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是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同时也是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启动生长活性的主要介导者。成熟的IGF-Ⅰ是由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单链多肽,因与胰岛素同源而得名。猪IGF-Ⅰ基因组DNA全长大于80kb,至少由6个外显子(exon1 ̄6)和5个内含子(intron1 ̄5)构成。虽然IGF-Ⅰ是一个单拷贝基因,但是,由于选择性拼接、不同的polyA位点以及潜在的多个启动子(promotors)的使用,使它以一种复杂的方式转录和处理而产生了多个成熟的mRNA拼接变异体,结构极为复杂。就猪IGF-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1生长因子 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包括IGF-Ⅰ和IGF-Ⅱ,是一类广谱的促生长因子,化学结构与胰岛素类似,为同源的单链多肽。生长激素(GH)的许多生理学作用是间接的,期间主要经由IGF—Ⅰ介导。IGF—Ⅰ的作用由一系列至少6种结合蛋白质所调节。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一类进化上十分保守的多肽,由IGF-Ⅰ,IGF-Ⅱ、IGF-Ⅰ受体(IGF-ⅠR)、IGF-Ⅱ受体(IGF-ⅡR)及6种IGF结合蛋白(IGFBP1-6)共同组成IGF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IGFs被成功分离以来,科研工作者对其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大量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其受体(IGF-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蛋白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种单链多肽,其结构与前胰岛素相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类具有类胰岛素功能活性的多肽,血清中的IGF-1主要由肝脏分泌,随血液运输到靶组织后,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前人对IGF-1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就IGF-1的结构、功能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由IGF-1基因编码,具有类胰岛素功能,它对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发育、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和治疗众多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IGF-1基因功能区多态性对动物体生产机能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经济价值。论文对IGF-1基因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关系进行综述,以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质量划分为A组(≤40kg)9头、B组(40~45kg)25头、C组(≥45kg)20头共3组,母牛分娩后立即采集脐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液脂联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与犊牛初生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组脐静脉血中均有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表达,随犊牛初生质量增加,脐静脉血中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含量均逐渐增加。其中A组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和B、C组脂联素含量均分别差异不显著(P0.05);A、B组胰岛素、IGF-1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胰岛素、IGF-1含量均分别差异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含量均分别与犊牛初生质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脐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含量两两间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公犊牛脐静脉血脂联素和胰岛素含量均略高于母犊牛脐静脉血,而公犊牛脐静脉血IGF-1含量略低于母犊牛脐静脉血,但脐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IGF-1含量在公、母犊间差异均分别不显著(P0.05)。据此得出,脐静脉血均有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表达;脐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含量均对犊牛初生质量影响较大;但脐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IGF-1含量在公、母犊间差异性均不显著;为进一步研究脐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和IGF-1对犊牛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类具有类胰岛素功能活性的多肽,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血清中的IGF-1主要由肝脏分泌,随血液运输到靶组织后,与靶组织细胞膜上的1型IGF受体(IGF-1R)结合后,激活相应的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提高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加速细胞周期运转,促进细胞增殖。本文就IGF-1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一类结构与胰岛素类似的小分子多肽,属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个体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促进作用。IGF-Ⅰ除了对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之外,对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弄清楚IGF-Ⅰ的作用机理将会推动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IGF-Ⅰ与骨骼肌生长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在绒山羊绒毛生长不同阶段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非产绒期和产绒期辽宁绒山羊皮肤中IGF-1和IGF-1R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皮肤中IGF-1和IGF-1R mRNA的表达量在产绒期均极显著高于非产绒期(P<0.01),产绒期IGF-1、IGF-1R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非产绒期的8.30倍和7.49倍。说明IGF-1和IGF-1R基因可能与山羊绒周期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节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属于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物质。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IGF-1也被称作"促生长因子",或者生长激素介质。文章综述了IGF-1对生长发育调控作用及其涉及的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系统研究昆明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揭示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为探讨工作犬体型及生长发育性状提供基本数据。以昆明犬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IGF-1基因CDS区,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获得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并分析蛋白理化特性及蛋白亚细胞结构、亲疏水性和磷酸化位点,利用SOPMA和SWISS-MODEL软件预测蛋白二级结构并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昆明犬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昆明犬IGF-1基因CDS区长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家犬的同源性较高(100%),与小鼠和鸡的同源性较低(82.6%和81.2%)。IGF-1蛋白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16.97 ku和9.36,属亲水性分泌型蛋白,无跨膜结构,存在信号肽区域(第1-48位氨基酸);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IGF-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56.5%)及线粒体(17.4%)中;磷酸化位点分析发现,IGF-1蛋白存在15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组织表达显示,IGF-1基因在昆明犬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脾脏、肝脏及肾脏中呈现高表达。本试验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IGF-1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深入探讨IGF-1基因对昆明犬生长发育性状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产奶性状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性状,由微效多基因决定。影响奶牛产奶性状的基因较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作为影响奶牛产奶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它的突变可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产奶性状发生变化。作者就IGF-1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产奶性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行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系统研究昆明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揭示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为探讨工作犬体型及生长发育性状提供基本数据。以昆明犬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IGF-1基因CDS区,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获得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并分析蛋白理化特性及蛋白亚细胞结构、亲疏水性和磷酸化位点,利用SOPMA和SWISS-MODEL软件预测蛋白二级结构并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昆明犬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昆明犬IGF-1基因CDS区长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家犬的同源性较高(100%),与小鼠和鸡的同源性较低(82.6%和81.2%)。IGF-1蛋白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16.97 ku和9.36,属亲水性分泌型蛋白,无跨膜结构,存在信号肽区域(第1-48位氨基酸);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IGF-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56.5%)及线粒体(17.4%)中;磷酸化位点分析发现,IGF-1蛋白存在15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组织表达显示,IGF-1基因在昆明犬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脾脏、肝脏及肾脏中呈现高表达。本试验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IGF-1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深入探讨IGF-1基因对昆明犬生长发育性状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s-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家族成员之一,是生长激素发挥促生长作用的主要介导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家禽IGF-Ⅰ基因的结构、IGF-Ⅰ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IGF-Ⅰ与体重体型、屠宰性能、产蛋性能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家禽IGF-Ⅰ基因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机体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由GH系统和IGFs系统构成,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生长发育、调控生理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棘腹蛙GH/IGFs轴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特征,为棘腹蛙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棘腹蛙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两栖类模式动物的多重序列比对发现,棘腹蛙GH、IGF-Ⅰ和IGF-Ⅱ的功能结构域严格保守,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IGF-Ⅱ的N端呈简缩进化趋势。2)遗传进化聚类分析发现,棘腹蛙IGFs与两栖动物聚为一支,并与硬骨鱼相对近缘,说明IGF-Ⅰ和IGF-Ⅱ进化地位相对原始;棘腹蛙GH则与蛙类、鱼类等水生动物相对近缘,暗示该基因具有趋同进化趋势。3)为进一步明确上述基因的特异性功能位点,利用Swiss-model server软件解析其蛋白质结构,最终确定IGF-Ⅰ的THR52、LEU53、PHE72、PHE73、SER74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IGF-Ⅱ的TYR81、LYS82、LYS83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GH的PHE208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由此可知,棘腹蛙GH/IGFs轴的主要基因相对保守,但与已知模式物种相比,存在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可作为后期棘腹蛙GH/IGF轴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是生长激素发挥促生长作用的主要介导因子。本文介绍了家禽的IGF-Ⅰ结构,阐述了当前IGF-Ⅰ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因多态性与家禽经济性状相关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国内、外两类猪种肌肉生长发育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以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国外杜洛克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6月龄藏猪、杜洛克猪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及肌纤维面积(CSA)。结果显示:藏猪血清中IGF-1含量及CSA均极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1),IGFBP-3含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CSA与IGF-1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IGFBP-3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IGF-1对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IGFBP-3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型较大往往是预测哺乳动物寿命较长的最佳指标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在物种内部,体型较大的个体实际上寿命较短。这种体型增大的明显代价在犬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人工选择导致犬种间体型相差近2个数量级,平均寿命相差2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GH/IGF-1和IIS(insulin/IGF-1)通路中关键的调控基因,对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寿命以及代谢均具有重要作用。IGF-1与犬的体型和寿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犬可作为一种研究IGF-1基因变异与体型大小和寿命之间关系的模型。论文综述了IGF-1基因变异与犬体型及衰老的研究,为抗衰老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5):64-66
采用PCR-SSCP、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分析了水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exon1的多态性分布,对其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IGF-Ⅰ基因exon1内存在一处位点突变,核苷酸由C→G。检测到AA、AB、BB3种基因型,并根据遗传距离对6个水貂资源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