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94-1400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角蛋白鉴定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mRNA的表达;采用Wsetern blot法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加入butaprost(EP2受体激动剂,10~(-6) mol/L)能促进输卵管蛋白的表达,加入fluprostenol(FP受体激动剂,10~(-6) mol/L)能抑制输卵管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GE2在奶牛输卵管上通过激活EP2受体上调输卵管蛋白的表达,PGF2α通过激活FP受体下调输卵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在健康和感染大肠杆菌的SD大鼠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分布特点和mRNA表达水平.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大肠杆菌感染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MRP2在大鼠肝脏和肠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结果显示:MRP2在健康和感染大鼠不同组织中均有分布,主要见于肝脏的胆管面(肝脏毛细胆管的细胞膜)、肝脏门静脉区和各肠段的肠黏膜层,但蛋白表达水平不同.健康组大鼠MRP2在肝脏毛细胆管的细胞膜分布比门静脉区附近广泛,在肝脏毛细胆管的细胞膜和门 静脉区表达均为强阳性;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为强阳性,在回肠和结肠表达为阳性;与健康组相比,MRP2在感染组大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弱,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和空肠为阳性,回肠和结肠中为弱阳性,肝细胞的胆管面为阳性,肝脏门静脉区附近呈弱阳性.MRP2的mRNA在健康和大肠杆菌感染大鼠的肝脏和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也存在差异.与健康组大鼠相比,MRP2 mRNA表达量在大肠杆菌感染组大鼠肝脏和小肠中显著下调(P<0.05).SD大鼠感染大肠杆菌后可引起肝脏、小肠组织中MR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GF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252α对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膜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mRNA表达的影响.添加30、60、100μg/L NGF可以显著增加FSHR mRNA的表达,添加30和60 μg/L的NGF同样增加LHR mRNA的表达.添加抑制剂K252α后,LHR和FSHR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该结果说明NGF可以通过其受体调节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1):6-11
旨在研究雌激素与前列腺素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调控作用。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表达。同时,加入雌激素(10~(-10)mol/L)和butaprost(PE受体激动剂,10~(-6)mol/L),雌激素(10~(-10)mol/L)和fluprostenol(PF受体激动剂,10-6mol/L),分别观察对输卵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激素与PGE_2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分泌调控具有协同作用;雌激素与PGF_(2α)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分泌调控具有间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明确瘦素在妊娠和非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定位特征,探究其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胚胎附植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和未妊娠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表达及定位;利用组织块分离培养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CCK8法确定瘦素最适浓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的作用,RT-qPCR检测瘦素对胚胎附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6(IL-6)、子宫内膜附植位点黏蛋白(Muc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桥蛋白(OPN)、泛素样修饰因子(ISG15)等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瘦素蛋白主要表达在未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的基质和上皮组织中,主要在妊娠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瘦素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具有典型上皮样细胞特征并表达角蛋白CK18的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50 mg/L瘦素促进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上调Bcl-2,下调BAX、Cas...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观察在热应激条件下,益生素制剂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屏障功能、炎症反应及抗氧化修复作用的影响。21日龄白羽肉鸡每天进行8 h热应激处理,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素,42日龄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益生素组肠黏膜致炎因子和抑炎因子降低,且核因子κB(NF-κB)和Toll样受体5(TLR-5)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钙黏蛋白E(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Occla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ZO-1(ZO-1)、黏液素(MUC-2)和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5ac)mRNA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显著升高。表明日粮中添加益生素能缓解热应激对白羽肉鸡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检测马兜铃酸肾纤维化(AAN)模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p1 (TGF-β1)、Smad7、去乙酰化蛋白酶1(HDAC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探讨HADC1和Smad7的表达在AAN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联系.RTPCR检测TGF-β1、Smad7和HDAC1的mRNA表达,ELASA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定位和检测HADC1和Smad7蛋白,HE染色观察肾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AAN模型肾组织中TGF-p1和HDAC1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TGF-p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28 d开始AAN组中HDAC1mRNA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 ;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下降趋势,HDAC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呈上调趋势,与对照组比较HDAC1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核;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管浊肿、变性和脱落等急性小管间质损伤,并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本研究表明肾组织中Smad7弱表达可促进TGF-β1信号转导,HDAC1 mRNA和蛋白在肾组织中的高表达并参与TGF-β1/Smad7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潜在的新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旨在揭示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分布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集泌乳中期(分娩后3~4个月)和静止期(断乳后1个月)各5头健康牦牛的乳腺组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ERα和ERβ在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的分布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乳腺组织内的ERα和ERβ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多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少部分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静止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量分布于结缔组织中脂肪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少数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泌乳中期ERβ大多分布于乳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及脂肪细胞的细胞核中,但着色较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浅。静止期ERβ广泛分布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小叶间结缔组织内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也有表达,但较泌乳中期阳性细胞数少。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静止期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静止期与泌乳中期乳腺组织内E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不同发育期牦牛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牦牛乳腺发育及泌乳生物学中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及其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NPR)在水牛卵泡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水牛卵巢中利钠肽家族主要成员A型、B型、C型利钠肽(ANP、BNP、CNP)及其Ⅰ型、Ⅱ型受体(NPR1、NPR2)的mRNA表达情况,然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水牛卵泡中CNP及NPR2蛋白进行定位,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中CNP及NPR2的mRNA表达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卵巢主要表达CNP及NPR2,且在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其中,CNP主要在壁层颗粒细胞中表达,NPR2主要在卵丘细胞中表达;颗粒细胞上CN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P<0.05),而卵丘细胞上NP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颗粒细胞(P<0.05)。综上所述,在利钠肽主要家族成员和受体中,CNP和NPR2在水牛卵巢中呈现强表达,CNP主要在壁层颗粒细胞中表达,而NPR2主要在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