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企鹅在分类上属于鸟纲企鹅总目、企鹅科,广泛分布于南半球的冷水海域。企鹅有6个属,17种。企鹅身体呈流线型,翅膀退化成坚硬而扁平的鳍状肢,骨骼坚硬且没有缝隙,是不会飞行的海鸟。企鹅身体表面覆盖着短而密的羽毛,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散失。短腿制约了企鹅在陆地上的行走,但到了海里它们就变得异常灵活。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从国外引进了白眉企鹅(Pygoscelis papua)和工企鹅(Aptenodytespatagonicus)。我们对这两种企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人工饲养条件 企鹅品种不同,习…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盐度28.3~29.1条件下,温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实验温度(14~32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29 ℃时均达峰值,分别为0.87 L/h、4.17 mg POM/h和84.01%;温度为32 ℃时,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较29 ℃时均下降,但3个生理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热带和亚热带品种,表现出对高温的较强适应性;23~32 ℃为企鹅珍珠贝较适宜摄食温度,29 ℃左右为该贝的最佳摄食温度。(2) 在温度27.4~27.8 ℃条件下,盐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验盐度(19~37)范围内,随盐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盐度为31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36 L/h、1.87 mg POM/h和76.95%;盐度为34和37时均下降;盐度为34时,3个摄食生理指标仍呈现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的狭盐性贝类,表现出对高盐的较强适应性;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摄食盐度范围为25~34,最佳摄食盐度为31左右。  相似文献   

3.
企鹅珍珠贝是一种热带海水珍珠贝类,在我国广西、广东、台湾和海南都有分布,主产地为海南。企鹅珍珠贝,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具有培育直径较大珍珠的潜力。近年来,企鹅珍珠贝附壳珠与游离珠培养已在广东徐闻、海南陵水的极个别企业进行了小规模尝试。笔者自2008年起,在海南陵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企鹅珍珠贝[(Röding,1798)]海南金唇选育系(GLHH)、海南白唇选育系(WLHH)、广西金唇选育系(GLGG)和广西白唇选育系(WLGG)的生长存活差异,及了解4个选育系的生长规律,自2018年1月底至2018年12月底连续监测养殖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的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F3的存活率及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体重的生长情况。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生长模型拟合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0.05),海南金唇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最优,广西白唇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最差,表明企鹅珍珠贝的生长存活可能与环境、贝龄、壳色和地理种群有关。SGompertz生长模型为企鹅珍珠贝5个生长性状的通用生长模型。研究表明,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的生长规律存在差异,且企鹅珍珠贝5个生长性状的生长规律存在差异,其中壳长和铰合线长的生长拐点出现得最早,分别出现在7.9(GLHH)~8.5(WLHH)月龄和7.9(GLHH)~9.1(WLGG)月龄;其次是壳高和壳宽,生长拐点分别出现在11.6(GLHH)~15.9(WLGG)月龄和11.8(GLHH)~14.3(WLGG)月龄时;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得最晚,在15.8(GLHH)~18.7(WLGG)月龄。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金唇选育系早期生长阶段具有高存活率和优良的生长性能,广西白唇选育系可能具有最大的生长潜力(生长性状的生长极限最大),本研究可为企鹅珍珠贝的良种选育、健康养殖及优质珍珠的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企鹅珍珠贝在我国广西、广东、台湾和海南都有分布,主产地为海南。企鹅珍珠贝对环境具有显著的耐受能力和适应性,生长快,个体大,具有培育直径较大珍珠的潜力。国内有少量企鹅珍珠贝培育游离珍珠的报道,但其生产实践仅限于广东徐闻、海南陵水的极个别企业的小规模尝试。由于仍然沿  相似文献   

6.
张欣  甘凯  王海  黄锋绍 《科学养鱼》2012,(6):42-43,28
企鹅珍珠贝为大型珍珠贝类,而且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以及分泌珍珠质速度快等优势。在海南已经小规模用来培养附壳珍珠。但是养殖时稚贝成活率仍旧偏低,这严重制约企鹅珍珠贝的产业化发展。笔者从养殖方法入手,经过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企鹅珍珠贝的成活率与不同养殖方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对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含量分别为8.3%和9.6%。企鹅珍珠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为39.71%,比马氏珠母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30.86%)高。2种珍珠贝软体部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企鹅珍珠贝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Roeding)]的消化盲囊、鳃、外套膜、足部肌肉和闭壳肌肌肉5种组织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F)、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同工酶的表达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组织内的这6种同工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位点的表达与否和酶活性的强弱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企鹅珍珠贝的SOD、ESF同工酶在消化盲囊中有较高活性,而MDH、ME在闭壳肌中活性较高。研究中讨论了这些差异与组织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广东雷州流沙湾养殖企鹅珍珠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沙湾养殖的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多毛类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锥形笼养殖2~4年的企鹅珍珠贝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感染率为39.13%~44.98%,开放式养殖2~4年为26.6%~35.63%,同一养殖方式各龄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感染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时间两年时,多毛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与养殖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养殖时间3年和4年时,多毛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与养殖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锥形笼养殖的企鹅珍珠贝左壳较易感染多毛类寄生虫病。企鹅珍珠贝感染多毛类寄生虫病后,其生长与健康贝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齐鲁渔业》2012,(8):55-55
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奇妙的、令人叫绝的对付寒冷的方法。 1企鹅 企鹅的保暖方法是抱成一团。当成群的动物聚在一起时,不仅可以形成一道共同的防御线,防御掠食动物的袭击,还能在寒夜分享温暖。对于必须在寒冷的南极繁殖后代的企鹅来说,它们最好的抗寒方法就是挤在一起,形成稳固的屏障,从中获取热量。  相似文献   

11.
7种珍珠贝RAPD鉴别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珠母贝、黑珠母贝、白珠母贝、合浦珠母贝、长耳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的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从21个OPM和S系列中筛选出4个引物,共扩增出57个位点,每条引物平均产生14·3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50~2000bp间,平均每种贝每条引物产生4·9条带。其中引物S10对7种珍珠贝的RAPD产物呈现出物种的特异性,可同时将7种珍珠贝分开,其余引物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的珍珠贝区别开来。引物S10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港选择1.5龄企鹅珍珠贝插核培育游离海水珍珠,20个月后收获优质游离珍珠43颗。全部43颗珍珠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共聚为3个类群,类群彼此间珍珠的直径、珠层厚度、重量以及与金珠的色差均存在显著差异;第1类和第2类群珍珠的明度L值、黄蓝特征b值以及与白珠的色差相似,而且均与第3类珍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1类和第3类珍珠的红绿特征a值相似,而且均与第2类珍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珍珠颜色的L值与珍珠的直径、珍珠质层厚度以及珍珠的重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0.617和-0.523;a值和b值均与珍珠的直径、珍珠质层厚度以及珍珠的重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珍珠的直径、珍珠质层厚度、珍珠的重量与白珠色差以及金珠色差之间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XLP涂料对合浦珠母贝成活率、生长及附着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XLP防污涂料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成活率、生长及附着生物量的影响。经XLP防污涂料处理后的贝,其附着生物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防污涂料处理后的养殖网笼具,其附着生物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贝和养殖网笼具同时用XLP防污涂料处理时,防生物附着的效果最好。经XLP防污涂料处理后,处理前期(30~60d)合浦珠母贝养殖成活率与对照组的成活率接近,或者略低于对照组;养殖120d后试验组成活率则高于对照组。使用XLP防污涂料处理后养殖120d,合浦珠母贝的个体大小及体重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XLP防污涂料能有效防御污损生物附着,有利于合浦珠母贝的养殖。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初步研究了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基因克隆和功能,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企鹅珍珠贝组织蛋白酶D基因(命名为pgCTSD)。该基因cDNA全长1 767 bp,其中5'UTR为38 bp,3'UTR为553 bp,ORF为1 176 bp,编码392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Leu19-Lys47)和成熟域(Tyr48-Ser392)三部分,分子量为42.3 kDa,等电点为8.04。pgCTSD氨基酸序列与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pmCTSD的相似性最高(79%),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59%~75%。荧光定量分析表明,空白对照组中pgCTSD mRNA在闭壳肌、性腺、肝胰脏、外套膜和鳃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少,肝胰脏中最高。与试验对照组相比,脂多糖(LPS)刺激6 h后性腺和肝胰脏显著下降,闭壳肌的表达量虽不大但增加显著,外套膜和鳃组织变化不显著;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6 h后肝胰腺和外套膜显著下降,闭壳肌和鳃显著上升,性腺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pgCTSD对LPS和弧菌刺激的应答反应表明pgCTSD可能参与了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珠母贝人工培育黑珍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术前处理方法、不同贝龄和不同珠核规格的实验条件,探讨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育珠效果的影响因素.术前处理方法包括温差促排和阴干促排,贝龄设为1.5龄、2.0龄、2.5龄和3.0龄,珠核直径设为5.5 mm、6.0mm、6.5 mm和7.0mm.经1个月的休养和21个月的育珠,结果显示,休养与育珠期间,温差促排、阴干促排和未处理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温差促排组和未处理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4个贝龄组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5龄组具有最高的成活率,2龄组具有最高的留核率和收珠率,3龄组具有最低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4个珠核规格组间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6.0 mm组和 7.0 mm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和收珠率.研究结果说明,术前处理具有明显提高珠母贝植核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珠母贝第一次植核的最适贝龄应是1.5~2龄:珠母贝第一次植核的珠核适宜规格为6.0 mm.本研究旨在为优质珍珠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black‐lipped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rgaritifera,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rmed species in French Polynesia and the basis of the most valuable export industry. Mass production of black pearls relies on a surgical operation requiring tissue from a donor pearl oyster to be grafted, together with a nucleus made of shell, into the gonad of a recipient oyster. Improving pearl size through family selection remain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future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donor and recipient oysters to pearl size. To this end, hatchery‐produced donor oysters of two batches, large and small (based on shell height), were used to supply grafts for recipients, which were then monitored individually for their growth performance by recording shell height, width, and thickness, and total live weight (flesh + shells) every 6 months (four biometric measurement times) over 20 months of culture. Pearls issued from the two batches of donor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acre weight or thickness. In contrast, recipient oyster shell height and total weight were increasing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se pearl size parameters over the culture period, becoming significant at 8 months post‐grafting. Potential therefore exists to use shell height and oyster weight as phenotypic indicators for selective breeding of recipient oysters with high growth performance to increase pearl size in P. margaritifera.  相似文献   

17.
3种珍珠贝的外套膜小片外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和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的外套膜小片外表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发现都是单层柱状表皮,由3类细胞构成,即柱状表皮细胞、粘液细胞和嗜酸性粒分泌细胞。柱状表皮细胞是贝壳和珍珠组份的主要合成和转运者,据其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可细分为A、B、C3型。粘液细胞和嗜酸性粒分泌细胞呈杯状或不规则,体积巨大,细胞质稀少,核的形态亦不固定,前者的胞体全由电子透明泡占据,后者含有大量嗜酸性的电子稠密颗粒。这2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物质转运,它们在邻近表皮的结缔组织中也有分布,可作变形运动穿越基膜进入上皮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