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饲料酶应用及其酶活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很久以前,人们就利用酶能够催化生物反应的特性,如酿酒、面包和抗生素合成。酶制剂在纺织、皮革、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饲料酶是工业酶应用的一个方面,饲料酶的使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对酶的作用机制的了解只是在最近的10~15年时间。饲料中添加酶最普遍的领域是肉仔鸡的饲料中。其它的领域如猪饲料也涉及。饲料工业中所使用的酶最主要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植酸酶。其它酶(α-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纤维二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和蛋白酶)使用较少。1酶的催化特性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能够加快或催化生…  相似文献   

2.
酯酶(Esterase),又称羧酸酯酶,是一类能够对羧酸酯酯键作用的水解酶。酯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水分子参与下能够催化裂解酯键形成相应的醇和酸。微生物酯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功能、底物特异性和反应特异性,利用其水解反应、酯转换以及酯合成反应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何国庆,2006)。在自然界中产生酯酶的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来源是真菌,如青霉、镰  相似文献   

3.
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 EC3.1.1.3)是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油水界面上,脂肪酶催化三酰甘油的酯键水解,释放更少酯键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脂肪酶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食品、皮革、医药、饲料和洗涤剂等许多工业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脂肪酶是广泛存在的酶,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油水界面上,脂肪酶催化三酰甘油的酯键水解,释放更少酯键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脂肪酶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饲料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白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将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以来,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微生物脂肪酶(1ipase EC 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又称碱性脂肪酶,它不仅可催化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还能催化此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一酯化反应。作为重要的工业用酶,已广泛应用于制革、食品、洗涤剂等传统工业领域,但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我国还处于试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6.
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脂肪的生物合成与分解受酶活性的直接调控,由若干酶催化完成,任何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如酶的活性和酶的含量等,都会影响脂肪合成的强弱。笔者综述了在脂肪(酸)的合成、分解及转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酶,并阐述了其活性、基因以及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阿魏酸酯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魏酸酯酶是参与催化水解植物细胞壁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分子之间以酯键结合的阿魏酸、二聚阿魏酸等酚酸类物质的关键酶,在植物细胞壁的生物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能够分泌阿魏酸酯酶的微生物种类、酯酶类型、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酯酶基因全序列表达与调控、重组酯酶功能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正>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 EC3.1.1.3)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种酶,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油水界面上,脂肪酶催化三酰甘油的酯键水解,释放含更少酯键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酶活性,如催化多种酯的水  相似文献   

9.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单体;以副产物甘油和天然抗氧化成分咖啡酸甲酯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获得咖啡酸单甘酯单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制备过程的蚕蛹油脂肪酸组分,其中乙酯化得到的α-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37.5%、18.2%和13.7%,副产物甘油的产率为20.6%,C18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0%的α-亚麻酸乙酯及纯度70%的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水解产物甘油与咖啡酸甲酯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的产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鉴定为咖啡酸单甘油酯。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促合成工艺条件为温度74.6℃、底物咖啡酸甲酯质量浓度41.2 g/L、脂肪酶Novozym 435的用量(质量分数)9.6%,在此条件下咖啡酸单甘油酯的得率高达85.04%。利用建立的新工艺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和咖啡酸单甘酯,使蚕蛹油的水解副产物甘油得到有效利用,为蚕蛹油的高值化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研究了粗状假丝酵母诱变株产脂肪酶催化水解不同底物的相对活力,包括低级酯、脂肪酸甘油酯和天然油脂。并对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催化水解猪油反应中的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乳化剂用量和Ca2+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pH值为7.5、温度为45℃、水解反应时间为72h、加8ml粗酶液、2%油的乳化剂、Ca2+浓度为75mmol/l时,猪油有最佳水解率。通过对该酶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其水解反应的米氏常数Km为12.25×10-3mol/l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1.14μmol/min。  相似文献   

11.
<正>β-葡聚糖酶(β-glucanase)是一种水解酶类,包括内β-1,3葡聚糖酶、内β-1,4葡聚糖酶和外β-1,3葡聚糖酶、外β—1,4葡聚糖酶,能够水解如大麦、小麦和黑麦等谷物中的β-葡聚糖,催化裂解β-葡聚糖分子中β-1,3和β-1,4糖苷键,降解生成小分子寡糖和葡萄糖。β-葡聚糖酶广泛应用于饲料、现代白酒、啤酒的酿造、制糖、食品、日化工业等。饲用β-葡聚糖酶应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lipase EC 3.1.1.3)又称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属于特殊的水解酶,它的天然底物是油脂,除了具有高催化效率、专一性、无污染性等生物酶的一般特性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异相体系中具有催化活性,即在油水界面能够催化酯水解或醇解、氨解、酯合成、酯交换、内酯合成、高聚物合成以及手性药物的拆分等反应[1].  相似文献   

13.
谷氨酰胺转氨酶是一种催化酰基转移反应的酶,可用于蛋白交联,改变蛋白质组织结构和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谷氨酰胺转氨酶的作用机理及酶学性质,并对其影响牛乳蛋白热稳定性、凝胶特性、乳化性及在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酶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涛 《中国饲料》2003,(18):32-33
酶活力是指专一性催化某种底物反应的能力,酶活力通常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种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酶活力的测定在酶性质研究、酶活力学研究及酶制剂水平衡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α-半乳糖苷酶催化α-半乳糖苷键的水解,可将饲料及豆制食品中的抗营养因子α-半乳糖苷类转化分解,改善其营养成分。α-半乳糖苷酶在底物浓度富集的情况下还具有转半乳糖基作用,这一特点可用于低聚糖的合成及环糊精的改造。此外,该酶在制药、增稠剂处理和造纸工业也有一定应用。现作者对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家蚕品种产量的高低,与其代谢产物丝蛋白的合成紧密相关,而丝蛋白的合成量无疑受一系列代谢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其中一些催化关键代谢过程的酶系的活力则作用更大。Hacnpn πaeB[1]分别研究了越年卵内和幼虫血液中的一系列酶的活力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认为蚕卵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幼虫血液酸性磷酸酶的活力,可以作为早期评价家蚕产丝量遗传型的生化指标。我们在本试验中选用了代谢过程的一个重要的酶,它参与核酸、磷酯类的代谢,降解磷酸单酯的酶,酸性磷酸酶[2],研究了其活力与14个家蚕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范一文  吴晓英 《饲料工业》2007,28(20):15-16
<正>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简称GOD),其系统命名为β-D-葡萄糖氧化还原酶(EC1.1.3.4),它能高度专一性地催化β-D-葡萄糖与空气中的氧反应,使葡萄糖氧化成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该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工业上主要利用黑曲霉和青霉属菌株进行发酵生产。作为一种新型酶制剂,由于GOD具有去葡萄糖、脱氧、杀菌等特性,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因此在食品的加工保鲜、医学等上都有广泛的应用。1999年,农业部将它定为12种允许使用的饲料酶制剂添加剂之一。  相似文献   

18.
酶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药、环保、食品、酿造等领域。但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对热、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不够稳定,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回收,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L-抗坏血酸和亚油酸为底物,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超声辅助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合成转化率的超声功率、酶量、时间、温度和底物比进行探讨。结果说明:当超声功率为280 W、脂肪酶量(m_(脂肪酶)/m_(抗坏血酸))为40%、反应时间为6 h、温度为45℃、底物比(n_(亚油酸)/n_(L-抗坏血酸))为4∶1时,抗坏血酸亚油酸酯转化率最高,达71.1%。  相似文献   

20.
鸡蛋是公认的富含胆固醇的常见食品之一,平均含量为213mg/枚(王彦文,1995)。研究表明,每天每人食入鸡蛋超过一枚,心脏病发生危险提高2%,因此,研究调控鸡蛋中胆固醇含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1.1胆固醇合成机体所有的组织都具备合成胆固醇的能力,但合成速度及总合成量不一致。合成胆固醇的基本原料是乙酰CoA,经过多步酶促反应生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包括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A(HMG-CoA)、鲨烯、羊毛固醇,最后转变成胆固醇,其中HMG-CoA还原酶是限速酶,决定合成反应的快慢。反应中各种底物都需与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