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试验以白腐真菌[5.132Fomeslignosus(Berk.)coke]和黑曲霉(3.316AspergillusNigerVantieghem)为出发菌株,甘蔗渣为试验发酵样品,经粉碎40目过筛,烘干、灭菌,30℃软化处理后,接种制备好的白腐真菌和黑曲霉菌悬液,28℃培养10、20、30d,测定甘蔗渣失重及粗蛋白、粗纤维各组分含量,并对甘蔗渣做电镜扫描图。试验结果显示:白腐真菌发酵甘蔗渣10、20、30d后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分别为2.57%、12.60%和16.87%;Klason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28%、0.86%和26.63%。黑曲霉发酵甘蔗渣10、20、30d后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分别为1.97%、6.60%和10.61%;Klason木素的降解率在第10d和20d时不明显,第30d为6.09%。试验数据表明,白腐真菌对粗纤维的降解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2.
白腐菌及黑曲霉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白腐菌5.776和黑曲霉3.3148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进行降解,以提高反刍动物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先对白腐菌和黑曲霉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索白腐菌和黑曲霉混合后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接种比例、黑曲霉接入时间,接种比例与黑曲霉接入时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发酵时间对混菌发酵降解玉米秸秆都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方案为:白腐菌液体菌种和黑曲霉孢子悬浮液的接种比例为5:1,白腐菌接种2 d后再接入黑曲霉孢子悬浮液,发酵10 d,所得产物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为52.07%,真蛋白为7.89%,干物质损失率为18.75%。  相似文献   

3.
不同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生产淀粉的下脚料,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处理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试验以酵母菌、霉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菌种及组合固态发酵对其增值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和pH自然的条件下,发酵72h,马铃薯渣营养价值显著提高,10种菌单菌发酵,其真蛋白含量提高,粗纤维降低。其中,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X霉菌、绿色木霉、黑曲霉和米曲霉发酵真蛋白总量提高超过40%,植物乳杆菌、康宁木霉和黑曲霉发酵粗纤维降解率超过50%,均可提高总氨基酸和必选氨基酸含量;15个双菌组合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其中,酿酒酵母+米曲霉、酿酒酵母+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康宁木霉组合真蛋白总量提高超过50%;酿酒酵母+黑曲霉、扣囊复膜酵母+康宁木霉组合粗纤维降解率超过50%,均可提高马铃薯渣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综合考虑,马铃薯渣单菌发酵,以黑曲霉效果最好,双菌组合以酿酒酵母+黑曲霉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两株白腐真菌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白腐真菌混合发酵法制备高蛋白玉米秸秆饲料,优选2株白腐真菌的原种培养基,利用2株白腐真菌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粉,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原种培养基最适宜两株白腐真菌的生长,经过混菌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1.87%.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利用不同菌种固态发酵甘薯渣,对其增值效果的影响。采用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4类10株菌对甘薯渣进行固态发酵,测定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比较筛选适宜菌种。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和霉菌X3提高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的效果较好,发酵后真蛋白质较发酵前分别提高118.05%和107.02%;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降解粗纤维能力较好,发酵后粗纤维较发酵前分别降解51.54%和49.57%;产朊假丝酵母提高真蛋白质和降解粗纤维的综合能力最好,增值加权值为91.51%;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提高,其中产朊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211.32%和154.78%。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能够改善甘薯渣的营养价值,试验10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改善甘薯渣的营养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康氏木霉、白腐菌、酵母菌混菌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然后通过单因素筛选出混菌最优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康氏木霉和酵母菌组,白腐菌和酵母菌组可以兼容共生,康氏木霉和白腐菌组有一定拮抗作用,但通过混合菌种优化条件的筛选,能降低拮抗。即混合发酵稻草最优培养基组成为稻草:麸皮6:4,尿素2%,营养液60%。混合菌种接种量为2 ml,接种比例1:2:1(康氏木霉:白腐菌:酵母菌)、培养6 d,发酵最终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从3.49%增加到16.59%,粗纤维含量从44.56%下降到23.17%。  相似文献   

7.
白腐真菌在秸秆养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表明,白腐真菌可使秸秆中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0%~6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20%~40%,干物质损失10%~40%。用白腐真菌发酵1个月后的切碎麦秸,不仅粗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且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2~3倍。用白腐真菌发酵稻草,发酵后木质素含量降低13.7%~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4种配方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奶牛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旨在筛选出以玉米秸秆为主料生产白腐真菌曲种的最佳配方,从而为奶牛等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粗饲料。试验菌种培养基分成4个处理组,主料为74%的粉碎玉米秸秆与1%石灰,加入不同配比的玉米粉和麦麸(比例分别为处理Ⅰ20%、5%,处理Ⅱ15%、10%,处理Ⅲ10%、15%和处理Ⅳ5%、20%),用生产好的白腐真菌曲种进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0d,各处理组曲种均能发酵玉米秸秆,提高粗蛋白(CP)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白腐真菌曲种对发酵玉米秸秆CP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NDF含量影响显著(P0.05)。74%的粉碎玉米秸秆和1%的石灰添加5%的玉米粉、20%的麦麸配合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更适宜作为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配方。  相似文献   

9.
鲁烟白猪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烟白猪是以烟台黑猪、长白猪和施格猪为育种素材,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和综合选择指数法,经7个世代选育而成的猪新品种。屠宰体重95.19 kg,胴体瘦肉率61.66%,肉色3.26,大理石纹3.2,肌内脂肪为2.49%。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6399 g、16.5008 g、7.9157 g,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分别为79.9497%和38.3664%。肌苷酸含量为2.3078 mg/g。  相似文献   

10.
以甜叶菊渣为主要原料配合适当辅料生产微生物发酵浓缩饲料。原料配比甜叶菊渣:玉米粉:豆粕为5:4:1,采用黑曲霉、里氏木酶和酿酒酵母三种菌种混合发酵分段添加,设计三种菌种按比例添加的正交试验L9(34),发酵前后测定真蛋白、游离氨基酸、粗纤维和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发酵效果的菌种接种量是黑曲霉8%、里氏木酶4%、酿酒酵母3%,该条件获得的发酵饲料中真蛋白含量为21.44%、游离氨基酸5.19%、可溶性还原糖6.87%,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57.65%、278.83%和161.21%;粗纤维含量从原来的15.85%降为7.86%,降解率50.41%。甜叶菊渣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饲料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榴莲皮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试验测定了榴莲内皮、外皮和全皮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并与其他粗饲料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榴莲内皮的营养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外皮,外皮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稍高于内皮。榴莲全皮含粗蛋白7.79%、粗脂肪1.58%、粗纤维37.62%、磷0.59%;矿物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镁,含量为3 318.94 mg/kg,其次为铁,含量是147.28 mg/kg;氨基酸总量为3.95%,占粗蛋白的50.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9.24%,呈味氨基酸(鲜、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87%。说明榴莲皮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元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良好饲料。  相似文献   

12.
多菌种混合发酵秸秆生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黑曲霉、木霉和酵母这三种菌混合发酵秸秆的最优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多菌种混合发酵秸秆的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种混合发酵秸秆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秸秆:麸皮为80:20,2.0%(NH4)2SO4,0.3%KH2PO4,0.2%尿素,自然pH.混合菌种(黑曲霉:木霉:酵母=1:2:1)接种量12%,31℃、培养6 d,发酵终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从2.2%增加到24.61%,粗纤维含量从36.2%下降到18.47%.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种有氧发酵对柑橘渣有机酸、总黄酮、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选用地衣芽孢杆菌、葡萄牙棒孢酵母、黑曲霉进行单菌、双菌、三菌组合,对柑橘渣有氧发酵7 d。结果表明:1)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各发酵柑橘渣的pH均显著降低(P<0.05)。2)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柠檬酸、乳酸、总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苹果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三菌组合发酵组发酵柑橘渣的柠檬酸含量最高。3)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各发酵柑橘渣的粗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P<0.05);三菌组合发酵组发酵柑橘渣的总黄酮、粗脂肪、磷含量最高。4)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显著增加(P<0.05),但脯氨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三菌组合发酵组发...  相似文献   

14.
白腐真菌研究与秸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白腐真菌在秸秆养畜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利用白腐真菌和其它微生物进行混菌发酵,既可以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素,又可以提高发酵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国标法分析了核桃仁饼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和氨基酸平衡性,并与其它常用植物性饲料蛋白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桃仁饼中粗蛋白质含量43.36%、粗脂肪23.80%、蛋白溶解度59.91%、粗灰分4.90%、粗纤维5.99%、钙0.32%、总磷0.84%;核桃仁饼主要含5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61.71%,其它依次为油酸19.79%,α-亚麻酸10.80%,棕榈酸4.83%和硬脂酸2.28%;核桃仁饼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干物质35.55%,其中鱼类必需氨基酸占15.34%,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鲜味氨基酸含量接近氨基酸总量的45%,蛋氨酸、赖氨酸仅含0.40%、0.51%,是核桃仁饼的限制性氨基酸,但精氨酸含量4.88%,高于鱼粉中含量,谷氨酸8.37%。核桃仁饼营养丰富,但其作为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氨基酸平衡性差,可通过与血粉或其它蛋白源搭配使用提高其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日粮中添加发酵花生秧粉对青脚麻肉鸡肌肉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7日龄青脚麻肉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5%、10%、20%的发酵花生秧粉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试验期结束后取各组肉鸡胸部肌肉用于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其中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3.88%和24.66%,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9.48%、19.39%、12.66%、24.70%、16.43%、18.70%和25.73%,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0.34%、20.95%和21.42%,差异均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88.51%、50.93%和71.68%,差异均显著(P0.05),花生四烯酸甲酯分别是对照组的14.23倍、7.36倍和10.68倍,差异均显著(P0.05)。各试验组相比,试验Ⅱ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试验Ⅰ和Ⅲ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试验Ⅰ和Ⅲ组。说明饲料中添加发酵花生秧粉能够显著提高青脚麻肉鸡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且以10%的添加比例为宜。  相似文献   

17.
美洲鲥鱼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美洲鲥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鱼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58%和3.68%,18种氨基酸总量为13.33%,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5.33%和5.15%,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98%,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8.63%,低于鸡蛋蛋白质模式。脂肪酸含量丰富,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0.23%。无机物含量,特别是Mg、Fe、Zn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稻草粉经白腐真菌降解后蛋白质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秸秆约占我国草资源的1/3,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秸秆的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嵌合,含蛋白质仅占4%~5%,作为饲料利用价值非常低。通过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处理,除木质素、纤维素被降解外,秸秆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本实验是用白腐真菌1024对稻草粉处理,以观察其蛋白质转化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原料:稻草粉(将稻草粉碎成1cm长的细粉)、石灰粉、多菌灵。1.2 白腐真菌:由本所收集、分离的菌株。1.3 方法:第一次处理,稻草经石灰水、多菌灵处理后,用高温菌发酵,当发酵温度达72℃后,冷却装袋并接种5%白腐菌,在室温下生长,待菌丝长满后,取出…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花生秸秆的利用率,筛选出花生秸秆发酵适宜菌种,本试验利用绿色木霉、黑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里氏木霉6种真菌发酵花生秸秆,以不加真菌的花生秸秆为对照组,进行15 d固态发酵。测定营养含量、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发酵花生秸秆,显著改变了常规养分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在发酵10 d后的各营养成分变化最为明显,试验组花生秸秆的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提高了4.34%、37.68%、22.73%、3.70%、51.60%和28.61%,粗纤维(CF)含量分别降低28.42%、18.19%、31.13%、5.35%、19.45%和24.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5 d后,绿色木霉、里氏木霉组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发酵10 d后,各组淀粉酶活性最高,其中产朊假丝酵母组淀粉酶活性最强,同时发酵10 d还原糖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利用真菌发酵花生秸秆能够改善花生秸秆营养含量,降解纤维物质,改善花生秸秆的利用率,且发酵10 d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固态发酵方式,有效利用甘蔗渣中的营养成分,使其转化为蛋白质等利于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利用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两种菌种,通过单菌株发酵和混合菌株发酵两种发酵方式,分别比较其发酵前后甘蔗渣中粗蛋白、粗纤维及多酚的含量变化,以比较筛选适合的发酵方式。本研究采用产朊假丝酵母和黑曲霉混合发酵甘蔗渣及麸皮混合物,可有效提高粗蛋白含量由19.41%升高至26.56%,显著提高多酚含量。没食子酸当量由2.51 mg/g升高至10.65 mg/g,粗纤维含量略有降低,由26.65%降至24.71%。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混合菌株发酵优于单一菌株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