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缺乏适宜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金针菇菇根除少部分作为饲料外,绝大部分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目前对金针菇菇根的利用研究主要以提取多糖为主,多糖提取后的残渣主要是不溶性粗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差,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升其品质及附加值。本研究以金针菇菇根水提残渣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金针菇菇根多糖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优化了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的蒸汽爆破改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对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料腔比5:8(L/L,下同),保压时间105 s,蒸汽爆破压强1 MPa,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为7.08%,较改性前提高了31.35%。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兰花老茎为原料,采用α-高温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为α-高温淀粉酶添加量7.5μL、酶解温度90℃、pH6、酶解时间60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20μL、酶解温度50℃、pH8、酶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西兰花老茎IDF提取率为33.54%。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为西兰花老茎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豆渣年产量高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本文在传统酸奶的基础上,添加豆渣膳食纤维,研制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采用因素控制法,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6%,α-淀粉酶添加量2%,酶解时间90 min,此时豆渣膳食纤维提取率达74.26%;豆渣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豆渣膳食纤维量1.8%,乳酸菌粉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7%,稳定剂果胶添加量0.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酸奶色泽柔和均一,凝乳均匀细腻,具有纯正的乳酸发酵香味。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皮渣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和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了葡萄皮渣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v/v)、料液比1∶20g·mL~(-1)、微波时间90s、微波功率800W。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率为9.12mg·g~(-1)。体外抗氧化试验中,葡萄皮渣原花青素提取物表现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但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弱。  相似文献   

5.
以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为原料,分别经热水浸提,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多糖,并通过复配后形成复合多糖,研究3种食用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的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α-糖苷酶抑制率、α-淀粉酶抑制率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指标。结果显示,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三种食用菌,真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8.58%、4.71%、6.26%。三种真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和降血糖的作用,且复合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均优于单一品种多糖。三种食用菌多糖浓度均为2 mg/mL时,复合多糖的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分别达到60.4%、37.26%与0.31。同时以α-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来表征多糖的体外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复合多糖的降血糖能力也优于单一品种多糖,复合食用菌多糖浓度为2 mg/mL时,α-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42.26%和50.01%。  相似文献   

6.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下脚料——菇柄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为450 W,溶剂用量为20 mL/g,提取温度为70℃.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粗品SDF得率为11.32%,SDF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80.68%.  相似文献   

7.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为试材,采用热回流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ken设计对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总黄酮的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曼地亚红豆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2∶1 mL·g-1,乙醇浓度63%,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86 min,提取次数2次,该条件下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量为128.1 mg·g-1,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总黄酮在设定最大质量浓度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为91.04%、99.17%和65.50%,表明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紫山药为试材,以0.5%柠檬酸水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结合酶法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对紫山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了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紫山药花青素最佳工艺参数和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紫山药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料液比1∶20g·mL~(-1)、提取时间25min、超声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花青素得率为5.91mg·g~(-1)。体外抗氧化试验中,紫山药花青素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水提碱提结合法提取苹果渣中的膳食纤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pH=12、温度为40℃、料液比为1∶8,浸泡时间为60min,不溶性膳食纤维为59.04%,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83%.同时对膳食纤维脱色,其中醇氨法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脱色条件为:无水乙醇的用量65%,料液pH=7-8.不溶性膳食纤维H2O2脱色最佳条件为:4%的H2O2、pH=8、40℃、浸泡3h.  相似文献   

10.
李会端  江岸  余建中 《北方园艺》2017,(23):155-164
以生姜为试材,甲醇水溶液为溶剂,采用浸提法提取总黄酮,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生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总黄酮提取液,设计体外抗氧化试验,探究了甲醇浸提生姜总黄酮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过程及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期为生姜作为调味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应用提供前期研究基础。结果表明:甲醇浸提生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3∶30g·mL~(-1)、浸提温度60℃和浸提时间3.0h,在此条件下,试验测得总黄酮得率最大值为0.497%。与多元响应模型理论预测值0.538%吻合良好,佐证了响应面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复杂工艺过程优化的有效方法,获得的多元回归模型对目标响应值具有精准的预测作用。体外抗氧化活性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3种抗氧化剂对·OH清除活性依次为抗坏血酸BHT生姜总黄酮,3种抗氧化剂的浓度和清除率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蓄冷式保温集装箱在蔬菜流通中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生鲜农产品公铁联运需求,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测试了自主研发的蓄冷式保温集装箱在蔬菜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使用温度记录仪采集了蓄冷式保温集装箱的前中后部的温度数据;以色差(L~*、a~*、b~*)、硬度、pH值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两种蔬菜(油菜、韭黄)采用蓄冷式保温集装箱不同包装处理运输前后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箱内温度随箱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但波动较小,箱内温度后部≥中部≥前部;不同处理组油菜的色差(L~*、a~*、b~*)、硬度和pH值均无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泡沫箱组、泡沫箱+冰组的略有下降,筐装组明显上升;泡沫箱组、泡沫箱+冰组的韭黄较运输前偏红、偏蓝,色泽略有变化,筐装组无明显变化,不同处理组韭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整体上,泡沫箱组、泡沫箱+冰组的蔬菜品质优于筐装组,这为蓄冷式保温集装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葡萄含有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成分,葡葡多酚是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针对疏果天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本文以13个葡萄品种疏下来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疏果中多酚和黄酮含量。通过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来评价葡萄疏果中多酚类物质的功能活性,分析了功能性组分与活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摩尔多瓦、A17、金手指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并且其抗氧化活性也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枣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广泛,而且枣营养价值高,药效作用显著。本文对枣的地域分布、营养成分和功效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枣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枣产业的发展建议,以期对保持枣品种资质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地进行枣产品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银杏果高值化加工技术,实现银杏产业提质增效,分别采用普通热风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和微波-热风组合干燥四种干燥方式对银杏进行干燥处理,将银杏脱毒后加工成银杏粉,然后对银杏粉的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粉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冷冻干燥对粉体色泽保持最好;喷雾干燥粉体的平均粒度最小,粒径分布最均匀,比表面积最大,溶解性指数最大;热风干燥银杏粉堆密度最大、休止角最小,流动性最好,溶解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5.
不同嫁接砧木对网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京郊设施种植网纹甜瓜的配套砧木品种,以引进野生甜瓜砧木久砧和南瓜砧木银光作为材料,调查了其田间长势、抗病性,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和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久砧长势不过旺,抗(耐)病性强,不早衰,果型好,对口感纤维的影响小,综合比较久砧表现最佳,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酸化土壤改良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山东烟台主栽红富士品种‘烟富3’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改良年限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苹果产量、优质果率和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土壤改良3年后,‘烟富3’吸收根密度显著增加,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在减肥33%的条件下,还能增产15.9%,优果率提升6%,硬度增加1kg/cm2,苦痘病发生率降低81.7%;土壤的pH由5.1上升到6.5,有机质含量上升,有益微生物含量增加,大中微量元素配比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为正确引导云南甜樱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深入云南各甜樱桃种植基地进行调研、了解甜樱桃的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甜樱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种植地和市场的分析和文献查阅,结合甜樱桃栽培所需的生态条件,针对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对克服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光温室草莓连作易发生植株根系弱化、病虫害加重、果实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开展了在日光温室连作草莓管理中施用甲壳素(阿波罗963养根素)灌根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莓定植到开花期连续使用甲壳素灌根3次,对提高草莓植株株高、座果率、早熟性、平均单果重、产量品质及延缓根系衰老方面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提高5.6%、座果数量提高20%、前期结果数量提高12.8%、平均单果重增长3.61%、每667 m^2产量增加30.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5%、根系延展长度提高17.8%,根系鲜重提高26.9%,这为缓解草莓连作障碍和指导日光温室连作草莓施用甲壳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特定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是导致鲜切西兰花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分析了鲜切西兰花冷藏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稀释平板法对冷藏10d后的腐败菌进行分离,从不同菌株的菌群形态、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等特征入手,结合微生物16SrDNA菌种基因鉴定的方法筛选出8株优势腐败菌;并进一步对其中两大分支的代表菌种进行了多糖利用能力分析实验,以便辅助解析致腐原因。结果表明:4℃贮藏的鲜切西兰花在10d时,其菌落总数可达到7.4×10^6CFU/g,进入腐败初期;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细菌主要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altitudinis)、恶臭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putid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spp.)、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spp.)、沙雷氏菌(Serratiaspp.);两株代表菌假单孢杆菌P2、葡萄球菌P3可以在多种含植物多糖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显示出对植物多糖的显著降解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类菌容易在鲜切西兰花上滋生,其致腐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番茄蜂蜜果酒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新鲜的番茄为原料、蜂蜜作为碳源,发酵制作番茄蜂蜜果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番茄蜂蜜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初始糖浓度为20%,发酵时间7 d,初始pH 4.7,酵母接种量0.4 g/L,发酵温度26℃。该条件下得到的番茄蜂蜜果酒金黄澄清、酸甜可口,酒精度为9.0%、残留总糖为5.8 g/L、总酸为7.12 g/L,大肠菌群、致病菌均未检出,该结果达到了果酒生产的理化和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