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21批马传贫病毒ELISA抗原样品,以SDS-PAGE进行组分分析及分子量测定表明,虽抗原批次不同,组分数亦不完全相同,但分子量范围却均在13600~110500道尔顿之间。通过酶联免疫电传移印渍技术(EITB)确定抗原的有效成份证明,有免疫学活性的蛋白主要是28600道尔顿组分,其次是13600道尔顿的组分。而马传贫病毒ELISA抗原免疫学活性与28600道尔顿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显著相关(P<0.01)。用特异的糖蛋白染色技术分析糖蛋白的组分表明,分子量为78000~8100及57000~5900道尔顿的两个组分呈阳性反应,但在EITB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林间试验是鉴定昆虫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林间活性试验不仅证明槐小卷蛾性信息素的两个主要活性组分具有很强的诱蛾活性,而且证明槐小卷蛾性信息素的次要活性组分对两个主要活性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骼的生长发育对动物非常重要,其正常的生长主要通过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来共同维持骨的动态平衡。巴戟天作为一种中药,不仅在抗衰老、增强免疫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在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方面尤为突出。就巴戟天通过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如何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巴戟天作为一种口服添加制剂在改善动物骨骼生长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区蜂胶抗氧化活性与化学组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不同地区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不同地区蜂胶中总酚类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分析了总酚类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地区蜂胶中主要的组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总酚类和总黄酮含量也不同;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地区蜂胶中主要组分相差很大.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不同地区蜂胶抗氧化活性的不同是多种成分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对酒炙车前子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活性组分Ⅲ和Ⅵ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以Hyper gold C18(100.0 mm×2.1 mm,1.9μm)为色谱柱,水(含0.1%甲酸,5%乙腈)-乙腈(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活性组分Ⅲ和Ⅵ的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根据碎片离子与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同Metlin、HMDB、MassBank、PubChem数据库比对,活性组分Ⅲ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31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胺类、酰胺类、有机酸、生物碱、苯甲酸盐等化合物;而活性组分Ⅵ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34个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酸、酰胺类、酚类、生物碱、苯甲酸盐等化合物。本试验结果为研制高效、安全和廉价的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桑叶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桑叶作为中药或功能饮品的重要成分在民间和临床上广泛应用。用70%乙醇对广东桑、白桑、鸡桑、鲁桑等桑种共20个品种的桑叶进行浸提,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萃取组分及剩余水相组分。利用细胞病变减少法(CPE法)检测发现多个桑叶样品的萃取组分或水相组分含有抗病毒活性物质,且抗病毒活性具有选择性。其中,能有效抑制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样品最多,6个桑品种桑叶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HSV-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12.5μg/mL;广东桑品种桑叶的水相组分和石油醚萃取组分具有较高的抗甲型流感病毒(Flu A)活性;部分桑品种桑叶的萃取组分对登革病毒2型(DV2)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20个桑品种桑叶的4种萃取组分对柯萨奇B3病毒(CVB3)均无抑制活性。上述结果表明桑叶含有丰富、较为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但不同桑品种间的桑叶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活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屠洁  刘冠卉 《蚕业科学》2010,36(5):870-874
为了有效利用缫丝蚕蛹的功能性成分开发高附加值的降血糖药物,采用95%乙醇浸提蚕蛹活性物质,并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对蚕蛹醇提物进行梯度极性溶剂萃取,获得不同萃取组分及水相组分。测定各相萃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当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组分及水相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33mg/mL时,各相萃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100%、58%、38.1%、36.93%、21.53%;各相萃取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49、0.272、0.434、0.645、0.449 mg/mL。选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强的石油醚相和乙醚相萃取组分,采用双倒数作图法检测其抑制作用类型均属于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活性配伍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和忍冬藤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分离工艺为:先用7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用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70%或50%乙醇洗脱部位即为它们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这些组分对9种供试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蒲公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15.63 mg/mL,忍冬藤的MIC和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31.25 mg/mL。且含量分析显示,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组分黄酮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多酚含量相对较高。配伍研究发现,当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部位与少量忍冬藤水洗脱部位(16∶1~4∶1)或其高效抗菌部位(16∶1~1∶1)配伍使用时,对部分供试菌的抗菌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加作用。说明所得的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提取分离工艺简单、易得,广谱抗菌作用强,合适的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氨基酸种类上完全一致,但人工培养蛹虫草中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组氨酸则显著降低;二者组成的多糖基本一致,但冬虫夏草特有一个分子质量约100 kD的组分,该组分占多糖总量的1.38%,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以上成分的细微变化是否是造成二者药理活性差异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及RP-HPLC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1.
王浆的抗菌作用 [日本] Yatsunami,k. 用全王浆或王浆的不同组分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抑菌试验。溶于醚部分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性,不溶于醚部分抑菌性较弱,肽组分和不能透析组分也较弱。10—羟基癸烯酸(10-HDA)活性,在醚溶组的主要成分中,比其他测定的C_(10)酸高;C_6脂肪酸活性也高。用碱中和酸后,活性消失了,只剩10—HDA还有活性。在室温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芪多糖不同活性组分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首先采用MTT法测定APSt和APS40、APS60、APS80、APS90黄芪多糖活性组分对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然后,分别用MTT法和ELISA法检测黄芪多糖活性组分对健康和免疫抑制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2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黄芪多糖活性组分均具有一定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IL-2分泌的作用,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综合比较,各黄芪多糖活性组分对鸡脾脏淋巴细胞的作用顺序为:APS80APStAPS90APS60APS40。结论,APS80提高鸡脾脏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最强,可作为进一步研制成免疫增强剂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提取分离大青叶并测定各级提取物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以追踪大青叶的活性部位及其活性成分。采用80%的乙醇提取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对其进一步分离,测定抑菌活性,追踪其活性段。同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水依次提取,测定抑菌活性,并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硅胶柱色谱各分离组分对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最好的为组分3,其MIC为3.91 mg/mL。各级提取物中抑菌活性较好的为乙酸乙酯提取物,其MIC为3.91 mg/mL。其抑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长的主要成分可能为生物碱、有机酸和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蜂胶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地区生产的蜂胶,由于其化学成分不同,因而抗氧化活性也不同。比较了产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保加利亚、智利、匈牙利、新西兰、南非、泰国、乌克兰、乌拉圭、美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国(河北、湖北和浙江)的蜂胶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总酚酸类、黄酮类的含量,结果表明:产自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匈牙利以及新西兰的蜂胶醇提取液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酸类及黄酮类含量相关,其中主要的抗氧化组分为堪菲醇和咖啡酸苯乙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117种"药食同源"饲用天然植物的中医保健文化以及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营养活性物质、兼性营养物及反营养物质,并以菊花、甘草、枸杞子、乌梅、莱菔子、肉豆蔻、酸枣仁作为117种药食同源饲用植物的示例,通过分析其营养组分及营养活性物质组分,展示了药食同源饲用植物"食(饲料)"与"药(功能)"的物质基础。本文还以母猪中草药催情组学产品的研制为例,阐明了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的研制方法,并就营养活性物质组学理论、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及其作用机制等进行了逐条注释。  相似文献   

16.
旨在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菌株,并对其脱毒活性组分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目标细菌进行初筛,以对AFB1的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该菌株不同发酵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来定位其脱毒活性组分,同时采用CCK-8法测定活性组分降解AFB1后对LMH细胞毒性,并研究了热处理、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及蛋白酶K处理对活性组分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初筛分离到24株能够在初筛培养基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复筛从中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Y1-B1,其AFB1降解率达到73.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菌株Y1-B1培养物的不同组分进行的脱毒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不同,上清液的脱毒能力最强,细菌细胞裂解物的脱毒能力下降明显,菌体悬液和菌体裂解物上清的脱毒能力最差,由此确定解淀粉芽胞杆菌Y1-B1的脱毒能力主要来源于上清液中的某种活性物质;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与AFB1对LMH细胞的毒性作用相比,AFB1被上清液降解后其产物的毒性显著降低。该脱毒活性组分对不同理化因素处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对高温、紫外照射抵抗力较强,对强酸、强碱抵抗力较差,蛋白酶K仅造成脱毒能力部分减弱。本研究将为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同时为后续微生物脱毒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铁锰双金属为活性组分,采用柠檬酸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氧化物催化剂和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中进行了催化剂低温活性评价。结果显示,Fe-Mn是比较理想的SCR低温活性组分,两种催化剂都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  相似文献   

18.
比较观察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对鸡免疫新城疫苗后,血清血凝抗体效价及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四种药物均可延长血清抗体高水平维持时间,但以肉苁蓉的作用最强,巴戟天次之,菟丝子与淫羊藿的作用仅表明在21日龄前:四种药物对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日龄阶段,但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不同,肉苁蓉和菟丝子的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9.
虫草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家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用真菌,其主要活性物质虫草多糖近年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虫草多糖组分研究、药理功能及虫草在家禽中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近些年来取得的成果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20,(5):63-66
蜂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功效,但其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还未完全阐明。本文研究了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EECP)(100μg/ml)及其主要组分(咖啡酸苯乙酯、白杨素、芹菜素、高良姜素)(80μM)抑制两种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的作用功效及机理。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EECP及其主要组分显著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浸润;通过Hoechst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EECP及其主要组分显著促进两种肺癌细胞的凋亡,上调caspase 3水平,降低未剪切PARP蛋白水平,而EECP及其主要组分促进A549和H1299两种肺癌细胞凋亡与上调肿瘤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蜂胶及其主要组分是潜在的抗肿瘤天然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