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Ag-NORs显带技术,分析了云南龙陵黄山羊、马关无角山羊、路南圭山山羊和宁蒗黑头山羊4个保种山羊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结果表明,4个保种山羊核仁组织区银染有多态:龙陵黄山羊雌性核仁组织区银染分布于No.1、2、4、5、25号染色体,雄性分布于No.1、2、25号染色体,显示了性别及分布多态性;其余3个保种山羊雌雄均有相同的银染数目,并都分布于No.1、2、4、5和25号染色体上。银染显示强度也不同;圭山羊、马关无角山羊最强,龙陵黄山羊次之,黑头山羊最弱。研究还发现染色体Ag-NORs联合的多态性,即黄山羊、圭山羊和马关无角山羊有联合现象,宁蒗黑头山羊无联合现象。山羊的银染显示强度和联合现象可能与山羊的近交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15个牛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研究了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的遗传背景。结果:可分析的多态位点6个(BM1258、D1S104、ILSTS030、INRA063、INRABERN192、RM088),占40%(6/15),反应了牛微卫星位点与山羊有较高同源性;贵州地方山羊品种比波尔山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是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波尔山羊;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品种间的变异较小;贵州白山羊与贵州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榕江小香羊、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符。  相似文献   

3.
云南保种山羊血液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平式淀粉胶电泳技术 ,对云南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马关无角山羊和路南圭山羊等 4个保种山羊的 1 2 0个个体共 3 9个基因座位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云南 4个保种山羊品种在AKP、CES - 1、ESD、GOI、LAP、MDH、ME和NP基因座位出现多态。多态座位基因在不同保种山羊中分布不同。多态基因座位百分比 (P)在 4个保种山羊中分别为 0 .2 0 51 ,0 .1 53 8,0 .1 2 82和 0 .1 53 8。平均杂合度 (H)分别为 0 .0 95,0 .0 61 4 ,0 .0 4 67和 0 .0 662。用UPGMA法对由基因频率计算得到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云南保种山羊具地理分布及品种特点 ,龙陵黄山羊和其它 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4.
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数据库中选取的16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Fst值为89.5%,说明89.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内,而10.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间;依据Da遗传距离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表明波尔山羊分开独自聚为一类,9个地方山羊品种分为两类;采用Structure软件对10个山羊品种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4组。所得到的群体关系同聚类图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云南三个地方山羊品种产肉性能及肉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韬  彭和禄 《中国养羊》1998,18(2):35-37
对龙陵黄山羊、云岭山羊、圭山山羊产肉性能及肉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龙陵黄山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最高(P<005),肉中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较低(P<005),但干样中氨基酸含量与云岭山羊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中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在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理想蛋白质的含量。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龙陵黄山羊最小(P<005),肉的嫩度和膻味在3个品种之间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四川7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四川7个地方山羊品种(类群)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个不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7~0.716,其中ILSTS004、ILSTS030、McM038和OarFCB011这4个基因座位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CSSM004为中度多态基因座,都能较好地用于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7个山羊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1~0.69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30~0.65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167,表明7个地方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为0.0822~0.7240,以Nei氏遗传距离为基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表明,藏山羊、建昌黑山羊、成都麻羊和北川白山羊聚为一大类,第2类为乐至黑山羊和金堂黑山羊,最后简阳大耳羊单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7.
微卫星DNA标记在三个山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四个微卫星标记对波尔山羊、太行山羊和河北奶山羊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四个微卫星位点在波尔山羊、太行山羊和河北奶山羊三个品种中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山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位点OarFCB11变异最大,位点MCM38变异最小,从不同品种来看,太行山羊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而波尔山羊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绵(山)羊群体的品种特性及其遗传分化,本文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乌珠穆沁羊7个微卫星位点,并引用同实验室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分析。研究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山羊这6个品种中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各座位等位基因均较丰富。根据标准遗传距离、DA遗传距离以及模糊相容关系进行聚类分析,湖羊与同羊首先聚为一类,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与滩羊聚为一类,5个绵羊品种最后与山羊相聚。  相似文献   

9.
(方法)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山西省5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目的)以预测波尔山羊与地方山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山羊新品种培育及波尔山羊在山西省合理杂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5个山羊品种共检测到70.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9.0~21.0之间;经群体遗传统计分析,5个山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4.94~6.05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7053~0.7982,平均基因杂合度0.7592~0.8316。5个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0.0607;波尔山羊与吕梁黑山羊的标准遗传距离最大(0.5083),其余依次为阳城白山羊(0.4474)、洪洞奶山羊(0.4332)、黎城大青羊(0.3301)。(结论)5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5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5个山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丰富,遗传变异大,品种间遗传分化小。据品种间遗传距离推测,波尔山羊与吕梁黑山羊的杂种优势最大,与阳城白山羊和洪洞奶山羊的杂种优势次之,与黎城大青羊的杂种优势最小。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分布的地方山羊品种主要有南江黄羊、成都麻羊、建昌黑山羊、金堂黑山羊、板角山羊、川东白山羊、贵州白山羊、北川白山羊、古蔺马羊、藏山羊,主要以产肉为主,肉皮兼用。引进品种有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吐根堡山羊、努比羊。绵羊品种有凉山半细毛羊、云南半细毛羊、藏绵羊。在品种利用方面,目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努比羊利用比较好,推广面积大,产生了良好的杂交效果,并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山东省境内山羊种群的血液生化遗传标记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5个山羊品种中,Tf、Akp及EsⅠ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Hb和EsⅡ基因座仅分别在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Amy未表现出多态性;平均杂合度为0.2876,基因纯合系数在0.6以上,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614,说明这些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低,其97.386%来自群体内遗传多态现象。基于3个多态位点基因频率的系统发育分析证明,带有共同遗传基础的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和崂山奶山羊遗传距离较近,引进的南非波尔山羊与4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12.
山东境内五个山羊种群生化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山东省境内山羊种群的血液生化遗传标记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5个山羊品种中,Tf、Akp及EsⅠ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Hb和EsⅡ基因座仅分别在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Amy未表现出多态性;平均杂合度为0.2876,基因纯合系数在0.6以上,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614,说明这些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低,其97.386%来自群体内遗传多态现象。基于31个多态位点基因频率的系统发育分析证明,带有共同遗传基础的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和崂山奶山羊遗传距离较近,引进的南非波尔山羊与4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13.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攀枝花地方黑山羊、建昌黑山羊、云岭黑山羊、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5个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129~0.7646之间,均为高度多态位点;5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05~0.6856,平均杂合度(H)在0.6985~0.7371之间,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296,说明群体间的变异仅为2.96%,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攀枝花黑山羊和金堂黑山羊2个群体之间的Nei氏遗传距离最大(D=0.1286),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0.0365);NJ聚类图中,攀枝花黑山羊、建昌黑山羊和云岭黑山羊聚为一类,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群体的地理分布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7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小香羊与相邻产区山羊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7个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对中国6个山羊群体进行了遗传检测,计算了各品种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H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同时分析了各品种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了NJ聚类。结果表明,各群体的He、PIC、Ne分别为0.778~0.823、0.766~0.809、4.707~5.767;川东黑山羊和川东白山羊聚为一类,乌羊和南江黄羊聚为一类,其次是马头山羊、小香羊,最后是波尔山羊。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纯种繁育和波尔山羊与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的杂交,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公羊与文山黑山羊、师宗黑山羊和楚雄黑山羊母羊杂交,其母羊产羔率、双羔率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文山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11.0、7.5和4.14个百分点;师宗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29.0、7.7和4.2个百分点;楚雄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6.4、4.4和7.9个百分点.波×师F1、波×文F1和波×楚F1初生重比相应的纯繁群公羔分别提高25.0%、12.5%和14.3%,母羔分别提高15.8%、15.0%和15.79%(P<0.05);9月龄体重公羊分别提高19.69%、35.26%和28.94%,母羊分别提高25.00%、54.10%和31.67%(P<0.05).体尺也呈同样的趋势,表明波尔山羊×云岭黑山羊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成年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的生长及屠宰性能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只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MJ/kg。饲养360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只。结果表明:虽然云岭黑山羊出生体重显著高于(P=0.03)龙陵黄山羊,但成年羊屠宰体重2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品质和组成各项指标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差异不显著。非胴体组织器官相对重量,云岭黑山羊除肠重比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外(P=0.03),其他指标2品种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成年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相似,均具备培育肉用山羊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曲靖市畜禽遗传资源较为丰富,知名的即有大河猪、大河乌猪、师宗黑山羊、滇陆猪和罗平黄山羊等5个。本文针对其保护利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的7个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23个微卫星标记对宜昌白山羊、马头山羊、湘东黑山羊、福清山羊、戴云山羊、黄淮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等7个山羊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23个基因座中21个座位在所有群体中都具有多态性,基因座BM0203在各个群体中分别为纯合基因座,但存在群体间变异,基因座BM6444在湘东黑山羊、宜昌白山羊群体中为单态,但在其他群体都存在多个等位基因。总群体基因杂合度为0.819 0,7个群体PIC平均值在0.630 5~0.691 9之间。根据Nei氏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对7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马头山羊和湘东黑山羊首先聚为一类,福清山羊、戴云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黄淮山羊再和前者依次聚类,最后,宜昌白山羊和它们整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海门山羊和徐淮山羊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检测这2个山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并通过与其他地方山羊品种的比较研究,分析了9个微卫星位点(DRBP1、SPS113、OARAE54、MAF209、SRCRSP3、ILSTS087、MAF065、SRCRSP8、ETH10)在这2个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包括多态信息含量(PIC)、等位基因频率(AF)、群体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位基因丰度(AR)等。结果表明:所选择的9种微卫星标记在这2种山羊群体上没有表现丰富的多态信息含量,而且变异程度不高。其中,海门山羊、徐淮山羊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5179、2.510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110、0.4115;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3.2222、3.5556。海门山羊和徐淮山羊遗传多样性目前不够丰富,急需做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纯种群体扩繁和提纯复壮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宗旨是了解山西省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山西省4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运用群体遗传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依据标准遗传距离(DS)和Nei氏遗传距离,分别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结果)4个地方山羊品种共检测到等位基因(Na)6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94~6.05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05 3~0.798 2之间,平均遗传杂合度(H)在0.759 2~0.831 6之间;4个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0.046 1,黎城青山羊与阳城白山羊先聚在一起,再与吕梁黑山羊聚在一起,最后与洪洞奶山羊聚在一起形成一类.(结论)结果表明山西省4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变异大、多样性丰富;品种间遗传分化小.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山西省地方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也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4个地方山羊品种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地理位置、生产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