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中药活性成分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中药对细菌耐药性的消除和逆转作用,以及中药遏制耐药菌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中药对抗细菌耐药性的作用,为应对耐药菌的中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抗耐药菌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抗耐药菌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及中药抗耐药菌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以及新的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细菌生物被膜(BBF)是指由附着于惰性或者活性实体表面的细菌细胞和包裹着细菌的由细菌自身所分泌的含水聚合性基质所组成的结构性细菌群落。生物被膜不仅是细菌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重要的生存形式,而且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对抗生素广泛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作为细菌的一种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生物被膜菌具有与浮游菌不同的结构和生长、代谢特点.凭借其耐药屏障保护细菌不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并且能降低抗菌药物渗入细菌体内的浓度.导致生物被膜菌较浮游菌具有更强的耐药性,不易被抗菌药物所杀灭.造成临床上生物被膜菌相关性感染的慢性、难治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细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感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抗生素的使用不当或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一些细菌出现了多重耐药甚至超级耐药的情况。为了抵抗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抗菌药物的攻击,细菌聚集后会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的形成进一步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生物被膜感染是细菌性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寻找广谱、高效的抗菌和抗生物被膜的抗生素替代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菌及抗生物被膜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其抗菌机制主要包括了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DNA损伤、氧化应激等,抗生物被膜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聚集黏附、阻断群体感应等。论文综述了纳米银抗菌及抗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胞内菌感染性疾病常规治疗所面临的难题、纳米技术治疗胞内菌感染的优势以及纳米药物对不同胞内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了纳米技术提高抗菌药物进入细胞能力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针对纳米抗菌药物在治疗胞内菌感染疾病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纳米抗菌药物在胞内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1乳酸菌的特性 1.1抗菌作用 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防治畜禽腹泻下痢、肠炎以及由于肠道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不耐酸的腐败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菌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大难题,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细菌主要通过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获得耐药性,除此之外还有细胞壁的渗透障碍、外排泵的泵出作用、靶位改变等多种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细菌的耐药水平。随着新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新的耐药机制随之出现,耐药菌也越来越广泛。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耐药菌的控制和新药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文章从耐药性的起源、产生机理、耐药特性及耐药性的检测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大肠埃希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畜禽患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选择压力可以引起其对药物的抗性,而且耐药广泛、耐药机制复杂,给疾病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产生灭活酶或者钝化酶、靶点结构改变、主动外排泵、质粒介导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等。论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畜牧业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以及应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的策略,以便了解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传播特点,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生和临床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防控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兽医药界研讨的热点。本文根据兽医菌毒虫(细菌、病毒、球虫)的耐药现象与耐药机制,提出“耐药菌疾病”和“耐药菌流行病”的概念及6+4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黏菌素被视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宠物和人类中已出现质粒介导的新型移动黏菌素抗性基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菌株将严重影响黏菌素的疗效,增大耐药基因跨物种传播的风险,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论文从目前黏菌素的使用情况、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黏菌素耐药菌流行现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伴侣动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转移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畜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养殖中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主要有产生钝化酶、改变药物作用靶点、通过主动外排或形成非渗透性膜、形成生物被膜、增加代谢颉颃物等.近几年研究又发现常用抗菌药的多种耐药新机制.针对细菌耐药机制,提出合理用药、加强饲养管理、研制开发耐酶药物、抗菌药物替代品、耐药抑制剂及破坏耐药基因新技术等对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疾病严重危害动物机体健康,影响畜牧养殖业经济利润。抗菌药物已诱导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治疗效果。然而,通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以加强疗效不仅容易引起毒副作用,还易导致药物残留。因此,寻找新方案来提升传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成为药物研究者工作重点。以传统抗菌药物作为客体分子,利用包合技术将其同价格低廉的环糊精等主体分子制成包合物,可改善药物理化性质及抗菌活性,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包合物不仅能改善药物溶解性、稳定性,还兼具备缓释效果,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其还能与细菌膜结合,协助抗菌药物穿越膜结构,最终提高药物抗菌效果并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本文将从包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增强抗菌药物活性应用现状以及提高抗菌药物药效学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兽药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的耐药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它可以对氟喹诺酮等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NorA蛋白介导的药物主动外排成为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利血平等作为NorA外排蛋白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其耐药性的产生。CCCP等能量抑制剂可加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摄取量。文章从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耐药抑制剂作用途径和能量抑制剂影响等方面,简要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的耐药抑制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菌肽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抑菌活性。[方法]利用抗性平板划线法从腹泻病牛血便中筛选分离出1株耐药菌,通过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通过梯度盐酸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Spe+)、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m+)试验确定该菌药敏特性,并利用1种抗菌肽制剂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经BLAST比对分析该菌16S rDNA序列,鉴定该耐药菌为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此菌对Amp+敏感,但对试验中其他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各梯度抗菌肽对该耐药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抗菌肽能有效抑制耐药科氏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望在畜牧生产中代替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与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泛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显著增多。中草药因其特殊的抗菌机制而不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抗耐药菌中草药的研发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大部分种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不易出现耐药性。文章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选择与滥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逐渐提高,几乎所有细菌都获得耐药基因。目前,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且临床上,疾病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单一用药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疾病,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可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缓解或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细菌耐药性发生率,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还可扩大抗菌范围。而药物代谢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结合模型可以有效综合药物、机体和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因此,作者通过介绍联合用药的优势与问题,抗菌药物PK/PD的分类及PK/PD对联合用药给药方案的优化与指导,总结现阶段兽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多糖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糖类化合物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以及微生物多糖三大类。其不仅具有高效低毒、来源广泛的特点,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人们已成功从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以及微生物细胞壁中提取了大量多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行业中。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产生,多糖类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对多糖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以及主要机制进行详细阐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多糖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开发出更加安全、绿色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是养殖业面临的一大课题。片球菌(Pediococcus)是饲料添加目录中允许的益生菌之一,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乳酸菌。大量研究表明,片球菌在食品、医疗和养殖行业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它们在宿主肠道黏膜细胞表面具有的良好的定植能力,减少了其他细菌的黏附。同时,片球菌能够产生包括片球菌素、有机酸和过氧化氢在内的许多抗菌物质,因而在抑制病原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刺激宿主免疫、促进养殖动物生产健康并提升动物生长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益生性能,但是相比较其他益生菌而言其关注程度不高。作者总结了片球菌产生抑菌物质的种类及其抑菌机制,介绍了片球菌的黏附和免疫调控作用方式,以及片球菌在猪和鸡等畜禽养殖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旨在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片球菌具有广谱、稳定的抑菌效果,丰富的益生性能,它们有利于畜禽动物健康生长,预防病原菌感染,减少疾病发生,因此值得加大推广和应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Finding antibiotic alternatives is a major issue in the breeding industry.Pediococcus, a kind of Gram-posi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is one of the probiotics allowed in the feed addition catalogue.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diococcus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ood,medical and breeding industries.Their good colonization abil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host intestinal mucosal cells reduces the adhesion of other bacteria.Meanwhile,Pediococcus is able to produce many antibacterial substances including pediocin,organic acids and hydrogen peroxide.Therefore,it's showing their good probiotic performance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pathogenic bacteria,improving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timulating the host's immunity,promoting the health of farmed animals,and improving animal growth performance,However,compared with other probiotics,its degree of attention is not high.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bacteriostatic substances produced by Pediococcus and their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s,introduces Pediococcus's adhes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and the application of Pediococcus in the production of animals such as pigs and chickens.The aim w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ediococcus's reasonable application in animal production.The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Pediococcus had broad-spectrum,stable bacteriostatic effects and rich probiotic properties.It'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prevents pathogenic bacterial infections,and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Therefore,Pediococcus is worth increasing it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对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养殖中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质粒有关,质粒能够将耐药基因传递给环境中的其他细菌,进而引起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本文就细菌耐药现状、细菌耐药性与质粒关系、中草药对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效果、中草药消除耐药质粒的机理、存在的问题、中草药对耐药质粒消除的展望这些方面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