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涛 《饲料广角》2008,(6):44-46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中规定:鱼粉、石粉、骨粉、肉骨粉中的铅含量(以Pb计)≤10mg/kg;磷酸盐≤30mg/kg;鸡配合饲料、猪配合饲料、生长鸭、产蛋鸭、肉鸭配合饲料≤5mg/kg;产蛋鸡、肉用仔鸡浓缩料,仔猪、生长肥育猪浓缩料≤13mg/kg;奶牛、肉牛精料补充料≤8mg/kg;产蛋鸡、肉用仔鸡复合预混合饲料,仔猪、生长肥育猪复合预混合饲料≤40mg/kg。在饲料加工时。应注重对饲料原料中铅的检测,尽量使用铅含量低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2.
1选择无污染、无公害饲料所谓无公害生猪生产即在无污染、无残留或低污染、低残留条件下生猪生产,该猪肉产品对人体健康无损害。饲养无公害猪的所有饲料都应当是无毒无害的,这样从源头上控制对无公害猪肉的污染。我国颁布的《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中砷、铅、氟、铬、汞、镉、氰化物、霉菌、黄曲游离棉酚、异硫氰酸脂、恶唑烷硫酮、霉菌、黄曲霉素、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和每克鱼粉中的细菌总数等指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试验应用双硫腙比色法,对郑州某饲料厂常用的10种饲料原料中的铅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骨粉和鱼粉中的铅含量分别达到14.789 0和10.155 0mg/kg,均高于我国<饲料、饲料添加剂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国家标准10 mg/kg,而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铅含量测定值均小于5 mg/kg,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果说明,饲料原料存在着较严重的铅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新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与旧标准《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相比,新标准拓展了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的覆盖范围、增补了污染物的控制项目、更新了检测方法、修订了部分限量指标。一是新标准对饲料卫生指标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调整,将各种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在表中分栏描述,将污染物分为5类,在表中分类表述,分  相似文献   

5.
《湖南畜牧兽医》2003,(3):37-37,33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鸡蛋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项目指标菌落总数≤5×106大肠菌群≤10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表2微生物指标4.2.3铅按GB/T5009.12规定执行。4.2.4铬按GB/T14962规定执行。4.2.5镉按GB/T5009.15规定执行。4.2.6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15规定执行。4.2.7土霉素、金霉素按GB/T14931.1规定执行。4.2.8磺胺类按NY5029执行。4.2.9呋喃唑酮按附录A执行。项目指标汞(Hg),mg/kg铅(Pb),mg/kg砷(As),mg/kg铬(Cr),mg/kg镉(Cd),mg/kg六六六(BHC)(mg/kg)滴滴涕(DDT)(mg/kg)金霉素…  相似文献   

6.
浓缩饲料中霉菌总数及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饲料标准及高温、高湿贮存条件的方法,比较其霉菌总数、主要产毒菌的种类、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变化情况。将饲料在设定条件下存放8周,利用国标检测方法每周检测一次,结果表明:肥育猪用浓缩料在相对湿度<67%、温度(22±2)℃的标准贮存条件下,两个月内霉菌总数及毒素含量变化较小,饲料在相对湿度为(80±2)%、温度为(30±2)℃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14d,霉菌总数为7.7×105cfu/g,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1×105cfu/g,主要产毒菌种类有黄曲霉、寄生曲霉、绿青霉;饲料存放35d,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20.8μg/kg,超过浓缩料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存放56d,赭曲霉毒素含量为52.1μg/kg,未超过标准限量100μg/kg;且赭曲霉增长速度比黄曲霉增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皮粉、肉粉的主要检测项目为粗蛋白、灰分、铬含量三者,其中前两项为常规分析,只有铬的测定比较困难,因为国家规定,皮粉中铬含量允许值为200mg/kg;肉粉中铬含量允许值为10 mg/kg.低含量、严标准,更增加了分析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皮粉、肉粉的主要检测项目为粗蛋白、灰分、铬含量三者.其中前两项为常规分析,只有铬的测定比较困难.因为国家规定.皮粉中铬含量允许值为200mg/kg;肉粉中铬含量允许值为10mg/kg。低含量、严标准,更增加了分析的难度。笔者采用标准液添加法解决了皮粉、肉粉中铬元素含量检测难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长风  陈英 《饲料工业》2003,24(7):31-32
1鱼粉质量标准概述鱼粉目前国内执行的标准为SC/T3501-1996犤1犦,具体指标为感观指标:色泽、组织、气味三项,理化指标:粉碎粒度、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盐分、灰分、砂分七项,标准中还规定了鱼粉中不允许添加非鱼粉原料的含氮物质,诸如植物油饼粕、皮革粉、羽毛粉、尿素、血粉等,亦不允许添加加工鱼露后的废渣。鱼粉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犤2犦,具体指标有:砷、铅、氟、霉菌、汞、镉、亚硝酸盐、滴滴涕、细菌总数等9项,SC/T3501-1996标准还规定了鱼粉不得有虫寄生,还单独列出鱼粉中金属铬(以六价铬计)允许量小…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氨基酸组成及其稳定性是评定蛋白质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蛋白质品质的重要指标。调查收集来自湖北省及周边各地样品(鱼粉211份、肉粉121份、DDGS 22份和仔猪前期配合料37份、混养鱼料133份),分析测定了17种氨基酸(AA)含量,并将饲料原料中限制性氨基酸与中国饲料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调查结果显示,鱼粉AA含量合格率达到100%,肉粉AA含量合格率为86.78%,DDGS的AA含量合格率较差。混养鱼料中赖氨酸水平(1.77±0.51)%,占鱼料总氨基酸(8.5±0.5)%;仔猪前期配合料赖氨酸水平(1.12±0.39)%,占仔猪前期配合料总氨基酸(7.0±1.0)%。调查结果表明,被检的鱼粉和肉粉具有较高的AA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新疆集约化肉牛养殖场的养殖投入品饲料和饮用水理化和卫生质量状况,比较南北疆肉牛养殖场的差异。对伊犁和阿克苏地区4个肉牛养殖场的主要饲料原料和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指标进行测定。分别采用《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8),《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中规定的方法对4个肉牛养殖场饲料亚硝酸盐含量、霉菌总数、饮用水大肠菌群数和硫酸盐等指标进行检测。干草、秸秆、青贮和精料4类饲料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在0.41~47.54 mg/kg,霉菌总数在0.077~35.58×10~3CFU/g。饮用水中p H、溶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含量、硫酸盐含量、氰化物、硬度、总碱度和总大肠菌群分别在6.97~8.72、240~1 560、0~0.98、9.123~1 149、120~0.032 4、10.27~194.03和10.47~38.32 mg/L及2~1 600 MPN/100 m L。其中,北疆地区饲料亚硝酸盐含量,饮用水p H、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含量和硬度均低于南疆地区,其他指标则相反。此次所检测的饲料和水的理化和卫生状况基本属安全范围,但阿克苏地区饲料的亚硝酸盐含量和饮用水硫酸盐含量,超出相关标准规定的含量上限,尚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研究为新疆肉牛养殖质量安全和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部分饲料原料中霉菌污染的实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省10个地区的饲料厂和养殖场采集饲料原料7种(玉米、米糠、豆粕、菜粕、棉粕、麦麸和鱼粉),66个样品。经霉菌学检验,霉菌污染率达89.4%,优势菌种为曲霉菌和青霉茵。最高带菌者为麦麸达154×10~4个/g;其次是玉米,带菌量为109×10~4个/g;有几个棉粕和菜粕未检出霉菌。根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进一步分析表明,66份饲料原料中有49份霉菌量超过国家标准。株洲地区的6个饲料原料样品中霉菌量均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10个地区的饲料原料中仅娄底、邵阳、常德和自治州霉菌污染状况较轻,分别为62.5%、80.0%、75.0%和66.6%。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7,(4):46-50
为合理评价新疆奎屯高砷地下水灌溉区动物饲料及产品中砷污染水平,随机采集典型灌溉区所产农作物源饲料(玉米秸秆、甘草秸秆、稗子草、麦麸、苜蓿以及玉米籽粒)126份、动物肉和内脏样品162份、生鲜牛奶24份及棉籽油样品6份,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砷含量。结果表明,按照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中规定家禽、猪配合饲料中总砷含量允许量≤2.0 mg/kg这一标准,农作物源饲料样品中总砷含量超标率为26.19%,其中,玉米秸秆和稗子草样品中总砷含量超标率分别达100%(n=24)和75%(n=12),玉米秸秆样品中总砷含量最大超标3.5倍,且其中61%为毒性大的三价砷;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规定肉类总砷限量值为0.5 mg/kg,生乳总砷限量值为0.05 mg/kg这一标准,动物样品中总砷超标率为16.67%,其中猪肝、羊肝、鸡肾和鸡肫样品中超标率分别为47.62%(n=21)、38.10%(n=21)、22.22%(n=9)和16.67%(n=6);牛奶样品中砷超标率达62.50%;按照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中规定食用油中砷的允许量为≤0.1 mg/kg这一标准,所采集的棉籽油样品总砷含量均未超标。研究表明,高砷地下水灌溉严重影响了当地所产动物饲料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蛋鸡配合饲料及鸡蛋重金属含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鸡配合饲料和鸡蛋中重金属元素污染对动物健康及畜产品安全造成危害,本文旨在评估四川省蛋鸡配合饲料和鸡蛋的重金属含量现状。采集四川省内14个大中型饲料公司和4个大型养殖场不同时期(18个产蛋高峰期、11个育雏育成期和6个产蛋前期)的蛋鸡配合饲料以及11个品牌的鸡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锰(Mn)、铜(Cu)、锌(Zn)、钒(V)、铬(Cr)、钴(Co)、镍(Ni)、砷(As)、硒(Se)、钼(Mo)、镉(Cd)、汞(Hg)和铅(Pb)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重金属的分布不均衡,不符合正态分布,其中产蛋高峰期配合饲料中的Cr和育雏育成期中的Pb含量较高,分别为5.61和2.74 mg/kg,其平均Cr和Pb含量未超出限量标准(10和5 mg/kg),但部分来源饲料样品超出限量标准,超标率分别为11.1%和18.2%。饲料中的As、Cd、Hg均未超过我国《饲料卫生标准》限量;另外产蛋高峰期配合饲料中的V含量为1.74 mg/kg,最高检测值为5.2 mg/kg,超过了《Mineral Tolerance of Animals》中蛋鸡对V的耐受剂量(5 mg/kg),超标率为5.6%,但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中并未规定其限量。本次抽样调查发现不同时期的蛋鸡配合饲料中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鸡蛋样品中Pb、Hg、As、Cr、Cd等金属的含量未超过限量标准。综上所述:四川地区蛋鸡配合饲料和鸡蛋中的重金属含量随厂家和品牌的不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Cr和Pb含量在部分饲料公司中超标严重;此外,具有潜在危险的重金属V在蛋鸡配合饲料中含量较高,且国内没有限量标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钴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家禽配合饲料中常用的饲料原料,包括能量饲料(玉米、小麦、次粉和麸皮)、蛋白饲料(豆粕、棉粕、胡麻饼和鱼粉)和矿物质饲料(石粉、磷酸氢钙和贝壳粉)中的钴含量.结果表明,4种能量饲料只有小麦中钴含量可测出,而且含量很低,玉米、次粉及麸皮中钴含量均低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最低检出限1mg/kg;4种蛋白饲料原料中钴含量范围为1.082~2.227 mg/kg;矿物质饲料原料中钴含量范围为2.251~4.610mg/kg.对于生长家禽而言,配合饲料中钴含量不足以满足需要,而产蛋家禽配合饲料中钴含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1饲料 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应依法严格管理,加强监控、检测,严禁使用、严厉查处违禁药物.同时,加强饲料原料的检查和监控,禁喂霉烂变质和剧毒农药污染严重的饲料.此外,开辟新型绿色安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如种植无公害高产优质青绿饲料,使用经国家畜牧部门批准的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制剂和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制剂等.我国新的《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允许量,饲料中的砷、铅、氟、霉菌、黄曲霉素、铬、汞、镉、氰化物、亚硝酸盐、棉酚、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铜、六六六、滴滴涕、总细菌数均不得超标,沙门氏杆菌不得检出.在微量元素中,对铜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即每kg配合饲料中的含铜量按猪体重30 kg以下不得高于250 mg;30~60kg不得高于150 mg;60 kg以上不得高于25 mg.  相似文献   

17.
《广东饲料》2010,19(2):16-16
<正>近来,已被行业淡忘的"三聚氰胺"又见诸媒体,一时间又被炒得沸沸扬扬。在"三鹿事件"前后,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三聚氰胺的监察检测力度,农业部1218号公告规定了"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定为2.5mg/kg,高于2.5mg/kg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一律不得销售"。我省饲料行业在这场战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掌握伏马毒素(B1+B2)、赭曲霉毒素A、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污染状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企业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产品质量及畜禽养殖危害,减少经济损失,2019年对17种62份植物性饲料原料进行采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依据《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判定分析。结果表明:伏马毒素(B1+B2)、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在17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污染状况差别明显,伏马毒素(B1+B2)、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7.09%、8.06%、29.03%,最大检测值分别为15.96 mg/kg、26.60 μg/kg、351.00 μg/kg。从检测结果得出,4种霉菌毒素在17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污染较重,整体污染率达48.40%,玉米皮、喷浆玉米皮、花生粕3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污染率与超标率不一定呈正比,表明霉菌毒素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污染普遍,对饲料产品及养殖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控制植物性饲料原料质量建议,为今后控制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国产脱脂鱼粉在夏季常规仓储(18~27℃,50%~70%RH)、模拟冬季存储(12℃,55%RH)和模拟夏季极端存储(35℃,85%RH)条件下的存储稳定性。结果表明:通风、低温和低湿环境有助于提高脱脂鱼粉的存储稳定性。夏季常规仓储和模拟冬季存储条件下脱脂鱼粉存放126 d后的微生物指标(霉菌总数<100CFU/g,未检出沙门氏菌)、水分含量(<10%)、水分活度(0.5~0.7)、酸价(<3.0 mg/g)、丙二醛含量(6~13 mg/k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25 mg/100 g)和组胺含量(<50 mg/kg)均符合GB/T 19164—2021《饲料原料鱼粉》的限值要求。夏季极端存储条件下,脱脂鱼粉存放21 d后的霉菌总数就超过10000 CFU/g,变性变质极其严重。因此,脱脂鱼粉的冬季存储较为安全,而夏季存储需要严防高温高湿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修订后的《饲料卫生标准》正式发布,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规定了各类有毒有害污染物在饲料原料、饲料产品中的限量值。新版《饲料卫生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坚持贯彻"最严谨的标准"要求,以无机污染物、真菌毒素等为重点,全面规定了各类有毒有害污染物在饲料原料、饲料产品中的限量值,为从源头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再加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