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omp3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株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的omp31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的omp3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omp31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GenBank中获得的参考毒株omp3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三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omp31基因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与Brucella ceti B14/94、Brucella neotomae 5K33、Brucella suis 1330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0%;与Brucella canis RM6/66、Brucella melitensis 183、Brucella melitensis 16M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与Brucella melitensis Rev1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与Brucella ovis ATCC 25840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低,为98.8%.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东北边境地区野猪及放养杂交野猪群体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于2015—2018年在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中朝、中俄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加格达奇周边地区采集6月龄以上杂交野猪血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共520份,采集野猪血清和粪便样品共248份。ELISA检测、RT-n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野猪和野猪感染HEV的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34.1%(136/399);核酸总阳性率为1.56%(12/771),12份核酸阳性样品均来自杂交野猪,病毒基因组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4%~100.0%,属于基因4型,4a、4b亚型。对4a亚型的1份阳性样品(LJG-18)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日本的人源毒株JKO-ChiSai98C同源性最高,为94.9%,与吉林省猪源毒株Ch-S-1同源性为90.2%。结果表明:东北边境地区放养杂交野猪群具有较高的HEV血清抗体阳性率,HEV流行毒株以4a亚型为主。本试验针对我国野猪及放养杂交野猪群体开展猪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为该病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目前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基因组特征,本实验室于2020年从山东某养殖集团不同场区采集7份疑似感染PRRSV的组织样品,进行RT-PCR检测,将阳性样品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分离病毒,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经PCR对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段扩增,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株的ORF5基因及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NSP2氨基酸序列缺失特征和ORF5氨基酸变异位点及糖基化位点、ORF5基因与全因因组遗传演化关系分析以及全基因组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7份组织样品均呈PRRSV阳性,其中有6份阳性样品接种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后产生细胞病变,且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表明分离到6株PRRSV;对6株PRRSV的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拼接,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对比发现6株PRRSV全基因序列之间的同源性约99.4%~100%,表明6株PRRSV是同一来源,选择其中1株(SDlz0720株)进行后续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Dlz0720株NSP2氨基酸序列均具有“111+1+19aa”的缺失特征,与NADC30-...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并分析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lsa A基因,为研究该基因提供基础。方法:根据已发表的LI基因组序列,设计2条引物,提取猪回肠黏膜的LI基因组,并用PCR技术扩增lsa A基因,将其克隆、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蛋白抗原性预测等分析。结果:扩增出与702 bp引物相符的基因片段,与Gen Bank的序列同源性为98.4%,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预计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胞内劳森菌las A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增生性肠炎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新疆南疆地区规模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的病毒基因类型,更好地采取防控措施,本研究以BVDV基因高度保守的5'-UTR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通用引物,提取疑似感染BVDV样品的核酸,采用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经测序、比对、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构建基因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30份疑似样品中,有2份样品PCR扩增阳性;测序分析显示,所检的阳性样品均为BVDV Ic型。研究表明,所调查的新疆南疆规模化奶牛场存在BVDV Ic型的感染,证实新疆地区牛场BVDV基因型存在多样性,为新疆规模奶牛场BVD病原鉴定、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沙门菌和志贺菌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GenBank提供的沙门菌invA基因序列和志贺菌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二重PCR方法,在同一反应体系同时检测两种致病菌核酸,经二重PCR方法扩增后,在同一泳道同时检出沙门菌284 bp和志贺菌611 bp特异性扩增条带,而普通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阪畸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马链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鹅大肠埃希菌、猪水肿病大肠埃希菌均未出现这两种条带.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沙门菌同源性为93%~100%,志贺菌同源性为98%~100%.应用建立的沙门菌和志贺菌二重PCR方法对广西6个试验猴养殖场1 665份猴粪便样品进行检测,检出沙门菌阳性25份,志贺菌阳性90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和5.4%.表明建立的沙门菌和志贺菌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用于临床粪便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陕西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遗传变异情况,根据GenBank登录的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陕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疑似PCV2感染的病猪采集病料9份,应用PCR扩增PCV2的全基因,其中6份为阳性,并对扩增的6个PCV2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基因测序表明,PCV2基因组全长为1 767bp;对6株病毒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6个毒株全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3%~100%,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国内外毒株全基因组比较,同源性为96.3%~97.8%;与近几年陕西株比较发现基因变异程度不稳定,与2013年分离株(KX352154.1)同源性最高,2015年分离株(KX352159.1)次之,反而与2014年分离株(KX068219.1)最低;对6个毒株的ORF1和ORF2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6个毒株的ORF1和ORF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1%~100%和98.2%~100%,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国内外参考株ORF1和ORF2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7.6%~99.8%和91.5~96.0%。陕西省流行的PCV2基因组较为保守,变异不大,同源性很高。  相似文献   

8.
从进口的17批饲料用鱼粉、肉骨粉样品中分离得到4株细菌,采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提取其DNA,用细茵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产物测序,将测定的16SrRNA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确证为沙门菌,其中样品2、8与鼠伤寒沙门菌的序列同源性大于999/6,样品10、11与伤寒沙门菌的序列同源性大于99%。由此可以认定样品2、8为鼠伤寒沙门菌,样品10、11为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9型cps9G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GenBank中猪链球菌9型(SS9)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从确诊为猪链球菌的阳性样品中扩增cps9G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质粒pMD18T-cps9G,经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并与GenBank上SS9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经PCR扩增,鉴定为SS9的有8株.序列分析发现,8株SS9的cpsgG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较稳定,该基因片段长度均为562 bp,彼此间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6.8%~99.8%,亲缘关系密切;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SS9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96.0%~98.6%.  相似文献   

10.
犬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轮状病毒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rimer5软件设计VP7引物,从采集的腹泻犬粪便样品抽提病毒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将RNA反转录为cDNA,并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序,与代表株的VP7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从腹泻病犬粪便样品中抽提到了轮状病毒RNA,反转录后扩增产物为51bp的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其PCR序列与犬轮状病毒VP7基因编码源序列的同源性为86.3%。结论:正确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VP7基因中抗原表位区,建立了犬轮状病毒实时定量诊断方法,为研制实时定量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报道的绵羊种布鲁氏茵外膜蛋白基因omp2b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从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组中扩增到了omp2b基因。将该片段克隆到PBS—T载体上,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证明所得到的片段为阳性重组子。与报道的绵羊种布鲁氏菌omp2b序列有89.72%的同源性,并在N端存在高度保守区。至此得到omp2b基因的全长克隆,通过对所克隆的基因和其他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b的进化树分析,发现其和牛种布鲁氏茵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马的ACE基因多态性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马血的总DNA,参照Genbank中人、羊、兔的ACE基因中的16,17外显子序列,设计1对保守引物p1,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中进行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出的目的基因长度为345bp,与人的ACE基因16~17外显子(11576~12060bp)序列同源性达到82.3%,证明扩增出的基因包括了马的ACE基因16内含子序列。再参照此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2,对5种马的ACE基因进行PCR扩增,与人的ACE基因多态性的位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马在此位点上不存在多态性。该试验为马ACE耐力基因多态性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赛马的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支原体肺炎流行RT-PCR方法的初步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5对引物,对山东某一牛交易市场采集的64份鼻腔棉拭子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对所有样品进行差异脲原体、牛支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PCR病原学检测,PCR产物连接T载体测序。PCR结果显示,牛支原体阳性样品7份,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丝状支原体全部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所测样品核酸序列与牛支原体和无乳支原体核酸序列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对核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相对于无乳支原体而言,所测核酸序列与牛支原体物种具有更近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P5(omp5)基因的同源性及抗原性,试验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广东省和四川省发病猪的30株分离菌中扩增出HPS omp5基因,然后将PCR产物克隆至pMDTM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0株HPS omp5基因的完整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猪场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分子特性,从安徽省多地共采集500份新鲜猪粪样,提取基因组DNA,首先采用基于蓝氏贾第虫SSUrRNA基因套式PCR对所有粪便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阳性样本分别基于贾第虫TPI和GDH基因的PCR扩增,然后对获得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确定贾第虫的聚集体。结果显示,500份猪粪便样品中,SSUrRNA基因套式PCR仅在利辛猪场检测出1例贾第虫阳性样本,猪贾第虫阳性率为0.20%。TPI和GDH基因的测序分析显示该贾第虫基因型为聚集体E。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犬细小病毒临床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了解本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的优势型别及病毒变异情况。采集2例患犬细小病毒病的动物粪便,提取病毒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VP2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对序列结果与同属其他毒株VP2基因序列用MEGA 7和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比较其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显示,PCR扩增出VP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大小为1 755 bp,2株病毒VP2基因NCBI序列登录号分别为MH155192和MH155193, MH155192与MF467233.1和JQ743891.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9%,MH155193与KY937651.1、KP260509.1、KY937641.1核苷酸同源性为99.8%。MH155192主要位点氨基酸分别为为267Y,324I,370Q,426D,440A。MH155193主要位点氨基酸分别为267Y,324I,370R,426E,440T。且2株病毒297位均为A。表明分离到的2株病毒分别为新CPV-2b和CPV-2c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检测鸭源样品中坦布苏病毒的方法。首先将样品过滤和经核酸酶处理,再利用等温链位移扩增(SPIA)技术快速制备样品总cDNA,最后经磁珠纯化和文库构建后,通过Ion Torrent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基因组信息。结果显示,通过SPIA扩增和核酸文库制备的优化,可从微量病原样本中获得327pmol/μL的核酸文库样本。Ion Torrent测序共获得1 725 436条reads,约6.2M数据,平均109bp。数据拼接并Blast发现,病原样品的核酸序列可注释鸭坦布苏病毒全部基因组数据,与首次发生在我国的鸭坦布苏病毒BYD-1株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100%。将所测病毒序列与其他5种黄病毒科成员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与近3年发生在我国的鸭坦布苏病毒同源性最高,在98%以上。且NS基因进化树分析与鸭坦布苏病毒处于同一分支上,符合鸭坦布苏病毒特征。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未知病原SPIA扩增结合高通量测序检测方法,可同步获知坦布苏病毒基因的核酸信息。  相似文献   

18.
从新疆采取了8个地方绵羊品种的血液样品171份,提取绵羊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绵羊PRNP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对它们的PRNP基因型进行研究,确定了PRNP基因136、154、17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为136(A/A),154(H/R)和171(Q/R/H/K),结果发现所检测的新疆地方绵羊品种PRNP基因136位密码子均为A,其基因型均为A型痒病抵抗性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20和P1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GenBank中BVDV Oregon C24V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套式PCR方法扩增P20基因,扩增出预期525 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Oregon C24V比较,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0.9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7.50%.测序结果经NCBI上的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同源性比较,克隆得到的基因与Osloss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6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5.83%.根据P20的测序结果,参照GenBank中BVDV Osloss株设计一对引物,扩增P14基因,经同源性比较,扩增的P14基因与Osloss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77%,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5.10%,通过系统发生分析,推测P20基因和P14基因与Osloss株在进化上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为从核酸水平证实我国鸡群中禽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存在,本实验从山东省某鸡场患有肝脾肿大综合征的病鸡中采集10份粪便和8份胆汁样品,利用RT-PCR方法检测其中禽HEV ORF2基因片段,并将阳性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显示:18份粪便和胆汁样品中,13份为禽HEV RNA阳性;其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7%~99%,与GenBank中登录的参考序列同源性为76.6%~98.1%;进化树显示与欧洲地区的禽HEV在同一分支,属于禽HEV基因3型。禽HEV ORF2基因的检出为进一步了解禽HEV对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危害以及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