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探讨酶制剂、菌制剂以及酶制剂与菌制剂混合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料发酵品质、营养成分以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玉米秸秆(干物质含量为42%~44%)用青贮切碎机切短至2 cm,将各处理青贮剂溶于蒸馏水,与原料混合均匀后,装入聚乙烯袋(24 cm×40 cm)中,每袋1 kg,然后用真空包装机抽真空封口,室温贮藏45 d后开封取样。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及半体内试验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菌制剂(LAB1 和LAB2)处理组pH值和NH3-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LA)含量、有机物(OM)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保存量、干物质(DM)、OM、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率显著增加(P<0.05);菌制剂处理组的WS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酶制剂处理(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CE1和CE2)处理组pH值、NH3-N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纤维素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LA)含量、有机物(OM)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保存量、干物质(DM)、OM、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率显著增加(P<0.05);有降低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3)酶菌复合处理组(MCL1和MCL2)pH值最低(P<0.05),NDF、纤维素在瘤胃中降解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ADL降解率在数值上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菌混合处理组能够降低NDF、ADF、纤维素含量(P<0.05)。综上,酶菌复合添加剂喷洒到秸秆中进行青贮发酵后,能够有效破除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特殊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复合体结构,改善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营养物质的保存量及反刍动物瘤胃对秸秆营养物质的降解率,从而提高秸秆的可利用率,其中MCL2处理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饲喂价值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水稻秸秆饲料转化技术,以水稻品种龙粳31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共设置 15 个处理,其中4 个酶制剂处理组,1 个菌制剂处理组,9 个酶菌混合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饲喂价值。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组及对照组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pH、氨态氮占总氮百分比最低,分别为3.63、8.58%,乳酸含量最高,为4.14% DM(P < 0.05)|酶制剂处理组及酶菌混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MCL2处理组NDF、ADF、纤维素含量最低,分别为53.06% DM、31.84% DM、21.76% DM|酶制剂、酶菌复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饲喂价值指标总可消化养分(TDN)、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DI)、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乳杆菌处理组(P < 0.05)。生物制剂可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秸秆饲喂价值,从而提高水稻秸秆的可利用率,其中MCL2处理组效果最佳|酶制剂、乳杆菌、酶菌复合处理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DNF、ADF、木质素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酶菌复合处理添加效果优于酶制剂、乳杆菌。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制剂|青贮发酵|饲喂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降解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分析其对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高效降解,提高其营养价值。设青贮对照(S组)、复合酶制剂处理(C组)、果胶酶+漆酶处理(PL组)、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处理(CPL组)和原料(M组),各组采用袋装真空青贮。室温贮藏45 d后取样,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苯酚硫酸法、4,4'二羧酸-2,2'-喹啉(BCA)法、近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伊红美兰法分析不同酶或酶组合处理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与S组相比,PL组、C组及CPL组的乳酸(LA)含量显著增加(P0.05),p H、氨态氮/总氮及乙酸、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PL组、C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S组相比,PL组青贮水稻秸秆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30.26%,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结晶度与比表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C组青贮水稻秸秆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27.11%,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结晶度与比表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CPL组青贮水稻秸秆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56.32%,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有降低结晶度和增加比表面积的趋势(P0.05)。综上,CPL组降解纤维组分的效果最理想,能有效地破解细胞壁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复合结构,将纤维素降解为可利用的糖,提高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含量,降低聚合度及结晶度,增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秸秆的可消化性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碱复合处理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组,3个试验组分别在水稻秸秆中添加4.0%氢氧化钙(Ⅰ组)、2.5%尿素+4.0%氢氧化钙(Ⅱ组)、9.0%玉米浆+2.5%尿素+4.0%氢氧化钙(Ⅲ组),对照组无添加。发酵袋室温密封15 d后采集样品,分析常规营养成分,分别测定各组水稻秸秆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质(CP)在0、6、12、24、36、48、72、96 h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Ⅱ和Ⅲ组水稻秸秆的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Ⅱ和Ⅲ组水稻秸秆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水稻秸秆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Ⅰ、Ⅱ和Ⅲ组的瘤胃DM、NDF、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的瘤胃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综上所述,氨碱复合处理可以降低水稻秸秆的NDF和ADF含量,提高CP含量,提高水稻秸秆瘤胃中DM、NDF、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水稻秸秆经9.0%玉米浆+2.5%尿素+4.0%氢氧化钙复合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氨化处理对我国南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处理和4个复合氨化处理,这4个处理分别添加5%尿素(5U)、9%玉米浆+5%尿素(9C5U)、 9%玉米浆+2. 5%尿素(9C2.5U)、 9%玉米浆+2. 5%尿素+3%糖蜜(9C2.5U3M),在氨化0、3、7、14、30与60 d后采集样品,测定氨化处理和氨化时间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对照处理和复合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复合氨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P0.05),显著增加CP含量(P0.05);随着氨化时间的延长,DM含量基本保持不变,NDF和CP含量显著降低(P0.05),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处理相比,复合氨化处理的NDF、ADF和CP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5U处理的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9C5U处理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得出,复合氨化处理能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提高CP含量,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DM、CP、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氨化30 d时各营养成分基本趋于稳定。9%玉米浆和5%尿素组合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特性。首先测定玉米秸秆、全株玉米青贮及发酵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然后采用尼龙袋法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消失率与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秸秆经酒精清液发酵后,其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青贮(P<0.05),且NDF、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玉米秸秆各种营养成分72 h瘤胃消失率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而DM、CP和ADF的72 h瘤胃消失率与全株玉米青贮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玉米秸秆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6.93%、58.35%、36.41%和36.01%,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CP的有效降解率略低于全株玉米青贮;CP、NDF和ADF的潜在可降解部分(a+b)值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因此,经酒精清液发酵后,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明显改善,部分营养成分及瘤胃利用效率与全株玉米青贮相似。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酶制剂、酶-菌复合制剂对玉米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分析其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探索通过打破纤维微观结构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的作用机制。试验设置秸秆原料组(CS组)、青贮对照组(CK组)、复合酶制剂组(CPL组)、复合酶-单活菌组(CPLP组)、复合酶-双活菌组(CPLB组)。使用真空包装机抽空玉米秸秆青贮袋中的气体,室温发酵45 d后,分析各组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采用苯酚硫酸法+4,4'二羧酸-2,2'-喹啉(BCA)法、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伊红美兰法分析各组玉米秸秆纤维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CPL组的p H、氨态氮/总氮(NH3-N/TN)和乳酸/乙酸显著降低(P0.05),乳酸、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PLB组的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CPLP和CPLB组的p H、NH3-N/TN、乳酸/乙酸以及NDF、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CK组相比,CPL组的三级结构结晶度显著升高(P0.05),一级结构聚合度和四级结构比表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二级结构氢键作用力无明显变化;CPLP和CPLB组的一级结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四级结构比表面积显著增高(P0.05),二级结构氢键作用力减弱,三级结构结晶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复合酶-单活菌和复合酶-双活菌显著改善了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通过降低玉米秸秆纤维素的一级结构聚合度和三级结构中纤维素非结晶区,减弱二级结构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增加四级结构比表面积,有效地破解了玉米秸秆细胞壁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此研究探讨了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玉米秸青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以去穗玉米秸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未处理组(E1)、乳酸菌制剂处理组(E2)(1.56/kg)、纤维素酶制剂处理组(E3)(1g/kg)。5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X5拉丁方设计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瘤胃降解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酶制剂和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CP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②各组去穗玉米秸青贮DM和NDF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酶处理〉菌处理〉未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酶和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但酶和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对ADF和CP有效降解率的效果相似。通过试验综合评价,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处理均能提高青贮的营养价值及其瘤胃有效降解率,但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指标上,酶制剂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效果优于菌制剂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外源生物制剂对玉米秸秆与马铃薯渣混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72 h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筛选高效饲用生物制剂, 探索实用的玉米秸秆饲料转化技术。【方法】 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原单32秸秆和克新1号马铃薯渣为试验材料, 以3∶1比例混合青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共15个处理, 分别采用酶制剂(CE1、CE2、CE3和CE4)、菌制剂(LAB)及酶菌复合处理(MCL1、MCL2、MCL3、MCL4、MCL5、MCL6、MCL7、MCL8和MCL9), 并设置不添加任何酶菌制剂的对照组(CK)。青贮发酵60 d之后, 对混贮饲料青贮质量指标及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 混贮饲料各处理及对照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 酶处理组和酶菌处理组混贮饲料乳酸、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菌处理组及对照(P<0.05), 其中MCL2和MCL4处理组乳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2.82%和2.77%;与对照相比, 各处理组混贮饲料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 其中MCL2处理最低, 分别为22.86%、53.43%、33.99%;1 g/3 kg纤维素酶添加处理组(CE1、MCL2、MCL6、MCL7)纤维素72 h瘤胃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 酶、菌及菌酶协同作用不同程度促进玉米秸秆与马铃薯渣混贮饲料发酵, 改善混贮饲料营养价值, 提高反刍动物瘤胃对营养物质的降解效率, 综合玉米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养分瘤胃降解率: 酶菌复合处理>酶处理>菌处理, 其中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效果最佳; 纤维素酶降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纤维素、ADF、NDF含量, 最适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 g/3 kg。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氨化组(5 kg/t尿素)、复合菌组(20 g/t)、纤维素酶组(200 g/t)、"复合菌(10 g/t)+纤维素酶组(100 g/t)组"。玉米秸秆经以上处理后,常温自然发酵90 d。结果表明:氨化处理显著增加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P0.05),秸秆青贮后的乳酸、乙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增加(P0.05),秸秆的干物质和NDF的瘤胃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复合菌组玉米秸秆青贮的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酶组玉米秸秆青贮的NDF、ADF和ADL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合菌+纤维素酶"组玉米秸秆青贮的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ADF和ADL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也提高了干物质和NDF的瘤胃消失率(P0.05)。由此表明,氨化和"复合菌+纤维素酶"两种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究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所产胞外多糖(EPS)和富硒胞外多糖(Se-EPS)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抗菌肽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亚硒酸钠(Na2SeO3)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Na2SeO3+黄芪多糖(A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APS,Na2SeO3+E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EPS,Se-EPS组饲喂基础饲粮+560 mg/kg Se-EPS。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与Na2SeO3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Na2SeO3+EPS、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中猪β-防御素1(pBD-1)和空肠、回肠中猪β-防御素2(pB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e-EPS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促进肠道内源抗菌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充缬氨酸(Val)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Ⅰ~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各组饲粮赖氨酸(Lys)和粗蛋白质水平前期(1~21日龄)分别为1.17%和19.55%,后期(22~42日龄)分别为1.01%和17.67%;Ⅰ~Ⅴ组饲粮前期和后期Val/Lys值分别为68%、73%、78%、83%和88%。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显著提高1~42日龄肉鸡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 <0. 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 <0. 05),以ADG和F/G为效应指标进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表明,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 07%和81.03%。2)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Ⅴ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血清尿酸含量有所降低(0.05

0.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肉鸡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鸡获得最大ADG和最小F/G的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07%和81.03%。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粉碎组饲粮中豆粕采用锤片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4.00、5.00、6.00、7.00和8.00 mm,不粉碎组饲粮中豆粕直接过6.00 mm筛,其他饲料原料加工方式一致。选取2 592只210日龄的海兰褐产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粉碎组豆粕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粉碎机筛片孔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显著小于过6.00 mm筛不粉碎组(P<0.05),并且粒度分布也有所不同;粉碎组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过6.00 mm筛不粉碎组。豆粕采用锤片粉碎机粉碎后,豆粕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筛片孔径5.00 mm(几何平均粒径732.00μm)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其他各组。结果显示:对于蛋鸡饲粮,豆粕经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筛片孔径为5.00 mm,豆粕几何平均粒径732.00μm时,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在低蛋氨酸(Met)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二肽(Met-Met),评价Met-Met在幼鲤饲料中的有效性并确定幼鲤的Met需求量。试验用幼鲤初始体重为(16.7±0.08)g,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桶30尾鱼。在以豌豆浓缩蛋白作为蛋白质源的低Met基础饲料[Met含量为4.8g/kg,半胱氨酸(Cys)含量为4.4g/kg]中分别添加0、1.5、2.0、2.5、3.0、4.0g/kg的Met-Met,饲喂6组试验鱼,分别命名为M0、M1.5、M2、M2.5、M3、M4组;剩余的1组试验鱼饲喂含10%鱼粉同时补充3.0g/kg晶体DL-Met的试验饲料,命名为FM组,作为正对照组。饲养试验持续10周。结果显示:与M0组相比,各Met-Met添加组幼鲤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以增重率、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获得幼鲤Met需求量分别为8.1、7.9g/kg;以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获得幼鲤Met需求量为7.6g/kg。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et-Met均可显著增加全鱼中Met、Met+Cys、赖氨酸(Lys)、色氨酸(Trp)、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缬氨酸(Val)、组氨酸(His)的含量(P<0.05),而各Met-Met添加组与FM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M0组幼鲤必需氨基酸沉积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M0、M1.5、M2、M2.5组的Met沉积率显著高于FM组(P<0.05);除M1.5组外,各Met-Met添加组的Lys沉积率均显著高于M0组(P<0.05),且各Met-Met添加组与FM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M4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FM和M0组(P<0.05)。M2、M4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M0组(P<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M3组最低,显著低于除M1.5、M4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得出,在Met缺乏的基础饲料(含4.8g/kgMet)中添加适量Met-Met可有效促进幼鲤摄食和生长,促进脂肪的转运与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基于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沉积率的回归分析,获得幼鲤Met需求量为7.6~8.1g/kg(饲料中Met-Met添加量为2.95~3.47g/kg),占饲料蛋白质的2.0%~2.1%。饲料中Met-Met所提供的Met与天然蛋白质源中Met在消化吸收与利用上特性相似,以Met-Met为来源评估幼鲤Met需求量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不同硒源及硒水平下,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和全鱼及脊椎骨硒含量的影响,确定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以及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取810尾初重为(8.99±0.03)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别以亚硒酸钠(Se-S)和蛋氨酸硒(Se-Met)为硒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mg/kg的硒。基础饲料硒水平为0.48mg/kg,Se-S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2、1.15、1.32和1.79mg/kg;Se-Met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1、1.18、1.51和1.94mg/k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以Se-S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5mg/kg时,WGR和SGR最高;以Se-Met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8mg/kg时,WGR和SGR最高。2)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受到饲料硒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鱼体和脊椎骨硒含量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升高,且脊椎骨硒含量低于鱼体。综上所述,分别以Se-S和Se-Met为硒源,SGR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98和1.01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Se-Met的生物利用率比Se-S高,相当于Se-S的112.5%。  相似文献   

16.
肠道健康是一种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和稳态、抵抗感染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能力,肠道健康失衡对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肠道健康的概念、组成及调控家禽肠道健康的营养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抗生素对照组(T1)、无抗对照组(T2)和0.1%(T3)、0.3%(T4)、0.5%腐殖酸钠添加组(T5),每组12个重复(公母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1~21日龄为试验前期,22~42日龄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1) 1~21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和0.3%腐殖酸钠添加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1%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2)饲粮添加腐殖酸钠对42日龄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 42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公鸡的脾脏指数和母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4) 21日龄时,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和无抗对照组(P<0.05); 0.5%腐殖酸钠添加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时,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IgA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 21日龄时,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对照组、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42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肉仔鸡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的血清T-AOC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 <0.05)。综合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建议肉仔鸡饲粮中腐殖酸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3%~0.5%。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发酵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明确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对我国生物饲料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种类生物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生物发酵饲料菌种、发酵饲料原料与工艺、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地源饲料发酵应用技术与模式研究进展以及发酵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此外,从特色功能菌株的筛选、菌株组合效果、生物发酵饲料价值评价指标以及生物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测等方面指出了生物饲料研究发展趋势,为生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蛋壳品质是蛋鸡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状和外观性状指标。蛋壳品质降低导致的蛋壳破损问题会给家禽生产和蛋品加工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微量元素不仅是蛋壳的化学组成成分,也可参与调控蛋壳晶体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蛋壳的力学特性。本文基于饲粮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和来源的合理选用这一实际问题,对几种主要微量元素调控蛋壳品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为追求高生产性能,常以高精料的营养策略饲喂高产奶牛和高强度育肥肉牛、肉羊。长期饲喂高精料或突然采食大量含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粮时,动物易出现瘤胃代谢紊乱,诱发代谢性瘤胃酸中毒及腹泻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如何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保持瘤胃健康是进行营养调控的关键。酵母培养物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已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在维持瘤胃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总结了酵母培养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并阐述了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饲粮中适宜的添加量,为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饲粮中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