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倒刺鲃的胚胎发育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倒刺鲃的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并探讨了水温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5±0.5)℃时,孵化时间为53.43 h;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克氏囊。水温21~33℃条件下,倒刺鲃的胚胎均能孵化,水温(x)与孵化时间(y)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235.72 e-0.056 6x,P<0.01;水温与积温的关系为:y=7 519.4x-0.519 2,P<0.01。孵化率(y)与水温(x)相关关系式为:y=-1.665 5x2+88.621x-1 091.5,由曲线方程可以推算出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3.4~29.8℃,通过曲线求导数推算极值的方法,求得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6.6℃。  相似文献   

2.
对黑莓鲈(Pomoxis nigromaculatus)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并探讨了水温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4±1)℃时,孵化时间为40.23 h;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为2.01,适宜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2℃ ~24℃;孵化温度与孵化时间呈负相关关系;温度与孵化率的回归方程式为:y=25.899x-0.5 407x2-216.92 (R2 =0.9217);温度与畸形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式为:y=0.5496x2-22.857x +236.44 (R2=0.9422);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为10.22℃,有效积温为(545.14±22.60)~(554.42±22.74)℃·h.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8.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唐范围分别为10~40和10~20。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温度对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的影响,笔者观察16、19、22、25、28、31℃6个温度条件下四川华鳊的胚胎发育过程,描述总结(25±0.5)℃下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四川华鳊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出膜等8个连续发育阶段;在(25±0.5)℃下孵化总历时44.83 h;在温度为16℃时,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晚期全部死亡;19℃时孵化率为30.00%,其中畸形致死占87.19%,显著高于其余4个温度组(P<0.05);温度由19℃升至31℃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变短,各温度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器官分化阶段均用时最长,占整个胚胎孵化历时的72.53%~77.07%;胚胎畸形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31℃的胚胎畸形率约为28℃的2倍;在22~28℃时,胚胎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成活率最高,畸形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19±1)℃,卵径(y)与胚胎孵化时间(x)的关系为y=49.56-44.36x+47.92x^2(r^2=0.996);水温22~28℃为适宜孵化温度,最佳水温约为25℃;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69℃,有效积温为522.35~595.11℃·h。  相似文献   

5.
研究温度、介质、湿度对巴西彩龟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5±2〉℃)诱导巴西彩龟胚胎性腺发育为雄性,高温(〈30±1〉℃)诱导性腺发育为雌性;适温范围(25—33℃)内,温度越高则胚胎发育所需时间越短,稚龟出壳越早。孵化前期(前30d)温度控制在(32±1)℃,后期(出壳前25d)温度控制在(26±1)℃,既可缩短孵化时间,又能提高孵化率。孵化介质以粒径1.6~2.4mm的河砂为最佳,孵化率78%;介质湿度以含水质量分数7%-10%为宜,孵化率74%。  相似文献   

6.
卵裂间隔(τ0)是与温度相关的参数,为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第一次卵裂持续的时间,或连续两次细胞分裂的时间间隔,被广泛用于鱼卵染色体操作中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上。本文研究了史氏鲟♀&#215;达氏鳇♂受精卵在14~22℃下卵裂间隔τ0与温度的关系,τ0为第一次卵裂(τⅠ)与第二次卵裂(τⅡ)间的时间间隔(τⅡ-τⅠ)。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史氏鲟♀&#215;达氏鳇♂受精卵τ0随着温度(T)的上升而减小,在14℃下τ0为85.0&#177;1.3 min,22℃下τ0为45.8&#177;2.2 min,两者之间符合线性回归关系:τ0=154.54-4.95T(R^2=0.999 0)。22℃为史氏鲟♀&#215;达氏鳇♂胚胎发育的温度上限,超过此温度,正常卵裂的胚胎比例将显著下降(〈60%)。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水流对扁吻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温度及水流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5~25℃条件下,扁吻鱼胚胎发育均可以完成,并且温度x与发育时间y呈负相关关系,y=667.72 e-0.0996x,R2=0.9829;与积温的关系为y=-91.017x+3662.3,R2=0.7996。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为15~23℃,最适水温为15~21℃。孵化期间辅助于一定的充气条件可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降低畸形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汉江上游流域鳜饵料鱼的配套问题,建立鳜与鲢配套催产模式,分析了水温对鳜和鲢人工繁殖中效应时间、孵化时间、开口时间等的影响,了解鳜和鲢人工繁殖各时间段与水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鳜孵化时间和开口时间与水温(18~28℃)显著相关,受精卵孵化时间(y)与水温(x)的关系式为y=41 058x~(-2.142 4),R~2=0.995 2,仔鱼开口时间(y)与水温(x)的关系式为y=-0.099 6x~2-5.226 0x+266.02,R2=0.961 4;鲢的效应和孵化总时间(y)与水温(16℃x32℃)的关系式为y=0.051 4x~2-4.924 4x+129.91,R~2=0.978 2;鳜、鲢配套催产时间(y)与水温(x)的关系式为y=-0.151 0x~2-0.301 6x+136.11。研究表明,在水温18~28℃条件下,可根据水温计算出鲢的催产时间,为在鳜人工繁育生产中进行开口饵料鱼的精准配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中华倒刺鲃胚胎与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胚胎与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1~29℃温度范围内,胚胎均能孵化出膜,孵化时间y与温度x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993017x-3.0318,R2=0.9614(P<0.01);孵化积温y与温度x的关系式为y=993017x-2.0318,R2=0.9179(P<0.05)。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范围为23~27℃。仔鱼生长发育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仔鱼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1℃,最适温度范围为25~31℃。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适当升温可以加快中华倒刺鲃胚胎与仔鱼发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水温对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胚后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水温对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对其胚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2~32℃时,胚胎均能孵化出膜,孵化时间为70.33~35.83 h,水温与孵化速率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孵化率与水温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以孵化率70%和80%分别作为胚胎发育的合适水温范围和最适水温范围的上下限标准,由孵化率与水温的回归曲线方程可以推算出,合适水温范围和最适水温范围分别为24.3~29.0℃和25.6~27.8℃;以孵化率50%作为判断胚胎发育适宜温度范围的标准,由回归曲线可以推算出,黑脊倒刺钯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2.8~30.5℃,通过曲线求导数计算极值的方法求得水温26.7℃时,孵化率达最大值.在水温24.2~33.0℃时,5日龄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8日龄进入晚期仔鱼,21日龄进入稚鱼期;从初孵仔鱼到28日龄,全长与日龄成直线相关,日平均生长0.6 mm.人工催产应选择连续晴天和水温保持在24.3~29.0℃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温度对玫瑰无须鲃(Puntius conchonius)胚胎发育的影响,将玫瑰无须鲃的受精卵置于不同温度培养容器中进行孵化观察。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8~32℃的环境条件下,玫瑰无须鲃的胚胎均能孵化,最适孵化温度范围为24~28℃。如果温度高于32℃或低于18℃时,玫瑰无须鲃的胚胎不能孵出仔鱼。在温度为34℃时,胚胎发育到原肠胚晚期全部死亡,温度为16℃时,胚胎发育停止于神经胚期,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呈幂函数相关。玫瑰无须鲃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35℃,有效积温为419.40℃.h。  相似文献   

12.
林伟  杨治国 《河南水产》2009,(3):39-40,36
选用浓度分别为5&#215;10^-6、10&#215;10^-6、0.5&#215;10^-6、1&#215;10^-6的维生素B6(维生素类)、益母草膏(中草药类)、腐殖酸(天然螯和剂)和大蒜素(免疫药物)4种制剂,采用浸浴的方法,对11-39日龄的九孔稚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进行免疫刺激。试验期间每两天换水、补药一次,以维持各组原有的药物浓度,同时对稚鲍的脱板情况进行计数;最后取样测定各组幼体酚氧化物酶、溶菌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各药物组的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稚鲍成活率亦有显著性提高。试验结束时大蒜素组的成活率最高,可达60.00&#177;3.33%;其次为益母草膏、腐殖酸和维生素B6组,成活率分别为56.60&#177;1.66%、45.05&#177;2.44%和42.67&#177;3.13%;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177;7.14%(0〈0.01)。由此可见,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提高稚鲍的成活率;本试验所选用的4种免疫因子均可提高九孔稚鲍的免疫力.能有效地提高鲍鱼的附板率。  相似文献   

13.
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及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南方大口鲶在水温23.1-25.8℃时的胚胎发育的过程,研究了不同水温下胚胎发育的孵化时数,并对其胚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0-25℃,其发育的生物学零点为8.6℃。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室内小规模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6±1)℃的条件下,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e)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发育时间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9个主要阶段: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预备孵化期和孵化期;胚胎发育早期卵径无显著变化,保持在2mm水平,仅在预备孵化期卵径开始显著增大;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表现为橄榄绿色一灰绿色-灰褐色-棕褐色-红褐色-暗红色的变化趋势;水温26℃的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15d左右;刚孵化出的幼体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体相类似。  相似文献   

15.
海星的大量繁殖与入侵可对滩涂养殖贝类造成极大威胁。对海星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可为有效控制海星过度增殖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为其胚胎和幼虫培育以及发育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韩国和中国沿海常见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为材料,研究KCl诱导海盘车排放生殖细胞的最佳剂量,以及水温和盐度对胚胎和幼虫发育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1.0mL、3.0mL、5.0mL和7.0mL)0.5mol/LKCl注入性成熟海盘车体腔,皆可诱导生殖细胞的排放,3mL注射组的排放个体比例最高(80%),雌性个体排卵量最大(536.5&#215;10^4个/ind),同时用诱导获得的精/卵进行人工授精后也获得了较高的受精率(92.7&#177;2.9)%。水温和盐度对多棘海盘车胚胎和幼虫的存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盐度为35时,20℃时多棘海盘车羽腕幼虫的存活率最高(90.1&#177;2.1)%,15℃时次之(84.4&#177;5.2)%。在温度为15℃时,盐度为35时幼虫培养60h后存活率最高(87.6&#177;4.1)%,盐度为30时次之(85.4&#177;4.0)%。多棘海盘车各期胚胎和幼虫的发育速度(1/t,h^-1)随水温升高而加快,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关系式为:至2-细胞:1/t=0.1108Tw-0.5997(r^2=0.9465);至8-细胞:1/t=0.0454Tw-0.2334(r^2=0.9477);至桑椹胚:1/t=0.0179Tw-0.0679(r^2=0.8687);至囊胚:1/t=0.0042Tw(r^2=0.89);至羽腕幼虫:1/t=0.0006Tw-0.0087(r^2=0.8784)。盐度为35时,胚胎和幼虫的发育速度最快,发育至羽腕幼虫需55.4h。根据不同水温和盐度条件下,胚胎和幼虫的存活率和发育速率,确定15-20℃是多棘海盘车发育的适宜温度,最适温度为20℃;适宜盐度为30-35,最适盐度为35。  相似文献   

16.
纹缟虾虎鱼胚胎与早期仔鱼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通过对其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25个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根据观察结果,将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在水温(21.5&#177;1.0)℃、盐度4.0、pH7.2-7.5的条件下,经历160h后开始出膜,从心脏跳动期至出膜期历时相对较长,占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的56%以上。在出膜前眼睛开始黑色素沉积,胸鳍、肾脏和膀胱等形成。纹缟虾虎鱼初孵仔鱼全长(2.534&#177;0.078)mm,在水温(22&#177;1.0)℃条件下,5日龄卵黄囊完全消失,初步形成消化器官、循环器官、运动器官和排泄器官,完成早期仔鱼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的组分是由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等5种原料构成,采用L1(4^5)正交表,将5种原料作为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有影响的因素,通过试验数理统计的直观和理论分析,对其配方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配方为无水葡萄糖3.50g/L、蛋白胨0.83g/L、酵母膏0.50g/L、磷酸二氢钾0.35g/L和碳酸钙0.25g/L,温度(34&#177;2)℃时,培养16h即可达到生长峰值。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光学密度(optical density,OD)与活菌数量的关系:Y=0.5182x^2+1.4462x+1.9714(r=0.996343),接种的枯草芽孢杆菌由1.9714&#215;10^8cfu/mL提高到3.3124&#215;10^8cfu/mL。优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条件能有效促进枯草芽孢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8.
水温对石磺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沈和定 《水产学报》2005,29(6):776-782
通过实验室研究,对石磺(Onchidium sp.)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了不同水温下石磺胚胎发育的速度,探讨了膜内面盘幼虫孵化出膜的主要条件。结果表明:石磺的胚胎发育过程类似于肺螺亚纲其他贝类,行体内受精,刚产出的卵为受精卵,细胞未进行分裂,卵裂从卵产出体外开始,分别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担轮幼虫期,膜内面盘幼虫期,经过孵化期孵化出膜为自由生活的面盘幼虫期。对各阶段幼体的大小、形状、内部器官等特征以及发育变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显微观察和描述。26℃,28℃,30℃3个水温组中,从受精卵到膜内面盘幼虫孵化出膜分别需要300h,290h,288h;发现影响幼虫孵化出膜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和海水的刺激作用;繁殖盛期卵群工厂化水泥池自然水温孵化时间为10~14d。并报道了水温低于23℃时石磺胚胎停止发育现象。  相似文献   

19.
确立了离子色谱法检测琼胶中硫酸基含量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样品前处理采用灰化降解琼胶粉中的有机成分,超纯水溶解定容、过膜后测定;检测时利用戴安ICS-3000型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ASRS 4mm抑制器和IonPac AS23型分离柱,淋洗液组成为9.0mmol&#183;L^-1Na2CO3溶液和1.6mmol&#183;L^-1NaHCO3溶液,流速1.0mL&#183;min^-1。此方法硫酸根(SO4^2-)在1.0~15.0mg&#183;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检出限为0.01mg&#183;L^-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0%-102.0%,分析快速准确。离子色谱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6~12℃,最适水温为8~10℃,在适温范围内胚胎孵化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N=65.925T^-0.9672)。盐度低于27,受精卵下沉,27~30之间悬浮于水体中,盐度高于35,受精卵浮于水面。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25~40和28~36;盐度低于25或高于40,孵化率都降低。研究表明,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0.1℃,有效积温值为1726.48℃.h。另外,根据其Q10值推算的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与实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