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动物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野生动物也能感染,其中牛科动物对于牛分枝杆菌极具易感性。笔者对动物园的一例疑似大角斑羚结核病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合动物发病过程和症状描述,采用细菌学染色,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和核酸PCR检测三种方法,以进一步明确其是否为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表明:在肺组织中发现分枝杆菌,并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PCR检测到288 bp特异性条带,确诊发病羚羊患有结核病。检测结果说明圈养的大角斑羚能自然感染牛分枝杆菌,并可致其死亡,动物园应定时筛查易感动物,以防止动物感染和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2.
随着牛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快速、高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建立显得十分必要.试验设计合成了牛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牛分枝杆菌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牛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在模板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分别为1.32 μg/mL、0.5 μm/L、54℃时最佳;性能评估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应用性,为我省牛结核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快速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副结核分枝杆菌的IS900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的PCR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从副结核分枝杆菌中扩增出PCR产物,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特异性,长度为388bp,经限制性内切酶Saμ3AI酶切,证实该扩增产物为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片段。表明此项技术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特点,通过PCR扩增IS900基因(副结核分枝杆菌独有的基因),可快速的应用于诊断反刍动物的副结核病和乳及乳制品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副结核病又称约内氏病,病原菌为副结核分枝杆菌,世界各地的野生和驯养鹿群中都有该病发生.病鹿表现出慢性持续性腹泻、体重迅速减轻、皮下水肿,严重时出现死亡,对养鹿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同时副结核分枝杆菌还是人克罗恩氏病罪魁祸首.研究表明,水是人克罗恩氏病与动物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水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但副结核病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关系尚未明确[1-2].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可应用于快速检测奶牛结核病、评估鲜乳污染状况、追溯传播途径的试验方法,本研究根据牛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构建标准曲线,评价该方法的性能。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有效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目的基因,其最佳引物浓度为400 n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2 ℃。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性好,可用于样本的定量检测。该方法的性能评价显示,其最小检出模板浓度为80.24 ng/L,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可对鲜乳样本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方法可用于牛结核分枝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这为奶牛结核病的诊断与净化及鲜乳食品安全评估提供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鹿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多年来世界各国均受到结核病的困扰。结核病通常以结核杆菌形式感染人类及以牛结核杆菌形式感染奶牛,与其他同属结核菌相比,牛分枝杆菌可感染更多种类动物致病,如牛、羊、鹿等动物。由于鹿结核病目前尚无规定性的诊断方法,同时鹿结核病主要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一般参照牛结核病的部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分子诊断技术能快速高效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对进一步治疗、扑灭结核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对近年来鹿常见的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牛源性人结核疫源追踪的基因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复方PCR结核杆菌快速鉴定技术,针对特征性分枝杆菌标志基因(MTP40基因、α抗原基因和IS6110),对结核病人和患牛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标本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牛标本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分别阳性。结论结核病奶牛不仅是人类牛型结核的可能来源,也可能成为人类人型结核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鹿结核病的病原,试验采用荧光探针PCR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鹿源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株为牛分枝杆菌,1株为人型结核杆菌.说明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牛分枝杆菌,但也存在人型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9.
<正>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的结核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动物的结核病主要由牛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但这两种病原菌对人和动物都可以感染。对牛分枝杆菌最易感的动物是奶牛。奶牛在结核病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患病奶牛通过牛奶传染给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牛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结核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结核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各型结核菌均可在不同动物间不同程度的互相感染。如牛型结核对人类,特别对儿童威胁很大。我们所观察的病例证实均系牛型结核杆菌对鹿的感染。鹿感染牛型结核杆菌以后在病理形态学上有何特点,与牛的牛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分离的鹿结核分枝杆菌DNA为模板扩增免疫原性蛋白MPB70基因,获得约590 bp片段,并将其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PB70,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纯化和SDS-PAGE分析,在20 ku处可见特异性蛋白条带。利用鹿结核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与鹿结核阳性血清抗体结合,并出现特异的免疫反应。该蛋白可作为特异性抗原进行鹿结核病的检测,从而为鹿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鹿结核病的诊断、病原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不仅影响养鹿业的发展 ,也威胁人类健康。结核分枝杆菌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三个型。据报道[1] 引起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牛型分枝杆菌 (40 %~ 5 9% )和鸟—胞内分枝杆菌 (30 %~ 4 0 % ) ,在鹿中存在结核菌素假变态反应和副变态反应 ,因此 ,不能单纯依靠变态反应方法进行初次定性 ,必须进行综合检查。为确诊本病我们采用病原体检查、变态反应学诊断及动物试验等方法 ,进行综合检查 ,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20 0…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人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MB)、禽型分枝杆菌(M,avium)、非洲分枝杆菌以及田鼠分枝杆菌(M,microti)所引起,统称这些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或群)。目前已知,结核病除感染人外还能使50多种哺乳动物和25种禽类感染,牛是最敏感的动物。牛结核  相似文献   

14.
结核分枝杆菌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3种分枝杆菌。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以及其他不同种属动物的一种慢性经过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本病可在牛群之间,牛与野生动物和已驯化动物之间,牛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叉传染感染,所以本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人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MB)、禽型分枝杆菌(M,avium)、非洲分枝杆菌以及田鼠分枝杆菌(M,microti)所引起,统称这些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或群)。目前已知,结核病除感染人外还能使50多种哺乳动物和25种禽类感染,牛是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16.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其病理特点是在机体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灶。鹿结核病在集体和个体养鹿场流行较广,是危害养鹿业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1.流行病学:患有结核病的病鹿、动物和人是该病的传染源。对结核病鹿应隔离饲养或淘汰,鹿场严禁其它结核动物接触。结核的传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梅花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以及进行结核病的病原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利用病理学诊断方法、微生物分离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患病梅花鹿进行疾病诊断。结果确定所分离的分枝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PCR法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225bp片段,证实梅花鹿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结论结核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微生物分离诊断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它将有利于病原分离困难的小块病变组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人和动物交叉感染造成该病广泛流行,进而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1].本文对2007年广东某肉牛场4例发病的牛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9.
<正>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所引起。结核分枝杆菌除了可以感染人以外,还能够引起25种禽类和50多种哺乳动物发病,这其中感染力较强的是人结核分枝杆菌、家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它们主要引起人结核病、禽结核病和牛结核病。据WHO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牛分枝杆菌所引起的牛的慢性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强的特点,通过奶制品,可传染至人或其他动物,易造成严重危害,属于二类动物疾病。近些年,奶牛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规模化奶牛场,因此,奶牛结核病检疫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如今,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检测技术不断成熟、更新,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与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是检测奶牛结核病的常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