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壁能否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inal epithelial cells,ORECs)中绵羊β-防御素-1(sheep β-defesin-1,SBD-1)的表达产生影响,先利用反复冻融和超声波破碎相结合的方法破碎枯草芽孢杆菌并成功收集其细胞壁,将不同浓度(0、25、50、100、2...  相似文献   

2.
黄芪提取液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芪提取液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工艺流程,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以1%的比例分别接入含黄芪提取液浓度为100%、90%、80%、70%、60%、50%、40%、30%的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温箱中进行培养,分别取24h、48h、72h的培养物检测菌液数量、芽孢形成率和OD值。对初筛的培养基配方选取接种量、pH、温度和摇床转速4个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观察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发酵罐大量培养。结果表明:含60%黄芪提取液芽孢数量最高可达1.70×109,芽孢形成率99%,OD值为2.961。正交试验结果优化条件为接种量10%,pH9.0,温度37℃,转速250r/min,发酵罐培养结果48h即可发酵结束,芽孢数量比摇瓶培养高5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为了降低枯草芽孢杆菌SR096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发酵液的芽孢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菌株SR096的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7.5 g/L、玉米粉15.7 g/L、黄豆粉45.0 g/L、柠檬酸钠4.5 g/L、碳酸钙2.0 g/L、硫酸镁1.0 g/L,经验证在5 L发酵罐中以接种量3%、37℃、250 r/min条件下培养30 h,枯草芽孢杆菌SR096发酵液的活菌含量为1.67×10^10 CFU/mL,芽孢含量为1.56×10^10 CFU/mL,芽孢率为93.3%,为枯草芽孢杆菌SR096后期的产业化放大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芽孢乳酸菌的生长特性、泌酸能力、高温耐受性、耐酸性、胆盐耐受性和抑菌能力,旨在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芽孢乳酸菌在30 h时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在32 h时产酸量最高,最后在pH 3.80左右趋于稳定;芽孢乳酸菌经90℃处理10 min后存活率达到73.47%,pH 2.0及1.0%胆盐处理3 h后存活率分别为54.69%、24.36%;芽孢乳酸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8、19.76、17.42 mm。结果说明,芽孢乳酸菌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是一株优异的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5.
一株饲用枯草芽孢杆菌CCAM080032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一株饲用枯草芽孢杆菌CCAM 080032的芽孢产量,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该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优培养基为:稻草粉:麸皮2:8、葡萄糖50 g、胰蛋白胨20 g、NH4NO3 15 g、KH2PO4 10 g、H2O 1 500 g,37℃培养48 h,芽孢产量达到7.90×1010 CFU/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析了一株肠源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特性,耐酸、胆盐、高温和重金属性能以及产蛋白酶、淀粉酶的能力。结果表明:菌株最大生长浓度出现在22 h左右。菌株在pH 3.0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3 h,存活率为58.6%,培养时间延长至6 h,存活率仍能达到47.5%。在胆盐浓度为0.3%,培养4 h后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为65.5%,8 h后的存活率仍能达到40.4%。在90℃下,处理10 min成活率为61.8%,处理20 min后仍能达到33.3%。当Cu离子和Zn离子浓度为500 mg/L时,菌株生长量相当于对照的107.6%和86.7%。菌株培养48 h后上清液的淀粉酶活性为1.89 U,蛋白酶活性达到655.2 U。结果表明,本枯草芽孢杆菌具备较好的生长与抗逆特性和较高的酶活力,具备作为益生菌的潜在特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优化山药叶多酚超声波细胞破碎辅助提取工艺。文章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倍比稀释法测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9.0 min、超声功率310 W、乙醇浓度57%、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60℃、液料比25 mL/g,此时山药叶多酚实际提取量为18.88 mg/g。研究表明,山药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分段式补料批次发酵技术对1株畜禽用凝结芽孢杆菌的发酵水平进行了研究,对数期补料促使菌体量大量积累,稳定期补料促进芽孢大量形成,从而达到高菌体量和高芽孢率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数期补加淀粉量为总淀粉量的10%,豆粉和鱼粉(质量比为2:1)补加量为总豆粉和鱼粉量(质量比为2:1)的5%,补加方式为2次等量补加(间歇10~12 h),发酵水平由分批发酵6.80×109 CFU/mL提高到8.30×109 CFU/mL;稳定期最佳补料浓度为0.10 g/L碳酸钙、0.156 g/L磷酸二氢钠、0.30 g/L蛋氨酸,最佳补料方式为1次性补加,经稳定期补料优化,芽孢率由分批发酵的75.78%提高到85.63%。因此,采用分段式补料批次发酵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发酵液的菌体数和芽孢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地衣芽孢杆菌的抗逆性与益生性,研究通过5个试验评定地衣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酸性、耐胆盐、抑菌性和黏附性,于85℃水浴分别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5 min、7.5 min模拟制粒条件;利用pH值分别为2,3,4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的胆盐模拟肠液环境;抑菌试验测定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以蛋鸡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85℃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后活菌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25%(P>0.05);用pH值为2,3,4的胃液分别处理,与对照组相比活菌数分别提高0.77%(P>0.05)、1.54%(P>0.05)、1.34%(P>0.05);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和16.16 mm;在黏附性试验中,每100个蛋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平均可以黏附27个地衣芽孢杆菌。说明制粒过程、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影响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地衣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不能在蛋鸡消化道内定植。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饲料应用的角度研究了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及耐酸性、耐高温和耐胆盐能力。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质量浓度在34 h时达到最高值。在pH 2处理6 h后存活率超过76%,90℃处理10 min后存活率约为80%。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具备良好的饲料学特性,是优良的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测定、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优氯净对苏云金杆菌Kurstaki变种HD 1菌株芽孢的消毒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用有效氯浓度为 1 0 %溶液消毒 5min ,0 5 %溶液消毒 15min ,0 3%溶液消毒 2 5min和 0 1%溶液消毒 30min均可将芽孢杀灭 ;而有效氯 0 0 5 %的优氯净溶液消毒区 ,在作用 30min后仍有少量的菌生长。优氯净能破坏芽孢的表面结构和内部构造 ,增大芽孢的通透性 ,溶解破坏内部原生质体 ,导致其萌发力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2.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匡群  孙梅  施大林 《饲料工业》2005,26(10):36-39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对筛选出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枯草芽孢杆菌全菌液、上清液及超声波菌体分别进行抑制黄曲霉菌生长试验和降解黄曲霉毒素解毒效率,并进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以及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温度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株枯草芽孢杆菌超声波菌体对黄曲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M1的降解活性分别为75%、70%和62%,而全菌液和上清液效果较差。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抑菌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差,能够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耐高温。试验对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优化后的SEA基因片段与带有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BC38c,成功构建了含有SEA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BC38c-SEA。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BC38c-SEA转入枯草芽孢杆菌1A751中。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浓缩上清中的蛋白,超声波裂解法裂解菌体沉淀,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对表达的目的蛋白进行活性分析,并对表达条件与硫酸铵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质粒pBC38c-SEA,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获得了表达,目的蛋白存在于培养基上清中,且具有抗原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目的蛋白表达产量增多,在35h时达到最多,同时硫酸铵终浓度为50%,目的蛋白得到最好沉淀。本试验结果表明,SEA基因得以分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并作为佐剂在临床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1株饲用益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7,B.amyloliquefaciens B7)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其在液态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其芽孢发酵工艺优化效率,拟采用测定芽孢吡啶二羧酸(dipicolonic acid,DPA)浓度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平板芽孢计数法,以探讨此测定方法在芽孢发酵优化工艺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菌株产孢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子,进一步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蛋白胨、玉米粉、大米蛋白粉和Mn2+组合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芽孢浓度与测定的DPA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在蛋白胨20 g/L、玉米粉10 g/L、大米蛋白粉20 g/L、Mn2+1.0 mmol/L时发酵48 h,检测到DPA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其相应的芽孢浓度达到7.0×109 CFU/mL。与实验室常用的LB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3.3倍;与工业生产用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2.2倍。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芽孢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为工业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B7的发酵提供了一种成分简单且高产芽孢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对猪源益生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Z-27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芽孢产率和生物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玉米粉1%、豆饼粉1.5%、MnSO40.03%、NaH2PO4.2H2O 0.2%、Na2HPO4.2H2O 0.4%,初始pH值7.0,250 ml三角瓶装量50 ml,接种量2%,摇床转速220 r/min,发酵温度37℃。优化后发酵液的生物量为2.33×1010 cfu/ml,芽孢产率达96.0%,为该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试验旨在寻找1株性能稳定、环境耐受性强的凝结芽孢杆菌菌株,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替抗功能。【方法】 本研究采集160日龄健康海兰褐蛋鸡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通过绘制该菌的生长动力曲线确定其生长规律;利用耐酸、耐胆盐试验分析该菌株的耐受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分离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分离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长出表面粗糙、不规则的灰白色菌落,镜检为杆状、芽孢端生的革兰氏阳性菌。结合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综合鉴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命名为NJ001。生长动力曲线表明,7~24 h为该菌株的对数生长期,24 h活菌数达到顶峰,凝结芽孢杆菌NJ001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pH 3.0温育2 h存活率为59.5%,pH为4.0时存活率达到87.6%以上,对酸有较强耐受力;0.3%胆盐处理2 h存活率为54.0%,胆盐浓度升至0.5%时存活率仍有50%以上,该菌对胆盐有较强的耐受性。单因素试验结果发现,该菌的最佳培养温度为40 ℃,接种量2%,初始pH 7.0,摇床转速220 r/min。综合以上最佳培养条件,菌株活菌数可达最大值,为1.93×108 CFU/mL。【结论】 所分离的菌株为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凝结芽孢杆菌,其最适生长条件易于实现;且与动物体内胃肠道环境基本吻合,具备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筛选优质土壤源益生菌菌种资源,为畜牧生产中微生态制剂研发提供候选菌株。试验以北京市郊区农田土壤为材料,经紫外诱变、革兰氏染色和接触酶试验分离并筛选出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能力的菌株。通过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和种属鉴定,判定该菌为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一步通过耐热、耐酸、耐胆盐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发现该地衣芽孢杆菌在85℃处理10 min后存活率高达93.33%,pH为3.0及2.5时对其活性均影响较小,并且在0.3%、1.0%和2.0%的胆盐浓度下培养3 h仍可继续生长,表现出优良的抗逆性。通过与病原菌混合培养以及对多种致病菌的抑菌试验检测,发现该菌株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能产生对致腐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害的活性物质,探究将一株分离自桑枝条的枯草芽孢杆菌开发为桑椹鲜果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可行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发酵滤液对桑椹鲜果采后的主要致腐菌核盘菌属霉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GA)和链格孢属霉菌(Alternaria sp.GE)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菌悬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发酵上清液次之,发酵滤液较弱,且呈现浓度(剂量)效应;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对GA的最高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7.88%和81.00%,对GE的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80.61%和81.72%。桑椹采后防腐保鲜的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对采后桑椹的腐败变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用浓度为3.5×10~5CFU/m L的菌悬液处理的桑椹鲜果,在25℃条件下贮藏72 h,腐烂率仅为58.75%,而对照组已达88.75%。试验结果证实,用供试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桑椹鲜果可以抑制其霉变,并且枯草芽孢杆菌细胞浓度的变化会影响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培养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15L自动发酵罐中考察了营养条件、pH值、接种量、溶氧水平对纳豆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g/l、大豆饼粉10g/l、KH2PO43g/l、NaCl5g/l、MnSO4·H2O0.4g/l,pH值7.0,接种后最适起始芽孢浓度为106个/ml,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培养20h,芽孢数量可达7.7×109个/ml,芽孢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