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志强  孙亮  王方  王小武  张萍 《中国蔬菜》1981,1(9):106-107
江西宜春地区引进富硒油菜薹硒滋圆1号进行早熟栽培,生产的油菜薹不仅可以在12 月初上市,且油菜薹硒含量较高,达0.05 mg · kg-1。  相似文献   

2.
《蔬菜》2021,(4)
为充分发挥宜春地区富硒土壤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满足人们对富硒蔬菜产品以及风味独特、口感甘甜的油菜薹的旺盛需求,近年来当地摸索出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与传统油菜栽培模式相比,采用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油菜薹11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不仅上市时间早,而且硒含量高,达到了富硒蔬菜标准,市场售价可观,每667 m~2收入超过5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油蔬两用油菜按照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不仅可收获油菜籽,还可以增收一季油菜薹。油菜薹按照原料挑选→清洗→漂烫→冷却→烘干→封装流程,在前期试验基础上总结出脱水富硒油菜薹加工工艺。该工艺选取新鲜富硒油菜薹为原料,加工过程中添加食盐进行护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在保证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前提下,延长了油菜薹储藏期。  相似文献   

4.
摘要:宜油薹1号和宜油薹2号是宜春市科学院选育的富硒早熟菜薹专用型油菜新品种,均具有成熟早、抗病性好、风味佳、商品性好、硒含量高等特点;其中,宜油薹1号播种50 d左右即可采摘菜薹上市,每667 m2产量700 kg左右,硒含量达到0.014 mg/kg以上;宜油薹2号播种65 d左右可以采摘油菜薹上市,每667 m2产量800 kg左右,硒含量达到0.018 mg/kg以上。宜油薹1号和宜油薹2号均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油菜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富含糖类、维生素类和锌、硒等微量元素。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栽培相对简单,产量高[1],具有填补春季应季蔬菜种类短缺的优势,是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业态。因此,在全国油菜种植区域掀起了油蔬两用型/油菜薹专用型油菜新品种培育、油菜薹高产栽培技术、油菜薹品质分析技术和油菜薹产业化方面研究热潮[2~6]。  相似文献   

6.
安康市油菜新品种不同产品聚硒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陕西省安康市种植的优质富硒"油蔬两用"油菜品种,2019-2020年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汉阴县实施了富硒油菜不同产品聚硒能力试验,综合比较分析4个参试油菜品种菜薹、菜籽、菜粕总硒含量和菜薹、菜籽产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油杂19、陕油28菜薹硒含量达到陕西地方标准,而且...  相似文献   

7.
油菜薹通常指甘蓝型油菜抽出的嫩薹,以食嫩茎为主,配合茎上嫩叶,有爆炒、下火锅、凉拌、腌渍[1]、白灼等多种食用方法,口感清脆、微甜、爽口,品质风味独具特色,显著区别于白菜薹与红菜薹,同时甘蓝型油菜薹因富含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营养元素[2],及纤维素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而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改善便秘、增强男性生殖功能[3]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枝江市移栽种植模式下油菜的菜薹产量、鲜饲料产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4个菜用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狮山2017和大地95的抽薹期分别比华油杂62早25、12 d,而富硒品种中油高硒1号抽薹期比华油杂62晚22 d;专用菜用品种狮山2017和大地95产量较高,分别为1371.3、1284.1 kg/667 m2,菜薹产量随抽薹期的延迟而降低;中油高硒1号的效益最高,为7447.0元/667 m2,大地95和狮山2017的效益分别为4407.5、4604.6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自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问世以来,经过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油菜种植者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油菜薹已逐步被广大市民所认识.近几年,油菜薹的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红菜薹和白菜薹,油菜薹的销售收入远远高于油菜籽的销售收入,尤其是城市周边,中油杂11号等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普通油莱只收获油菜籽,而双低油莱通过油蔬两用栽培,在保证油菜籽产量基本不减或略有增产的同时,增收一季油菜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莱种植效益,该技术在浙江、湖北等省推广应用已有相当规模。据笔者研究,甘蓝型双低油菜薹与重庆市民常食的白菜型红莱薹相比,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相当,而Vc、钙、硒、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高出85.6%、35.1%、31.4%、10.8%,营养十分丰富。双低油莱薹是在低温环境条件下10余天时间里迅速抽出的,是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它既可上市鲜销,也可加工成脱水蔬菜。在重庆地区进行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保证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一般每667m^2可在春节前采收鲜菜薹150kg以上,增纯收入100元以上,增收效果十分显著。本文介绍了在重庆市自然生产条件下,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施钾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通过对高钾含量品种(玉油7号)、较高钾含量品种(中双8号)和低钾含量品种(保油10号)进行不同施钾处理,摘取菜薹进行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能提高菜薹产量,玉油7号产量有所增加,但其产量远低于其他2个油菜品种,中双8号在T3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0.66 kg·小区-1),保油10号在T8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3.30 kg·小区-1);中双8号在T1处理下菜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T3处理下钾含量最高,T4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保油10号在T2处理下综合营养品质最高。高钾含量油菜品种玉油7号不适合作为摘薹品种,中双8号提高施钾量有利于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保油10号在抽薹期追施钾肥有利于菜薹产量的增加,一定范围内提高施钾量也有利于其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采薹次数对汉油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不同的采薹次数,比较分析了各处理菜薹经济性状、生育期、菜薹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薹后,汉油6号分枝数增多,籽粒成熟期推迟,采摘1次菜薹产量最高,且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经济效益最高,为1 864.41元/667 m2,该结论为汉油6号作为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油菜薹新品种油苔92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苔929的采薹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8月31曰播种的油菜薹采摘产量最高,并且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油菜薹采摘产量相应降低;9月20日播种的油菜薹综合经济效益最高;9月30日播种的油菜薹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4个播种期对早熟双低油菜品系大地95油菜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月20日至10月20日,播种越早,油菜薹产量越高,其中9月20日播种的产量为27 420 kg/hm~2,经济效益48 450元/hm~2;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油菜薹产量逐渐下降,但10月20日播种的油菜薹产量仍达11 660 kg/hm~2,经济效益9 050元/hm~2,高于油菜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白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其花雪白,种子含油量45.0%,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8.0μmol/g,符合甘蓝型油菜的双低标准。沪白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10115。双低甘蓝型油菜薹(俗称油菜薹,下同)通常指其抽出的嫩薹,摘取15~20 cm菜薹作蔬菜.  相似文献   

16.
4种食用菌硒积累能力比较与硒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灵芝(Ganoderma lucidum)、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4种食用菌进行一级液体富硒培养,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对富硒菌丝体进行总硒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联用(LC-UV-AFS)对富硒菌丝体中硒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一级液体培养中添加50mg.L-1Na2SeO3条件下,杏鲍菇无论生物量、总硒含量还是硒利用率都是最高的,分别达到了9.8g.L-1、5 086μg.L-1和22.3%,灵芝次之,分别是6.7g.L-1、4 426μg.L-1、19.4%。硒形态分析结果揭示,在杏鲍菇菌丝体蛋白酶提取液中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3种硒代氨基酸总量比较低,不足提取液总硒30%,而其他三类食用菌3种硒代氨基酸总量达到80%以上,且在4种食用菌菌丝体提取液中,硒代蛋氨酸是硒与氨基酸的主要结合形式。研究及相关文献表明灵芝是食用菌中最具潜力的富硒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乳白色花的超级80 天菜心和黄花的坡头70 天油青菜心为材料,获得P1、P2、F1、F2、BC1 和BC1′6 世代材料,研 究菜薹乳白色花的遗传规律,并测定2 种花色菜薹的VC、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以大白 菜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与菜薹杂交,开展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表明,菜薹黄花对乳白色花为显性, 乳白色花由1 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在F2 中发现了1 株同时具有黄花和乳白色花分枝花序、同花序2 种颜色花朵以及同花 朵2 种颜色花瓣的嵌合体。超级80 天菜心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坡头70 天油青菜心,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坡 头70 天油青菜心,水分、VC 含量与坡头70 天油青菜心差异不显著。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18NBCC 的花瓣为复花瓣, 花药和花丝严重退化,变成瓣化状花瓣,但蜜腺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形态硒对韭菜吸收富集及土壤累积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塑料大棚试验,研究了施用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韭菜富集硒以及土壤累积硒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蔬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韭菜出苗前向土壤中分别施加亚硒酸钠为Se100、200和400 g·hm~(-2)时,韭菜可食部位硒含量为0.008~0.128 mg·kg~(-1) FW;分别施加硒酸钠为Se 100和200 g·hm~(-2)时,韭菜可食部位硒含量为0.067~0.441 mg·kg-1 FW。按照陕西富硒食品标准(DB61/T556-2012)中新鲜蔬菜硒的含量指标(0.02~0.1 mg·kg~(-1)),亚硒酸钠施用量为Se 200 g·hm~(-2)或硒酸钠施用量为Se 100 g·hm~(-2)时可满足韭菜1个生产季的富硒生产需求。施入土壤中的硒酸钠通过韭菜吸收的回收率约为10%,而亚硒酸钠的吸收回收率不足3%。对韭菜施用硒酸钠的富硒效果比亚硒酸钠的好,亚硒酸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绝大部分残留于较浅的表层土壤中,而硒酸钠移动性较强,更容易在土壤中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培养料中施加外源硒肥对毛木耳子实体的富硒能力、产量、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添加硒肥使培养料中硒的含量分别为0、30、60、90和120μg·g-1,进行毛木耳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使用30、60和90μg·g-1含硒培养料时,毛木耳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产2.25%、5.68%和8.72%;毛木耳硒含量分别为2.29、4.40和8.33 mg·kg-1。使用120μg·g-1含硒培养料时产量减少3.16%;毛木耳硒含量为8.86 mg·kg-1。表明添加适宜的硒肥可以促进毛木耳菌丝生长,缩短菌丝满袋时间,并增加产量;而添加过量硒肥则会抑制其菌丝生长,延长菌丝满袋时间,并减少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及国家富硒食用菌标准,推荐毛木耳栽培中添加硒肥的培养料中最佳硒含量为60μg·g-1。  相似文献   

20.
施用不同形态外源硒对铁皮石斛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年生、一年生和二年生的铁皮石斛苗为试材,采用施用外源硒肥的方法,每隔1个月采样1次后再进行喷施,连续喷施6次,在半年时间测定各处理铁皮石斛鲜条的总硒值.研究了不同形态外源硒(液态硒肥SA和SJ、固态硒肥SD)在不同的硒肥浓度下对铁皮石斛棚栽苗的硒富集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广西铁皮石斛富硒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施用外源硒肥可明显提高铁皮石斛鲜条的硒含量,且铁皮石斛苗龄越小,其吸收外源硒的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