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动物营养学家们早就发现,猪对日粮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需求。在构成日粮蛋白质的二十余种氨基酸中,大约二分之一是必须由日粮提供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其余则为非必需氨基酸。以谷实饲料如玉米、高粱、大麦等为基础的生长猪日粮中通常含有足够数量的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或合成这些非必需氨基酸所需的氮源;某些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的含量则常常不足。这种不足一般可以通过添加蛋白质补充饲料(如鱼粉、豆饼之类)或合成氨基酸来解决。所谓“理想蛋白质”,即日粮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2.6 根据畜禽理想蛋白质和可利用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符合营养需要的日粮理想蛋白质是指在一种蛋白质中如果10种必需氨基酸(EAA)都成比例存在的话,这种蛋白质就可称为理想蛋白质;或是指日粮中所提供的氨基酸的含量对动物来说是最合适的,而且在必需氨基酸之间比例关  相似文献   

3.
缬氨酸:猪禽日粮中的下一个限制性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在一定饲料或日粮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因此.确定限制性氨基酸(LAA)并满足动物的需要.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王碧莲  周围 《饲料研究》2006,(5):25-27,29
1肽吸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传统的代谢模式认为:蛋白质必须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人或动物对蛋白的需要就是对必需氨基酸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另外,动物喂以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学界提出了动物对完整蛋白本身或对有关肽具有特殊吸收利用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猪对“非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AA)是猪生长、发育、繁殖、泌乳和健康所必需的。基于对动物和人类氮平衡或生长,在传统上它们被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且"非必需氨基酸"被假设可以在动物体内充足地合成并能满足动物最大生长和生产性能。然而,在过去一个世纪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非必需氨基酸(NEAA)(例如:谷氨酰胺、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在调节基因表达、细胞信号、抗氧化反应、神经传导和免疫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谷氨酸、谷氨酰胺和天门冬氨酸是确保小肠消化功能和保护其黏膜完整性的重要代谢原料。因此,基于新研究的发现,在配制猪"理想蛋白"平衡日粮配方时应予以考虑NEAA,来改善蛋白质沉积、饲料效率和动物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合成AA或者富含NEAA的动物产品来补充NEAA,从而满足日粮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基本原理蛋白质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经由饲粮为动物提供蛋白质实际上是为动物提供各种必需氨基酸和用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所需要的氨基氮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成分,也是动物利用饲料蛋白质的必经形式。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营养。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氨基酸有200种以上,但参与构成动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不计其衍生物),这20种氨基酸以不同数量、不同方式形成数目众多,功能各异的蛋白质。有些氨基酸只要有足够的前体,动物体可自行合成,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样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基氨基酸;而另一些氨基酸动物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经由饲料提供,这样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马英  周毓平 《饲料研究》1997,(4):5-6,17
按理想氨基酸比例配合肉用仔鸡日粮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马英周毓平理想氨基酸比例是氨基酸达到平衡时,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它的应用是先选择一种必需氨基酸,确定其需要量之后,其它必需氨基酸可按照理想氨基酸比例,计算出需要量。这样对做配方者十分...  相似文献   

8.
含硫氨基酸     
氨基酸是猪日粮“蛋白质”的建筑砖块。过去几十年,已有人用猪搞了几个研究项目,测定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和最大瘦肉率的理想氨基酸水平、日粮氨基酸限制顺序及其相互关系。 只有当日粮中存在的蛋氨酸水平满足总含硫氨基酸需要时,胱氨酸才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因此蛋氨酸可做为胱氨酸的来源。以含量为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氨基酸在生长、繁殖和健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 《广东饲料》2011,20(2):38-42
基于生长或氮平衡理论(即机体蛋白质的净合成)的角度考虑,动物和人的氨基酸通常可分为营养性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而必须从日粮中获得的氨基酸。日粮氨基酸(如甘氨酸、脯氨酸和氨基乙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动物品种和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0.
保育期仔猪的赖氨酸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氨酸不仅是幼猪日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也是日粮中第二昂贵的营养素 ,而且 ,按照理想蛋白质平衡的概念 ,它还决定了日粮中其它必需氨基酸的浓度。今天 ,由于对动物和环境的关心 ,我们不断降低日粮蛋白质的含量 ,而合成氨基酸的使用则越来越广泛。因此 ,在配制含充足营养的日粮时越来越有必要精确地评价赖氨酸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1.
所谓理想蛋白质 ( IP) ,意指日粮中各必需氨基酸 ( EAA)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 ;理想氨基酸模式 ( IAAP) ,意指理想蛋白质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相对于赖氨酸的比例关系。IP或 IAAP是完全按照动物维持、生产的需要提供适时的各种氨基酸。且所有氨基酸都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来考虑 ,都可能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  IP或 IAAP研究的历史现状1.1 历史现状 IP或 IAAP概念最先是由Howard( 195 8)提出的 ,但首先应用 IP的是ARC( 1981)。随后 ,美国 NRC( 1988)、法国AEC( 1993)、加拿大 PSCI( 1995 )等在制定猪氨基酸需要…  相似文献   

12.
理想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粮中具有最佳氨基酸配比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质,本文就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作一综述,供科研和生产参考。1“理想蛋白质”的提出和比率 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日粮因子、环境因子、基因型、性别及体重等的影响,所以不可能应用“用量→反应”实验法来逐个确定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人们也越来越对各国公布的氨基酸标准需要量值表示怀疑,因为每一种估测值只适用于一定  相似文献   

13.
在饲料配制中使用合理的氨基酸模型,可以在保持动物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提高体内蛋白质的沉积率,降低氨化物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理想蛋白日粮的配制猪、家禽和其他单胃动物都有自己的日粮氨基酸模型,但尚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型。有两个问题在日粮氨基酸模型中必须考虑:①如何给一个特定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建立氨基酸模型。②针对具体条件在一个氨基酸模型中怎样确定某个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氨基酸模型的建立实质上是日粮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最佳平衡。理论上称为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理想蛋白质 ,是指日粮中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 ;理想的氨基酸模式 ,意指理想蛋白质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相对于Lys的比例。在 1 998年 ,NRC根据以往的研究 ,总结并出版了各种状况下的肥育猪理想的氨基酸比例 (表 1 )。NRC(1 998)虽然首次系统给出了不同体重和生产水平的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 ,但不是实测值 ,而是根据动物的生长模型 ,按照理想蛋白质的原理 ,运用维持加体蛋白沉积的析因法推算而得。在猪的实用日粮中 ,Lys是必需氨基酸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模型首先对其需要量进行了估测。每日Ly…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成分平衡的日粮是影响家畜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文献资料,用含有最佳比例氨基酸的日粮喂猪,能确保日增重提高并降低产品生产的消耗。关于日粮内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最佳比例的研究大多用家鼠等实验动物,也有用体重约10公斤左右仔猪进行平衡试验的报道。试验表明,当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为1:1时,能更有效的利用饲料氮。日粮内用酪蛋白和α—氨基酸作氮源。本试验目的是研究日粮内不同比例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氢,对肥育猪蛋白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中合理的氨基酸营养不仅要求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备和含量丰富,而且要求各种必需氨基酸相互间的比例也要适当。如今在饲养实际中,为了使动物的日粮氨基酸达到平衡,经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按照饲料必需氨基酸成分进行合理搭配以组成日粮,也即根据动物对各种必需氨基酸数量和比例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必需氨基酸不同的饲料组成日粮。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在使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保持平衡的同时,容易导致其它必需氨基酸的大量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合理满足猪禽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又不致造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在饲养实践中已开始推…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乌骨鸡育成期蛋氨酸需要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由20几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氨基酸组成及平衡状况。所谓氨基酸平衡是指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与动物需要相一致,只有这样氨基酸才能被有效利用。任何一种氨基酸量的比例不符平衡要求都会降低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因此,在饲料中针对蛋白氨基酸含量情况添加适当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符合某种动物需要的氨基酸平衡,对饲养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饲料中缺少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时,动物会生长停滞,体重下降,影响日粮的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模式、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体系等配合日粮技术发展而来的。与传统日粮相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节约蛋白质饲料原料、减少氮排放、改善肠道健康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等优势。本文将综合阐述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配制的关键技术,包括蛋白质的水平、必需氨基酸的组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添加、氨基酸的平衡以及净能体系的应用等问题,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