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关中驴制备抗犬细小病毒(CPV)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犬CPV感染。制备CPV抗原复合物,通过免疫驴,用纯化方法从驴血清中提取特异性抗体(IgG),经过物理化学检定、血清学、免疫金电镜技术、动物效力实验。免疫驴均可产生特异IgG,免疫金电镜可观察到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血凝抑制试验(HI)≥1:512(IgG浓缩浓度为60mg/mL);可保护犬免受CPV攻击;室温保存半年,4℃两年效价不变。已成功地应用CPV免疫驴制备出高效价特异性抗CPV-IgG。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23-1029
首先对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的病犬粪便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经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初步证明为CPV感染。将该病犬粪便处理物接种F81细胞,自第3代起,细胞出现典型CPE。对该株病毒进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HA-HI及基因型等方面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CPV,命名为CPV/BJ-L1株。该分离株的血凝效价为1∶512,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TCID_(50)为10-5.15/0.1 mL;电镜观察可见25nm左右的病毒颗粒;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犬能复制出CPV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包含两端完整的发夹结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BJ-L1为CPV-2a亚型,与GenBank中的21株CPV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8%~99.8%,且与国内近期分离毒株高度同源。对2006-2014年北京市CPV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PV流行株的变异具有某种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犬血清中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 virus, CPV)血凝抑制(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抗体效价的方法,用于CPV疫苗免疫效果评价。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以抗CPV血凝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CPV抗原检测试纸条;将犬血清进行不同比例系列稀释后,分别与定量CPV抗原充分反应,滴入CPV胶体金试纸条,根据试纸条检测线(test line,T线)消失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判断血清中CPV抗体的HI效价;用此方法检测86份犬血清样品,并与传统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成功制备CPV抗原检测试纸条,确定了试纸条检测犬血清CPV-HI效价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判定标准。结果表明,在检测不同稀释倍数犬血清反应后的CPV抗原时,能使试纸条T线消失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与HI效价具有正相关性,犬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乘以4即为HI效价;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90.7%。本试验初步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CPV血凝抑制效价的方法,为检测CPV-HI效价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的试验方法,可用于CPV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凌源地区五个品种的犬中,德国黑背犬的发病率最高.达65.3%;2~3月龄幼犬发病率(82.6%)高于其它年龄组的犬.抽样检查的11份样品,有10份血清为犬细小病毒(CPV)血凝抑制抗体阳性;10份粪便的CPV血凝阳性或疑似阳性,经电镜观察见有典型的细小病毒和冠状病毒颗粒,1份脏器样品见有典型犬瘟热病毒。从2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CPV.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HZ076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疑似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IFA鉴定、电镜观察和空斑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HZ0761。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病料和感染的F81细胞中均扩增出CPV VP2基因的特异性片段(221 bp);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28,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IFA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电镜观察感染的F81细胞核内可见20 nm左右的病毒颗粒;病毒液的TCID50为10-4.8/mL,VP2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为CPV-2 a型。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于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诊断方法有很多,如动物试验、病毒分离、电镜检查、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等。各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实用性有所不同。免疫学诊断是一有效的诊断方法,国内外学者在传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多种新的免疫学方法,为CPV的准确、快速诊断提供了强有利的保障。本文就近年来免疫诊断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春从河南商水县采集腹泻犊牛粪样共15例,作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BCV)及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99检查,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电镜及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HA—HI),此外,并对粪样做了寄生虫学检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犬细小病毒的诊断,国内外报道的方法很多,如一般临床检查法、白细胞分类和计数法、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法、血清学检查法等,血清学诊断法又包括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对流免疫试验、中和试验等。这些诊断方法中有些虽然简便,但特异性不强,诊断的标准率不高;而有些方法虽然诊断准确率高,但由于设备条件所限,无法在基层宠物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其基因组与遗传演化等特征,采集疑似感染CPV死亡犬的小肠,经PCR鉴定为CPV阳性,无菌处理病料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及理化特性、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成功鉴定、分离出1株CPV,命名为CPV-SD03/19株;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符合细小病毒形态特征;血凝试验效价为2;对NS基因和VP2基因进行序列比对与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PV-SD03/19株抗原型为CPV-2a型,与CPV-LZ1株对比,在VP2基因上共有3处氨基酸发生非同义替换,分别为aa267(苯丙氨酸→酪氨酸)、aa426(天冬酰胺→赖氨酸)、aa440(苏氨酸→丙氨酸)。本研究对分析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的进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集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PEG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TZ2#株。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的FK81细胞中扩增出CP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64,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相似文献   

11.
用140只4—11周龄的幼犬研究了活的、致弱的、同源的犬细小病毒(CPV)苗的作用。用血凝抑制试验和标准的ELISA试验测定出在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疫苗诱发血清学应答的能力与剂量(感染滴度)相关。当剂量为10~(7·0)TCID_(50)时试验疫苗对血凝抑制抗体滴度≤8、16、32和>32的犬血清阳转反应率分别为95%、89%、82%和44%。就可变性和科学性而言,标准ELISA似乎比血凝抑制试验要好,尤其当感染滴度低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作犬业》2012,(7):66-6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检查、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检测的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病的鉴定及其流行学调查、诊断和监测。其中病毒分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检测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的病原诊断。2试剂和材料2.1FK81细胞(猫肾细胞)。  相似文献   

13.
某些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能够与禽类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即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该方法是根据病毒的血凝蛋白具有识别并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受体的生物学特性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血凝反应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抗体和病毒结合后,血凝素不能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所以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发现与鉴定病毒;诊断病毒性疾病;监测机体血清抗体水平;为免疫程序制定提供准确基础数据,防止重复免疫、免疫失败和免疫空档的发生.该方法是一种在基层临床实践中极易推广的检验、检疫手段与诊断方法.目前在血凝抑制试验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问题,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不正确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应用鸡蛋黄进行鸡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监测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或进行疫病诊断的方法,既不影响生产又省时省力。为验证蛋黄血凝抑制价与血清血凝抑制价是否一致,本试验用蛋黄、血清两种材料,进行了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蛋黄血凝抑制价比血清血凝抑制价约高1个滴度,两种方法对于诊断及免疫效果监测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当前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国内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从北京某宠物基地采集疑似CPV感染死亡犬的肠道组织,无菌处理病料后,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攻毒试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在F81细胞上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电镜观察可见直径20nm左右的病毒粒子,血凝效价1∶256,PCR鉴定在570bp处有特异性条带,证明分离出1株CPV,命名为CPV-BJ03/17。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病毒基因组全长4 620bp,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MF134808;该毒株与广东(SC02/2011)、深圳(CPV-s5)和甘肃(CPV-LZ1)等地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VP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PV-BJ03/17分离株确定为New CPV-2a亚型,主要氨基酸位点与近期分离株BJ15-1等相比无明显变化。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PV-BJ03/17为CPV强毒株。本研究分离出1株CPV强毒株,通过比较CP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变异规律,为CPV的疾病治疗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鸭胚从吉林省某鸡场表现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血凝抑制试验诊断为产蛋下降综合征(EDS_(76))的病鸡输卵管、子宫中分离到两株病毒(CH—1和CH—2),经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电镜观察,证实为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17.
用 PEG60 0 0沉淀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细胞培养物中纯化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 FPV) ,以纯化FPV免疫 BALB/c小鼠 ,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了 4株抗 FPV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 Mc Ab)。其腹水 Mc Ab的 ELISA效价在 1 0 - 4~ 1 0 - 5之间 ,其中 1株具有血凝抑制能力。经 ELISA阻断试验及 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测定 ,这 4株 Mc Ab可与 FPV、犬细小病毒 ( CPV)和水貂肠炎病毒 ( MEV)呈特异性反应 ,因此可作为检测 FPV、CPV和 MEV共同抗原的通用试剂  相似文献   

18.
浅谈血凝抑制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某些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具有凝集某种动物红细胞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即为红细胞的血凝抑制。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测定免疫抗体效价、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测定免疫抗体效价、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等方面。在基层工作中血凝抑制试验(HI)最常用于新城疫、禽流感等免疫抗体的检测。血凝抑制试验由于特异性好、能进行大量样本的分析、节省试剂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对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分泌抗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制备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用F81细胞繁殖CPV,病毒液经二乙烯亚胺(BEI)灭活、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筛选获得2株分泌抗C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F1和B6.F1和B6分泌的单克隆抗体Ig亚类均为IgG1;以F1和B6制备的腹水,经检测,间接ELISA效价均为1×105,免疫荧光效价分别为1:3200和1∶6400;F1和B6培养上清的抗体中和效价分别为1∶1024和1∶2048,血凝抑制效价分别为1∶2048和1∶4096;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F1和B6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能分别针对CPV的空间表位和线性表位.2株分泌抗C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可进一步用于开发CPV特异性诊断制剂和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