种5种细菌抗原的几内亚猪的ELISA抗体滴度升高。在本研究中,新型多价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疫苗对犊牛和妊娠牛是安全的。用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犊牛攻毒,和没有接种疫苗的犊牛相比,接种疫苗的犊牛平均日增重和抗体滴度明显增加(P<0.05),呼吸道症状极显著减轻(P<0.01),治疗频率极显著减少(P<0.01)。有趣的是,溶血性曼氏杆菌白细胞类毒素和牛支原体抗体滴度与呼吸道症状减轻有密切相关性。接种新型多价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疫苗将会是防制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2月,大庆安达市某牛场发生一起以30~50日龄哺乳犊牛呼吸困难、流鼻涕、食欲减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达50%以上,给牛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畜剖检、细菌分离鉴定、PCR诊断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最终确诊为牛流克雷伯氏菌与溶血性曼氏杆菌混合感染。并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和氟苯尼考对溶血性曼氏杆菌和牛克雷伯氏菌高度敏感,而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从此次试验中总结出肉牛溶血性曼氏杆菌临床症状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必要时要进行实验室PCR诊断来确保万无一失,肉牛克雷伯氏菌在牛只应激抵抗力低下时极其易感,要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病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原名溶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haemolytica),是引起反刍动物牛、绵羊的肺炎、新生羔羊急性败血症的病原菌。据报道,全球大约30%的病死牛与该菌有关,该病每年给北美国家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给全球的养牛、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此病亦进行了研究报道。2003年12月份,卢龙县某羊场110只成年小尾寒羊出现消瘦、呼吸困难、咳嗽,体温41℃左右,鼻腔有黏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感染羊引起肺炎的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子特征,分别从2只山羊肺部分离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分离纯化后,经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鉴定,结合临床症状鉴定这2株细菌为溶血性曼氏杆菌,分别命名为NH1、NH2。采用PCR方法,对2株溶血性曼氏杆菌进行血清型1型、2型和6型的鉴定,结果2株细菌均为血清型2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法对2株溶血性曼氏杆菌的7个管家基因扩增并测序,结果等位基因adk、aroE、deoD、gapDH、gnd、mdh和zwf的序号分别为1、1、3、1、1、1和4, 2株分离菌序列型一致,均是ST46。通过纸片扩散试验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MH1对链霉素耐药,对多西环素和妥布霉素中介,对其他13种药物均敏感;MH2对链霉素中介,对其他15种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