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对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地区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应用RT-PCR技术对随机采取的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的轮状病毒VP7基因进行扩增,采用多重半套式PCR方法对VP7基因阳性样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显示,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中牛轮状病毒VP7基因均为阳性;VP7基因阳性样本经RT-PCR分型鉴定,均属于G10型。该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引起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轮状病毒主要为G型,因此需要针对G型轮状病毒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2.
猪轮状病毒中国分离株JL94 VP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A104细胞培养增殖了轮状病毒地方分离株JL94,利用一对根据Genebank中已发表的轮状病毒VP7基因cDNA序列而设计并合成的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JL94毒株扩增出VP7基因全长cDNA。将其插人pMD18-T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JL94/VP7,并对其进行了Hind Ⅲ,HindⅡ和BamH I的单、双酶切初步鉴定及其核苷酸序列测定,证明克隆的pMD18-T—JL94/VP7为轮状病毒的VP7基因。通过核苷酸序列比较,JL94/VP7与A群猪轮状病毒C134/VP7、OSU/VP7、ICB2185/VP7、YM/VP7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99%、74%和83%。  相似文献   

3.
猪轮状病毒地方株JL94株VP4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轮状病毒VP4基因保守序列,利用Oligo4.1软件设计一对引物扩增猪轮状病毒地方株JL94株VP4全基因序列;并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并与国外分离株CRW-8株、BEN-307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L94株和CRW-8株、BEN-307株VP4全基因片段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98%和98.05%,说明JL94株与CRW-8株、BEN-307株属于同一VP4血清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诊断性抗原和病毒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2013年年初上海某猪场发生的仔猪腹泻疫情病因,本研究随机采集发病猪场的仔猪腹泻样品9份,利用RT-PCR方法对采集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9份临床样品中有4份为猪轮状病毒阳性,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均为阴性。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轮状病毒参考株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对其中阳性样品的VP6和VP7基因进行RT-PCR扩增、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4份阳性样品的VP6基因大小为1356 bp,VP7基因大小为1100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VP6基因与A群代表株OSU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4.1%~87.0%,与代表株Gottfriend的氨基酸同源性为26.3%~60.8%;VP7基因与不同G型代表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1.8%~97.3%。根据上述结果分析,我们推测引起此次仔猪腹泻疫情中的主要病原是由属于A群G9血清型的猪轮状病毒引起,本研究为此次仔猪腹泻疫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犬细小病毒临床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了解本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的优势型别及病毒变异情况。采集2例患犬细小病毒病的动物粪便,提取病毒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VP2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对序列结果与同属其他毒株VP2基因序列用MEGA 7和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比较其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显示,PCR扩增出VP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大小为1 755 bp,2株病毒VP2基因NCBI序列登录号分别为MH155192和MH155193, MH155192与MF467233.1和JQ743891.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9%,MH155193与KY937651.1、KP260509.1、KY937641.1核苷酸同源性为99.8%。MH155192主要位点氨基酸分别为为267Y,324I,370Q,426D,440A。MH155193主要位点氨基酸分别为267Y,324I,370R,426E,440T。且2株病毒297位均为A。表明分离到的2株病毒分别为新CPV-2b和CPV-2c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患腹泻疾病的犊牛进行病原学鉴定,并进一步丰富我国牛轮状病毒(BRV)的流行病学数据,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8份腹泻犊牛的粪便样品进行BRV VP7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1份样品为阳性。将该阳性病料样品接种Marc-145细胞。对产生细胞病变(CPE)的阳性样品连续传5代后,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从粪便样品中分离的病毒为BRV,命名为DZ株。对DZ株的11个基因节段进行RTPCR扩增、测序、拼接后对11个基因节段进行同源性及分型分析;构建分离病毒VP7、VP4基因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及其氨基酸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DZ株基因组10个基因节段分别与来源于牛(VP2、VP7、NSP1、NSP3)、犬(VP3、NSP5)、羔羊(NSP2)、马(VP6)、猕猴(VP1)、人(NSP4)以及人-牛基因重配(VP4)的轮状病毒株。其中VP1基因与猕猴轮状病毒(RRV)的同源性最高,为81.3%,但低于VP1基因分型的临界值83%,因此DZ株的VP1为新出现的基因型,命名为R17;分离株NSP3基因与法国RF株NSP3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8%,DZ株与RF株的NSP3属于同一基因型,命名为T18型。所以,本研究分离的BRV DZ株的基因型为G6-P5-I2-R17-C2-M2-A3-N2-T18-E2-H5。VP7和VP4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Z株VP7基因来源于韩国KJ69-1株,VP4基因来源于美国疫苗株RotaTeq-SC2-9。与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相比,DZ株VP4、VP7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发生了9处和8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引起VP7和VP4蛋白的抗原性和组织嗜性变化,进而影响病毒的免疫原性、宿主嗜性以及致病性。综上所述,DZ株是多宿主来源的基因重配病毒株,且主要抗原蛋白VP7和VP4发生了较大变异。本研究为我国BRV遗传进化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和分离方法,建立FQ-PCR检测方法,旨在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莫定基础.37℃5%CO2下用细胞培养液C培养ELISA检测的阳性猪粪便样本,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RV感染MA-104细胞,分离纯化病毒,测定VP6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同源性,在普通PCR和实时定量PCR的基础上,建立FQ-PCR检测方法.结果,MA-104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为37℃5%CO2 ;接毒后18 h出现细胞膜缩融合、细胞层裂开、细胞核固缩及空泡化等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达到90%时可收毒;分离到1株猪轮状病毒(暂命名为GSPRV01株),得到VP6为1 200 bp,与标准株(AV-55)的同源性为88.50%.  相似文献   

8.
根据NCBI公布的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序列设计引物,以SPF鸡胚制备的成纤维细胞为生物材料,建立了ALVE基因序列分析、甲基化水平和转录表达检测方法。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cell,CEF)和巨噬细胞系(HD11)两种细胞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常规PCR扩增获得了1912 bp的扩增产物,测序后与内源性ALVE1序列比对,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以上,说明扩增产物为内源性病毒序列。同时,利用焦磷酸测序分析LTR片段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LTR在非免疫细胞CEF中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巨噬细胞系HD11。利用常规RT-PCR和荧光定量PCR在两种细胞均检测到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LTR基因、gag基因、pol基因和env基因的转录表达。本研究为今后分析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功能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深入研究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猪轮状病毒国内地方分离株JL94的VP6基因cDNA片段。将其插入克隆载体质粒pMD18-T 的EcoRV酶切位点处,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VP6。对克隆的VP6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VP基因全长1356bp,并与猪A群轮状病毒OSU(亚组Ⅰ),Gottfried(亚组Ⅰ)的VP6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85%、82.4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48%、93.20%,结果表明JL94分离株与OSU株在基因型上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凝素(HA)是禽流感病毒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靶抗原。本研究的目的是克隆HA基因,为以后的表达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收获接毒鸡胚的尿囊液,超速离心沉淀病毒,采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病毒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血凝素的cDNA。PCR产物加A尾后,用玻璃奶试剂盒回收纯化目的片段,通过T-A连接将加尾PCR产物连接到线状克隆载体pGEM-T easy vector,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酶切鉴定,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获得了HA基因全长,约1.7kb,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最高的可达97%,所克隆的基因为禽流感HA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PCR扩增GPV吉林分离株主要结构蛋白VP3基因,获得大小为1605bp的核苷酸片段。将该片段纯化后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并测序。经过酶切和连接反应,将VP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了PCR和酶切鉴定。通过脂质体法将pVAX1-VP3转染Vero细胞,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VP3基因克隆成功,与GPVB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含VP3基因的GPV真核表达载体pVAX1-VP3。提取转染该质粒的Vero细胞RNA,RT-PCR扩增,在1000~2000bp可见一明显DNA条带;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转染细胞,在细胞表面可见特异荧光。  相似文献   

12.
参考GenBank中发表的PRV OSU毒株VP7基因核苷酸序列ORF两端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RV GD1株反转录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长约1 kb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VP7基因全长1 062 bp,含有一个98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6个氨基酸。与国内外已知的13个毒株VP7全长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相似性分别为77.4%~100%和78.6%~99.7%;核苷酸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GD1毒株与轮状病毒A2,JP3-6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为一个进化群。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已经扩增的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VP7基因序列,设计一对扩增VP7基因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血清I型EHDV(EHDV-1)总RNA中扩增VP7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Thio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BAD/Thio-EHDV VP7。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LMG194),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EHDV VP7基因在LMG194中得到了表达,其表达产物可以与EHD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说明该融和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蒙古绵羊Bcl-2基因3’端 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扩增蒙古绵羊Bcl-2基因3’端,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牛的序列,设计了2条引物。从蒙古绵羊脾中提取总RNA ,采用RT-PCR 技术扩增出Bcl-2的cDNA ,并重组到PMD18-T 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和DNA 序列测定, 证实所克隆的cDNA 为Bcl-2,因为该cDNA 包含由261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ORF) ,该ORF 编码83个氨基酸。经比对,与牛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8%。  相似文献   

16.
17.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和VP2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扩增CIAV VP1和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发病鸡肝组织DNA中扩增得到VP1、VP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核苷酸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发表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8%.将VP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Vp3基因起始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突变基因mVP2.将mVP2、VP1先后克隆至pIRES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提取质粒通过酶切鉴定显示,成功获得了共表达质粒pIRES-VP1/mVP2.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其他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引并性物,以塔乌库姆冰草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Actin基因片段并连接到载体上,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长约600bp,编码199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其他植物Actin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81%以上,与其他肌动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