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山西白猪、山西黑猪和马身猪等6个品种(系)482头猪进行了氟烷敏感(Hal)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山西黑猪和马身猪中,只检测到氟烷敏感阴性纯合子(NN);而在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山西白猪群体中,均检测到NN、Nn两种类型的个体,Haln的基因频率分别4.1%、1.8%、1.4%和1.7%。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对氟烷敏感基因的检测,选育抗应激群体。  相似文献   

2.
<正>1影响猪肉品质的主效基因1.1猪氟烷基因(Hal)氟烷基因又称氟烷敏感基因或猪应激综合征基因是发现较早的主效基因之一,氟烷基因的隐性纯合个体(Hal.nn)在应激情况下易产生一种分子缺陷病,即应激综合征(PSS),形成大量PSE劣质肉。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6)
采用成熟的商品化PCR-RFLP试剂盒检测分析了蒙山黑土猪核心种群、2代种群及2~3代商品猪群的氟烷基因类型。结果显示,核心种群的陆川猪、杜洛克及2代种猪和商品猪均为显性纯合子Hal ~NHal ~N基因型,核心野猪种群有1头检测为杂合子Hal ~NHal~n基因型,全猪群无隐性纯合子Hal~(n )Hal~n基因型。野猪群和全猪群Hal~n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33和0.005。结果表明,商品化PCR-RFLP试剂盒可快速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猪种的氟烷基因类型,蒙山黑土猪及其种群不表现氟烷敏感临床特征,Hal ~NHal ~N基因型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4)
应用PCR方法,体外扩增了47头杜洛克猪的氟烷基因片段(659 bp),采用HhaⅠ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猪群中都呈现氟烷基因阳性,氟烷显性基因频率Hal N频率和隐性基因Haln频率分别为1和0,该群体已实现氟烷隐性基因淘汰,可大面积供种。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外种猪,为了保证外种猪的肉质和繁殖性能的遗传品质,需要对猪群进行Hal(氟烷基因)、H—FABP(猪心肌脂肪结合蛋白基因)、ESR(雌激素受体基因)的检测。本试验利用稳定性良好的PCR—RFLP技术对重庆某规模化猪场引进的12l头加拿大SPF纯种猪纯繁后代的耳组织样品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aln基因携带者11头;H—FABP基因在HinfⅠ、MspⅠ、HaeⅢ位点上都存在多态性,具有优势基因型的猪分别有22、33、21头;ESR基因bb、Bb、BB型猪只分别有0、89、32头。表明该地区的猪氟烷基因突变率较高,在肉品质和繁殖力方面有待加强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6.
氟烷基因(Hal)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品质的主效基因之一,由一对等位基因Hal^N和Hal^n组成,并构成Hal^NN、Hal^Nn和Hal^nn三种基因型。其中隐性纯合体Hal^nn表型为氟烷阳性,对应激敏感,猪在运输、混群、咬架、交配等较强刺激作用下会引起突然死亡,胴体出现较高频率的劣质肉;显性纯合体Hal^NN和杂合体Hal^Na表型为氟烷阴性。  相似文献   

7.
二花脸和皮特兰猪应激状态下行为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氟烷显性基因纯合子(Hal^NN)二花脸猪和氟烷隐性基因纯合子(Hal^nn)皮特兰猪分别进行翻背和装车实验,分析装车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3、10、17日龄二花脸猪的翻背实验评分(Backtest score,BS)均显著低于同日龄皮特兰猪(P〈0.001);(2)二花脸猪在装车前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皮特兰猪(P〈0.01),肌酸激酶活性(Creatine kinase,CK)显著低于皮特兰猪(P〈0.001),而乳酸脱氢酶活性(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装车使皮特兰猪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二花脸猪血浆皮质醇水平在装车前后差异不显著;血浆中CK和LDH活性在装车前后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氟烷显性基因纯合子二花脸猪应对翻背和装车应激的敏感性均低于氟烷隐性基因纯合子皮特兰猪。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216头三江白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了氟烷基因(Hal)特异片段.测得其显性等位基因Hal、的基因频率为92.13%,隐性等位基因Hal^n的基因频率为7.87%。然后对不同氟烷基因型三江白猪的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al、Hal、基因型三江白猪的葡萄糖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与Hal^N Hal^n、Hal^n Hal^n基因型的相应指标之间差异显著(P〈0.05).Hal^N Hal^n与Hal^n Hal^n两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之间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钙、磷、甘油三酯、肌酐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沈尔平 《养猪》2006,(5):50-50
人们对猪产仔数主效基因的研究证明,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和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是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Hal基因是控制猪的应激敏感基因。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淮猪的保种、开发和利用,刘卫东等采用PCR—RFLP分析技术对51头淮猪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圩猪(62头)、长白(64头)、杜洛克(61头)、英系大约克(60头)以及长圩零世代(65头)、一世代(121头)、二世代(243头)共676头猪的Hal基因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检测的各猪种中,Hal基因显性纯合子频率分别为:1.013,0.71,0.80,0.62,0.91,0.88,0.82; 杂合子频率分别为:0,0.29,0.20,0.37,0.09,0.12,0.18.由此说明,虽然氟烷敏感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长圩3个世代猪种中分布均较低,但Haln基因频率和HalnHaln"基因型频率在长圩3个世代中仍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降低Haln基因频率,直至完全剔除Haln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宁乡猪肉质相关氟烷基因(Halothane gene,Hal)遗传多态性,利用PCR-RFLP检测该基因Hha I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宁乡猪中均只检测到了显性纯合子Hal~NHal~N。与之比较,在781个大白猪的样本中检测到杂合子Hal~NHal~n,基因型频率是0.003 8,但未发现隐性纯合子Hal~nHal~n。本研究为宁乡猪肉质性状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RFLP技术,对正邦集团大白猪原始基础群及其育种核心群0、1世代共538头个体,以及红星衣场大白猪原始基础群和育种核心群0世代共249头个体进行氟烷基因(Hal)基因型检测,并对阳性个体予以清除使其净化。基因继代选择结果显示,正邦原始基础群及核心群0、1世代群体Hal^n基因频率分别为9.48%、2.22%、0;红星原始基础群及核心群0世代群体Hal^n基因频率分别为1.08%、0,呈现世代递减并实现净化,进而培育出大白猪抗应激品系。研究表明,PCR—RFLP技术可准确诊断猪氟烷基因,在种猪选育过程中及时淘汰携带氟烷基因的个体,提高猪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猪种肉质相关基因Hal、RN和FTO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肉质相关基因氟烷基因(Hal)、酸肉基因(RN)和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在国内外不同猪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猪等猪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了Hal、RN和FTO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FTO基因上2个多态位点g.276G>T和c.594C>G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在杜洛克猪中发现了Hal的基因型HalN Haln,其频率为0.166,但未发现基因型Haln Haln,其它猪种群体中仅检测到了基因型HalN HalN;(2)在已检测的所有猪种群体中只检测到RN基因的rn/rn基因型,未发现rn/RN和RN/RN基因型;(3)在FTO的g.276G>T位点上,金华猪呈现单态,其它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在FTO的c.594C>G位点上,4个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3个外来猪种群体均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金华猪则以GG基因型频率较高.研究结果提示,由于Hal基因在养猪生产中的利弊双重性,因此在某些猪种群体中仍然存在较高频率的HalN Haln基因型.此外,结合FTO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可在特定的猪群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发现FTO的基因型分布在我国优良地方猪种金华猪与国外3个种猪群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研究不同品种猪的肉质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猪氟烷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氟烷基因的概念某些猪在高温炎热、长途运输、转群、驱赶、配种、斗殴、药物刺激等外界应激因子的作用下,会出现(1)体温升高,可达42-45T;(2)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僵硬,后肢呈痉挛性收缩且皮肤发紫;(3)容易导致摔死;(4)屠宰后肉质下降,肉色苍白、肉质松软且系水性差(ISn肉)等综合症状,即猪恶性高温综合症。研究表明,这一症状受染色体上单一隐性基因,即氟烷敏感基因(Ham)所控制(Sndth1977)。携带此隐性基因的纯合子(rm)为氟烷阴性猪,在上述外界应激因子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恶性高温综合症;而携带此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抗应激巴克夏猪群新品系,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156头巴克夏猪氟烷基因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猪群中氟烷显性基因HalN频率和隐性基因Haln频率分别为1.00和0,该猪群已实现氟烷隐性基因的剔除。猪氟烷基因PCR-RFLP分析技术为优质猪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SSCPs,PCR—RFLPs技术检测猪氟烷基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美英  姜志华 《养猪》1997,(1):28-29
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StressSyndromePSS)是由党染色体上单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疾病。控制诸应激综合征的基因又称为氟烷基因。氟烷基因广泛存在于外来猪种和外来猪种与地方品种杂文而有成的品种品系。氟烷基因纯合于造成肉质下降,产生PSE肉。近年来,各地猪场在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影响猪肉品质的主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但遗传基础是改善猪肉品质的关键。本文将对影响猪肉品质的两种主基因:氟烷基因(Hal)和酸肉基因(RN)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1)
为构建稳定的抗应激核心猪群,进一步净化隐性氟烷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良圻原种猪场公猪站在群公猪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3个品种合计216头生产公猪氟烷基因分布情况,并通过直接测序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群的216头生产公猪中只检测到氟烷基因显性纯合子(Hal~(NN)),并未检测出Hal~(Nn)、Hal~(nn)两种类型的个体,氟烷显性基因Hal~N频率和隐性基因Hal~n频率分别为1.00和0,并在Hal基因第16内含子上发现3个新的碱基突变位点。在生产公猪中,已实现氟烷隐性基因的剔除,为培育优质瘦肉型配套系种猪选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抗病育种技术在引进美国SPF种猪后代选育中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抗病新品系种猪,本试验对引进美国的44头杜洛克、138头大约克、28头长白纯种猪进行耳组织采样,采用基因检测技术分别进行氟烷基因(抗应激基因)、抗腹泻基因及KPL2基因(精子短尾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氟烷基因检测:杜洛克种猪检测出氟烷基因型Nn个体(应激易感基因个体)1头,占2.33%(1/44);大约克种猪检测出氟烷基因型Nn个体2头,占1.45%(2/138);长白种猪未检测到氟烷基因型Nn个体(0/28),所检测的28头猪全部为氟烷基因型NN个体(抗应激基因个体)。2)抗腹泻基因检测:杜洛克种猪群中含有抗腹泻GG基因型个体37头,占杜洛克猪检测总数的86.05%(37/43);长白种猪群中腹泻抗性有利GG基因型个体有11头,占40.74%(11/27);大约克种猪腹泻抗性有利基因个体有23头,占16.79%(23/137),3个品种中杜洛克种猪群占有腹泻抗性个体最多,其次是长白种猪,大约克种猪最少。3)KPL2基因检测:所检测的138头大约克种猪,没有检出携带精子短尾遗传疾患的个体。在种猪繁育中,只要加大世代有利纯合抗性个体的选留比例,最终可以建立纯系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种猪等抗应激、抗腹泻、无精子短尾症等专门化新品系。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猪应激综合征危害的基础上,对猪氟烷基因的遗传方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技术选育优良猪品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