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解辽宁阜新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采用体细胞计数法对奶牛场中94头临床表现健康的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筛查,对检测后的阳性乳样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所得的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8.94%;对34株奶牛隐性乳房炎链球菌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菌株对头孢氨苄、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100%);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在82.4%以上;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环丙沙星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44.1%、50.0%及52.9%。结果表明:该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源链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和调查新疆库尔勒市某奶牛场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对该奶牛场养殖的32头泌乳期奶牛用凝乳法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率为40.63%,且乳房炎阳性率随奶牛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用挤奶机器挤奶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高于手工挤奶,后乳区的乳房炎阳性率高于前乳区。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从长春某奶牛场采集39份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致病菌对西索米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磷霉素敏感.结合该奶牛场的饲养管理与奶牛疾病防治现状,制定了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潍坊市某奶牛场对隐性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数据统计,三种病原菌在该场的检出率分别为27.88%、11.54%和7.69%,在随后对其他七个奶牛场的部分乳样的细菌分离结果中证明,该三种病原菌在潍坊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5.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细胞计数(SCC)法对杨凌某奶牛场中60头不同胎次和泌乳时间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对引起乳房炎的可能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受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3.3%。1胎~2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40.0%,3胎~4胎为46.7%,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随胎次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泌乳时间少于200 d的泌乳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27.6%,200 d~300 d的为36.4%,300 d~400 d的为41.7%,超过400 d的为50.0%,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有随泌乳期升高的趋势。本调查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和泌乳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乳房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遂平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情况,应用LMT法对遂平县4个奶牛场共283头奶牛乳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60.46%、65.38%、51.61%和45.22%,平均发病率为56.54%;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随着胎次和年龄增加而升高,具有正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遂平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情况,应用LMT法对遂平县4个奶牛场共283头奶牛乳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60.46%、65.38%、51.61%和45.22%,平均发病率为56.54%;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随着胎次和年龄增加而升高,具有正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场生产作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防治不当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对四川雅安地区某牛场的8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对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44.77%。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SMT法对某奶牛场505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的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2.38%(214/505),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为8.32%(42/505),乳区阳性率为22.02%(421/1912)。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甘肃省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特点,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LMT法对该地区6家奶牛场共240头奶牛乳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的240份奶牛乳汁样品中118份为隐性奶牛乳房炎,平均检出率49.17%,其中1~2胎、3~4胎和5胎及以上奶牛检出率分别为27.08%、42.31%和69.32%,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与其胎次明显呈正相关;此外,其检出率与奶牛日均产奶量呈负相关,其中日均产奶量低于21、21~23和23 kg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分别为70.52%、40.82%和23.40%。说明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为严重,养殖场(户)需要提高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用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LMT对取自潍坊地区8个奶牛场的843头奶牛的乳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A、B、C、D、E、F、G、H八个选定的奶牛场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分别52.31%、67.86%、68.67%、63.85%、78.64%、73.75%、68.75%和80%,在52.31%~80%之间。A奶牛场和B、C、D奶牛场及E、F、G、H奶牛场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不同饲养管理条件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不同。在对某奶牛场不同胎次奶牛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奶牛生产胎次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青海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青海乳房炎快速诊断液Ⅱ,对青海某奶牛场的152 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表明: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患病率为70-39% (107/152) ,乳区患病率为38-49 % (229/595) 。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临床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难的疾病,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需要用特殊的检测方法根据乳汁的性状变化才能检测出来。隐性奶牛乳房炎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病率在50%左右。隐性奶牛乳房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在40%到80%之间。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分为临床型与隐性型.而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的高低和致病菌的种类可反映出牛群质量好坏及生产管理水平(包括营养、环境卫生、日常管理、挤奶操作等)高低.为了解金华某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病原感染状况,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并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该场养殖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兰州乳房炎检测试剂(Lanzhou mastitis test,LMT)对克拉玛依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0.43%(543/771)。对543份阳性牛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阳性乳样品中细菌分离率达89.13%(484/543),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多为几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选取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某规模化奶牛场39头隐性乳房炎患牛,利用Chelex-100方法直接提取奶样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停乳链球菌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Chelex-100方法直接提取奶样中病原菌DNA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简单、快速、经济、无污染、PCR敏感性高等优点,对PCR快速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SCC体细胞计数法对西宁市某奶牛场48头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头被检奶牛和38个乳室的乳汁呈阳性反应,隐性乳房炎的头患病率和乳室患病率分别为31.2%和19.8%。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4~6胎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牛(P<0.01);2~4月份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高于其他阶段;第5、第6个泌乳月和第9个泌乳月以上牛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是奶牛场实现正常生产,获得良好效益的关键环节。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业中是一种多发病,尽管对此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仍然是目前奶牛群中投入防治费用等最多的疾病之一,也是奶牛场兽医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呼和浩特市某科研奶牛场带领学生实习期间,对该牧场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发病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参与了该牧场对乳房炎的防治工作。通过调查和防治实践证实,要想取得防治隐性乳房炎的好成绩,就必须坚持“综合性”和“持久性”的防治措施。调查显示,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灸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卫生条件差、乳房不卫生、挤奶操作不规范、用药及干奶方法不当等许多因素造成的。而这些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生率高的因素,通过采取措施是可以消除的。  相似文献   

20.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流行广,是导致奶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为了解昆明市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状况,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昆明市周边3个标准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合作社奶牛按照30%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在抽检的2 297份乳样中,隐性乳房炎阳性数为897份,阳性率为39.05%,规模化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28.79%)显著低于奶牛合作社(56.21%)(P<0.01);奶牛后乳区发病率(69.34%)明显高于前乳区(57.64%);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加,奶牛乳房炎患病率随之显著增高。本调查对掌握昆明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以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发生、提高牛奶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