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分析由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K99-F41分别制成的二价菌毛油佐剂苗和全菌体油佐剂灭活苗不同注射剂量时的妊娠母牛、所产犊牛免疫抗体效价及抗体消长时间的差异,试验采用免疫接种方法将两种疫苗分别按照不同剂量接种怀孕母牛,收集母牛产后6个时段内的初乳及所产犊牛灌服初乳后1,3,5,7天的血清,并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初乳和犊牛血清中相应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在剂量为5 m L时初乳中抗体效价明显高于3 m L,初乳中抗体效价在24 h后呈下降趋势;犊牛血清中的抗体效价明显上升;两种疫苗5 m L时犊牛腹泻自然发病率分别为15.4%和7.7%。说明两种疫苗均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及预防初生犊牛的大肠杆菌腹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抗犊牛肺炎支原体免疫初乳乳清的制备方法,本试验采用牛支原体灭活佐剂疫苗于经产前2~4周给怀孕母牛免疫接种2次,制备高免初乳,收集产后12 h之内的初乳,分别采用离心沉淀与过滤法制备脱脂初乳,采用不同的酸化法、酶化法、酸和酶结合法制备乳清,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及ELISA方法检测乳清中的总蛋白含量及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 ℃、3500 r/min离心30 min对初乳的脱脂效果最好,初乳总蛋白含量及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损失最少;酶和酸结合法的乳清析出率最高,维生素C(0.2 g/mL)处理法对脱脂初乳中蛋白损失最小,盐酸处理法对脱脂初乳中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损失最小。结果表明用0.6 mol/L盐酸调pH至4.6,室温下放置30 min,10000 r/min离心20 min是高免初乳乳清制备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白鼠进行最小免疫剂量及抗体消长规律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备的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分别以0.1 mL/只·天、0.2 mL/只·天、0.3 mL/只·天、0.4 mL/只·天的不同剂量,注射小白鼠腿部肌肉。[结果]最小免疫剂量为0.2 mL/只;免疫3周后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随后抗体滴度开始逐步下降,但仍保持相对稳定,抗体滴度维持在0.319的较高水平,5周后抗体滴度表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本试验为后期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在牛群中进行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药黄芪多糖的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分别将黄芪多糖提取物、白油-吐温、氢氧化铝作为佐剂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苗混合免疫家兔和奶牛,观察家兔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以及攻毒后白细胞数目变化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对奶牛免疫后测其血清抗体和乳汁中体细胞数变化,结果注射疫苗后乳汁中体细胞数都有所下降,黄芪多糖组较其它组下降较快,幅度较大。黄芪多糖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动物后未见不良反应,且抗原免疫血清抗体比氢氧化铝和白油-吐温佐剂组的抗体滴度增加快,幅度显著增高且抗体维持一个较高水平,而攻毒后家兔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也较氢氧化铝和白油-吐温佐剂组增加较多。因此黄芪多糖是一种有效的佐剂。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牛轮状病毒(BRV)基因重组二价减毒疫苗(LLR-85和R191株)对怀孕母牛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RV LLR-85(G10)和R191(G6)株等比例混合后进行乳化,肌肉途径接种怀孕7个~8个月的母牛.采用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VN)试验对接种牛血清抗BRV的IgG、IgA以及VN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接种2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可以使原有的抗体滴度升高4倍~32倍,高滴度抗体可持续约2个月,接种母牛均未发生流产等副反应.犊牛通过饲喂初乳,可以在出生后1d内获得最高水平的血清和肠道粘膜抗体.结果表明,BRV基因重组二价减毒疫苗对孕牛不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其高滴度抗体可以通过初乳使新生犊牛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实验室配制的口蹄疫油佐剂和leo佐剂A型弱毒灭活疫苗各免疫6月龄健康敏感牛(乳鼠中和抗体滴度小于1:4)5头,免疫后每月采血一次,分离血清;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通过乳鼠中和试验检测免疫牛血清中的口蹄疫A型中和抗体的产生与消长情况,用karber法计算中和效价,绘制动态曲线图。结果显示,口蹄疫弱毒灭活疫苗免疫牛,可以产生高滴度的血清中和抗体,免疫牛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在免疫后1个月左右达到高峰。油佐剂疫苗免疫的牛,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比较高,但下降比较迅速;leo佐剂疫苗免疫的牛,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比较低,但下降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7.
马燕芬  陈志伟 《饲料工业》2007,28(13):26-28
新生犊牛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但是关于热应激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牛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是否有显著影响,并与非热应激生产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动物为对应于采食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母牛初乳的新生犊牛各4头,在其采食母牛初乳后的不同时间内采血用于免疫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各成分含量在144h内均低于非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相对应成分,其中IgG、T3、T(472h内)变化差异显著(P<0.05),INS和IGF-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有关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30头5日龄犊牛腹膜腔内注射自制的油包水佐剂,14天后,应用补体结合反应与双相琼脂扩散反应,检测犊牛血清中的抗体浓度。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牛血清中的抗体浓度均比对照组高7.5-8个滴度,呈现免疫有效。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甙Rb1的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别将人参皂甙Rbl(人参主要成分之一)以及氢氧化铝胶作为佐荆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抗原混合免疫豚鼠,观察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并用Rbl和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混合免疫奶牛,观察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以及血液淋巴细胞在刀豆蛋白A(ConA)、美洲商陆(PW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刺激下的体外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Rbl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动物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Rbl组豚鼠血清抗体滴度比对照组和氢氧化铝胶佐剂组滴度增加快,幅度显著增高;Rbl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比对照组奶牛显著增加,ConA、PW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诱导的血液淋巴细胞体外细胞增殖反应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因此,Rbl是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制备了3种兔出血症灭活苗,经对试验兔进行免疫对比试验,以1mL为免疫剂量,7d后检测,发现3种疫苗均可产生抗体。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7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1、27.2、26.5;14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9、29.0、28.0;4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6.8、28.5、27.5;8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5.5、27.2、26.2;145d的抗体滴度普遍下降。在免疫攻毒试验中,第7、15、50、90d攻毒时,3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对照组全部死亡;150d攻毒时,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的保护率分别为25%、75%、50%。以上结果表明,3种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苗的抗体滴度更高,免疫保护期更长。  相似文献   

11.
自制纳米氢氧化铝佐剂,通过吸附H5N1灭活抗原,制备了纳米铝佐剂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标准,免疫肉鸡。经检测发现纳米铝佐剂疫苗组肉鸡产生有效保护抗体时间较油佐剂疫苗和常规铝佐剂疫苗提前3d和7d,抗体峰值达到时间较油佐剂疫苗和常规铝佐剂疫苗提前14d。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铝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免疫佐剂,可以更早的刺激动物产生有效保护抗体,纳米铝佐剂禽流感疫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奶牛生产实践表明,奶牛60%~70%死亡发生于犊牛阶段,犊牛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这一阶段对饲养管理要求条件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如果这一阶段的管理不当或技术失误,会给奶牛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尽早给予充足的初乳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d内所产的乳。初乳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防病免疫的保健作用,是出生犊牛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天然营养品。初乳颜色黄,黏稠,干物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是普通牛  相似文献   

13.
用临床奶牛乳房炎患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弗氏佐剂的灭活苗,分别于后海穴、肌肉、皮下对家兔、奶牛免疫,观察不同免疫部位对家兔、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定期做ELISA实验测血抗,对家兔免疫后攻毒测其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变化,及疫苗对家兔的保护力,结果穴位免疫组血清抗体滴度增长较快且能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抗体滴度,三组比较攻毒后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穴位免疫组均高于皮下、肌肉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对奶牛免疫后测其血清抗体和乳汁中体细胞数变化,结果注射疫苗后乳汁中体细胞数都有所下降,后海穴组较其它组下降较快,幅度较大.试验表明后海穴接种效果优于常规部位免疫接种效果,是疫苗免疫较为理想的免疫部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犬细小病毒(CPV)细胞毒,F81细胞系传代培养增殖病毒,以该细胞毒液经甲醛灭活后制备成蜂胶佐剂灭活抗原,用以免疫山羊,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以5mL/只恒定剂量接种山羊,经4次连续免疫后CPV抗体水平整体较低,第28天测定HI效价在27(1∶3128),而以5mL/只递增剂量4次连续免疫山羊后,抗体水平整体较高,第28天测定,抗体HI效价在29(1∶512),较恒定剂量免疫组高2个滴度水平.结果表明,采用犬细小病毒细胞毒蜂胶佐剂灭活抗原高免山羊可获得高效价的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绵羊肺炎支原体(MO)灭活疫苗的佐剂,试验采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新疆分离株扩大培养后得到灭活抗原,分别与两种不同佐剂ISA 201和ISA 206混合乳化制备灭活疫苗,再以不同剂量免疫健康成年小鼠,最后用MO间接血凝的方法分别测定二免后第7,14,21,28天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ISA 206佐剂疫苗0.3 m L剂量组在第14天抗体效价就达到较高水平,第21天后开始下降;ISA 206佐剂疫苗0.2 m L剂量组在二免后第14天抗体效价达到高峰(1∶128),且在第21天仍维持抗体高峰,第28天开始下降;ISA 201佐剂疫苗0.3 m L剂量组在二免疫后第14天抗体效价达到高峰,维持1周后开始下降;ISA 201佐剂疫苗0.2 m L组免疫应答较慢,在二免后第21天才达到最高抗体效价(1∶64)。说明ISA 206佐剂诱导产生MO抗体较快,维持时间长,优于ISA 201佐剂,可作为MO灭活疫苗的优选佐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接种不同月龄肉犊牛后的免疫效果,对2月龄、3月龄犊牛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疫接种实验,监测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实验结果显示:2月龄犊牛首次免疫后第20天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 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中和抗体可达较高水平(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5.80和9.37);二免后第30天时中和抗体达到峰值(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8.20和11.50);3月龄犊牛首次免疫后第20天时,IBRV和BVDV中和抗体水平均较高(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5.91和6.80),二免后第30天时平均中和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值(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7.20和11.80);随时间推移抗体滴度逐步下降,到二免后第210天时,80%牛只的IBRV中和抗体滴度不低于5.5,所有牛只的BVDV中和抗体滴度不低于7.0。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两次免疫后肉牛体内BVDV、IBRV中和抗体免疫保护期可达210 d以...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比较5种塞内卡病毒疫苗佐剂,分别用4种自主研发佐剂和进口ISA206佐剂配制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检测疫苗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免疫效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进口ISA206佐剂疫苗黏度为43.02 cP,自主研发佐剂疫苗黏度均在27.88 cP以下,其他理化性质无差异;5批疫苗安全性试验均未见明显异常;5批疫苗免疫动物后均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二免后14 d抗体滴度在211以上,4批自主研发佐剂疫苗免疫组抗体滴度水平高于进口ISA206佐剂疫苗约1个滴度,攻毒保护结果均在4/5以上,2批自主研发佐剂疫苗免疫组保护率可达5/5。结果表明,用4种自主研发佐剂制备的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质量不低于用进口ISA206佐剂制备的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分离得到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制成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定期检测蛋鸡血清和卵黄的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免疫蛋鸡血清中和卵黄中抗体的消长规律相似,同一时期的血清抗体比卵黄抗体较高。同时比较3种不同佐剂疫苗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氟氏佐剂和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较白油佐剂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高,但氟氏佐剂疫苗和白油佐剂疫苗较氢氧化铝佐剂疫苗抗体持续时间长。综合比较,氟氏佐剂较其他2种佐剂产生的抗体效价高、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黏附素FnBPB-ClfA基因表达蛋白对奶牛的免疫效力,应用RT-PCR扩增奶牛IgG Fc基因片段与构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FnBPB-ClfA黏附素基因串联构建质粒pMD19T-Fc-FnBPB-ClfA,并通过双酶切将其克隆于pET32a(+),以构建质粒pET32a-Fc-FnBPB-ClfA并进行诱导表达。以盐酸左旋咪唑(LH)或氢氧化铝(ALUM)为佐剂,与纯化的重组蛋白(bFcFnBPB-ClfA)混合以首次免疫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乳头管灌注或首次免疫、二次免疫及三次免疫均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临近干奶期的奶牛。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对各组牛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监测,评价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以LH为佐剂免疫的(A组)牛21d时抗体水平最高,可达到1∶1 600;而以ALUM为佐剂免疫的B组和C组抗体水平分别为1∶800和1∶400。IgG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以LH为佐剂免疫牛的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其他免疫组。研究结果表明,以首次免疫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乳头管灌注的方式较好,并且bFc-FnBPB-ClfA与LH佐剂混合后免疫奶牛能最有效激发奶牛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本研究将该PTV分离株灭活后分别与氢氧化铝佐剂和Montanide ISA 50V2佐剂混合,制成油佐剂疫苗,并采用不同免疫程序接种实验猪后对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TV Swine/CH/IMH/03分离株能够诱导实验动物产生较高抗体水平,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制成的佐剂疫苗免疫效果优于Montanide ISA 50V2佐剂;而且一次免疫组与二次免疫组没有明显差异。通过PTV 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的研究,为后续猪捷申病的预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