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定皮特兰猪、斯格猪、PIC猪3个品种猪的肌肉加工品质,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测定了3个品种猪肌肉滴水损失、熟肉率、嫩度、pH1值以及肌肉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斯格猪和PIC猪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地低于皮特兰猪(P0.05),而熟肉率高于皮特兰猪(P0.05);斯格猪和PIC猪肌肉pH1值及剪切力均显著地高于皮特兰猪(P0.05);皮特兰猪肌肉总蛋白质含量显著地高于PIC猪,斯格猪居中;综合各项指标,斯格猪的肉质较好,而皮特兰猪肉质较差,PIC猪居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及特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育肥猪(100 kg左右)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肌肉品质、胶原蛋白含量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民猪血统育肥猪总胶原蛋白含量、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压榨损失和剪切力值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肌肉可溶性胶原蛋白与剪切力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肌肉胶原蛋白溶解度与剪切力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民猪及其杂交猪与杜长大杂交猪相比,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和肌肉胶原蛋白溶解度高,剪切力值低;胶原蛋白含量及性质对肌肉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胸肌肌肉品质的影响及甜菜碱的缓解作用,试验选择1日龄肉鸡60只,随机分为3组,预饲1周后,对照组按正常标准饲养,热应激组和甜菜碱组饲养温度为(32±1)℃,分别饮用自来水和0.2%的甜菜碱水溶液,于肉鸡28,35日龄时进行胸部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28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热应激组红度值、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滴水损失、剪切力极显著升高(P0.01);与热应激组比较,甜菜碱组红度值、滴水损失极显著升高(P0.01)。35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热应激组剪切力极显著升高(P0.01),红度值、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热应激组比较,甜菜碱组红度值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滴水损失与剪切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饮水中添加0.2%甜菜碱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胸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五指山猪肉和长白猪肉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长白猪宰前重、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及瘦肉率均极显著高于五指山猪(P<0.01);五指山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pH、熟肉率、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五指山猪肉的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因此,五指山猪肉品质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5.
南阳黑猪与长白猪肉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阳黑猪与长白猪肉品质的品种间差异,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南阳黑猪与长白猪各18头,按品种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进行为期180 d的饲养试验,经屠宰后测定两品种猪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南阳黑猪背最长肌L*值、b*值、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熟肉剪切力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a*值、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胴体脂肪率、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pH1值、pH24值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南阳黑猪肉品质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6.
选择75 kg左右的松辽黑猪6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2%由维生素C、维生素E、甜菜碱、牲血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进行生长肥育试验,在体重达到120 kg左右时每组随机选取3头屠宰测定各项指标,研究复合添加剂对松辽黑猪肌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肉色评分、肉色红度(a)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0.64%和8.39%(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21.87%(P0.05);pH45 min、pH24 h、滴水损失24 h、滴水损失48 h、滴水损失72 h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17.55%、11.01%、43.64%,差异显著(P0.05);尿素氮的含量低于对照组33.97%,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低于对照组20.16%、50.79%,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能够改善松辽黑猪肉色、改善肉嫩度、提高肌肉系水力,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差异。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低脂系第20世代肉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肉品质检测方法,测定肌肉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组织学特性以及风味物质,并比较这些性状在两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物理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胸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24 h)、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腿肌的pH_(24 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而腿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45 min)和失水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2)化学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3)组织学特性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腿肌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4)风味物质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甜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总体而言,高、低脂系肉鸡肌肉的理化性状、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说明长期对腹脂性状的双向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鸡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测定了杜洛克及长白猪屠宰后10 h、4℃冷藏6 d、-20℃冷冻5 d的肌肉p H、糖原、乳酸含量和TBA值(硫代巴比妥酸值)。结果表明,宰后10 h,宰后时间对杜洛克及长白猪肌肉p H、乳酸影响极显著,对糖原、TBA值影响不显著。猪种间比较,第3小时和第5小时的p H杜洛克分别比长白猪高4.37%(P〈0.01)和3.93%(P〈0.05);第0.75小时、第2小时和第5~7小时的肌糖原含量杜洛克分别比长白猪高166.83%(P〈0.01)、120.59%(P〈0.01)、117.02%(P〈0.05)、154.31%(P〈0.01)、147.23%(P〈0.05);宰后45 min、第2~4小时和第7~8小时的乳酸含量长白猪分别比相同时间点的杜洛克猪高37.99%(P〈0.05)、27.46%(P〈0.05)、68.90%(P〈0.01)、33.19%(P〈0.05)、52.97%(P〈0.01)和47.05%(P〈0.05)。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 H、糖原含量、乳酸含量和TBA值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显著;对长白猪肌肉p H、糖原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乳酸含量和TBA值影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藏6 d,肌肉p H、糖原含量和TBA值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第48小时乳酸含量杜洛克比长白猪高25.10%(P〈0.05);第24小时和第48小时滴水损失长白猪分别比杜洛克高160.96%(P〈0.05)和60.06%(P〈0.05)。-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 H影响显著,对解冻失水率、糖原、乳酸、TBA值影响不显著;对长白猪肌肉p H、解冻失水率、糖原及乳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对TBA值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藏5 d,杜洛克和长白猪相同时间点的p H、糖原含量、TBA值差异不显著;第48小时乳酸含量杜洛克比长白猪高23.71%(P〈0.05),第120小时乳酸含量长白猪比杜洛克高10.78%(P〈0.05);第24小时和第72小时解冻失水率长白猪分别比杜洛克高186.85%(P〈0.05)和127.20%(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猪肉质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挑选20 kg左右的汉普夏猪和长撒阉公猪各10头,在相同日粮和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喂,当体重分别达到100 kg时屠宰,并现场分割胴体,测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以及化学组成,以比较不同品种猪肉质差异。结果表明:汉普夏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长撒猪(P<0.01),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显著高于长撒猪(P<0.05),而背膘厚、熟肉率、b值和粗蛋白(CP)极显著低于长撒猪(P<0.01),猪肉干物质(DM)、剪切力和pH2值显著低于长撒猪(P<0.05)。结果说明汉普夏猪和长撒猪肉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比较鄂西黑猪、长♂×(野♂×鄂♀)♀三元杂交猪、长大二元杂交猪肌肉苹果酸酶(ME)的活性与肉质性状的差异来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ME活性和肌内脂肪(IMF)含量、背膘厚显著高于长野鄂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而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肉ME活性与肌肉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ME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93-1596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长白山野杂猪与东北民猪进行饲养、屠宰,待肌肉成熟后,对两种猪胴体指标(胴体质量、眼肌面积和背膘厚)、肉质的物理指标(pH值、肉色、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常规化学指标(粗蛋白、粗脂肪、胆固醇、水分和灰分)及氨基酸和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胴体指标在长白山野杂猪和东北民猪肉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白山野杂猪肉中剪切力显著低于东北民猪(P0.05);长白山野杂猪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东北民猪(P0.05);氨基酸在长白山野杂猪和东北民猪肉中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长白山野杂猪中均有增高的趋势(P0.05);长白山野杂猪肉脂肪酸中的C8:0、C10:0、C12:0、C14:0、C15:0、C16:0、C16:1、C18:1T、C18:1C含量显著高于东北民猪(P0.05)。结果表明,长白山野杂猪的肉质优于东北民猪,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表现出了一定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胍基乙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肌肉品质、脂肪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 mg/kg胍基乙酸,育肥猪出栏体重、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2)屠宰性能:育肥猪屠宰后胴体重和瘦肉率极显著提高(P0.01),屠宰率、眼肌面积显著提高(P0.05),第十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屠宰后胴体重、瘦肉率、屠宰率、眼肌面积分别提高7.5%,3.2%,4.3%,8.7%,第十肋骨处背膘厚降低13.7%。(3)肌肉品质、脂肪:对背最长肌的亮度、红度、黄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滴水损失影响差异显著(P0.05),蒸煮损失、剪切力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半腱肌的红度影响差异显著(P0.05),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背最长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分别下降26.6%、30.8%、25.9%,半腱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分别下降32.7%、15.9%、17.2%。对背最长肌、半腱肌pH_(45 min)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pH_(24 h)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背最长肌粗脂肪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半腱肌中的粗脂肪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背最长肌、半腱肌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20.5%、16.0%。  相似文献   

13.
文本主要介绍了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屠宰后肉品质的影响并进行探讨,选取220头(61.2±0.65)kgDLY育肥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饲喂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普通育肥猪料,其中发酵饲料是将与对照组相同的育肥猪料由乳酸菌、酵母菌进一步发酵研制而成,喂养60d屠宰查看肉质情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肌内脂肪、风味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肌肉剪切力、滴水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pH值(45min)和pH值(24h)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相关研究显示,采用发酵饲料可有效改善育肥猪屠宰后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试验将16~26 kg左右的40头三元杂交皮梅猪[(梅山×皮特兰)×大约克夏]随机分成试验组(发酵床)和对照组(水泥地面),研究沿江沿海地区生物发酵床养猪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猪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猪肉平均pH值、猪肉平均滴水损失、猪肉平均脂肪含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相对于水泥地面饲养,发酵床养猪可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9):1-5
通过分别测定不同饥饿时间后藏系绵羊肌肉的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以及肌肉品质指标,分析饥饿应激对宰后AMPK活性及藏系绵羊肉品品质的影响,初步探明饥饿应激与AMPK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关系,为提高肉品品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短期的饥饿应激(不超过24h)对宰后藏系绵羊肌肉的AMPK活性以及肌肉的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长期的饥饿应激(超过48 h)可以使宰后藏系绵羊肌肉的AMPK活性升高,ACC和GS活性下降,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升高,pH值下降,熟肉率和滴水损失下降,剪切力上升。结果提示长时间的饥饿应激(超过48 h)可以通过提高AMPK活性,加快糖酵解的速度,使宰后藏系绵羊肌肉的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升高,pH值降低,而较低的pH值,对藏系绵羊的肌肉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种饲料投喂下草鱼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皇竹草粉饲料为试验组,以商品配合饲料为对照组,投喂平均体重为(300.00±10.00)g的草鱼2个月,对其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以及肌肉pH、系水力、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内脏重、肝脏重、腹腔脂肪重、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及腹脂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肥满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空壳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草鱼肌肉的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和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黏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pH、滴水损失、失水率和冷冻渗出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草鱼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铁(Fe)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草鱼肌肉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43%和17.23%。试验组和对照组草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66和84.94。由此得出,与商品配合饲料相比,投喂皇竹草粉饲料可改善草鱼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试验将600只1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寿光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蚯蚓粉,试验期为90 d。测定试验期间寿光鸡的生产性能指标,试验结束时每组分别随机抽取20只鸡屠宰取胸肌、腿肌作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结束时试验组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耗料量、料肉比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2)试验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脂率极显著降低(P0.01)。(3)试验组胸肉品质(p H、系水力、失水率、滴水损失、肌苷酸)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肉剪切力、系水力、滴水损失、失水率和肌苷酸差异极显著(P0.01)。胸肌肉中营养物质(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铜、锌)试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肉中营养物质(水、粗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4)品尝评定中,试验组胸肌肉和腿肌肉的总体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即试验组鸡肉的风味好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5%蚯蚓粉可以显著提高寿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鸡肉的品质和风味等。  相似文献   

18.
超微粉中药添加剂改善猪肉品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改善猪肉品质的较佳超微粉中药添加剂配方,将72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抗生素、基础饲粮+0.1%中草药组方Ⅰ、基础饲粮+0.1%中草药组方Ⅱ,进行饲养试验及屠宰试验.结果显示:中药Ⅱ组效果较佳,其料重比最低为3.25,显著低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P<0.0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背膘厚最高,为4.18cm,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最小,为39.95 cm2,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H1(宰后45 min pH)及pH24(宰后24h pH)最高,分别为6.32和5.75;滴水损失最低,为4.94%;剪切力最小,为5.07 kg,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为2.96%,显著高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值(亮度)最低,为47.59;背最长肌纤维、股二头肌纤维直径最细,分别为41.17 μm、42.17 μm;背最长肌中水含量最少,粗灰分含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每头猪比对照组多赚64.4元,经济效益提高18.5%.结果表明,中药Ⅱ组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营养成分消化率及经济效益,且能有效改善猪肉品质,使猪肉肌纤维变细,背膘厚、嫩度及pH提高,滴水损失减少.  相似文献   

19.
宰前运输应激对肉牛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2045-2048
30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不运输组)和试验组(运输组),试验组肉牛经12 h的宰前运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降低了2.28(P0.05)和1.68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在12 h(P0.01)、24 h(P0.05)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升高,但2组间在72 h的肌肉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在45 min时的肌肉剪切力值,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7.11%,差异显著(P0.05),在24,48,72 h时,2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12 h的肌肉p H值,试验组比对照组低9.33%,差异显著(P0.05),但在45 min,24,48,72 h的p H值,2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间肌肉颜色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肌糖元含量比对照组低24.03%(P0.05),肌肉乳酸含量比对照组高28.65%(P0.05),而肌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2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肉牛经12 h的宰前运输,降低了肉牛的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 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 H、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大约克猪背最长肌p H显著降低,肌肉糖原、乳酸和TBA值(硫代巴比妥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 H、糖原和TBA值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和乳酸含量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 H、解冻失水率、糖原和TBA值影响不显著,对乳酸含量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p H与糖原呈显著正相关,与乳酸显著负相关,TBA值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p H、滴水损失、糖原和乳酸之间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正相关,p H与解冻失水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