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J 亚型禽白血病是由 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成髓细胞增生、免疫抑制、生长发育受阻为特点的传染性肿瘤疾病,于1988年首次发现,其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p85决定了病毒亚群特异性.本试验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J gp85中的gp85基因分段亚克隆至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上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用ALV-J Sl gp85单克隆抗体1E3株对分段表达的gp85蛋白进行初步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ALV-J Sl gp85单抗1E3株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蛋白N端的第69至112个氨基酸之间.这将为ALV-J gp85抗原决定簇所在位点及其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gp85蛋白,将ALV-J的gp85基因克隆至pFastBac-HTA供体质粒,将其转入DH10BacTM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使gp85基因整合到Bacmid穿梭载体中,构建重组穿梭载体Bacmid-gp85。通过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穿梭载体Bacmid-gp85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gp85。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结果表明ALV-J gp85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正确表达,表达的重组gp85蛋白分子量约为38 ku。ALV-J gp85重组蛋白在Sf9细胞中的正确表达为其功能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gp85蛋白是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囊膜表面蛋白,含有病毒-受体决定簇,通过识别和结合受体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为表达具有正确构象和生物学活性的J亚群ALV(ALV-J)gp85蛋白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分析,本研究以pCAGGS为载体,构建N端带有信号肽编码序列、C端融合Fc编码序列的gp85重组表达质粒pCAGGS-s-gp85-Fc,将其转染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收集细胞培养液。SDS-PAGE结果表明,gp85-Fc蛋白高效表达,并且经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gp85-Fc蛋白。利用HRV 3C蛋白酶切除Fc标签并且进行分子筛纯化,得到纯度高于90%的gp85蛋白单体。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的可溶性gp85蛋白能够与ALV-J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感染阻断试验结果显示,gp85蛋白能够通过封闭受体阻断ALV-J进入DF-1细胞,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在100μg/mL时仍能阻断70%以上的病毒侵入。本研究可溶性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gp85蛋白的制备为体外研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机制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根据原核表达载体pET30的酶切图谱设计引物,以重组质粒pBS-T-env为模板,扩增gp85基因。将此段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出约为70ku的融合蛋白。获得了gp85基因的表达产物,为研制ALV-J的特异性抗血清及国内ALV-J病毒分子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293T细胞表达的ALV-J gp85蛋白,研究通过PCR扩增ALV-J gp85基因,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克隆pMD-18T-gp85并测序,进而构建表达质粒p EGFP-N1-gp85。利用293T细胞对重组表达质粒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表达质粒(pEGFP-N1-gp85)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EGFP-N1-gp85重组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均匀分布,说明pEGFP-N1-gp85重组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表达;pEGFP-N1-gp85重组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60 ku。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gp85,并在293T细胞中获得了表达,为研制ALV-J-gp85 DNA核酸疫苗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J亚群禽白血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的囊膜糖蛋白GP85是亚群特异性抗原。将ALV-J的gp85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EcoRⅠ和SalⅠ两个酶切位点之间,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以His-Tag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了高效表达,Western blot显示该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GP85蛋白经纯化、复性后免疫家兔,制备了抗ALV-J GP85的多克隆抗体。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包被ELISA检测板,对疑似血清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检出率较高。本研究为ALV-J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gp85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遗传变异趋势,采用PCR方法克隆了安徽省地方品种五华鸡ALV-J gp85基因序列ALV-J-WH,并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15个gp85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ALV-J-WH与所比对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5.9%~96.2%之间,与其同源性最高的是来自于国内ALV-J毒株的JN378888基因序列,进化树也证实两者亲缘关系较近;此外,相对其他ALV-J gp85氨基酸序列,ALV-J-WH在223位氨基酸后有10个氨基酸的缺失;对所有全长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有71个可变氨基酸位点,10个高度变异位点,尤其是hr1和hr2区域分布较多。结果表明,ALV-J-WH与国内部分ALV-J毒株分离gp85基因来自共同的原始病毒,但其具有独特的序列特征;ALV-J gp85基因高度易变,部分高频率突变的氨基酸位点可能是ALV-J在抗体免疫选择压下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原核表达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囊膜蛋白诱导雏鸡产生保护性抗体及抗ALV-J感染的作用,本研究采用ALV-J gp85重组蛋白与不同免疫佐剂接种雏鸡,检测其免疫后血清抗体变化,并在二免后第35 d进行攻毒,检测鸡体内病毒血症。结果显示单一gp85重组蛋白只能诱导少部分雏鸡产生抗体,抗体效价较低、维持时间短;而弗氏佐剂(F)和CpG(C)佐剂联合重组蛋白能够使所有的免疫鸡产生抗体,效价较高,维持时间约56 d;二次免疫可以增强免疫效果,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进一步延长。重组蛋白免疫组减少病毒血症的免疫保护率为33.3%,而F佐剂组及F和C佐剂与重组蛋白联合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3.8%和66.7%;另外,F和C佐剂与重组蛋白联合免疫明显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以上结果表明使用F和C佐剂可以增强gp85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产生较好免疫保护作用,为开发有效的ALV-J亚单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膜表面糖蛋白基因gp85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GEM-IMC2.2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禽白血病病毒内蒙株IMC10200gp85基因,构建了转移栽体pFast Bacl-IM gp85,并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IMC gp85。转染Sf9细胞后的表达研究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可高效表达IMC10200的gp85基因,表达产物具有病毒的抗原特异性,与ALV-J单抗JE9有强的间接免疫荧光反应。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54ku。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蛋鸡J亚型白血病病毒(ALV-J)株来源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对2009年从我国6个省区蛋鸡场分离到的19株ALV-J的gp85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11个ALV-J参考株gp85基因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个ALV-J分离株的gp85基因长度为894bp~924 bp不等,分别编码298~308个氨基酸;各病毒株间gp85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1.3%~1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目前我国蛋鸡ALV-J分离株来源复杂,其中13个分离株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国内麻黄肉鸡株SCAU-0901亲缘关系较近;3个分离株与美国株ADOL-7501及国内白羽肉鸡株HN0001处在同一大的分支;而另外3个分离株则各自形成独立的分支,表明其gp85基因发生了较大变异.本研究表明,19个分离株与国内早期肉鸡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提示我国当前蛋鸡ALV-J株可能并非源自国内早期肉鸡ALV-J株,其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构建表达eae和stx1/2B的融合基因,克隆eae基因的C端280个氨基酸残基(Int280)基因部分,以正确地阅读框定向插入到含有stx1/2B融合基因的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明: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50.67%。由于该融合蛋白由eae、stx1B、stx2B等三部分抗原组成,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紧密素和StxB的抗体,在EHEC O157亚单位疫苗设计或单克隆抗体抗制备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构建PADRE-TGFβ1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和反应原性分析.对PADRE、联接序列(Linker)及TGFβ1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全长PADRE-Linker-TGFβ1序列,合成产物克隆至pET-28a(+)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  相似文献   

13.
对原核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的美洲型与欧洲型PRRSV特异N蛋白抗原表位区段进行了变性、复性与纯化研究。将美洲型PRRSV重组质粒pGEX-6P-1-N转化入E.coliBL21(DE3)细胞中,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GST-N,超声裂解复性后目的蛋白经GSTrap FF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将欧洲型PRRSV重组质粒PQE30-N转化入E.coliM15细胞中表达了重组蛋白His-N。超声裂解后目的蛋白经HisTrapHP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两种蛋白分别被美洲型和欧洲型PRRSV阳性血清识别。纯化出的大量美洲型与欧洲型PRRSV特异N蛋白抗原表位区段,为PRRS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抗原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可溶性表达的乙型脑炎病毒(JEV)NS1蛋白,将编码JEV SA14-14-2株NS1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5X中,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c5X-NS1;用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ER2523后,经IPTG诱导得到可溶性的融合蛋白MBP-NS1;优化诱导表达条件,于28℃、0.3 mmol/L IPTG诱导4 h;最后融合蛋白经直链淀粉树脂柱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MBP-NS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重组犬瘟热病毒(CDV)F-H融合基因工程乳酸菌,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扩增CDV F-H融合基因。将F-H融合基因亚克隆至穿梭载体p SIP409多克隆位点上,构建p SIP-F-H表达重组子,并电转化至植物乳杆菌NC8感受态细胞中。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F-H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地扩增了CDV F-H融合基因,构建了p SIP-F-H重组表达质粒,并电转化至乳酸杆菌感受态细胞中。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重组乳酸杆菌表达了分子量约为62.96 ku的F-H融合蛋白,且该蛋白能与CDV阳性抗体反应,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6.
将人工合成的哺乳动物型GnRH六聚体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MAL-c2中,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中,采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多糖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用SDS-PAGE对纯化蛋白进行分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的GnRH六聚体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能够高效表达;用多糖树脂进行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与理论值一致,且融合蛋白与GnRH抗体的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合成非洲猪瘟的K205R基因,将K205R基因克隆至pET-30c(+)质粒,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C-K205R。该重组质粒的阅读框架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的N端和C端均带6×组氨酸。pET30C-K205R-BL21菌株经培养和诱导表达后,可生产K205R可溶性蛋白,K205R可溶性蛋白可用Ni柱纯化。纯化表达K205R蛋白的ELISA试验证明,表达的K205R蛋白与猪阳性非洲猪瘟血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根据鸡CD4分子胞外区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三黄鸡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其CD4胞外区基因片段,大小为1 206 bp,将该片段插入pMAL-p2X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TB1感受态细胞后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分子量约为87.5 kD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Amylose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鸡CD4胞外区的融合蛋白。利用此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高效价的鼠源抗鸡CD4胞外区的抗体,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囊尾蚴T24免疫原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T24基因的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Western—blotting;用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经ELISA检测血清抗体,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所克隆的T24基因片段长716bp,含有1个678bp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226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猪囊虫T2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40ku,并能被猪囊虫阳性血清识别;免疫小鼠在免疫1周后即可检测到血清抗体,第30d达到较高水平,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ZJ971 S1基因亚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EGFP—C2中,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ZJ971-S1。重组质粒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借助荧光显微镜在转染后4h观察到S1—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C)结果显示,抗ZJ971 S1D蛋白单克隆抗体和鸡抗IBVZJ971全病毒血清特异性识别了S1基因转染细胞,表明S1蛋白在Vero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和ICC均表明,S1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转染细胞的胞浆内,而胞核中未见分布,提示IBVS1蛋白内可能存在与病毒装配相关的细胞定位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