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缺乏适宜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金针菇菇根除少部分作为饲料外,绝大部分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目前对金针菇菇根的利用研究主要以提取多糖为主,多糖提取后的残渣主要是不溶性粗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差,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升其品质及附加值。本研究以金针菇菇根水提残渣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金针菇菇根多糖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优化了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的蒸汽爆破改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对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料腔比5:8(L/L,下同),保压时间105 s,蒸汽爆破压强1 MPa,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为7.08%,较改性前提高了31.35%。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兰花老茎为原料,采用α-高温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为α-高温淀粉酶添加量7.5μL、酶解温度90℃、pH6、酶解时间60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20μL、酶解温度50℃、pH8、酶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西兰花老茎IDF提取率为33.54%。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为西兰花老茎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豆渣年产量高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本文在传统酸奶的基础上,添加豆渣膳食纤维,研制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采用因素控制法,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6%,α-淀粉酶添加量2%,酶解时间90 min,此时豆渣膳食纤维提取率达74.26%;豆渣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豆渣膳食纤维量1.8%,乳酸菌粉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7%,稳定剂果胶添加量0.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酸奶色泽柔和均一,凝乳均匀细腻,具有纯正的乳酸发酵香味。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皮渣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和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了葡萄皮渣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v/v)、料液比1∶20g·mL~(-1)、微波时间90s、微波功率800W。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率为9.12mg·g~(-1)。体外抗氧化试验中,葡萄皮渣原花青素提取物表现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但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弱。  相似文献   

5.
以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为原料,分别经热水浸提,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多糖,并通过复配后形成复合多糖,研究3种食用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的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α-糖苷酶抑制率、α-淀粉酶抑制率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指标。结果显示,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三种食用菌,真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8.58%、4.71%、6.26%。三种真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和降血糖的作用,且复合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均优于单一品种多糖。三种食用菌多糖浓度均为2 mg/mL时,复合多糖的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分别达到60.4%、37.26%与0.31。同时以α-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来表征多糖的体外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复合多糖的降血糖能力也优于单一品种多糖,复合食用菌多糖浓度为2 mg/mL时,α-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42.26%和50.01%。  相似文献   

6.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下脚料——菇柄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为450 W,溶剂用量为20 mL/g,提取温度为70℃.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粗品SDF得率为11.32%,SDF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80.68%.  相似文献   

7.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为试材,采用热回流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ken设计对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总黄酮的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曼地亚红豆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2∶1 mL·g-1,乙醇浓度63%,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86 min,提取次数2次,该条件下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量为128.1 mg·g-1,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总黄酮在设定最大质量浓度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为91.04%、99.17%和65.50%,表明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紫山药为试材,以0.5%柠檬酸水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结合酶法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对紫山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了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紫山药花青素最佳工艺参数和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紫山药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料液比1∶20g·mL~(-1)、提取时间25min、超声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花青素得率为5.91mg·g~(-1)。体外抗氧化试验中,紫山药花青素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9.
李会端  江岸  余建中 《北方园艺》2017,(23):155-164
以生姜为试材,甲醇水溶液为溶剂,采用浸提法提取总黄酮,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生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总黄酮提取液,设计体外抗氧化试验,探究了甲醇浸提生姜总黄酮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过程及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期为生姜作为调味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应用提供前期研究基础。结果表明:甲醇浸提生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3∶30g·mL~(-1)、浸提温度60℃和浸提时间3.0h,在此条件下,试验测得总黄酮得率最大值为0.497%。与多元响应模型理论预测值0.538%吻合良好,佐证了响应面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复杂工艺过程优化的有效方法,获得的多元回归模型对目标响应值具有精准的预测作用。体外抗氧化活性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3种抗氧化剂对·OH清除活性依次为抗坏血酸BHT生姜总黄酮,3种抗氧化剂的浓度和清除率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水提碱提结合法提取苹果渣中的膳食纤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pH=12、温度为40℃、料液比为1∶8,浸泡时间为60min,不溶性膳食纤维为59.04%,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83%.同时对膳食纤维脱色,其中醇氨法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脱色条件为:无水乙醇的用量65%,料液pH=7-8.不溶性膳食纤维H2O2脱色最佳条件为:4%的H2O2、pH=8、40℃、浸泡3h.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菇根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金针菇菇根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与枸杞、灵芝孢子粉的抗氧化协同作用。本实验采用化学法,测定了金针菇菇根水提物、枸杞水提物、灵芝孢子粉水提物、及三者复合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mg/mL时,所测物质均能够不同程度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复合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优于单一水提物,其清除率分别为56.9依0.8%和29.1依0.8%。  相似文献   

12.
以冀南山区的卷柏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优化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探究卷柏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5 g·m L-1、浸提时间30min、浸提温度70℃时,类黄酮的提取率为15.7%。卷柏提取液具有较好清除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当浸提物溶液浓度为3.0 mg·m L-1时,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达到最大值69.4%。结果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提供数据参考,而且还为深入理解卷柏抗氧化机理和合理高效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采用碱解醇沉法从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研究A(NaOH浓度)、B(料液比)、C(碱解温度)、D(碱解时间)对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大小为ACBD;优化选择出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为碱解温度90℃,料液比1∶8g/mL,NaOH浓度8%,碱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40.4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木耳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与其清除DPPH·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首先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液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木耳黑色素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碱提、离心、酸沉、水解、有机溶剂反复处理等步骤分离纯化黑色素,并以VC为阳性对照,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温度30℃,氢氧化钠浓度为1.50 mol/L,料液比为1∶50,在优化提取条件下木耳黑色素得率达7.19%;木耳黑色素具有显著地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其含量呈正相关,浓度≤200μg/mL时其清除能力显著低于VC,浓度增至500μg/mL时,两者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无显著差异,均接近100%。结论:获得了木耳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与其抗氧化效果,为木耳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胡萝卜渣为原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方法对提取液体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以优化胡萝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回归得到二次多项式模型极显著,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326,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4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体积15mL/g、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1%、提取时间5h和提取温度38℃,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49.01%。其物化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8.87mL/g和3.97g/g。  相似文献   

16.
以长白山刺果甘草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长白山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进行O2·体外清除试验,研究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5h;在试验测定浓度范围内,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和抗坏血酸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对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是79.6%、75.5%,说明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效果略高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7.
平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浸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料液比为1∶11、碱液浓度为0.25 mol/L、温度55℃、时间2 h.此条件下产率为65.45%,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2.092 g·g-1和3.25 mL·g-1.  相似文献   

18.
多酚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生理活性功能,在食品、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苹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从苹果皮中提取多酚类物质,为苹果皮的后续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研究了微波法提取苹果皮中多酚物质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苹果皮多酚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为1:10,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为50s,此时多酚得率为0.28%。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辅助法对金针菇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波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金针菇水溶性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600 W,辐射时间为10 min,提取料液比为1∶20,水浴浸提时间为60 min,有利于金针菇可溶性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以枣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对枣渣中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工艺及其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水浴时间、酶的种类及酶添加量对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有很大影响,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α?淀粉酶用量、90min水浴时间、70℃水浴温度,在此条件下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4.8%,是化学法提取工艺的1.50倍,但酶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与化学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相比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