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丁酸梭菌(CB)早期干预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肉鸡200只,在1~3 d时,随机选择100只每天灌喂1 mL浓度为109cfu/mL的丁酸梭菌,另外100只灌喂1 mL生理盐水。在7日龄阶段,生理盐水灌喂肉鸡分成: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EC);丁酸梭菌处理肉鸡分成:丁酸梭菌组(CB组)和丁酸梭菌+大肠杆菌组(CB+EC组),其中EC组和CB+EC组均分别灌喂1 mL 108cfu/mL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液进行攻毒,而对照组和CB组则灌喂1 mL生理盐水。ETEC攻毒后记录鸡群的下痢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天(10日龄)和7天(14日龄)屠宰取回肠组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大肠杆菌攻毒后,丁酸梭菌灌喂的雏鸡均未出现死亡的情况,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中雏鸡死亡率为3%。鸡群在灌喂大肠杆菌后出现了明显的下痢,大肠杆菌组下痢率为73.52%,而丁酸梭菌早期干预使得大肠杆菌攻毒引起的下痢率降低为29.41%。(2)在回肠组织中,攻毒3 d后,CB组与EC组和EC+CB组相比,IL-8和TLR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而IL-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攻毒7 d后,CB组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EC组(P 0.05),而对照组和CB组TLR4的表达量显著低于EC组与CB+EC组(P 0. 05)。(3)对于肠道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水平,攻毒3 d后,CB组回肠组织AvBD10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1)。攻毒7 d后,CB组与EC组AvBD9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1),CathB1表达量各处理组均显著增加(P 0.01)。综上所述,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中的炎症反应和提高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大肠杆菌引起的下痢。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单甘酯和肉桂醛复合物对坏死性肠炎攻毒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35只1日龄健康快大型黄羽肉鸡(全公苗),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进行攻毒;攻毒组,饲喂基础饲粮,用产气荚膜梭菌和艾美耳球虫进行攻毒;复合物攻毒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0mg/kg月桂酸单甘酯和肉桂醛复合物,用产气荚膜梭菌和艾美耳球虫攻毒。肉鸡7日龄时,攻毒组肉鸡每只灌喂1m L(5000卵/m L)的艾美耳球虫,对照组灌喂1 m L生理盐水。15日龄时,攻毒组和复合物攻毒组肉鸡每只灌喂5m L(1×108CFU/m L)的产气荚膜梭菌A型CVCC-2030株,对照组灌喂1 m L生理盐水,连攻3天。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攻毒组肉鸡的日增重降低(P<0.01),料重比上升(P<0.01),肉鸡肠道病变增加(P<0.01)。与攻毒组相比,复合物攻毒组日增重增加和料肉比显著降低(P<0.01),肠道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1),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和丁酸梭菌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内脏器官相对重的影响。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公雏,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壳寡糖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壳寡糖,丁酸梭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8cfu/kg丁酸梭菌,复合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壳寡糖+5×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饲粮单独添加壳寡糖或丁酸梭菌或壳寡糖和丁酸梭菌联合使用均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仔鸡的料重比(P0.05);试验组肉仔鸡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单独添加壳寡糖或丁酸梭菌均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空肠相对重(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壳寡糖或丁酸梭菌能够促进肉仔鸡的生长发育,但二者联合使用效果不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给养(in ovo feeding)β-羟基-β-甲基丁酸(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HMB)对肉仔鸡孵化率、生长性能及骨骼肌发育的影响。选用540枚商品代AA肉仔鸡受精蛋,随机分为3个组:空白组(不注射)、生理盐水组(7胚龄气室注射1mL 0.9%生理盐水)、HMB组(7胚龄气室注射1mL含0.1%HMB的生理盐水)。出壳后,每组选取72只体重相近健康公雏随机分成6个重复,每重复12只。结果表明:1)胚蛋给养对种蛋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2)HMB组出壳重、2l日龄体重、0~21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7日龄时,HMB组肉仔鸡胸肌率较生理盐水组提高了1.01%(P=0.019);21日龄时,HMB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较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提高了1.11%和1.04%;4)HMB组肉仔鸡的腹脂率最低,且在21日龄时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8);5)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MB组肉仔鸡出壳当天和4日龄肌细胞直径显著增大(P0.05)。6)出壳当天和7日龄肉仔鸡,HMB组胸肌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指数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7)7日龄肉仔鸡,HMB组血浆IGF-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胚蛋给养HMB可提高肉仔鸡出壳重,增加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促进肉鸡胸肌发育,加快肉鸡前期生长;注射HMB不影响种蛋孵化率和肉鸡饲料转化效率;注射生理盐水与不注射处理结果相似,对肉仔鸡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丁酸梭菌三联制剂对麻羽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的影响,随机选880羽1日龄麻公肉仔鸡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抗生素,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丁酸梭菌三联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在麻公肉仔鸡日粮中添加100 mg/kg丁酸梭菌三联制剂,可提高其增重率7.6%;降低料肉比10%。试验末期结果表明,三效菌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11.5%和沙门菌的数量14.6%(P0.05),增加乳酸杆菌的数量9.1%(P0.0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ETEC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的ETEC,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 ETEC的同时分别加入1×106、1×107和1×108CFU/mL CB,对照组IPEC-J2细胞培养液中不添加ETEC和CB,37℃培养2 h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及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与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B可有效抑制ETEC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脱落。与ETEC组对比,不同浓度CB干预后显著抑制了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的表达(P0.05),且CB浓度为1×108CFU/mL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ETEC组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不同浓度CB干预后,IPEC-J2细胞中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ETEC组显著降低(P0.05),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较ETEC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B浓度为1×108CFU/mL时对IL-1β、IL-6和IL-8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浓度为1×107CFU/mL时对IL-2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以上结果表明,CB可降低ETEC黏附基因和产肠毒素基因表达,抑制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降低ETEC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加味白头翁汤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肉仔鸡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即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肉仔鸡4日龄时饮用不同浓度加味白头翁汤,连续饮用12 d,10日龄时肉仔鸡胸肌注射大肠杆菌液;治疗组肉仔鸡10日龄时胸肌注射大肠杆菌液,攻毒后立即饮用不同浓度加味白头翁汤,连续饮用6 d。观察攻毒前、后鸡只的临床症状,每天记录各组的死亡数,最后统计死亡率。在攻毒后0,3,6,9,12,15天,每组随机取试验鸡5只,心脏采血,离心取血清,-20℃保存,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加味白头翁汤中剂量预防组预防效果与庆大霉素预防组预防效果相同;加味白头翁汤中剂量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庆大霉素治疗组治疗效果接近;加味白头翁汤中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提高,部分时间点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加味白头翁汤对抗肉仔鸡大肠杆菌病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原花青素(GPC)对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0只1日龄科宝-500(Cobb-500)健康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和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7.5、15.0和30.0 mg/kg GPC的试验饲粮。14日龄时,负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只肉仔鸡经口腔攻毒5×104个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空白对照组每只肉仔鸡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肉仔鸡试验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和1~42日龄时的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显著改善了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的22~42日龄和1~42日龄时ADG的降低和F/G的增加(P0.05);而饲粮中添加30.0 mg/kg GPC显著降低了22~42日龄时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1~42日龄时的ADG(P0.05)。2)与负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GPC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盲肠病变评分、血便堆数和球虫卵囊排出数(P0.05)。3)饲粮中添加GPC显著抑制了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的肉仔鸡脾脏指数增加(P0.05);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使T淋巴细胞转化率进一步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可使B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P0.05);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15.0 mg/kg GPC使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进一步增加(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显著增加了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盲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水平(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使IEL数量和s Ig A水平进一步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PC可提高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的免疫功能,缓解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造成的生长抑制,其中7.5和15.0 mg/kg GPC的抗球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地方品种吉林黄鸡粪菌移植(FMT)联合丁酸梭菌对海兰褐蛋雏鸡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将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空白组和FMT组饲喂基础日粮,丁酸梭菌组和FMT+丁酸梭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丁酸梭菌(5×108CFU/kg)。于试验第1、3、5天,FMT组和FMT+丁酸梭菌组灌喂100μL粪便菌悬液,同时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FMT组、丁酸梭菌组和FMT+丁酸梭菌组雏鸡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空白组(P<0.01);7日龄时各试验组脾脏指数高于空白组(P<0.05),法氏囊指数高于空白组(P<0.05);FMT组和丁酸梭菌组7日龄回肠绒毛高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FMT组14日龄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高于其他各组(P<0.05);FMT组血清补体C3和IgA高于其他组(P<0.05);FMT+丁酸梭菌组丙酸、丁酸和总酸高于空白组(P<0.05);FMT+丁酸梭菌菌群丰富度指数(P<0.05)和多样性指数(P&g...  相似文献   

10.
丁酸梭菌缓解仔猪应激防御大肠杆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感染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1±2)日龄健康"东北民猪×巴克夏"断奶仔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和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饲喂添加0.05%丁酸梭菌的日粮,饲养14 d后断料不断水,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攻毒大肠杆菌,24 h后采样测定血清指标。结果表明:生产性能,丁酸梭菌组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39.03%和31.13%(P0.05);抗应激指标,乳酸脱氢酶试验组Ⅲ与试验组Ⅰ相比升高41.2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Ⅲ与试验组Ⅱ相比升高39.95%,差异极显著(P0.01)。肌酸激酶试验组Ⅱ与对照组相比降低24.42%,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Ⅲ与试验组Ⅰ相比降低22.45%,差异显著(P0.05)。血糖试验Ⅲ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升高44.60%,差异显著(P0.05)。综上可知,丁酸梭菌可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攻毒大肠杆菌后仔猪乳酸脱氢酶和血糖迅速升高,肌酸激酶显著下降,说明丁酸梭菌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抗应激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油与酸化剂组合对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控制效果。选择840只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养在7个构造相同但互不相通的房间内,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抗生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g/t盐酸恩诺沙星的试验饲粮,3~7组(精油与酸化剂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800 g/t不同有机酸与精油组合(组合A、B、C、D、E)的试验饲粮。14日龄时,每只鸡灌服200μL SDBL-1肠炎沙门氏菌菌液(5×107CFU/mL)。攻毒后2、7和14 d,即16、21和28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2只鸡,采血、屠宰、取样。试验期28 d,分1~21日龄和22~28日龄2个饲养阶段。结果发现:1)在攻毒前、后,与对照组相比,组合A显著降低肉仔鸡的料重比(P0.05),而组合D和E分别仅在攻毒后和攻毒前改善生产性能(P0.05)。2)基于组织载菌量,组合A和D对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3)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与对照组相比,组合A显著降低28日龄肉仔鸡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显著增加16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P0.05),而组合E正好相反。由此表明,组合A和D均能抑制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其中组合A适合长期饲喂,而组合D仅推荐在感染状态下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增加了21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对42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且有增加42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3)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P0.05)。4)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通过改变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来增加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健康的7日龄樱桃谷鸭180只,根据体重均匀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CB组饲喂添加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BC+CB(1∶1)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1∶1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BC+CB(1∶2)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1∶2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BC+CB组(2∶1)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2∶1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益生菌制剂总添加量均为0.3%。预试期5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CB(1∶2)组的12~35日龄、12~49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C+CB(1∶2)组和BC+CB(2∶1)组的12~35日龄、12~49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各组之间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3)BC+CB(1∶2)组和BC+C...  相似文献   

14.
丁酸梭菌对肉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60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丁酸梭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丁酸梭菌(活菌数1×109CFU/g)。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末重、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胸肌24 h的红度值和pH显著提高(P0.05),胸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胸肌24 h的亮度值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胸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胸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胸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1和血红素氧合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2)与抗生素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胸肌肉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可提高肉鸡末重,改善屠宰性能和胸肌肉品质,激活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肌肉抗氧化功能,表明丁酸梭菌可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应用于肉鸡饲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后对幼龄番鸭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平均体重(47.3±3.9)g的番鸭160只,随机分对照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8个重复。丁酸梭菌组灌服1 mL丁酸梭菌菌液(≥2×109CFU/mL),对照组灌服1mL生理盐水,连续灌服3d。分别于第7、10和14日龄采集回肠及盲肠组织,用于肠道形态及Claudin1、Claudin2、ZO-1和ZO-2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番鸭体重在第7和10日龄呈升高的趋势(P>0.05);第7和10日龄丁酸梭菌组番鸭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显著增加,而第7日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第7日龄丁酸梭菌组Claudin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上调111%、Claudin2上调111%、ZO-1上调132%、ZO-2上调143%;第10日龄Claudin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上调111%、Claudin2上调243%、ZO-2上调108%;而盲肠的紧密连接蛋在第7日龄丁酸梭菌组Claudin2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调65%;第10和14日龄Claudin2分别上调46%和131%。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龄番鸭的体重,有效改善番鸭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和提高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B)介导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感染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按试验步骤处理细胞,利用1×103 cfu/mL 的ETEC K88感染IPEC-J2以及400 nmol/L的mTOR抑制剂处理IPEC-J2,到达作用时间后,分别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然后按照猪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猪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细胞因子检测,以及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进行ZO-1、occludin和mTOR表达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与ETEC组相比,抑制剂+ETEC组、CB+ETEC组和抑制剂+CB+ETEC组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或有升高趋势,ZO-1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86.59%、31.48%和133.98%,occludin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69.34%、18.63%和87.52%,而mTOR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40.81%、11.62%和52.43%。与CB+ETEC组相比,抑制剂+CB+ETEC组在mTOR活性被抑制后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了77.97%和58.07%,而mTOR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了46.18%,CB与抑制剂协同逆转ETEC造成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综上所述,ETEC K88能够激活mTOR信号通路,而CB通过介导mTOR信号通路能够降低ETEC K88感染IPEC-J2引起的炎症反应,并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从而减轻细胞损伤。 [关键词] 猪肠上皮细胞|丁酸梭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mTOR信号通路|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复合有机酸酯(丁酸甘油酯与单月桂酸甘油酯混合物)和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与肠道健康状况的影响。选用8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肉仔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B、C、D、E和F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复合有机酸酯、金霉素、复合有机酸酯+金霉素、粪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复合有机酸酯。试验期42 d,分别于21和35日龄时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有机酸酯和粪肠球菌这2种添加剂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A组相比,D组21和35日龄肠道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5);35日龄时,B组盲肠中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C、D和E组21日龄时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相比于A和F组,D组21日龄时空肠黏蛋白(MUC)2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回肠MUC2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有机酸酯和粪肠球菌虽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肠道健康,尤其对早期鸡只肠道的健康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探讨了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288只21日龄Ross308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丁酸梭菌组、低聚木糖组和丁酸梭菌+低聚木糖组),每组6个重复。结果表明: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两者有明显的互作效应(P0.05);添加丁酸梭菌能显著提高肉鸡的胸肌率(P0.05),单独添加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以及同时添加两者能显著降低肉鸡的腹脂率,两者互作效应明显(P0.05);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胸肌的p H45 min及降低滴水损失(P0.05),且互作效应明显(P0.05);添加丁酸梭菌及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胸肌的红度(a*)(P0.05)。综上所述,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可互作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研究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免疫机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鸡和母鸡各432只,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公鸡和母鸡各12只,公母分开饲养。试验组1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试验组2饲喂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3×106 CFU/g),试验组3饲喂基础饲粮+屎肠球菌(≥1×106 CFU/g),试验组4饲喂基础饲粮+丁酸梭菌(≥1×106 CFU/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生产性能方面,地衣芽胞杆菌和屎肠球菌均显著降低了AA肉仔鸡公鸡的料重比(P0.05)。2)胴体性状方面,地衣芽胞杆菌显著提高了公鸡的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了其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母鸡的胸肌率、腿肌率(P0.05);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均显著提高了公鸡和母鸡的胸肌率(P0.05),并显著降低其腹脂率(P0.05)。3)免疫功能方面,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均显著提高了公鸡和母鸡免疫器官指数(P0.05),但是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对公鸡和母鸡的效果不同。4)肉品质方面,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均显著降低了公鸡和母鸡的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显著改善了肉仔鸡胴体性状、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L-茶氨酸对球虫攻毒AA肉鸡血清溶菌酶活性和粪便球虫卵囊数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包含2种攻毒处理和2个L-茶氨酸水平(0、800 mg/kg)。240只1日龄雄性AA肉鸡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鸡21日龄,处理组灌喂孢子化堆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在试验第21、28天采血和收粪,测定血清溶菌酶含量和排泄物卵囊数。结果表明:L-茶氨酸能够显著提高球虫攻毒肉鸡血清溶菌酶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球虫攻毒肉鸡排泄物中卵囊数(P0.05)。结果表明,L-茶氨酸对球虫攻毒AA肉鸡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