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硒乳酸粪肠球菌微胶囊包埋工艺及产品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富硒乳酸粪肠球菌采用0.03%к-卡拉胶、0.25%刺槐豆胶和2.5%明胶喷雾干燥的方法,进行三层微胶囊生物包埋,获得产品率为82.68%,包埋后菌体存活率为72.15%,菌体硒含量为0.571 mg/g.产品抗性试验表明:在人工胃酸 (pH2.1) 环境下,经2h包埋的乳酸肠粪球菌的存活率达96%以上,不受胃酸的影响;耐贮存性试验证明,包埋的富硒乳酸肠粪球菌在常温下贮存1年,由初始的5.7×108cfu/ml活菌数降为5.4×107cfu/ml,菌体存活率保持在19.5%以上,包埋菌体的耐贮存性能好;在一定加热条件下,50℃、30min菌体存活率为89.71%,100℃、5min为86.91%,120℃、2min为89.18%,证明经3层微胶囊包埋的富硒乳酸粪肠球菌,其微胶囊产品的耐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饲用硒酵母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啤酒酵母为菌种、添加亚硒酸钠的麦芽汁为培养基。从发酵液中硒浓度、发酵培养时间和接种量等方面研究了硒酵母发酵制备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是:①发酵温度28℃;②接种量10%;③发酵培养基中的硒浓度25μg/ml;④发酵培养时间30h。经测定成品酵母的硒含量可达65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3.
试验从泡菜中分离出具有乳酸菌菌落特征的菌株,经过进一步纯化筛选后,所得乳酸菌生长较为旺盛,菌种活力较好。利用菌种活力强的乳酸菌发酵有机米糠,同时富集矿物质亚硒酸钠,并确定乳酸菌发酵有机米糠富集微量元素硒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有机米糠添加量34 g、培养基装液量55 ml、接种量9%、种龄8~16 h、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亚硒酸钠添加量100 mg/l。以上述条件发酵有机米糠,乳酸菌的生物量为9.94 g/l,有机硒生产水平为7.46 mg/l。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有机米糠为发酵底物,研究酵母菌对锗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对富锗酵母生物量以及锗含量的测定,对此发酵试验的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令初始p H值自然,米糠添加量32 g/250 ml、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10%、时间60 h、温度30℃、GeO_2添加量为100 mg/l时,优化培养条件所得的富锗酵母菌发酵的有机米糠的有机锗生产水平为11.83 mg/kg。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猪源丁酸梭菌JBH-1株分离株对锌离子的富集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以丁酸梭菌JBH-1株菌体产量和锌富集率为指标,对影响JBH-1株锌富集性能的锌离子质量浓度、锌加入时间、JBH-1株接种量、培养时间、碳源及氮源种类等发酵条件进行初筛;采用正交试验对最佳碳源、氮源添加量及上述其他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并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进行50 L发酵罐模拟试验,评价JBH-1株的锌富集性能。结果显示,丁酸梭菌JBH-1株锌富集最优发酵条件为锌离子质量浓度250 mg/L、加锌时间为开始培养后第12 h、JBH-1株接种量10%、培养时间18 h、蔗糖添加量25 g/L、酵母浸粉添加量20 g/L、氯化铵添加量2 g/L。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发酵罐模拟试验结果显示,JBH-1株干菌体重量50.75 g,单位菌体锌富集量为139.66 mg/g,锌富集率为82.57%,锌有机率为12.60%。研究表明,综合锌富集量、锌富集率和锌有机化率分析,丁酸梭菌JBH-1株可作为畜禽用微生物有机锌制剂的储备菌株。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饲用粪肠球菌发酵活菌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粪肠球菌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3.2%,酵母粉1%,葡萄糖2.8%,吐温-80 1 ml/L,柠檬酸三铵0.2%,七水硫酸镁0.02%,一水硫酸锰0.005%,碳酸钙1.0%.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1+0.1),接种量2.5%~5.0%,温度34~37℃,150 r/min振荡培养.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粪肠球菌活菌数最高可达8.5×109 cfu/ml.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乳酸片球菌ZPA017的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试验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D-果糖18g/L、大豆蛋白胨40g/L、乙酸钠3g/L、磷酸氢二钾1.3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硫酸镁0.63g/L、硫酸锰0.29g/L、吐温-801mL/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筛选的方法,优化得到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6.5、接种比例1%、发酵时间30h。乳酸片球菌ZPA017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培养,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1.036g/L,是优化前产量的3.77倍。  相似文献   

8.
富铬酵母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富铬酵母的培养方法,采用二苯胺基脲法测定富铬酵母中的铬含量,研究发现,培养基的组成、加铬量、发酵液的pH都对富铬酵母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加尿素的麦芽汁培养基能显著提高富铬酵母的产量和铬含量。优化后的富铬酵母培养条件为:麦芽汁加5‰尿素培养基,培养pH为5.0,发酵液中铬浓度为100mg/l,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30℃,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富铬酵母的产量为0.7461g/100ml,铬含量为1673μg/g。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清汁苹果乳酸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乳酸饮料发酵工艺条件: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菌液按体积比2:1:2复配,温度38℃、复合菌剂接种量6%、牛奶添加量11mL/100mL、发酵时间11d,此时乳酸产量达13.85g/L;澄清条件:壳聚糖添加量0.3g/L、温度40℃、时间2h,该条件下透光率达96.167%。饮料配方为:100mL饮料中,乳酸含量0.5g、蔗糖添加量6g、氯化钠添加量60mg、蜂蜜添加量0.05g。苹果乳酸发酵醪的总抗氧化能力为42.68mg/mL,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2.186%。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优化培养基提高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R-WL发酵液的菌体密度,为高效、优质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制奠定基础。首先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RWL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时间14 h、pH 8.5、温度37℃、接种量3%,最适碳源为乳糖,浓度为10 g/L,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浓度为30 g/L。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培养基中对粪肠球菌发酵影响最重要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乙酸钠和柠檬酸二铵,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主要因素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酵母膏15 g/L、蛋白胨12.18 g/L、乙酸钠4.5 g/L、柠檬酸二铵4.5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磷酸氢二钾2 g/L、轻质碳酸钙3 g/L,初始pH 8.5。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44±0.10)×109cfu/mL,比原MRS培养基活菌数提高了71.28%。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产朊假丝酵母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牛海涛  汤燕花 《饲料工业》2006,27(20):16-18
对富硒酵母进行筛选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富硒酵母的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12°Be、培养基加Se量15mg/l、250ml三角瓶装量40ml、初始pH值为6.0、发酵时间40h、温度26℃、转速250r/min,经此培养所得的富硒酵母中的Se含量达到了1451.31μg/g。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17,(9):43-47
试验应用单一变量原则,以有机米糠为发酵底物,葡萄糖和淀粉为碳源,研究酵母菌对Na_2SeO_3、GeO_2富集转化成有机硒和有机锗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培养时间60 h、接种量10%、温度30.2℃、米糠添加量为36 g/250 ml、装液量80 ml/250 ml、Na_2SeO_3的添加量为12 mg/l、GeO_2添加量为120 mg/l,获得有机硒最佳生产水平为2.27 mg/kg,有机锗最佳生产水平为9.80 mg/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实验室保存的发酵性接合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盐酸盐法测定不同发酵条件下酵母菌的硒含量,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时间、装液量、硒浓度、接种量对酵母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装液量60 m L/250 m L,接种量12%(V/V),加硒时间8 h。此条件下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可达5.96 g/L,总硒含量达10.10 mg/L。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综合运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产L-乳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产L-乳酸,可在培养基内添加2.0%的糖蜜作为碳源,发酵培养64 h时L-乳酸的产量达到平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其他固态发酵工艺条件,最终确定影响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产L-乳酸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料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 H值接种量,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2%,料水比1:0.6,发酵温度42℃,初始p H值6。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L-乳酸产量最高可达32.1 mg/g,比单因素试验中最高值(20.8 mg/g)提高54.33%,同时比正交试验最高值(30.0 mg/g)提高7%。研究确定了豆粕经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产L-乳酸的最佳条件,显著提高了L-乳酸的产量,为进一步探讨L-乳酸的固态发酵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筛选出具有高共轭亚油酸转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探讨其最佳的发酵条件。分别对15株分离于猪胃肠道的乳酸菌发酵培养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筛选出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强的菌株。以2株产共轭亚油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出发菌株,探讨温度、时间、p H、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量等不同发酵条件对代谢产物中共轭亚油酸的影响。结果发现乳酸菌W1和W2(分离自胃)具有较高的生产共轭亚油酸的能力,其共轭亚油酸的产量分别为2.58和9.44μg/m L。并获得这株菌生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W1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6.0,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为5.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为2.5%,W2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5.5,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6.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3.0%。  相似文献   

16.
以试验室保存的发酵性结合酵母菌为出发菌株,初步对该酵母菌进行耐硒范围的测定,并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盐酸盐法测定不同发酵条件下酵母菌的硒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时间、装液量、不同硒质量浓度及不同接种量对酵母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发酵的最佳条件是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80 m L/250 m L,接种量12%(体积/体积),加硒时间8 h,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可达6.04 g/L,总硒含量达10.2 mg/L。  相似文献   

17.
苯乳酸既可以延长饲料保质期又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但目前生物工业化生成苯乳酸的产量很低。为找到高产的菌株,本试验从泡菜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苯乳酸菌株,经16S rDNA测序确定该株为乳酸菌属植物乳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由响应面试验确定外源添加物与温度之间的最佳方案,得到苯乳酸高产方案。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葡萄糖添加量为25 g/L、玉米浆添加量为5 g/L、接种量为100μL菌液、发酵时间为72 h、苯丙氨酸添加量为8 g/L、柠檬酸添加量为5 g/L、反应温度为33℃时苯乳酸的表达量达到374.26 mg/L,优于未优化前38.97 mg/L的产量。在优化后的植物乳杆菌可以高产苯乳酸,解决原始株表达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饲用粪肠球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_(XW)27的高密度培养,对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粪肠球菌E_(XW)27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活菌浓度为评价指标,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微量元素、缓冲盐体系以及促生长因子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高密度发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确定最佳活菌浓度时的培养基组成。结果显示:蔗糖57.3 g/L、蛋白胨45 g/L、磷酸氢二钾3.75 g/L、柠檬酸铵3.5 g/L、乙酸钠6.25 g/L、硫酸镁1.5 g/L、硫酸锰0.45 g/L、组氨酸1.4 g/L、维生素C 0.01 g/L、碳酸钙10 g/L。发酵液最高活菌数达到1.03×10~(10) 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中活菌数的10.61倍,菌体浓度显著提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甘露寡糖对乳酸粪肠球菌和沙门菌细胞体外凝集的影响。将乳酸粪肠球菌和沙门菌分别在添加1%甘露寡糖和未添加正常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在乳酸粪肠球菌和沙门菌脑心浸液肉汤中分别添加0、0.2%、0.5%、0.9%和1.7%的甘露寡糖,在35、37和39℃培养24 h,测定0、3、6、12和24 h时培养液的OD_(600)值。培养基中添加1%的甘露寡糖对乳酸粪肠球菌和沙门菌均产生凝集作用;对于乳酸粪肠球菌,与对照组相比,35℃时,添加量为1.7%的甘露寡糖在3~24 h时对乳酸粪肠球菌的细胞凝集效果显著(P0.05);37℃培养条件下,添加量为0.5%~1.7%的甘露寡糖在培养24 h时对乳酸粪肠球菌的细胞凝集效果显著(P0.05),且凝集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作用时间小于24 h或甘露寡糖添加量小于0.5%不能使乳酸粪肠球菌产生凝集效应;39℃条件下,添加量为0.2%~1.7%的甘露寡糖时,在3~24 h对乳酸粪肠球菌的细胞凝集效果显著(P0.05);对于沙门菌,35℃条件下,添加量为0.9%的甘露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在6~12 h对沙门菌的凝集效果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1.7%的甘露寡糖组在12 h时与对照组相比对沙门菌的凝集效果差异显著(P0.05);37℃条件下,添加量为1.7%的甘露寡糖组在3~12 h与对照组相比对沙门菌的凝集效果差异显著(P0.05);39℃条件下,添加量为1.7%的甘露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在3~9 h对沙门菌的凝集效果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0.2%~0.9%的甘露寡糖时在12~24 h对乳酸粪肠球菌的细胞凝集效果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不同时间添加不同浓度硒对酵母富集硒的影响,试验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酵母细胞总硒和细胞内蛋白硒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酵母细胞内硒代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以酵母生长OD600 nm值为依据,最佳加硒时间为6 ~ 10 h,最佳添加量为10 ~ 20 mg/L。综合考虑酵母生物量、总硒和蛋白硒含量,最佳加硒时间为6 h,浓度为20 mg/L。该条件下,酵母总硒含量为1566.30 μg/g,细胞内蛋白硒含量为1336.82 μg/g,硒代蛋氨酸含量为1044.57 μg/g,硒代胱氨酸含量为108.33 μg/g,硒代甲基半胱氨酸含量为72.21 μg/g。 [关键词] 硒|酵母|硒含量|硒代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